此時的劉備的確是病了,但卻沒有他表現的那麽嚴重,而是染上了風寒。
連日來所發生的一係列事情,讓劉備明顯地察覺到了危險,再加上呂蒙的突然造訪,又什麽事都沒說便迴去了,讓劉備感到更加地深信不疑了。
劉備想到了周瑜很可能會來探望自己,一方麵他是想親眼看看自己到底是不是真的病了,另一方麵他很可能又使出什麽陰謀詭計。
如果周瑜真的過來,那麽為了檢驗劉備是不是在裝病,便會帶上郎中。
郎中一把脈,劉備也就露餡了。
那日呂蒙離開劉備大營之後,沒過多久就天黑了。
劉備吃過晚飯之後,便跟趙雲離開了軍營,直奔江邊而去。
為了在周瑜麵前不暴露出破綻,劉備打算夜遊長江。
他的目的,就是想讓自己立刻生病。
關羽都能在長江裏遊上大半夜,而且他的年紀比劉備還大,劉備覺得自己也沒什麽問題。
脫光衣服之後,劉備一閉眼、一狠心、一咬牙、一跺腳,直接跳入了滔滔江水之中。
寒冷刺骨的江水,讓劉備感到十分不適,整個身子骨被拔得就像要散架子了一般。
遊了一會兒,劉備便走上岸來。
濕漉漉的身子,再加上江邊寒風的侵蝕,不大一會兒便立竿見影,劉備打起了噴嚏,直感覺頭暈目眩、天旋地轉。
第二天,果不其然,周瑜真的來了。
隻不過他並沒有帶著郎中,而是提出讓劉備直接去柴桑治療。
劉備知道如果自己拒絕的話,便會引起周瑜的懷疑,於是急中生智地想到了嘔吐的辦法。
以前在軍營裏跟別人喝酒,劉備一喝多了就會摳嗓子眼兒,吐完了之後再接著喝,這樣基本什麽場麵都能應付下來。
所以他也早就練就了隨時隨地都能嘔吐的本事,隻要肚子裏有東西,就可以全部吐出來。
劉備上了轎子,趁大家不注意,把手指伸進嗓子裏摳了兩下,便當場嘔吐不止。
為了把戲演得更逼真,吐完之後,他又一個翻身,直接從轎子上摔了下來。
這種事在外人看來十分不可思議,但在劉備看來,實在是小菜一碟。
他戎馬半生,在戰亂之中,曾經無數次從馬上跌落下來,一個小小的轎子才有多高,實在是不在話下。
這也算是苦肉計的一種,隻不過不是用在兩軍交戰當中,而是用在了孫劉聯盟內部的勾心鬥角上。
周瑜一幹人等離開了之後,劉備的氣色頓時有了明顯的好轉,也不咳嗽了,還從榻上坐了起來。
“哥,怎麽好好的,你就突然生病了呢?”張飛好奇地問道。
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隻有趙雲一人知道,就連孔明也一知半解,劉備考慮著要不要把實情全部說出來。
如果說出來的話,就張飛這個沒心沒肺、口無遮攔的家夥,指不定哪天就會透露給別人。
一旦透露出去,周瑜就早晚都會知道。
就算自己再怎麽叮囑他,他也靠不住,畢竟性子在那擺著。
有道是:欲人勿知,莫若勿為;欲人勿聞,莫若勿言。
還是算了吧,說出來不但沒有半點好處,還很可能會引來不必要的麻煩。
想到這裏,劉備嗔怪道:“還不是為你操心操的嘛!哪有出去喝酒喝一宿的啊?也不提前打個招唿,害得我為你擔驚受怕了整整一個晚上,結果第二天就病倒了!”
張飛訕笑著道:“哥,是我不對,下次再也不敢了,嘿嘿!”
關羽又問道:“玄德,你真的病了嗎?”
“千真萬確!在周瑜麵前,我哪敢有所欺瞞!你聽我說話的聲兒,明顯比平時沙啞得多!”劉備十分篤定地說道。
“哥,剛才你讓我罵周瑜,可我一罵他,你為何又攔著我呀?”張飛一臉茫然地問道。
“咱們倆在周瑜麵前,肯定得一個唱白臉,一個唱紅臉啊!如果你罵他,我坐視不管的話,周瑜豈不是要對我產生怨懟?咱們現在畢竟是在人家的地盤上,無論如何也不能跟人家撕破臉皮。正所謂:人前留一線,日後好相見。”
張飛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又問道:“哥,我剛才罵周瑜罵的怎麽樣?”
“不怎麽樣!全是粗話、土話,跟市井混混沒什麽兩樣!”劉備假裝不滿意地道。
諸葛亮又對張飛說道:“翼德,下次你再罵周瑜管不好手下的人,可以說‘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這樣周瑜雖然被你罵,也會對你另眼相看的!”
張飛聽得一頭霧水,不由問道:“孔明,你這說的是什麽意思啊?”
“就是說,老虎和犀牛從籠子裏跑出,龜甲和玉器在匣子裏被毀壞,這是誰的過錯呢?並不是籠子和匣子的過錯,而是管理者的過錯,也就是周瑜的過錯。”諸葛亮淺顯易懂地解釋道。
“這話又是何方神聖說的?”張飛問道。
“孔聖人。”諸葛亮答道。
“我說孔明啊,咱們平時說話,就好好說不行嗎?為何非得把那些窮酸腐儒的話拿出來啊?”張飛不解地問道。
諸葛亮笑了笑道:“好好說話,那就是市井草民。引經據典,方才是高雅之士。說大白話人人都會,旁征博引的人卻鳳毛麟角。”
“切!也罷,下次我盡量拿這話罵周瑜!虎……,虎什麽來著?”張飛又問道。
“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諸葛亮放慢了語速說道。
張飛一臉苦相地道:“哎呀,這也太拗口了!”
“我也沒什麽大事了,大家都散了吧!翼德迴去好好把那句聖人說的話消化消化,下次再見到周瑜,也好展示一下你的才華!”劉備調侃道。
大家走了之後,軍帳中就隻剩下劉備和諸葛亮。
“主公啊,在下料定,短時間內周瑜不敢再打您的主意了!”
劉備歎了口氣道:“唉!這一劫算是暫時告一段落了,卻不知下一劫何時來襲啊!”
“主公不必思慮過度,您是福大命大之人,無論什麽劫數,總會逢兇化吉、遇難成祥的!”諸葛亮寬慰道。
劉備點了點頭道:“孔明言之有理啊!周瑜折騰了大半天,卻還是拿我無可奈何,嗬嗬嗬!”
連日來所發生的一係列事情,讓劉備明顯地察覺到了危險,再加上呂蒙的突然造訪,又什麽事都沒說便迴去了,讓劉備感到更加地深信不疑了。
劉備想到了周瑜很可能會來探望自己,一方麵他是想親眼看看自己到底是不是真的病了,另一方麵他很可能又使出什麽陰謀詭計。
如果周瑜真的過來,那麽為了檢驗劉備是不是在裝病,便會帶上郎中。
郎中一把脈,劉備也就露餡了。
那日呂蒙離開劉備大營之後,沒過多久就天黑了。
劉備吃過晚飯之後,便跟趙雲離開了軍營,直奔江邊而去。
為了在周瑜麵前不暴露出破綻,劉備打算夜遊長江。
他的目的,就是想讓自己立刻生病。
關羽都能在長江裏遊上大半夜,而且他的年紀比劉備還大,劉備覺得自己也沒什麽問題。
脫光衣服之後,劉備一閉眼、一狠心、一咬牙、一跺腳,直接跳入了滔滔江水之中。
寒冷刺骨的江水,讓劉備感到十分不適,整個身子骨被拔得就像要散架子了一般。
遊了一會兒,劉備便走上岸來。
濕漉漉的身子,再加上江邊寒風的侵蝕,不大一會兒便立竿見影,劉備打起了噴嚏,直感覺頭暈目眩、天旋地轉。
第二天,果不其然,周瑜真的來了。
隻不過他並沒有帶著郎中,而是提出讓劉備直接去柴桑治療。
劉備知道如果自己拒絕的話,便會引起周瑜的懷疑,於是急中生智地想到了嘔吐的辦法。
以前在軍營裏跟別人喝酒,劉備一喝多了就會摳嗓子眼兒,吐完了之後再接著喝,這樣基本什麽場麵都能應付下來。
所以他也早就練就了隨時隨地都能嘔吐的本事,隻要肚子裏有東西,就可以全部吐出來。
劉備上了轎子,趁大家不注意,把手指伸進嗓子裏摳了兩下,便當場嘔吐不止。
為了把戲演得更逼真,吐完之後,他又一個翻身,直接從轎子上摔了下來。
這種事在外人看來十分不可思議,但在劉備看來,實在是小菜一碟。
他戎馬半生,在戰亂之中,曾經無數次從馬上跌落下來,一個小小的轎子才有多高,實在是不在話下。
這也算是苦肉計的一種,隻不過不是用在兩軍交戰當中,而是用在了孫劉聯盟內部的勾心鬥角上。
周瑜一幹人等離開了之後,劉備的氣色頓時有了明顯的好轉,也不咳嗽了,還從榻上坐了起來。
“哥,怎麽好好的,你就突然生病了呢?”張飛好奇地問道。
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隻有趙雲一人知道,就連孔明也一知半解,劉備考慮著要不要把實情全部說出來。
如果說出來的話,就張飛這個沒心沒肺、口無遮攔的家夥,指不定哪天就會透露給別人。
一旦透露出去,周瑜就早晚都會知道。
就算自己再怎麽叮囑他,他也靠不住,畢竟性子在那擺著。
有道是:欲人勿知,莫若勿為;欲人勿聞,莫若勿言。
還是算了吧,說出來不但沒有半點好處,還很可能會引來不必要的麻煩。
想到這裏,劉備嗔怪道:“還不是為你操心操的嘛!哪有出去喝酒喝一宿的啊?也不提前打個招唿,害得我為你擔驚受怕了整整一個晚上,結果第二天就病倒了!”
張飛訕笑著道:“哥,是我不對,下次再也不敢了,嘿嘿!”
關羽又問道:“玄德,你真的病了嗎?”
“千真萬確!在周瑜麵前,我哪敢有所欺瞞!你聽我說話的聲兒,明顯比平時沙啞得多!”劉備十分篤定地說道。
“哥,剛才你讓我罵周瑜,可我一罵他,你為何又攔著我呀?”張飛一臉茫然地問道。
“咱們倆在周瑜麵前,肯定得一個唱白臉,一個唱紅臉啊!如果你罵他,我坐視不管的話,周瑜豈不是要對我產生怨懟?咱們現在畢竟是在人家的地盤上,無論如何也不能跟人家撕破臉皮。正所謂:人前留一線,日後好相見。”
張飛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又問道:“哥,我剛才罵周瑜罵的怎麽樣?”
“不怎麽樣!全是粗話、土話,跟市井混混沒什麽兩樣!”劉備假裝不滿意地道。
諸葛亮又對張飛說道:“翼德,下次你再罵周瑜管不好手下的人,可以說‘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這樣周瑜雖然被你罵,也會對你另眼相看的!”
張飛聽得一頭霧水,不由問道:“孔明,你這說的是什麽意思啊?”
“就是說,老虎和犀牛從籠子裏跑出,龜甲和玉器在匣子裏被毀壞,這是誰的過錯呢?並不是籠子和匣子的過錯,而是管理者的過錯,也就是周瑜的過錯。”諸葛亮淺顯易懂地解釋道。
“這話又是何方神聖說的?”張飛問道。
“孔聖人。”諸葛亮答道。
“我說孔明啊,咱們平時說話,就好好說不行嗎?為何非得把那些窮酸腐儒的話拿出來啊?”張飛不解地問道。
諸葛亮笑了笑道:“好好說話,那就是市井草民。引經據典,方才是高雅之士。說大白話人人都會,旁征博引的人卻鳳毛麟角。”
“切!也罷,下次我盡量拿這話罵周瑜!虎……,虎什麽來著?”張飛又問道。
“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諸葛亮放慢了語速說道。
張飛一臉苦相地道:“哎呀,這也太拗口了!”
“我也沒什麽大事了,大家都散了吧!翼德迴去好好把那句聖人說的話消化消化,下次再見到周瑜,也好展示一下你的才華!”劉備調侃道。
大家走了之後,軍帳中就隻剩下劉備和諸葛亮。
“主公啊,在下料定,短時間內周瑜不敢再打您的主意了!”
劉備歎了口氣道:“唉!這一劫算是暫時告一段落了,卻不知下一劫何時來襲啊!”
“主公不必思慮過度,您是福大命大之人,無論什麽劫數,總會逢兇化吉、遇難成祥的!”諸葛亮寬慰道。
劉備點了點頭道:“孔明言之有理啊!周瑜折騰了大半天,卻還是拿我無可奈何,嗬嗬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