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殿內,李世民掃望眾人一眼,隨後衝著身旁的高清,招了招手。


    “時辰也差不多了,開始吧!”


    “是,陛下!”


    高清答應一聲,隨即讓人將百官的俸祿,搬到了大殿外,並給他們每人發放了一塊木牌,可持此牌於殿外領取俸祿。


    俸祿發完之後,高清又轉身從一旁的宦官手上,接過一份名單。


    這份名單,記錄著文武百官的職務以及此前的功勞、過失等。


    此次發放的獎金,也是依照這些情況來進行評判。


    隨後,高清每念到一個名字,殿外便會有宦官負責拿出相應的錢財,然後交由相應的官員。


    文武百官的獎金,有高有低,其中用心辦事、政績優秀者,能得錢數千貫;而那些屍位素餐、無任何作為之人,其獎金隻有三兩貫。


    如此直白的前後對比,也是讓那些沒怎麽做事的官員感到羞愧不已,被人恥笑不作為是小事,關鍵是自己比別人少發數千貫的錢財,才是最讓他們感到不舒服。


    當然,他們也不敢埋怨、更不敢說三道四,所能做的,也隻有暗下決心,用心做事,以求來年能夠多分些錢財。


    朝會散去,文武百官,也是帶著各自領取的錢財,朝著家中走去。


    出了宮門之後,一些低階官員也湊到了一起。


    一名來自江南的官員感慨道:“陛下還真是聖明啊,這次不僅多發了一倍的俸祿,還額外多發了幾百貫,來年我也可以在這長安城內,買上一套好點兒的院子了!”


    “是啊,而且這次陛下一改往年的發放規矩,將糧食等物,全都折合成了銅錢,這對於咱們這些宅院狹小,沒有糧倉的人來說,可是太方便了!”


    “不錯,以往發放俸祿,我都愁的不行,而今卻是再也不用擔心了!”


    說起這次將俸祿折合成銅錢一事,那些官員們也是一臉的輕鬆。


    在過去的時候,朝廷給官員們發放俸祿,大多都是以“糧食”、“胡椒”、“絹帛”等實物為主,而且還都是一年發放一次。


    所以,那些有條件的高官貴族們,大多都會在家中修建一些大型倉庫,用以儲存他們的“俸祿”。


    可是,對於那些官職低微、靠租房生活的官員來說,就有些不太友好了。


    家裏沒有倉庫,那麽多的物資無法長期儲存,萬一中途出現損毀,那這一年的日子,就會過得非常艱難了。


    當然,朝廷過去之所以這麽做,一是因為此前,商品流通不發達,很多生活必需品都是買不到的;二就是當時的錢幣,都被一些大家族和地主藏在家中,流通較少,朝廷也沒那麽多銅錢。


    可如今好了,隨著工商業的發展,各種生活商品越來越多,錢幣也在市場上快速流通了起來。


    因此,李世民通過與李愔的一番商議,便直接將所有東西,全都折合成了銅錢,使得百官再也不用擔心物資儲存問題。


    而且,這樣一來,獲得俸祿的官員們,也會拿著發給他們的銅錢,前去購買各種物資,也會進一步刺激工商業的發展。


    畢竟,經濟發展的前提,便是錢幣流通嘛!


    ……


    時間一晃,來到了貞觀八年。


    正月十日,就在文武百官結束休沐,準備開始新的工作之時,一則消息,也引起了人們的注意。


    現任右衛大將軍的前突厥可汗頡利,因病突然去世。


    對於頡利的死,文武百官,倒是沒什麽太大的反應。


    頡利這個家夥,當初率軍突襲大唐,並逼迫李世民簽下了恥辱至極的渭水之盟,給大唐造成了無法想象的損失和傷害。


    後來,唐軍覆滅突厥並活捉了頡利,李世民不僅留下了他的性命,還對其進行了封賞,除去讓他時不時表演一番舞蹈之外,並未為難過他。


    所以,在百官看來,大唐能夠做到這一步,已經是非常大度了,實在沒有必要,在為一個死人過多操心。


    李世民在感慨失去一個優秀的舞者之餘,隨即下令,對頡利進行了火葬。


    這一舉動,也是獲得了諸多遣唐使的一致好評。


    在他們看來,大唐果然不愧為天朝上國,對待往日敵人,都能如此優待,那麽對於那些誠心交好之國,自然也不會太差。


    對於這一情況,若是換做以前的話,李世民或許還會非常高興,甚至是大手一揮,直接對那些遣唐使進行賞賜也說不定。


    但現在不一樣了,此時的李世民,已經不屑於去做一個傻大方的天可汗了,他的眼裏,隻有番邦各國的錢財、資源以及土地。


    這不,頡利下葬後的第二天,李世民便召集了李愔以及一眾大臣,商討起了關於治理北方草原的事情。


    在當年覆滅突厥之後,李世民便將突厥人的諸多部落和草場,劃入了大唐的統治範圍之內。


    但是,由於農耕社會與遊牧社會的巨大差異,朝廷和官府並不能對草原做到有效的統治,所以,直到現在,草原上的各個部落仍舊享有高度的自治權。


    這對於如今的李世民來說,那是絕對無法容忍的。


    畢竟,他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做不到改變草原那惡劣的生存環境。


    如今,環境威脅論,已經深入人心。


    所有人都知道,現在那些部落之所以安分守己、按時朝貢,那是因為大唐現在很強大,可一旦將來大唐國力有所下降,那些部落定然會再次與大唐為敵。


    緩緩掃望眾人一眼,李世民麵色凝重的說:“諸當初朕之所以留下頡利並對其予以優待,就是為了安撫突厥各部,讓他們老老實實的為我大唐牧牛放馬。


    而今頡利已經死了,突厥各部的頭領,想必也會生出一些異樣的心思。


    諸位不妨說一說,朝廷接下來該怎麽做,才能徹底解決草原上的後患!”


    “陛下,臣以為,草原之患,在於其生活不穩,隻要我大唐能夠保證他們衣食無憂,他們自然不會生出其他的心思。”


    說話的,是戶部尚書唐儉,他也研究過那本《環境威脅論》,自然也清楚草原之患不在人、而在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大唐:科技就是力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玄武仙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玄武仙墓並收藏穿越大唐:科技就是力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