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思想教育
穿越大唐:科技就是力量 作者:玄武仙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今日觀看的這場蹴鞠比賽,諸位感覺如何啊?”
緩緩掃望眾人一眼,李世民也是麵露深意的問詢起了蹴鞠的事情,目光有意無意的看向了站在最右側的李靖。
此時的李靖,已經六十歲了,雖然兩鬢斑白、麵色也略顯蒼老,但其一雙眼睛,卻是炯炯有神。
感受到李世民的目光,李靖抱拳說道:“陛下,臣以為這個蹴鞠,暗含諸多練兵之道,除去用來比賽之外,完全可以將其用作府兵的訓練。
過去的時候,每逢作戰,府兵都是臨時抽調,不僅缺少訓練,而且士兵與士兵之間、士兵與將領之間也都互不相識,難以配合,所以才會導致戰鬥力不足。
但這個蹴鞠,卻可以讓那些軍戶們,在非戰爭期間,進行自我訓練,而且還可以讓他們組成不同的球隊進行比賽,用以熟悉對方,可謂是一舉多得!”
“好,說的好啊,藥師此法倒是與朕不謀而合!”
聽完李靖的一番話,李世民也是一臉笑意的點了點頭。
其餘眾人見狀,也立馬明白了李世民的用意。
看樣子,這位陛下非常喜歡這個運動,並打算大禮推廣了。
魏征站在那裏,腦海中不斷的思量著蹴鞠可能引發的弊端。
但思來想去之後,魏征卻怎麽也想不到蹴鞠的壞處,最後也隻得點頭同意了。
“梁王,這件事情,你覺得可行否?”
盡管李靖、魏征等人,都認為蹴鞠可以推廣,但李世民還是看向李愔,詢問起了他的意見。
不知在何時,李愔竟已經到了,可以影響李世民決策的地位。
李愔想了想,然後麵色凝重的說:“阿耶,孩兒以為,您既然準備依靠蹴鞠運動來訓練那些軍戶,那麽光靠一紙命令是不夠的。
蹴鞠這個運動,雖然看起來人人都可以參與,但是想要借此練兵,卻需要軍戶們擁有一副強健的身體才行。
因此,孩兒以為,可以對那些軍戶們進行一些補貼,在免除其賦稅的同時,每年定額發放一筆軍餉。
除以上之外,朝廷也要派人對那些軍戶們,進行一些副業生產的指導,諸如教他們養殖豬、牛、羊以及一些家禽,或者其他的一些手工製作,用以增加他們的收入。
這樣一來,軍戶們生活好了,身體壯了,才能更好的訓練。
而且,軍戶們,都是義務兵,想要提升他們的戰鬥力,除去體能訓練之外,還要進行思想教育才行!
隻有思想教育做的好了,我大唐的士兵,才能做到無懼任何挑戰,並戰無不勝!”
“梁王殿下的這番建議很是不錯,但不知,這個思想教育,是為何物?”
說話的是李靖,隻見他麵露好奇的看向李愔,似乎對那思想教育,很是感興趣。
當然,不止是李靖,就連李世民、長孫無忌、魏征等人,也全都一臉疑惑的看向李愔,想要知曉這個所謂的思想教育,到底是什麽意思,竟能得到李愔的如此看重。
“李老將軍,您是一代名將,也知道,想要讓士兵們拚死作戰,除去要獎罰分明之外,最主要的就要激起士兵們的作戰情緒。
諸如士兵們對敵人的仇恨、對敵軍財富的貪婪或者對家人鄉親的保護欲等等,都可以讓士兵做到悍不畏死、勇往直前。
但是,在本王看來,這些作戰情緒,隨著戰爭的結束,各種目的和需求達成之後,便會慢慢消散。
而這個思想教育,則是為士兵們灌輸一種思想,讓他們時時謹記自己的責任,每逢作戰之時,便會勇往直前無所畏懼……”
看著李愔在那侃侃而談,眾人也是不約而同的點了點頭。
李靖雙眼放光的看向李愔,“敢問殿下,這個思想教育該如何進行?”
“這個倒也簡單,可以在軍中設立一些文職軍官,讓他們對士兵們進行教導。
當然這些文官,隻負責士兵們的思想教育、生活作風以及軍容、軍紀等事宜,是不能插手作戰指揮的……”
李愔也笑著將後世軍隊中,關於政委的一些職能,大概的說與了眾人。
在他看來,後世的子弟兵們,之所以能夠做到逢戰必勝,除去大量優秀的指戰員之外,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思想教育做的很到位,這也是後世之軍與古代士兵最根本的差別。
“殿下此法甚好,這樣一來也可使軍中主將免除諸多麻煩,能夠全心全意的投入到作戰指揮之中!”
領軍作戰多年的李靖,也是立馬明白了這種做法的好處,當即便予以了肯定。
李世民也點了點頭,然後一臉好奇的看向李愔,“那你再說說,該給士兵們確立一種什麽樣的責任,才能讓他們時時謹記呢?”
“這個嘛……”
李愔略微遲疑了一下,然後朝著李世民躬身一拜:“阿耶,這個話題,很有可能會讓您感到不適,還望您一會兒不要生氣才好!”
“哼,你這混賬,為父像是那種小心眼兒的人嗎?你隻管說便是,隻要是對大唐有好處,無論什麽事,為父都可以不在乎!”
李世民一臉大度的擺了擺手,示意李愔放心大膽的說。
見此情形,李愔也隨即深吸了一口氣,然後一字一頓的說:“阿耶,孩兒以為,想要讓士兵們時刻謹記自身的責任,首先就是要讓他們知曉軍人二字的含義。
軍人是什麽?是國家的脊梁、是我大唐百姓麵對番邦異族的底氣,更是萬千家庭的守護神,正因為有了軍人的守護,國家才能穩定,百姓才能得意安康。
他們身上既背負了無上的榮譽也承擔了常人無法想象的重擔。
隻有讓那些士兵們明白這些,他們才會為了自身的榮譽與使命,而不懼任何艱險……
而且,這些內容不光是用來教導士兵的,百姓們也要知曉才行。
所以,朝廷需得下大力氣,用來宣揚軍人身上的種種正麵形象,隻有提高軍人的地位,讓人們去主動相信軍人、敬畏軍人才行……”
說到最後,李愔語氣頓了一下,“再有就是,要讓士兵知道,他們需要效忠的不是某個人,而是這個民族、這個國家以及萬千百姓……”
隨著李愔話落,殿內頓時為之一靜!
緩緩掃望眾人一眼,李世民也是麵露深意的問詢起了蹴鞠的事情,目光有意無意的看向了站在最右側的李靖。
此時的李靖,已經六十歲了,雖然兩鬢斑白、麵色也略顯蒼老,但其一雙眼睛,卻是炯炯有神。
感受到李世民的目光,李靖抱拳說道:“陛下,臣以為這個蹴鞠,暗含諸多練兵之道,除去用來比賽之外,完全可以將其用作府兵的訓練。
過去的時候,每逢作戰,府兵都是臨時抽調,不僅缺少訓練,而且士兵與士兵之間、士兵與將領之間也都互不相識,難以配合,所以才會導致戰鬥力不足。
但這個蹴鞠,卻可以讓那些軍戶們,在非戰爭期間,進行自我訓練,而且還可以讓他們組成不同的球隊進行比賽,用以熟悉對方,可謂是一舉多得!”
“好,說的好啊,藥師此法倒是與朕不謀而合!”
聽完李靖的一番話,李世民也是一臉笑意的點了點頭。
其餘眾人見狀,也立馬明白了李世民的用意。
看樣子,這位陛下非常喜歡這個運動,並打算大禮推廣了。
魏征站在那裏,腦海中不斷的思量著蹴鞠可能引發的弊端。
但思來想去之後,魏征卻怎麽也想不到蹴鞠的壞處,最後也隻得點頭同意了。
“梁王,這件事情,你覺得可行否?”
盡管李靖、魏征等人,都認為蹴鞠可以推廣,但李世民還是看向李愔,詢問起了他的意見。
不知在何時,李愔竟已經到了,可以影響李世民決策的地位。
李愔想了想,然後麵色凝重的說:“阿耶,孩兒以為,您既然準備依靠蹴鞠運動來訓練那些軍戶,那麽光靠一紙命令是不夠的。
蹴鞠這個運動,雖然看起來人人都可以參與,但是想要借此練兵,卻需要軍戶們擁有一副強健的身體才行。
因此,孩兒以為,可以對那些軍戶們進行一些補貼,在免除其賦稅的同時,每年定額發放一筆軍餉。
除以上之外,朝廷也要派人對那些軍戶們,進行一些副業生產的指導,諸如教他們養殖豬、牛、羊以及一些家禽,或者其他的一些手工製作,用以增加他們的收入。
這樣一來,軍戶們生活好了,身體壯了,才能更好的訓練。
而且,軍戶們,都是義務兵,想要提升他們的戰鬥力,除去體能訓練之外,還要進行思想教育才行!
隻有思想教育做的好了,我大唐的士兵,才能做到無懼任何挑戰,並戰無不勝!”
“梁王殿下的這番建議很是不錯,但不知,這個思想教育,是為何物?”
說話的是李靖,隻見他麵露好奇的看向李愔,似乎對那思想教育,很是感興趣。
當然,不止是李靖,就連李世民、長孫無忌、魏征等人,也全都一臉疑惑的看向李愔,想要知曉這個所謂的思想教育,到底是什麽意思,竟能得到李愔的如此看重。
“李老將軍,您是一代名將,也知道,想要讓士兵們拚死作戰,除去要獎罰分明之外,最主要的就要激起士兵們的作戰情緒。
諸如士兵們對敵人的仇恨、對敵軍財富的貪婪或者對家人鄉親的保護欲等等,都可以讓士兵做到悍不畏死、勇往直前。
但是,在本王看來,這些作戰情緒,隨著戰爭的結束,各種目的和需求達成之後,便會慢慢消散。
而這個思想教育,則是為士兵們灌輸一種思想,讓他們時時謹記自己的責任,每逢作戰之時,便會勇往直前無所畏懼……”
看著李愔在那侃侃而談,眾人也是不約而同的點了點頭。
李靖雙眼放光的看向李愔,“敢問殿下,這個思想教育該如何進行?”
“這個倒也簡單,可以在軍中設立一些文職軍官,讓他們對士兵們進行教導。
當然這些文官,隻負責士兵們的思想教育、生活作風以及軍容、軍紀等事宜,是不能插手作戰指揮的……”
李愔也笑著將後世軍隊中,關於政委的一些職能,大概的說與了眾人。
在他看來,後世的子弟兵們,之所以能夠做到逢戰必勝,除去大量優秀的指戰員之外,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思想教育做的很到位,這也是後世之軍與古代士兵最根本的差別。
“殿下此法甚好,這樣一來也可使軍中主將免除諸多麻煩,能夠全心全意的投入到作戰指揮之中!”
領軍作戰多年的李靖,也是立馬明白了這種做法的好處,當即便予以了肯定。
李世民也點了點頭,然後一臉好奇的看向李愔,“那你再說說,該給士兵們確立一種什麽樣的責任,才能讓他們時時謹記呢?”
“這個嘛……”
李愔略微遲疑了一下,然後朝著李世民躬身一拜:“阿耶,這個話題,很有可能會讓您感到不適,還望您一會兒不要生氣才好!”
“哼,你這混賬,為父像是那種小心眼兒的人嗎?你隻管說便是,隻要是對大唐有好處,無論什麽事,為父都可以不在乎!”
李世民一臉大度的擺了擺手,示意李愔放心大膽的說。
見此情形,李愔也隨即深吸了一口氣,然後一字一頓的說:“阿耶,孩兒以為,想要讓士兵們時刻謹記自身的責任,首先就是要讓他們知曉軍人二字的含義。
軍人是什麽?是國家的脊梁、是我大唐百姓麵對番邦異族的底氣,更是萬千家庭的守護神,正因為有了軍人的守護,國家才能穩定,百姓才能得意安康。
他們身上既背負了無上的榮譽也承擔了常人無法想象的重擔。
隻有讓那些士兵們明白這些,他們才會為了自身的榮譽與使命,而不懼任何艱險……
而且,這些內容不光是用來教導士兵的,百姓們也要知曉才行。
所以,朝廷需得下大力氣,用來宣揚軍人身上的種種正麵形象,隻有提高軍人的地位,讓人們去主動相信軍人、敬畏軍人才行……”
說到最後,李愔語氣頓了一下,“再有就是,要讓士兵知道,他們需要效忠的不是某個人,而是這個民族、這個國家以及萬千百姓……”
隨著李愔話落,殿內頓時為之一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