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為兩江總督,節製四省軍務,包括安徽、江西的軍務。”曾國藩對楊榮邦道,“你們隻管前往,我會以總督的身份行文給你們沿途經過的各州、府、縣,讓他們備好軍糧。”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也是應有之義。李海濤暗道:如果是和平年代,兩江總督府給安徽、江西沿線的州府縣行文,地方上籌集軍糧並不困難,可如今是戰爭年代,變數就增加了許多。


    安徽和江西又是長毛活動的頻繁地區,不少州府縣被長毛長期占據,官軍與長毛反複展開“拉鋸戰”,導致當地的社會秩序大大受到破壞,老百姓流離失所。像江西南部重鎮贛州,如今就被農民軍占領。


    加上1842年《南京條約》簽訂之後,朝廷麵臨著巨額的賠款,雖然是分期進行。但朝廷還是把這巨額的賠款轉嫁到百姓身上,百姓也是苦不堪言。


    李海濤暗道:在這種情形之下,5000多官兵,經過當地,可以說也是一筆不小的負擔。


    而如果不能從根本上減輕百姓的負擔,當地的百姓可能承受不了極為沉重的稅負,又會揭竿起義,一波未平,則一波又起。


    打仗就是打錢,而且打起仗來,燒錢的速度是極快的。想到這裏,李海濤壯了壯膽道,“屬下有些猶豫,不知道能講否?”


    曾國藩點點頭道,“講!”


    李海濤把顧慮講了一下,曾國藩點點頭道,“你講得有道理,這是確實存在的事情。”見到李海濤似乎有些把握,曾國藩道,“你有什麽辦法沒有?”


    “既然我們不能縱兵四處搶劫,我以為有條途徑,或者可以一試。”李海濤道。


    “好,講來聽聽!”曾國藩鼓勵道。


    “其實百姓手中可能糧食欠缺,但當地一些富戶手中,還是有餘糧的,甚至有些餘糧數量很多。我意思是這次出征,能否拿一些空白的委托狀。隻要捐獻糧食達到一定數量的,可以授予其一定官職。當然都是虛職,有了這些虛職,等戰亂平定後,這些商人有虛職護身,經商也會容易一些。”李海濤道。


    這其實就是買官賣官,不過主要是虛職,並不是實職,這也是清末時,國庫財力有限,不得已而采取的辦法。而打仗,將士們出生入死,肯定要國庫出銀兩,這國庫出不了,那為了打勝仗,隻有出售官位,這也是不得已的辦法了。


    曾國藩其實不願意大開這個口子,因為朝廷的腐敗不堪,最根本上還是吏治的腐敗,買官賣官一旦成風,對於吏治是極為嚴重的影響,完全可以用飲鴆止渴來形容。既然拿錢就可以買到官,那麽對於官員來說,也不會認認真真、踏踏實實幹事,表麵上粉飾太平,得過且過,不求有功,但求無過。長此以往,國將不國。


    曾國藩思緒了一陣後,轉頭對曾國荃道,“沅弟,這可是你的部隊。這次他們去贛州,軍餉軍糧如何解決,你是如何考慮的?”


    曾國荃道,“軍餉這塊我已經在想辦法解決了。我找了些廣東商人來,他們準備等戰事稍微平定一些了,過來開煙館。我可以先讓他們把開煙館的資金拿一部分出來,作為去贛州5000人的軍餉。”


    “開煙館?”曾國藩當然明白這意思,就是開大煙館,曾國藩內心裏其實極為反感鴉片,一直認為鴉片對整個國家、國民的傷害極大,他沉默良久後道,“隻有這種渠道嗎?”


    “大哥,目前也沒有其他什麽渠道摟錢了。”曾國荃直言不諱道,“而且聽廣東商人說,他們在全國已經開了幾百家煙館了,特別是上海的煙館,全國最多,每年可以賺上幾百萬兩的銀子。”曾國荃說起來,簡直是眉飛色舞。


    知道開煙館賺錢多,但是開煙館可是飲鴆止渴的方法啊。”曾國藩道,“20多年前,兩廣總督林則徐虎門銷煙,我覺得還曆曆在目啊!”


    “大哥,現在這個社會搞到錢就是王道。”曾國荃道,“你也知道,咱們湘軍的軍餉也拖欠了好多年了。這弟兄們都已經怨聲載道了。”


    “我已給劉榮和郭嵩燾他們說過,讓他們把當地的厘金多多征集,以解決軍需所用。”曾國藩道。


    “大哥,我也知道你一直在努力,但你知道,這遠水解決不了近渴。”曾國荃道,“這5000多弟兄剛打下南京,又要調他們去江西打仗。咱們不把拖欠他們的軍餉解決了,或者說至少解決一部分,他們哪會心甘情願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亂世第一能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兩斤白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兩斤白酒並收藏亂世第一能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