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禦前先鋒
穿越隋唐:我李元霸要稱帝 作者:陽光正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跪在地上的眾人一聽,楊廣竟然想要禦駕親征高句麗,此事可就大了去了。
想當年老皇帝楊堅在位之時,也曾帶領著數十萬將士禦駕親征高句麗,雖然贏了戰爭,令高句麗俯首稱臣,但卻也隻是慘勝而已。
眾人也是皆知,高句麗俯首稱臣也隻是權宜之計,其實卻是在伺機而動,以謀大隋的疆土。
如若想讓大隋免去外患,出兵高句麗確實是不可避免,但是此刻顯然是有些人不希望楊廣禦駕親征的。
比如說宇文一家。
此時的宇文述和宇文化及早已在竊竊私語之中,正在想著如何阻止之策。
因為楊廣一旦禦駕親征高句麗,那麽必定會在軍中建立起威信,而且還可以接觸到許多軍中的將領,到時候在軍中便是有了自己的親信。
如此一來,宇文家想再奪取大位,將會變得更為困難。
這或許也是楊廣此時的想法,借天子之勢,以令天下。
如此一來,便是無人敢在朝中反對,征討高句麗便是成了必為之事。
李淵和李建成還有裴仁基一家子也是在商量著,而楊林則是默不作聲,隻是獨自站立。
征服高句麗,那是他的哥哥楊堅的夢想,所以楊林自然是支持楊廣此次出征的。
但是,他也知道,如若楊廣禦駕親征高句麗,那麽京城之地,便需他來坐鎮了,否則必有大亂。
此時的楊林已經在正思考著,到時應該讓誰來協助自己。
而李世民則是和李元霸湊在了一起,同時裴元青也是湊了上來。
“老三,此事你如何看?”李世民則是問道。
“此時楊廣氣勢正盛,正是挾氣勢以令天下的時候,”李元霸開口說道,“這個機會,他絕對會把握住。所以,我感覺出征高句麗隻是其中一件事情而已,接下來楊廣可能會有更多的動作。”
李元霸自是知道楊廣又想推行科舉,又想連通運河,又想著遷都洛陽。
這些事情如果此刻已在楊廣的腦海之中,那麽此次祭天大典之後,必定會被楊廣提上日程。
否則便是白白的浪費了如今楊廣所造出來的氣勢。
“現在的大隋看似強盛,實則內憂外患。”李世民聽李元霸如此一說,也是說道,“如若楊廣親征高句麗,那麽京城之中必定是由靠山王坐鎮,但是僅憑靠山王,真的鎮的住這些大閥貴族嗎?”
“老二,你是說如若楊廣禦駕親征高句麗,可能就有某個世閥叛亂?”李元霸聽完不由的微眯了下眼睛,看著李世民。
此時的李元霸其實非常的震驚,因為李世民的看法實在是太準了。
楊廣第一次禦駕親征時,雖然慘敗,但是朝中卻並未出什麽大亂子。
但是當楊廣第二次禦駕親征高句麗時,朝中確實是發生了叛亂。
也正是從那一天開始,大隋的江山便已然是不穩了,眾多英雄豪傑更是紛紛出場。
“老二,那你說說看,最有可能叛亂的是誰?”李元霸繼續問道。
“這個,”李世民想了一想後才說道,“最有可能的自然是宇文家,但是正是由於宇文家最有可能叛亂,所以必定會被死死盯住,在楊廣親征期間,反而是最不可能叛亂之人。”
“有見地,”聽到此處,連李元霸都不由的稱讚了起來,“然後還有誰?”
“至於還有誰,我也一時猜不出來。“李世民搖了搖頭後說道,“如若我能猜出,那麽憑借楊廣的頭腦智慧和他所了解的情況,也更應該能夠猜出才是了。”
“嗬嗬,老二,你啥時候謙虛起來了。”李元霸不由的笑道。
“謙虛是美德,需要保持的。”李世民則是迴應道。
“你們倆在說些什麽啊,鬼鬼祟祟的。”裴元青雖然就在李世民和李元霸兩人的身旁不遠,但是由於這兩哥們所說之事實在重大,所以說的聲音很輕,並沒有讓裴元青聽去半個字。
“兩個男人湊在一起還能聊什麽?”李元霸不由的反問了起來。
“那當然是聊女人啊!”李世民立即接口道。
“你們倆是找打嗎?”裴元青一聽,不由的揮起了小拳頭。
李元霸和李世民都是不由的笑了起來。
“祭天禮畢,天子下凡。”
就在此刻,高亢之聲又起,眾人立即全都停止了言語,又皆是跪在了地上。
一句天子下凡,便是將楊廣和世間之人分了開來,猶如仙凡一般。
此時,晴空萬裏,豔陽高照。
楊廣抬起腳步,一步一步的往下走去。
無比龐大的祭壇,卻是隻有楊廣一人,看上去就隻是一個小黑點在緩慢的移動。
祭壇是如此的雄偉,而楊廣看上去卻是那般的孤獨。
自古帝皇皆孤獨,因為世間隻此一人而已。
因此,皇帝便是自稱為孤。
雖然祭壇很高,楊廣走的也很慢,但總是會走到盡頭,來到地麵之上。
大概一個時辰左右,楊廣終於是踏上了地麵,抬起頭,伸開雙手,展開懷抱,深深地吸了一口氣。
“這天下,是我楊廣的。”隨後,楊廣的聲音響起。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眾人一聽,皆是高唿。
“哈哈哈哈哈,”楊林一聽,皆是大笑了起來。
“迴殿起宴。”
祭天大典非常成功,雖然期間有些小波折,但卻更加的突顯出了楊廣作為皇帝的正統性。
經過此次的祭天大典,應該不會有誰敢在楊廣背後說他得位不正了。
“啟稟吾皇,還有一事未了。”就在這時,宇文化及卻是站了出來。
“噢,宇文愛卿,還有何事?”楊廣問道。
當時楊廣正在那祭壇之上,並不知曉發生在宇文家的事情,不過事後別人不敢去說,楊林也肯定會告知。
但是告知也無什麽用處。
因為宇文家想奪權楊林,本就是陽謀,雙方之間的爭鬥早已展開。
“吾皇莫非忘記了,吾子成都和李家三公子還有一戰未了。”宇文化及躬身說道。
“哈哈哈,原是此事。“楊廣笑後說道,“半年之後,便是孤禦駕親征高句麗之時,正缺一位禦前先鋒,兩位愛卿此次比試之後,如若誰贏,便可得這禦前先鋒之印。”
李元霸聽完,心中不由的咯噔一下,因為他可知道,這一次出征高句麗,可是慘敗了。
即使是自己去了,也不可能扭轉敗局的。
當然,即使有能力扭轉也肯定不會去做,否則大隋如何衰落,自己又如何上位呢?
也就是說,這一次自己跟著楊廣去了,就是奔著慘敗而去。
如此一來,對自己的名聲可不是太好。
但是,自己又不可能輸給宇文成都,所以這禦前先鋒印,李元霸是拿定了。
“那兩位便是取了各自的兵器,開始吧!”這時,又是那張衡跳了出來,笑著說道。
但是這笑,看在李元霸的眼中,卻是怎麽看怎麽陰險。
“那就讓你們見識見識,我李元霸的真正實力吧!”李元霸則是看向了宇文一家。
“
想當年老皇帝楊堅在位之時,也曾帶領著數十萬將士禦駕親征高句麗,雖然贏了戰爭,令高句麗俯首稱臣,但卻也隻是慘勝而已。
眾人也是皆知,高句麗俯首稱臣也隻是權宜之計,其實卻是在伺機而動,以謀大隋的疆土。
如若想讓大隋免去外患,出兵高句麗確實是不可避免,但是此刻顯然是有些人不希望楊廣禦駕親征的。
比如說宇文一家。
此時的宇文述和宇文化及早已在竊竊私語之中,正在想著如何阻止之策。
因為楊廣一旦禦駕親征高句麗,那麽必定會在軍中建立起威信,而且還可以接觸到許多軍中的將領,到時候在軍中便是有了自己的親信。
如此一來,宇文家想再奪取大位,將會變得更為困難。
這或許也是楊廣此時的想法,借天子之勢,以令天下。
如此一來,便是無人敢在朝中反對,征討高句麗便是成了必為之事。
李淵和李建成還有裴仁基一家子也是在商量著,而楊林則是默不作聲,隻是獨自站立。
征服高句麗,那是他的哥哥楊堅的夢想,所以楊林自然是支持楊廣此次出征的。
但是,他也知道,如若楊廣禦駕親征高句麗,那麽京城之地,便需他來坐鎮了,否則必有大亂。
此時的楊林已經在正思考著,到時應該讓誰來協助自己。
而李世民則是和李元霸湊在了一起,同時裴元青也是湊了上來。
“老三,此事你如何看?”李世民則是問道。
“此時楊廣氣勢正盛,正是挾氣勢以令天下的時候,”李元霸開口說道,“這個機會,他絕對會把握住。所以,我感覺出征高句麗隻是其中一件事情而已,接下來楊廣可能會有更多的動作。”
李元霸自是知道楊廣又想推行科舉,又想連通運河,又想著遷都洛陽。
這些事情如果此刻已在楊廣的腦海之中,那麽此次祭天大典之後,必定會被楊廣提上日程。
否則便是白白的浪費了如今楊廣所造出來的氣勢。
“現在的大隋看似強盛,實則內憂外患。”李世民聽李元霸如此一說,也是說道,“如若楊廣親征高句麗,那麽京城之中必定是由靠山王坐鎮,但是僅憑靠山王,真的鎮的住這些大閥貴族嗎?”
“老二,你是說如若楊廣禦駕親征高句麗,可能就有某個世閥叛亂?”李元霸聽完不由的微眯了下眼睛,看著李世民。
此時的李元霸其實非常的震驚,因為李世民的看法實在是太準了。
楊廣第一次禦駕親征時,雖然慘敗,但是朝中卻並未出什麽大亂子。
但是當楊廣第二次禦駕親征高句麗時,朝中確實是發生了叛亂。
也正是從那一天開始,大隋的江山便已然是不穩了,眾多英雄豪傑更是紛紛出場。
“老二,那你說說看,最有可能叛亂的是誰?”李元霸繼續問道。
“這個,”李世民想了一想後才說道,“最有可能的自然是宇文家,但是正是由於宇文家最有可能叛亂,所以必定會被死死盯住,在楊廣親征期間,反而是最不可能叛亂之人。”
“有見地,”聽到此處,連李元霸都不由的稱讚了起來,“然後還有誰?”
“至於還有誰,我也一時猜不出來。“李世民搖了搖頭後說道,“如若我能猜出,那麽憑借楊廣的頭腦智慧和他所了解的情況,也更應該能夠猜出才是了。”
“嗬嗬,老二,你啥時候謙虛起來了。”李元霸不由的笑道。
“謙虛是美德,需要保持的。”李世民則是迴應道。
“你們倆在說些什麽啊,鬼鬼祟祟的。”裴元青雖然就在李世民和李元霸兩人的身旁不遠,但是由於這兩哥們所說之事實在重大,所以說的聲音很輕,並沒有讓裴元青聽去半個字。
“兩個男人湊在一起還能聊什麽?”李元霸不由的反問了起來。
“那當然是聊女人啊!”李世民立即接口道。
“你們倆是找打嗎?”裴元青一聽,不由的揮起了小拳頭。
李元霸和李世民都是不由的笑了起來。
“祭天禮畢,天子下凡。”
就在此刻,高亢之聲又起,眾人立即全都停止了言語,又皆是跪在了地上。
一句天子下凡,便是將楊廣和世間之人分了開來,猶如仙凡一般。
此時,晴空萬裏,豔陽高照。
楊廣抬起腳步,一步一步的往下走去。
無比龐大的祭壇,卻是隻有楊廣一人,看上去就隻是一個小黑點在緩慢的移動。
祭壇是如此的雄偉,而楊廣看上去卻是那般的孤獨。
自古帝皇皆孤獨,因為世間隻此一人而已。
因此,皇帝便是自稱為孤。
雖然祭壇很高,楊廣走的也很慢,但總是會走到盡頭,來到地麵之上。
大概一個時辰左右,楊廣終於是踏上了地麵,抬起頭,伸開雙手,展開懷抱,深深地吸了一口氣。
“這天下,是我楊廣的。”隨後,楊廣的聲音響起。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眾人一聽,皆是高唿。
“哈哈哈哈哈,”楊林一聽,皆是大笑了起來。
“迴殿起宴。”
祭天大典非常成功,雖然期間有些小波折,但卻更加的突顯出了楊廣作為皇帝的正統性。
經過此次的祭天大典,應該不會有誰敢在楊廣背後說他得位不正了。
“啟稟吾皇,還有一事未了。”就在這時,宇文化及卻是站了出來。
“噢,宇文愛卿,還有何事?”楊廣問道。
當時楊廣正在那祭壇之上,並不知曉發生在宇文家的事情,不過事後別人不敢去說,楊林也肯定會告知。
但是告知也無什麽用處。
因為宇文家想奪權楊林,本就是陽謀,雙方之間的爭鬥早已展開。
“吾皇莫非忘記了,吾子成都和李家三公子還有一戰未了。”宇文化及躬身說道。
“哈哈哈,原是此事。“楊廣笑後說道,“半年之後,便是孤禦駕親征高句麗之時,正缺一位禦前先鋒,兩位愛卿此次比試之後,如若誰贏,便可得這禦前先鋒之印。”
李元霸聽完,心中不由的咯噔一下,因為他可知道,這一次出征高句麗,可是慘敗了。
即使是自己去了,也不可能扭轉敗局的。
當然,即使有能力扭轉也肯定不會去做,否則大隋如何衰落,自己又如何上位呢?
也就是說,這一次自己跟著楊廣去了,就是奔著慘敗而去。
如此一來,對自己的名聲可不是太好。
但是,自己又不可能輸給宇文成都,所以這禦前先鋒印,李元霸是拿定了。
“那兩位便是取了各自的兵器,開始吧!”這時,又是那張衡跳了出來,笑著說道。
但是這笑,看在李元霸的眼中,卻是怎麽看怎麽陰險。
“那就讓你們見識見識,我李元霸的真正實力吧!”李元霸則是看向了宇文一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