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世民玄霸
穿越隋唐:我李元霸要稱帝 作者:陽光正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來,讓娘親看看。”李氏雖然臉色蒼白,顯得毫無力氣,但此時卻是笑容滿麵。
“夫人,讓你受苦了。”李淵上前,握住了李氏的手,同時讓身旁的兩丫環將兩剛出生的嬰兒送到了李氏的麵前。
李建成和李秀寧兄妹相視一笑,非常識趣的走了出去。
當李氏看到二子的模樣時,那自是滿心歡喜,但當看到三子時,也是不由的一楞,但隨即母愛的天性便是代替了三子樣貌上的不足,反而更加的憐惜起了三子。
“夫君,給他們兄弟倆起個名字吧!”李氏那真的是越看越喜歡,不由的說道。
“哈哈哈哈,”李淵大笑了起來,隨即便是在屋內踱起了步子,細思了起來。
“長子建成,為父希望他日後能夠有所成就。那二子就取名世民吧,希望他日後可以濟世為民。”李淵一邊踱著步子一邊說道。
“濟世為民,李世民,嗯,好名字。”李氏聽完,不由的在李世民的臉上輕輕地親了一口。
“那老三呢?”親完後,李氏又是問道。
“老三?”李淵聽後不由的一皺眉頭,然後將三子抱了起來,細細的端詳。
看著老三的樣貌,顯然是出身有缺陷,嚴重的營養不足,能否養活可能都是問題。
“看老三的模樣,可能先天有些不足,那就不如取個霸氣一些名字,希望後天改運來彌補。”李淵說完之後又是沉思了起來。
“嗯,”李氏微微的點了點頭,又讓丫環將三子抱到了自己的麵前,越看心中越是有一股微微的痛。
“既是後天改運,那便是玄學之道。名字之中當有一個玄字。不如就叫玄霸吧!”李淵思了又思之後,才是出口。
“玄霸,李玄霸,這名字好。”李氏聽完後不由的笑道,“孩子,希望你日後可以後天改運,霸氣十足。”說完之後便也是自顧的微笑了起來。
“哈哈哈哈,”李淵見自己的妻子沒有意見,“那便如此定了,二子世民,三子玄霸,哈哈哈哈。”
既然喜得二子,李淵自是要宴請一番,雖然眾賓客對李玄霸的樣貌也是有頗多爭論,但是唐國公身份高貴,有誰敢說句不中聽的。
就這般,唐國公府又是迴到了往日的平靜。
李世民和李玄霸都在一天天的長大。
李世民那自是沒得說,小小年紀早已是熟讀四書五經,竟然還頗懂謀略,有時李淵有難解之事,李世民竟然都能給出不少好的意見。
李世民不僅才思敏捷,更是學得武藝,小手小腿的耍起棍棒來已有些模樣。
至於李玄霸,李淵不由的一聲歎息。
因為,李玄霸雖然氣大無比,平時府內的幾名護院都不一定能夠將他製服,但到此刻年紀,卻仍舊如一癡兒,連喊父親娘親都不會。
平時除了上躥下跳,就沒個正經模樣。
就這般,時間來到了604年。
這一年,楊廣欲登大寶之位,但卻遭到了許多貴族的反對。
而在這些反對者中,唐國公李淵便是其中之一。
因為楊廣登基,確實是名不正言不順,身為國公,李淵理應阻止,否則後人效仿,豈不是要大亂?
但是也有諸多貴族對楊廣表達了支持,在這些支持者中最為突出的便是宇文家族。
最為重要的是,雖然前皇帝楊堅有五個兒子,但是三子楊俊已死,四子楊秀和五子楊諒卻是不堪大用,現在最看重的原太子楊勇也死了,此時也就二子楊廣一人。
所以,即使有不少貴族的反對,楊廣登基大寶,也隻剩時間問題。
因此,李淵便是萌生了退意。
這一日,在唐國公府宅院之中,李淵和長子李建成正對坐飲茶。
此時的李建成已是少年模樣,不僅英俊非凡,而且文治武功樣樣精通。
李淵隻要有事,第一時間便是先和自己的長子李建成商議,而李建成的很多意見也都會被李淵所采納。
“父親不必過多擔憂,孩兒覺得此時迴到太原祖地,未必就是壞事。”李建成少年老成,給李淵滿了一下茶水,便是說道。
“噢,建成有何想法,但說無妨。”李淵看著自己的長子,那是越看越滿意。
“楊廣登基,已經不可避免。而之後,必定先做二事。”隻見李建成喝了一口茶水,成竹在胸。
“哪二事?”李淵微笑著看向自己的長子。
“第一,是冊封對已有功之臣。第二便是鏟除異已。”李建成說道,“如若孩兒所料不差,那宇文化及應該也會被封為國公,到時便有了和父親同等的地位。以楊廣的性子,等冊封有功之臣之後,必定會對異已進行嚴酷的鎮壓。而父親早已和宇文家族撕破臉皮,到時宇文化及以國公的身份對付父親,背後又有楊廣支持,父親的處境可就堪憂了。”
“唉!”李淵聽完便是長歎一口氣,“建成所言,為父如何不知。既然現在已是不可避免,那麽為父心中還是有著一絲輔佐之意,畢竟我李家和楊家之間還有著表親的關係。”
李淵的母親和楊廣的母親可是親姐妹,她們倆姐妹的父親便是曆史上的最牛老丈人,獨孤信。
所以說,李淵和楊廣其實是親表兄弟。
“那楊廣連自己的父兄都殺,又怎麽會顧到和父親之間的表親關係呢?”李建成自是開口說道。
“話雖如此,但是宇文家族狼子野心。雖然楊廣能登上大位,但畢竟隻是新帝,朝中無甚勢力,不比那宇文家族早已根深蒂固。為父如此一走,我大隋權利有恐旁落啊!”李淵皺起了雙眉,又是猶豫了起來。
“父親,”李建成見自己的父親仍舊優柔寡斷,拿不定主意,便是站了起來,勸說道,“楊廣上位之後,朝中的血雨腥風已不可避免。此時父親暫退,一為保存實力,二為以觀後效。等這一段時期過後,再觀朝中形勢。進可再次入朝,對付宇文家族,隻要父親的國公爵位仍在,那麽未必沒有反敗為勝之機。退可固守太原,以保我李家平安。父親,現在二弟和三弟可還年幼啊!”
李淵原本深皺的眉頭,當聽到李建成說到二弟和三弟之時,不由的眉間一跳,像是做了某種決定一般。
“好,那明日,我李家便啟程前往太原。”在李淵的內心之中,自己的兒子,終於是壓倒了一切。
“是,父親,孩兒這就去安排。”李建成正想退下之際,卻見有家仆上前,行了一禮。
“李福何事?”李淵看了看便是問道。
“老爺,門外有一道士,自稱紫陽,想要拜會老爺。”李福躬身說道。
李淵心中一楞,自己並不認識一個叫紫陽的道士,不知來此何意。
但既然是道家之人,自然不能太過怠慢。
“有請到內屋廳堂,就說我隨後便來。”李淵說道。
“夫人,讓你受苦了。”李淵上前,握住了李氏的手,同時讓身旁的兩丫環將兩剛出生的嬰兒送到了李氏的麵前。
李建成和李秀寧兄妹相視一笑,非常識趣的走了出去。
當李氏看到二子的模樣時,那自是滿心歡喜,但當看到三子時,也是不由的一楞,但隨即母愛的天性便是代替了三子樣貌上的不足,反而更加的憐惜起了三子。
“夫君,給他們兄弟倆起個名字吧!”李氏那真的是越看越喜歡,不由的說道。
“哈哈哈哈,”李淵大笑了起來,隨即便是在屋內踱起了步子,細思了起來。
“長子建成,為父希望他日後能夠有所成就。那二子就取名世民吧,希望他日後可以濟世為民。”李淵一邊踱著步子一邊說道。
“濟世為民,李世民,嗯,好名字。”李氏聽完,不由的在李世民的臉上輕輕地親了一口。
“那老三呢?”親完後,李氏又是問道。
“老三?”李淵聽後不由的一皺眉頭,然後將三子抱了起來,細細的端詳。
看著老三的樣貌,顯然是出身有缺陷,嚴重的營養不足,能否養活可能都是問題。
“看老三的模樣,可能先天有些不足,那就不如取個霸氣一些名字,希望後天改運來彌補。”李淵說完之後又是沉思了起來。
“嗯,”李氏微微的點了點頭,又讓丫環將三子抱到了自己的麵前,越看心中越是有一股微微的痛。
“既是後天改運,那便是玄學之道。名字之中當有一個玄字。不如就叫玄霸吧!”李淵思了又思之後,才是出口。
“玄霸,李玄霸,這名字好。”李氏聽完後不由的笑道,“孩子,希望你日後可以後天改運,霸氣十足。”說完之後便也是自顧的微笑了起來。
“哈哈哈哈,”李淵見自己的妻子沒有意見,“那便如此定了,二子世民,三子玄霸,哈哈哈哈。”
既然喜得二子,李淵自是要宴請一番,雖然眾賓客對李玄霸的樣貌也是有頗多爭論,但是唐國公身份高貴,有誰敢說句不中聽的。
就這般,唐國公府又是迴到了往日的平靜。
李世民和李玄霸都在一天天的長大。
李世民那自是沒得說,小小年紀早已是熟讀四書五經,竟然還頗懂謀略,有時李淵有難解之事,李世民竟然都能給出不少好的意見。
李世民不僅才思敏捷,更是學得武藝,小手小腿的耍起棍棒來已有些模樣。
至於李玄霸,李淵不由的一聲歎息。
因為,李玄霸雖然氣大無比,平時府內的幾名護院都不一定能夠將他製服,但到此刻年紀,卻仍舊如一癡兒,連喊父親娘親都不會。
平時除了上躥下跳,就沒個正經模樣。
就這般,時間來到了604年。
這一年,楊廣欲登大寶之位,但卻遭到了許多貴族的反對。
而在這些反對者中,唐國公李淵便是其中之一。
因為楊廣登基,確實是名不正言不順,身為國公,李淵理應阻止,否則後人效仿,豈不是要大亂?
但是也有諸多貴族對楊廣表達了支持,在這些支持者中最為突出的便是宇文家族。
最為重要的是,雖然前皇帝楊堅有五個兒子,但是三子楊俊已死,四子楊秀和五子楊諒卻是不堪大用,現在最看重的原太子楊勇也死了,此時也就二子楊廣一人。
所以,即使有不少貴族的反對,楊廣登基大寶,也隻剩時間問題。
因此,李淵便是萌生了退意。
這一日,在唐國公府宅院之中,李淵和長子李建成正對坐飲茶。
此時的李建成已是少年模樣,不僅英俊非凡,而且文治武功樣樣精通。
李淵隻要有事,第一時間便是先和自己的長子李建成商議,而李建成的很多意見也都會被李淵所采納。
“父親不必過多擔憂,孩兒覺得此時迴到太原祖地,未必就是壞事。”李建成少年老成,給李淵滿了一下茶水,便是說道。
“噢,建成有何想法,但說無妨。”李淵看著自己的長子,那是越看越滿意。
“楊廣登基,已經不可避免。而之後,必定先做二事。”隻見李建成喝了一口茶水,成竹在胸。
“哪二事?”李淵微笑著看向自己的長子。
“第一,是冊封對已有功之臣。第二便是鏟除異已。”李建成說道,“如若孩兒所料不差,那宇文化及應該也會被封為國公,到時便有了和父親同等的地位。以楊廣的性子,等冊封有功之臣之後,必定會對異已進行嚴酷的鎮壓。而父親早已和宇文家族撕破臉皮,到時宇文化及以國公的身份對付父親,背後又有楊廣支持,父親的處境可就堪憂了。”
“唉!”李淵聽完便是長歎一口氣,“建成所言,為父如何不知。既然現在已是不可避免,那麽為父心中還是有著一絲輔佐之意,畢竟我李家和楊家之間還有著表親的關係。”
李淵的母親和楊廣的母親可是親姐妹,她們倆姐妹的父親便是曆史上的最牛老丈人,獨孤信。
所以說,李淵和楊廣其實是親表兄弟。
“那楊廣連自己的父兄都殺,又怎麽會顧到和父親之間的表親關係呢?”李建成自是開口說道。
“話雖如此,但是宇文家族狼子野心。雖然楊廣能登上大位,但畢竟隻是新帝,朝中無甚勢力,不比那宇文家族早已根深蒂固。為父如此一走,我大隋權利有恐旁落啊!”李淵皺起了雙眉,又是猶豫了起來。
“父親,”李建成見自己的父親仍舊優柔寡斷,拿不定主意,便是站了起來,勸說道,“楊廣上位之後,朝中的血雨腥風已不可避免。此時父親暫退,一為保存實力,二為以觀後效。等這一段時期過後,再觀朝中形勢。進可再次入朝,對付宇文家族,隻要父親的國公爵位仍在,那麽未必沒有反敗為勝之機。退可固守太原,以保我李家平安。父親,現在二弟和三弟可還年幼啊!”
李淵原本深皺的眉頭,當聽到李建成說到二弟和三弟之時,不由的眉間一跳,像是做了某種決定一般。
“好,那明日,我李家便啟程前往太原。”在李淵的內心之中,自己的兒子,終於是壓倒了一切。
“是,父親,孩兒這就去安排。”李建成正想退下之際,卻見有家仆上前,行了一禮。
“李福何事?”李淵看了看便是問道。
“老爺,門外有一道士,自稱紫陽,想要拜會老爺。”李福躬身說道。
李淵心中一楞,自己並不認識一個叫紫陽的道士,不知來此何意。
但既然是道家之人,自然不能太過怠慢。
“有請到內屋廳堂,就說我隨後便來。”李淵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