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記住,咱給你的,你才能拿,咱不給你的,你不能伸手。
大明:開局我跟朱元璋談人丁稅 作者:法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禦書房內,下達了兩份旨意後,朱元璋心情好了不少,心裏隱隱已經有了對付魏國公徐達的辦法來。
“天德呀,你可不要怪咱,咱雖然不是那昏君宋高宗趙構,可咱也得為咱這大明江山考慮不是。”
朱元璋想要模仿趙構,接連給魏國公徐達下達一個又一個的旨意,即便達不到想要的效果,可也能讓徐達製衡一下徐平安,若是徐達真的俸詔,那就更好了。
滅掉了徐平安,順帶著還可以把徐平安的一切都接手過來,以後草原上的蒙古韃子也就不足為慮了,大明必定能夠穩固萬年。
人老成精,一條毒計在朱元璋的腦海中形成,隻不過他不會去思考為什麽把徐平安逼到這個份上。
作為君王,臣子的性命就該是君王一言而決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父皇,您這是要對魏國公動手了嗎?”
一旁,“常任秘書長”太子朱標皺起了眉頭,要對魏國公徐達動手的話,影響實在是太大了一些,畢竟魏國公徐達在軍中的威望可不是其他人所能比的。
“怎麽,你有意見,咱還是那句話,你要是有什麽意見,等你坐上這個位置再說吧。”
朱元璋為老朱家的江山簡直是操碎了心,可是繼承人卻是在糾結這糾結那的。
“事情咱都給你處理好,一切不穩定的存在,咱活著的時候都會給你清理幹淨,等老四跟那王栩迴來再說吧,咱不信,這其中沒有老四的影子。”
朱元璋疑心病犯了,在他看來,他這個位置,隻能是標兒的,其他人,連想都不能想。
“咱給你的,你才能要。”
朱元璋心裏還不忘補充一句。
...
一連幾天過去,王栩一行官員、燕王朱棣陸續收到了朱元璋的旨意,王栩臉色陰晴不定,該來的總歸是要來的,他自信能夠在這場貪腐大案中全身而退。
可即便如此,他也想避避風頭,可如今聖旨都到了,他就沒了選擇。
硬著頭皮上,還有活路,抗旨不尊,那可是誅九族的大罪。
另一邊,燕王朱棣接到聖旨就感覺有些莫名其妙了起來,如此急切,想必是京中發生了什麽大事。
燕王朱棣浮想連連,可也沒法違抗聖旨,接到聖旨,收拾了一番,就帶著親衛上馬急匆匆的朝著應天方向趕去。
禮部侍郎王栩亦是不敢耽擱,收到聖旨的第一時間病就好了,帶著一應隨行官員就是朝著應天所在趕去。
沒有馬皇後的勸說,官員們如今大都是如履薄冰,生怕觸怒了朱元璋,有些話,王栩在奏本當中並未提及,因為徐平安的話,句句皆是大逆不道,他是萬萬不敢說的。
徐平安謀逆,自是無所顧忌,可是他王栩的家小可都是在應天城,自己身死也就罷了,可不能牽連一家老小。
......
半個多月的風雨兼程,燕王朱棣、王栩一眾隨行官員陸續抵達應天城。
第一時間,傳旨太監就把燕王朱棣傳召進了皇宮。
禦書房內,朱元璋還在盯著牽涉郭恆一案的官員,幾乎所有遞上來的奏本他都一一批示,貪官,除惡務盡。
燕王朱棣甚至連卸下盔甲換身衣服的時間都沒有就跟著太監來到皇宮。
禦書房內,朱元璋不斷用紅批勾對一個個要處決的貪官汙吏,一旁太子朱標對待貪官的處理上並沒有什麽異議,作為“常務秘書長”,朱標要學的東西還有很多。
“來了,你給咱解釋解釋,這到底是怎麽迴事?你知不知道,你的二哥三哥都是徐平安下的手,你怎麽敢的,私自打造戰船,資助逆賊徐平安。”
朱元璋直接把一份奏本扔到了跪地行禮的朱棣麵前。
朱棣拿起奏本一看,心裏咯噔了一下。
“父皇,兒臣冤枉啊,當時徐平安跟兒臣說,倭國有金山銀山,所以兒臣才起了別樣的心思,至於謀害二哥三哥,這從何說起呀。”
朱棣自然是不肯認下這樣的事情,老爹朱元璋偏愛長子朱標,這是一眾兒子們的共識。
“這麽說,你是受到了徐平安的欺騙咯,那為什麽徐平安要出海的時候你不阻攔一下,他魏國公府一大家子詐死,咱就不信,你是一點都不知情。”
朱元璋的臉色很難看,而朱棣同樣臉色一變,這怎麽解釋,難道說自己對那頂白帽子十分的感興趣?
“兒臣起初並不知曉,一切工匠,船夫都是徐平安帶兵搶走的,後來知道後也沒有辦法,孩兒還得防範北方的韃子,實在是抽不出人手來。
至於北平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的官吏李彧、趙全德夥同戶部侍郎郭桓貪墨官糧等一切事宜皆跟兒臣無關呐。”
朱棣感覺冤枉的很。
“老四,你敢說徐平安的手下沒有借助你燕王府的權勢?那他們手上的燕王府令牌如何解釋?”
不得不說,朱元璋對於自己的兒子耐心還是很大的。
“這個,這個還是前些年徐平安來王府做客的時候,徐平安跟兒臣借過一些工匠,後來這令牌也就忘記了,畢竟徐平安怎麽說也是兒臣的內弟。
兒臣真是不知情啊。”
朱棣大感冤枉,奔行千裏,這一頓訓斥,直接就讓他有些破防了。
“父皇,兒臣相信老四的話,老四即便再頑劣,可也不至於對老二、老三下手。”
眼看朱元璋要發作,太子朱標連忙勸說了起來,在他這個做大哥的眼裏,弟弟們終究還是長不大有些頑劣的稚童一般,有些事真的做不來。
“哼,你就護著他吧。”
朱元璋臉色鐵青:“對了,妙雲那孩子呢?高熾他們那幾個頑劣孫兒呢?迴頭把人送到應天來,咱老了,想看看咱的幾個孫兒”。
既然確定了是魏國公徐達一家,朱元璋還是把主意打向了燕王妃徐妙雲。
“妙雲帶著您的三個孫兒去了旅順口那邊,嶽丈病重,孩兒也不好阻攔。”
朱棣有些心虛的迴應道,若是沒有這次老爹的問話,或許這一切就沒有什麽問題。
“唉,你呀,真是要氣死咱,罷了,等她們迴來,第一時間送到應天來。”
“記住,咱給你的,你才能拿,咱不給你的,你不能伸手。”
朱元璋有些無奈,盯著燕王朱棣又是嚴厲的囑咐了一句。
畢竟是自己的兒子,總不能跟那些貪官一樣,推出去砍了吧。
“天德呀,你可不要怪咱,咱雖然不是那昏君宋高宗趙構,可咱也得為咱這大明江山考慮不是。”
朱元璋想要模仿趙構,接連給魏國公徐達下達一個又一個的旨意,即便達不到想要的效果,可也能讓徐達製衡一下徐平安,若是徐達真的俸詔,那就更好了。
滅掉了徐平安,順帶著還可以把徐平安的一切都接手過來,以後草原上的蒙古韃子也就不足為慮了,大明必定能夠穩固萬年。
人老成精,一條毒計在朱元璋的腦海中形成,隻不過他不會去思考為什麽把徐平安逼到這個份上。
作為君王,臣子的性命就該是君王一言而決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父皇,您這是要對魏國公動手了嗎?”
一旁,“常任秘書長”太子朱標皺起了眉頭,要對魏國公徐達動手的話,影響實在是太大了一些,畢竟魏國公徐達在軍中的威望可不是其他人所能比的。
“怎麽,你有意見,咱還是那句話,你要是有什麽意見,等你坐上這個位置再說吧。”
朱元璋為老朱家的江山簡直是操碎了心,可是繼承人卻是在糾結這糾結那的。
“事情咱都給你處理好,一切不穩定的存在,咱活著的時候都會給你清理幹淨,等老四跟那王栩迴來再說吧,咱不信,這其中沒有老四的影子。”
朱元璋疑心病犯了,在他看來,他這個位置,隻能是標兒的,其他人,連想都不能想。
“咱給你的,你才能要。”
朱元璋心裏還不忘補充一句。
...
一連幾天過去,王栩一行官員、燕王朱棣陸續收到了朱元璋的旨意,王栩臉色陰晴不定,該來的總歸是要來的,他自信能夠在這場貪腐大案中全身而退。
可即便如此,他也想避避風頭,可如今聖旨都到了,他就沒了選擇。
硬著頭皮上,還有活路,抗旨不尊,那可是誅九族的大罪。
另一邊,燕王朱棣接到聖旨就感覺有些莫名其妙了起來,如此急切,想必是京中發生了什麽大事。
燕王朱棣浮想連連,可也沒法違抗聖旨,接到聖旨,收拾了一番,就帶著親衛上馬急匆匆的朝著應天方向趕去。
禮部侍郎王栩亦是不敢耽擱,收到聖旨的第一時間病就好了,帶著一應隨行官員就是朝著應天所在趕去。
沒有馬皇後的勸說,官員們如今大都是如履薄冰,生怕觸怒了朱元璋,有些話,王栩在奏本當中並未提及,因為徐平安的話,句句皆是大逆不道,他是萬萬不敢說的。
徐平安謀逆,自是無所顧忌,可是他王栩的家小可都是在應天城,自己身死也就罷了,可不能牽連一家老小。
......
半個多月的風雨兼程,燕王朱棣、王栩一眾隨行官員陸續抵達應天城。
第一時間,傳旨太監就把燕王朱棣傳召進了皇宮。
禦書房內,朱元璋還在盯著牽涉郭恆一案的官員,幾乎所有遞上來的奏本他都一一批示,貪官,除惡務盡。
燕王朱棣甚至連卸下盔甲換身衣服的時間都沒有就跟著太監來到皇宮。
禦書房內,朱元璋不斷用紅批勾對一個個要處決的貪官汙吏,一旁太子朱標對待貪官的處理上並沒有什麽異議,作為“常務秘書長”,朱標要學的東西還有很多。
“來了,你給咱解釋解釋,這到底是怎麽迴事?你知不知道,你的二哥三哥都是徐平安下的手,你怎麽敢的,私自打造戰船,資助逆賊徐平安。”
朱元璋直接把一份奏本扔到了跪地行禮的朱棣麵前。
朱棣拿起奏本一看,心裏咯噔了一下。
“父皇,兒臣冤枉啊,當時徐平安跟兒臣說,倭國有金山銀山,所以兒臣才起了別樣的心思,至於謀害二哥三哥,這從何說起呀。”
朱棣自然是不肯認下這樣的事情,老爹朱元璋偏愛長子朱標,這是一眾兒子們的共識。
“這麽說,你是受到了徐平安的欺騙咯,那為什麽徐平安要出海的時候你不阻攔一下,他魏國公府一大家子詐死,咱就不信,你是一點都不知情。”
朱元璋的臉色很難看,而朱棣同樣臉色一變,這怎麽解釋,難道說自己對那頂白帽子十分的感興趣?
“兒臣起初並不知曉,一切工匠,船夫都是徐平安帶兵搶走的,後來知道後也沒有辦法,孩兒還得防範北方的韃子,實在是抽不出人手來。
至於北平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的官吏李彧、趙全德夥同戶部侍郎郭桓貪墨官糧等一切事宜皆跟兒臣無關呐。”
朱棣感覺冤枉的很。
“老四,你敢說徐平安的手下沒有借助你燕王府的權勢?那他們手上的燕王府令牌如何解釋?”
不得不說,朱元璋對於自己的兒子耐心還是很大的。
“這個,這個還是前些年徐平安來王府做客的時候,徐平安跟兒臣借過一些工匠,後來這令牌也就忘記了,畢竟徐平安怎麽說也是兒臣的內弟。
兒臣真是不知情啊。”
朱棣大感冤枉,奔行千裏,這一頓訓斥,直接就讓他有些破防了。
“父皇,兒臣相信老四的話,老四即便再頑劣,可也不至於對老二、老三下手。”
眼看朱元璋要發作,太子朱標連忙勸說了起來,在他這個做大哥的眼裏,弟弟們終究還是長不大有些頑劣的稚童一般,有些事真的做不來。
“哼,你就護著他吧。”
朱元璋臉色鐵青:“對了,妙雲那孩子呢?高熾他們那幾個頑劣孫兒呢?迴頭把人送到應天來,咱老了,想看看咱的幾個孫兒”。
既然確定了是魏國公徐達一家,朱元璋還是把主意打向了燕王妃徐妙雲。
“妙雲帶著您的三個孫兒去了旅順口那邊,嶽丈病重,孩兒也不好阻攔。”
朱棣有些心虛的迴應道,若是沒有這次老爹的問話,或許這一切就沒有什麽問題。
“唉,你呀,真是要氣死咱,罷了,等她們迴來,第一時間送到應天來。”
“記住,咱給你的,你才能拿,咱不給你的,你不能伸手。”
朱元璋有些無奈,盯著燕王朱棣又是嚴厲的囑咐了一句。
畢竟是自己的兒子,總不能跟那些貪官一樣,推出去砍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