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郭恆案。
大明:開局我跟朱元璋談人丁稅 作者:法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洪武十七年底,旅順口白雪皚皚,不知不覺間,朱元璋派出來的使者已經在旅順口這邊呆了快半個月了,小年都是在這邊過的,甚至連過年都迴不去。
旅順這邊半島區域,幾乎家家戶戶都沉浸在年節的歡樂當中,年節,是漢人最為重要的傳統節日,張燈結彩各種習俗自然是避免不了。
孩子們也難得清閑,玩起煙花爆竹來,雖然徐平安早已用無煙火藥代替了黑火藥,可黑火藥的製作難度卻比無煙火藥簡單了不知道多少倍。
“嗖嗖嗖。”
各種各樣的煙花提前就被製造了出來,除舊迎新,歡度新年。
徐府,一大家子其樂融融,徐平安又多了個妹妹,起名徐妙錦,本來受背癰折磨的徐達此時早就治好了,隻不過幾十年的帶兵打仗,徐達身上的舊傷依舊是不少,留有不少的隱患。
“父親,孩兒打算年後安排一批人去北平潛伏,查探情報,若是有機會,就把姐姐給帶過來,有些事,我還是不太放心,我一直覺得,自己的命運就得握在自己的手裏。
不論父親以前跟皇爺有多麽深厚的交情,現在也應該把重點放在自家人的身上,若是姐姐無事,那我也不會多生事端。”
徐平安跟徐達說著自己的計劃,消息閉塞是他的一大短板,他得盡快補齊這一塊短板才行。
“你看著辦吧。”
這兩年,徐達看似是看開了,可心裏總有個疙瘩,心情也是時好時壞。
...
轉眼便是過年了,而徐平安的大哥徐輝祖也到了該娶妻的年紀了,這也是徐達犯愁的一點,畢竟他們如今算是反賊,大明逐漸穩固,沒有哪家願意冒這麽大的危險。
而之前定下的婚約,此時恐怕也難以為繼。
洪武十八年,相比於徐平安這邊的安逸,應天城內,繁華的場景卻隱藏著巨大的危機,即便年節賜宴,朱元璋表麵其樂融融,心裏卻是一個個掃過前來拜年的官員們。
宴席上,朱元璋不斷掃過一個又一個的官員,若非不想打草驚蛇,朱元璋早就想下手了,而且年節來臨,朱元璋也不想在這等節日上動手。
中間,朱元璋找了個借口離開了,馬皇後薨逝後,年節,朱元璋總感覺心裏有些淒涼,哪怕有兒孫陪著,可總感覺缺了什麽重要的東西。
“有消息了嗎?”
朱元璋的臉色陰沉了下來。
“迴聖上,已經在整理當中了,隻是這段時間的調查,這次北平一眾官員們牽涉的官員有些廣,恐怕朝堂六部上的官員都有牽扯。
據臣調查,這其中牽涉的錢糧遠不止北平一處地方。”
錦衣衛指揮使蔣瓛戰戰兢兢的迴應著,自從馬皇後薨逝,朱元璋的脾氣也是徹底沒人能夠壓製了。
“你的意思是說,咱們大明爛到根子上了?”
朱元璋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臣隻做上位安排之事,其餘之事不敢多做揣測。”
將瓛不想僭越,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好了。
“罷了,年後開春,安排禦史彈劾吧,到時候明裏暗裏一起調查,咱倒是要看看,國朝究竟有多少蛀蟲。
你先迴去陪家人吧,年後再說。”
朱元璋冷聲說道,蔣瓛當即領了旨意離開,年節,他也是要過節的。
忙碌了一年,朱元璋也想清靜兩天,可年前北平的顯露各種端倪,由不得他不上心。
大明立國十八年了,可朱元璋心裏隱隱覺得有些不安,這禮部侍郎一行已經離開那麽長時間了,按道理,即便路途耽擱了,也總該傳個信迴來才是。
不對,十分得有九分不對勁。
“禮部侍郎出使還沒有消息傳來嗎?”
朱元璋問向一旁的太監。
“迴皇爺,沒有王大人他們的消息。”
太監不敢多說什麽,生怕被遷怒。
“看來是被軟禁了啊,天德,你究竟要做什麽?”
朱元璋有些心力交瘁,徐達的厲害他是知道的,一生未嚐一敗,即便麵對王保保的那場,從整體來看也不能算是失敗,局部戰敗並不影響整體。
總之就是不虧。
“王栩有消息,第一時間來通知咱。”
朱元璋交代了一聲,隨即就朝著大孫朱雄英的所在趕去,即便大孫頭腦不清,成了個癡兒,可畢竟是他朱元璋的長孫。
未來哪怕不能坐上他這個位置,可他這個做爺爺的也想著給大孫一條榮華富貴的道路。
“爺...爺。”
朱雄英的聲音傳來,終究是腦子燒壞了,朱元璋每次見到朱雄英就覺得有些難受,好好地大孫,如今卻成了這副模樣。
“徐平安,這其中有沒有你的影子呢?”
朱元璋的疑心病犯了,雖然現在還無法百分百的確定,可徐平安還活著的可能性實在是太大了,要不然王栩他們也早就該把消息給傳迴來了。
“爺爺在這。”
也隻有麵對最親近之人時,朱元璋才會露出那一絲的柔情。
...
洪武十八年開春,朱元璋雖然照常處理國事,可北平暴露出來的問題始終占據了他的大部分精力,而此時,錦衣衛中人也在朱元璋的指示下安排了禦史談何。
洪武十八年二月初五。
禦史餘敏、丁廷舉告發戶部侍郎郭桓利用職權,勾結北平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官吏李彧、按察使司官吏趙全德、胡益、王道亨等。
私吞太平、鎮江等府的賦稅外,還私分了浙西的秋糧,並且巧立名目,征收了多種水腳錢、口食錢、庫子錢、神佛錢等的賦稅,中飽私囊。
事情已經擺在明麵上了,朱元璋當即就下達了調查的命令,錦衣衛出動,二月開春,就帶著朱元璋的旨意前去北平調查貪汙之事,這其中畢竟牽扯到了官糧資敵。
裏通外敵,這可是大罪。
還在期待著禮部侍郎王栩傳迴消息的朱元璋因為調查郭恆貪汙一事也漸漸耽擱了下來。
進了錦衣衛詔獄,就沒有朱元璋得不到的消息,官員們享福已久,根本扛不住酷刑。
由此,郭恆貪汙案開始了。
旅順這邊半島區域,幾乎家家戶戶都沉浸在年節的歡樂當中,年節,是漢人最為重要的傳統節日,張燈結彩各種習俗自然是避免不了。
孩子們也難得清閑,玩起煙花爆竹來,雖然徐平安早已用無煙火藥代替了黑火藥,可黑火藥的製作難度卻比無煙火藥簡單了不知道多少倍。
“嗖嗖嗖。”
各種各樣的煙花提前就被製造了出來,除舊迎新,歡度新年。
徐府,一大家子其樂融融,徐平安又多了個妹妹,起名徐妙錦,本來受背癰折磨的徐達此時早就治好了,隻不過幾十年的帶兵打仗,徐達身上的舊傷依舊是不少,留有不少的隱患。
“父親,孩兒打算年後安排一批人去北平潛伏,查探情報,若是有機會,就把姐姐給帶過來,有些事,我還是不太放心,我一直覺得,自己的命運就得握在自己的手裏。
不論父親以前跟皇爺有多麽深厚的交情,現在也應該把重點放在自家人的身上,若是姐姐無事,那我也不會多生事端。”
徐平安跟徐達說著自己的計劃,消息閉塞是他的一大短板,他得盡快補齊這一塊短板才行。
“你看著辦吧。”
這兩年,徐達看似是看開了,可心裏總有個疙瘩,心情也是時好時壞。
...
轉眼便是過年了,而徐平安的大哥徐輝祖也到了該娶妻的年紀了,這也是徐達犯愁的一點,畢竟他們如今算是反賊,大明逐漸穩固,沒有哪家願意冒這麽大的危險。
而之前定下的婚約,此時恐怕也難以為繼。
洪武十八年,相比於徐平安這邊的安逸,應天城內,繁華的場景卻隱藏著巨大的危機,即便年節賜宴,朱元璋表麵其樂融融,心裏卻是一個個掃過前來拜年的官員們。
宴席上,朱元璋不斷掃過一個又一個的官員,若非不想打草驚蛇,朱元璋早就想下手了,而且年節來臨,朱元璋也不想在這等節日上動手。
中間,朱元璋找了個借口離開了,馬皇後薨逝後,年節,朱元璋總感覺心裏有些淒涼,哪怕有兒孫陪著,可總感覺缺了什麽重要的東西。
“有消息了嗎?”
朱元璋的臉色陰沉了下來。
“迴聖上,已經在整理當中了,隻是這段時間的調查,這次北平一眾官員們牽涉的官員有些廣,恐怕朝堂六部上的官員都有牽扯。
據臣調查,這其中牽涉的錢糧遠不止北平一處地方。”
錦衣衛指揮使蔣瓛戰戰兢兢的迴應著,自從馬皇後薨逝,朱元璋的脾氣也是徹底沒人能夠壓製了。
“你的意思是說,咱們大明爛到根子上了?”
朱元璋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臣隻做上位安排之事,其餘之事不敢多做揣測。”
將瓛不想僭越,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好了。
“罷了,年後開春,安排禦史彈劾吧,到時候明裏暗裏一起調查,咱倒是要看看,國朝究竟有多少蛀蟲。
你先迴去陪家人吧,年後再說。”
朱元璋冷聲說道,蔣瓛當即領了旨意離開,年節,他也是要過節的。
忙碌了一年,朱元璋也想清靜兩天,可年前北平的顯露各種端倪,由不得他不上心。
大明立國十八年了,可朱元璋心裏隱隱覺得有些不安,這禮部侍郎一行已經離開那麽長時間了,按道理,即便路途耽擱了,也總該傳個信迴來才是。
不對,十分得有九分不對勁。
“禮部侍郎出使還沒有消息傳來嗎?”
朱元璋問向一旁的太監。
“迴皇爺,沒有王大人他們的消息。”
太監不敢多說什麽,生怕被遷怒。
“看來是被軟禁了啊,天德,你究竟要做什麽?”
朱元璋有些心力交瘁,徐達的厲害他是知道的,一生未嚐一敗,即便麵對王保保的那場,從整體來看也不能算是失敗,局部戰敗並不影響整體。
總之就是不虧。
“王栩有消息,第一時間來通知咱。”
朱元璋交代了一聲,隨即就朝著大孫朱雄英的所在趕去,即便大孫頭腦不清,成了個癡兒,可畢竟是他朱元璋的長孫。
未來哪怕不能坐上他這個位置,可他這個做爺爺的也想著給大孫一條榮華富貴的道路。
“爺...爺。”
朱雄英的聲音傳來,終究是腦子燒壞了,朱元璋每次見到朱雄英就覺得有些難受,好好地大孫,如今卻成了這副模樣。
“徐平安,這其中有沒有你的影子呢?”
朱元璋的疑心病犯了,雖然現在還無法百分百的確定,可徐平安還活著的可能性實在是太大了,要不然王栩他們也早就該把消息給傳迴來了。
“爺爺在這。”
也隻有麵對最親近之人時,朱元璋才會露出那一絲的柔情。
...
洪武十八年開春,朱元璋雖然照常處理國事,可北平暴露出來的問題始終占據了他的大部分精力,而此時,錦衣衛中人也在朱元璋的指示下安排了禦史談何。
洪武十八年二月初五。
禦史餘敏、丁廷舉告發戶部侍郎郭桓利用職權,勾結北平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官吏李彧、按察使司官吏趙全德、胡益、王道亨等。
私吞太平、鎮江等府的賦稅外,還私分了浙西的秋糧,並且巧立名目,征收了多種水腳錢、口食錢、庫子錢、神佛錢等的賦稅,中飽私囊。
事情已經擺在明麵上了,朱元璋當即就下達了調查的命令,錦衣衛出動,二月開春,就帶著朱元璋的旨意前去北平調查貪汙之事,這其中畢竟牽扯到了官糧資敵。
裏通外敵,這可是大罪。
還在期待著禮部侍郎王栩傳迴消息的朱元璋因為調查郭恆貪汙一事也漸漸耽擱了下來。
進了錦衣衛詔獄,就沒有朱元璋得不到的消息,官員們享福已久,根本扛不住酷刑。
由此,郭恆貪汙案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