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我瘦猴第一個表示不服。
大明:開局我跟朱元璋談人丁稅 作者:法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十二月的北平,大雪籠罩,濃妝素抹北國風光盡顯無疑,來自南方的人很難去適應這種環境,特別是在這物資匱乏的時代。
不過好在徐平安早有準備,在徐平安這裏,儲量最多的就是棉花了,不僅衣服、棉襖等禦寒之物需要,就連發射藥也是無法缺少棉花的,特別是其中的短絨棉,更是優中選優才能達到標準。
“這鬼天氣還真是折騰人啊。”
徐平安帶著幾個手下朝著北平城趕去,接下來,他不想跟燕王府再起大的衝突,萬一被發現了,大軍圍剿之下必然會出現意外情況。
不論是工匠還是物資,都是接下來發展的必要,詐死沒了身份的加持,做什麽事就有些難辦了。
至於偽造的錦衣衛身份以及令牌,偶爾用一用還行,用多了就容易被盯上,正麵起衝突對自己的損害實在是太大了一些。
若是被朱元璋發現了,恐怕會不計代價的滅掉他。
“東西放好了嗎?”
徐平安直接找了個客棧住了下來,至於身份,那自然是偽造的,要知道,工匠基本上都是登記造冊的,已經是盡可能的杜絕偽造了。
畢竟皇權社會,官印基本上就是最權威的了,登記造冊什麽的到處都是需要用印的。
“少爺,放好了,就等約定日子,大師來相見了。”
瘦猴帶著調皮的笑容,身穿棉襖,雙手套在袖子裏,妥妥鄉下人的感覺。
“嗯,猴子,過段時間咱們就得找尋地盤落腳了,最近我在海邊探查了一番,或許出海並不是最好的選擇,即便是拿下了倭國的大銀礦,對於咱們的發展也沒什麽用處。”
徐平安心裏有些犯愁,真正麵對那波濤洶湧的大海以後,他才算是真正明白海上的危險之處。
這個時代的船隻雖然也很大,但是風險也是相對應的,海禁也就意味著,在出海方麵有經驗的人才實在是太少了。
“那咱們去哪?”
瘦猴徐成才不明所以的撓了撓頭。
“我是比較看重關外之地的,各種礦物質十分的豐富,適合發展,就是天氣太冷了一些,而且最主要的是,關外各種勢力縱橫交錯,若是出了關,那也就代表著,接下來會不斷的進行戰鬥才行。
想要盡快的發展,關外東北之地就是咱們的首選。”
冬日裏,徐平安也開始犯愁了,光憑借海邊那些船隻根本就不夠用的,簡而言之並不算太大,徐平安沒有什麽信心。
“少爺,你怎麽說,俺們就怎麽做,都說蒙古韃子厲害無比,我瘦猴第一個表示不服,既然關外地盤物資豐富,咱們打下來便是。”
瘦猴一臉不屑的迴應著徐平安的問題。
“哈哈,你這魯莽的性子什麽時候能改一改,我現在看上了納哈出這個人,所以,等開春以後,咱們直接就把此人拿下,控製關外的地盤,借此發展自身的勢力。
成吉思汗的後代們,雖然驕奢淫逸慣了,戰鬥力下滑了不少,可依舊不容小覷,也是對外征戰的最好騎兵隊伍。”
徐平安心裏盤算了起來,反正冬天也不適合出行,正好可以多考慮一下未來的道路。
“少爺,俺不懂這些彎彎繞,您怎麽說,俺就怎麽辦就行了。”
瘦猴麵帶憨笑,有些事情他是真的不懂。
“平日裏多學習,你們都是我所依靠的重要人才,雖然有些事情你不懂,可必須得多思考,未來才不至於被人給算計。”
徐平安無奈歎了口氣,瘦猴這性子,不吃點虧,永遠改變不了。
......
沒過幾天,道衍大師便帶著一封書信找到了燕王朱棣,朱棣看完信後顯得震驚無比。
“父皇要對嶽丈一家動手嗎?我該怎麽做?”
燕王朱棣心裏久久不能平靜,麵對徐平安的邀請,朱棣雖然有所意動,可畢竟風險不小,光是擅離職守就夠自己嶽丈大人喝一壺的了。
更別提一大家子離開應天,躲避起來,這種情況下,肯定會被猜忌的。
“大師先行一步吧,我安排一下就過去。”
猶豫了一番,朱棣還是準備過去見一見徐平安,畢竟白帽子的誘惑實在是太大了,小心謹慎一些必然沒什麽問題。
午後,朱棣帶了幾個親兵便去往了約定之地,徐平安依舊是那副模樣。
“徐平安,你這詐死玩的很好啊,虧的王妃還為你們偷偷流淚,沒想到,你卻在這悠閑自得。”
朱棣顯然是氣不打一處來。
“姐夫說笑了,我也隻是求自保而已,即便皇爺現在不動手,過幾年也會對我魏國公府一家子動手的。
要知道,太子殿下一旦薨逝,皇長孫又癡傻,這皇位必然就會落在朱允炆的身上,為了皇孫能夠安穩的接過皇帝這把交椅,皇爺可不會心慈手軟的。
而朱允炆這個人,被儒家那一套學說洗腦的不行,不是說這個人跟他幾個老師不行,隻不過他們實在是太過理想化了,太急於求成了一些。
想要打造他們心目中的王朝可差的太遠了。
到時候朱允炆削藩,姐夫可就隻剩下造反一條路走了。”
徐平安悠閑地喝著茶,對坐是朱棣,門外就是親兵以及瘦猴他們幾個。
“立嫡立長,大哥若是薨逝,這皇位為什麽就不能落到我身上呢?到時候無論怎麽算我也是嫡子了,這個位置難道不會傳給我?”
朱棣皺眉不已,對徐平安的話深表懷疑。
“那是當然,不會輪到你的,皇位也隻能是太子朱標一脈的,哪怕你再突出,也不會讓皇爺改變主意的,若是不信,姐夫可以等等看,十年左右,太子便會薨逝。
到時候姐夫再做決定不遲。”
徐平安有著自己的信心,他雖然對皇位沒興趣,但是對皇帝的權力卻是十分的感興趣。
他可不管誰坐上那個位置,但是他的目標就是他的話一定得是所有人都得執行的。
這個封建時代,百姓們普遍識字率不高,貿然取消掉帝製可不是那麽容易的,不像清末,覺醒的人太多了,在如今這個時代,至少在思想上想取締帝製不是那麽容易的。
忠君是繞不過去的一道門檻。
不過好在徐平安早有準備,在徐平安這裏,儲量最多的就是棉花了,不僅衣服、棉襖等禦寒之物需要,就連發射藥也是無法缺少棉花的,特別是其中的短絨棉,更是優中選優才能達到標準。
“這鬼天氣還真是折騰人啊。”
徐平安帶著幾個手下朝著北平城趕去,接下來,他不想跟燕王府再起大的衝突,萬一被發現了,大軍圍剿之下必然會出現意外情況。
不論是工匠還是物資,都是接下來發展的必要,詐死沒了身份的加持,做什麽事就有些難辦了。
至於偽造的錦衣衛身份以及令牌,偶爾用一用還行,用多了就容易被盯上,正麵起衝突對自己的損害實在是太大了一些。
若是被朱元璋發現了,恐怕會不計代價的滅掉他。
“東西放好了嗎?”
徐平安直接找了個客棧住了下來,至於身份,那自然是偽造的,要知道,工匠基本上都是登記造冊的,已經是盡可能的杜絕偽造了。
畢竟皇權社會,官印基本上就是最權威的了,登記造冊什麽的到處都是需要用印的。
“少爺,放好了,就等約定日子,大師來相見了。”
瘦猴帶著調皮的笑容,身穿棉襖,雙手套在袖子裏,妥妥鄉下人的感覺。
“嗯,猴子,過段時間咱們就得找尋地盤落腳了,最近我在海邊探查了一番,或許出海並不是最好的選擇,即便是拿下了倭國的大銀礦,對於咱們的發展也沒什麽用處。”
徐平安心裏有些犯愁,真正麵對那波濤洶湧的大海以後,他才算是真正明白海上的危險之處。
這個時代的船隻雖然也很大,但是風險也是相對應的,海禁也就意味著,在出海方麵有經驗的人才實在是太少了。
“那咱們去哪?”
瘦猴徐成才不明所以的撓了撓頭。
“我是比較看重關外之地的,各種礦物質十分的豐富,適合發展,就是天氣太冷了一些,而且最主要的是,關外各種勢力縱橫交錯,若是出了關,那也就代表著,接下來會不斷的進行戰鬥才行。
想要盡快的發展,關外東北之地就是咱們的首選。”
冬日裏,徐平安也開始犯愁了,光憑借海邊那些船隻根本就不夠用的,簡而言之並不算太大,徐平安沒有什麽信心。
“少爺,你怎麽說,俺們就怎麽做,都說蒙古韃子厲害無比,我瘦猴第一個表示不服,既然關外地盤物資豐富,咱們打下來便是。”
瘦猴一臉不屑的迴應著徐平安的問題。
“哈哈,你這魯莽的性子什麽時候能改一改,我現在看上了納哈出這個人,所以,等開春以後,咱們直接就把此人拿下,控製關外的地盤,借此發展自身的勢力。
成吉思汗的後代們,雖然驕奢淫逸慣了,戰鬥力下滑了不少,可依舊不容小覷,也是對外征戰的最好騎兵隊伍。”
徐平安心裏盤算了起來,反正冬天也不適合出行,正好可以多考慮一下未來的道路。
“少爺,俺不懂這些彎彎繞,您怎麽說,俺就怎麽辦就行了。”
瘦猴麵帶憨笑,有些事情他是真的不懂。
“平日裏多學習,你們都是我所依靠的重要人才,雖然有些事情你不懂,可必須得多思考,未來才不至於被人給算計。”
徐平安無奈歎了口氣,瘦猴這性子,不吃點虧,永遠改變不了。
......
沒過幾天,道衍大師便帶著一封書信找到了燕王朱棣,朱棣看完信後顯得震驚無比。
“父皇要對嶽丈一家動手嗎?我該怎麽做?”
燕王朱棣心裏久久不能平靜,麵對徐平安的邀請,朱棣雖然有所意動,可畢竟風險不小,光是擅離職守就夠自己嶽丈大人喝一壺的了。
更別提一大家子離開應天,躲避起來,這種情況下,肯定會被猜忌的。
“大師先行一步吧,我安排一下就過去。”
猶豫了一番,朱棣還是準備過去見一見徐平安,畢竟白帽子的誘惑實在是太大了,小心謹慎一些必然沒什麽問題。
午後,朱棣帶了幾個親兵便去往了約定之地,徐平安依舊是那副模樣。
“徐平安,你這詐死玩的很好啊,虧的王妃還為你們偷偷流淚,沒想到,你卻在這悠閑自得。”
朱棣顯然是氣不打一處來。
“姐夫說笑了,我也隻是求自保而已,即便皇爺現在不動手,過幾年也會對我魏國公府一家子動手的。
要知道,太子殿下一旦薨逝,皇長孫又癡傻,這皇位必然就會落在朱允炆的身上,為了皇孫能夠安穩的接過皇帝這把交椅,皇爺可不會心慈手軟的。
而朱允炆這個人,被儒家那一套學說洗腦的不行,不是說這個人跟他幾個老師不行,隻不過他們實在是太過理想化了,太急於求成了一些。
想要打造他們心目中的王朝可差的太遠了。
到時候朱允炆削藩,姐夫可就隻剩下造反一條路走了。”
徐平安悠閑地喝著茶,對坐是朱棣,門外就是親兵以及瘦猴他們幾個。
“立嫡立長,大哥若是薨逝,這皇位為什麽就不能落到我身上呢?到時候無論怎麽算我也是嫡子了,這個位置難道不會傳給我?”
朱棣皺眉不已,對徐平安的話深表懷疑。
“那是當然,不會輪到你的,皇位也隻能是太子朱標一脈的,哪怕你再突出,也不會讓皇爺改變主意的,若是不信,姐夫可以等等看,十年左右,太子便會薨逝。
到時候姐夫再做決定不遲。”
徐平安有著自己的信心,他雖然對皇位沒興趣,但是對皇帝的權力卻是十分的感興趣。
他可不管誰坐上那個位置,但是他的目標就是他的話一定得是所有人都得執行的。
這個封建時代,百姓們普遍識字率不高,貿然取消掉帝製可不是那麽容易的,不像清末,覺醒的人太多了,在如今這個時代,至少在思想上想取締帝製不是那麽容易的。
忠君是繞不過去的一道門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