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著自己的父親離開,徐平安心裏很是無奈,韃子固然可惡,可在老朱手底下幹活可不是那麽輕鬆地。


    真是不知道是什麽樣的信念才能讓自己的父親一生戎馬,沒有出過錯。


    徐平安心裏有些不落忍起來,打了一輩子仗的徐達到死都沒有來得及享受享受,一生專注於肅清蒙元韃子。


    午後的陽光依舊是那麽的刺眼,徐達急匆匆的就往皇宮方向趕去,進了宮就直接往禦書房的方向趕去。


    禦書房內,朱元璋正批閱著奏章,不管大事小事,朱元璋都抓在手裏,掌控欲極強,特別是在肅清蒙元的勢力上,朱元璋可謂是不遺餘力。


    當朱元璋拿起下一份奏章的時候,明顯的沉默了下來,良久才迴想起徐達過來了。


    “天德啊,不是讓你休息幾天嗎?這才多久又迴來了?”


    朱元璋臉色有些陰沉,頗有種悲涼之意。


    “微臣迴到家仔細的迴想了一番,覺得不久以後韃子必然卷土重來,想著提前做點準備,畢竟...”


    徐達猶豫了一下,還是想著提醒一番,韃子虎視眈眈不容小覷。


    “唉,天德,你看看吧。”


    朱元璋歎了口氣,隨手把奏章遞給了徐達,徐達小心翼翼的接過,不久後,徐達的臉色也變得難看了起來。


    “天德,你是不是覺得咱太過了。”


    朱元璋心裏不知道在想什麽。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徐達也不知道該怎麽迴應了,一直低調做人明哲保身的他自然不會在這種事情上有什麽不滿。


    “咱心裏有數了,糧食半年前就開始準備了,隻要韃子敢來,咱就讓他有來無迴,先迴去吧,讓咱再想想。”


    朱元璋心裏有些落寞,徐達見勢無奈退去。


    禦書房內,朱元璋感覺有些心累,他是白手起家,不像其他開國皇帝那樣,背景深厚。


    不管他願不願意,為了皇權的穩固,他都得清理一部分功臣,哪怕是用這樣那樣的借口跟罪名。


    就如同他跟太子朱標說的那樣,開國功臣就像是荊棘條上的刺,隻有他這個皇帝把刺給拔掉,朱標才能用的順手,日後等朱標登基也就不用再為難受傷。


    雖然牽連了這麽多人,朱元璋都沒有動容,甚至之前還無比的生氣,可當得知宋濂死在流放的路上時,朱元璋還是很罕見的沉默了下來。


    迴想起遇到宋濂,並且邀請宋濂給朱標當老師的場景,仿佛還曆曆在目,不過即便如此,朱元璋也不會退縮的,為了朱家江山,為了消除未來臣強主弱的隱患。


    即便朱元璋再覺得可惜,他也不能停下腳步來。


    得知消息的朱標心裏很是難受,即便他知道父皇是給他鋪路,可是一係列的做法依舊讓他難以接受。


    ...


    另一邊,徐達陰沉著臉迴家了,胡惟庸的事情牽連如此之廣他又如何看不明白其中的道道。


    吃過晚飯,徐達像是沒事人一般表現得很正常,直接就去了書房,有些公文還是得處理一番才行,而且韃子虎視眈眈,即便遠離了前線,可徐達依舊是不敢放鬆警惕。


    說不定哪一天他就得率兵馳援北方。


    “父親可是為北方的戰事苦惱?”


    徐平安提著茶壺走進了書房內。


    “唉。”


    徐達歎了口氣,有些事情他實在是不想摻和,能躲就躲。


    “宋濂死了,死在了發配的路上,你這孩子實在是跳脫,不懂得避其鋒芒,韜光養晦,若是為父哪天死在戰場上...”


    徐達猶豫了片刻還是跟徐平安說起了今天的所見所聞。


    “這...”


    徐平安愣了一下,原本應該今年才流放,明天才在流放的路上去世的宋濂老大人竟然提前去世了。


    命運弄人,以宋濂的身體狀況,流放開始就注定了他的身體撐不了多久。


    “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可惜了宋濂老大人,多麽純粹的一位君子卻...”


    徐平安很想大罵一頓,看了看父親徐達的臉色,終究還是沒有罵出口。


    下一刻,徐平安悄無聲息的往門外看去,周圍沒有人,他這才放下心來。


    “放肆,你當真是什麽話都敢說。”


    徐達臉色當即陰沉了下來,隨後便警惕十足的探查了書房周邊。


    “明年你跟著為父去北方曆練,再把你留在應天還指不定惹出什麽禍端來。”


    徐達雖然有些不落忍,但小兒子徐平安這兩年實在是太能惹禍了一些,留在應天早晚都得被人給盯上不可。


    “是,父親,沒什麽事的話我先去休息了。”


    徐平安心裏不是個滋味,宋濂就是前車之鑒,哪怕是當了太子的老師依舊落了個流放的下場,他不覺得會比宋濂更有分量。


    可以這麽說,但凡是有威脅的基本上都會被朱元璋給盯上,而被朱元璋給盯上,那離死也就不遠了。


    等待的日子裏終究是煎熬的,讓徐平安沉下心來在家裏可是很難受的,畢竟徐家莊園那裏的事情始終是見不得台麵。


    若是一開始徐平安混吃等死還好,壞就壞在自己太聖母心,給朱元璋提了個策略,為了自圓其說隻能是說自己早慧,要不然哪有現在這檔子事情。


    若是沒有這檔子事情,徐平安完全可以混吃等死,一直等燕王朱棣上台,到時候就輕鬆加愉快了,壞就壞在徐平安經過那麽幾檔子事感受到了威脅,從而做出了自保的決定。


    在徐平安看來,他跟朱元璋在這方麵還是挺像的,都不是受威脅的主。


    沒幾天,徐達便去上朝了,早朝上,朱元璋做出了兩手準備,一方麵往雲南邊境持續運糧,一邊準備派出使臣準備招降盤踞在雲南的元梁王。


    及至新年,朱元璋依舊召集了一眾大臣聚在一起過年,年節歡快不已,除了太子朱標因為老師宋濂的事情還有些耿耿於懷,不過被他掩飾的很好,但眉宇間那一絲的落寞是蓋不住的。


    徐家自然在邀請之列,隻不過相比之前,徐平安沉默了許多,做個透明人不好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開局我跟朱元璋談人丁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法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法暴並收藏大明:開局我跟朱元璋談人丁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