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分兵、藏兵,積蓄實力。
大明:開局我跟朱元璋談人丁稅 作者:法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為此,徐平安重新設計了幾個小型工坊,專門用來製作無煙火藥以及底火,至於槍械跟子彈殼的製作,徐平安也隻能是交給那十幾個鐵匠。
不久之後,高爐再次的開爐,徐平安重新煉了一爐鋼鐵,足有萬斤重,這段時間積累起來的鐵料一次性投入了進去。
煉完鐵料,徐平安就安排下人們開始忙碌了起來,徐家莊園裏的人大部分都參與了進來,聽從鐵匠們的安排,下人們可不懂製造的是什麽東西,沒有刀劍什麽的,他們也就比較安心。
隻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徐平安越來越覺得在朱元璋的眼皮子底下發展的局限性實在是太大了,若是有個地盤能夠發展就好了。
而且在這上元縣發展的太快的話很可能就會被盯上,現在拱衛司還沒有確立監察百官的職責,但是早早晚晚的,錦衣衛是遲早會出來的,到時候他這個魏國公之子肯定也會在監察之列。
若是苟個十幾年再開始發展,到那時危機可就更加的大了,晚年的朱元璋可不是那麽好伺候,最主要的是徐平安的目標可是海外的地盤,限製其他地方進行發展。
六月的天,炎熱無比,徐平安特意設計了很多現代的衣服以及軍裝,用料很足。
“若是有兩千人馬,拿下一處水師地盤,乘船出海就比較好了。”
徐平安心裏盤算著一切,隻不過如今的實力實在是不允許他去這麽做。
訓練了一整個下午,護衛隊總算是有了點樣子,隻不過還是中看不中用,手裏的武器比較強大而已。
“怎麽樣,道衍大師,感覺如何?”
徐平安似笑非笑的看向道衍大師姚廣孝,對於這些護衛隊,他還真看不上。
“徒有其表,不堪重用。”
姚廣孝帶著尷尬的笑意,他本以為會有不錯的效果,可一下午過去了,護衛隊們的表現實在是太差勁了。
“道衍大師,我準備訓練一批人,拿下一處衛所,然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出海,朝著小琉球所在趕去,占據一塊地盤才能迅速的發展,你覺得如何。”
徐平安看向了地圖,詢問起道衍大師的意見來。
“不妥,風險實在是太大了,即便有海圖,可海外不僅盤踞著倭寇還有張士誠以及陳友諒的舊部,人少的話不頂用,人多的話,恐怕還沒出發就會被發現,大軍合圍之下,勝算也不會太大。
而且小琉球的地盤太大,遠不是幾千上萬人能夠穩得住的。”
道衍大師思索了片刻就搖頭不已,除非徐平安有五千以上精兵而且還得配備槍械,否則很難成功,光是糧草方麵就能拖死他。
“那大師的意思呢?”
徐平安皺起了眉頭,很顯然姚廣孝說的話很有道理。
“分兵、藏兵,積蓄實力,小公爺想要發展的話也隻能出走海外了,在這大明的地盤,短時間內恐怕無法取得建樹。
而且聖上作為開國皇帝可不是繼位之君所能比的。”
姚廣孝很快就想出了主意。
“大師的意思是藏兵於山上,等待機會?”
徐平安很快就知道了姚廣孝的意思,這徐家莊園能藏的東西實在是有限,要想發展,山上就是最好的地方。
“沒錯,多招收一些孩童,過個五六年,到時候他們也能使用槍械了,若是等十年,那麽這些孩童就能組成一支強軍,畢竟是從小開始訓練,成就會比普通人要高的多。”
姚廣孝一點也不急,從那兩百孩童身上,他已經看到了未來一支強軍的影子,配上槍械,隻需要那麽三五萬,橫掃天下也不是什麽困難的事情。
“十年嗎?”
徐平安喃喃自語道,在古代,十五六的孩子就算是成年人了,人手一把ak的話,基本上是想打誰就打誰。
“看來還是我著急了一些。”
徐平安搖了搖頭,有些險冒不得,十年他等的起。
不是他不願意把技術交給朱元璋,隻不過在他看來,若是上交了,那到時候朱家那些藩王們就更加的無法無天了。
以老朱的尿性,到時候采取他徐平安的策略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老朱要維護的始終是他朱家江山,而封建王朝那就是壓在百姓們身上的一座大山。
交出技術,那是不可能的。
“看來接下來得多買地,多買下人以及收攏無家可歸的孩童了。”
徐平安自嘲了一番。
“此事最好暗中進行,要不然很容易被人給盯上。”
姚廣孝提醒了一句。
“嗯,這幾天我會找幾個商人來幫我做事的,不過接下來我也該開始訓練了。”
徐平安把躁動的心給穩定了下來,心裏默默的給自己製定了訓練的計劃。
當天晚上,護衛隊們就荷槍實彈的開始了巡邏,有人荷槍實彈在巡邏,徐平安總算是稍稍放下心來,護衛隊們帶著下人們整整兩百人在巡邏,對此,徐平安還在暗中特地安排了暗哨。
子彈雖說存量不多,可依舊能夠支撐一段時間的。
如今的子彈是用重物在壓實的,兩個半圓合在一塊,製作起來也是十分的迅捷。
至於道衍大師姚廣孝,此時亦是槍不離身,儼然成了他的護身符。
徐平安來到這邊莊園後並沒有遇到襲擊的事情,主要就是因為上次刺殺的事情傳到了朱元璋的耳中,在這個敏感的時期,誰都不想往槍口上撞。
夜晚,徐平安輾轉難眠,以太子妃如今的身體狀況,恐怕接下來很容易撐不過去,氣血兩虧還冒險懷孕,找死都沒見過這麽找死的。
就是不知道太子妃要是薨逝,以朱元璋的性子會牽連多少人,而且胡惟庸案臨近,到時候獲罪的人不知凡幾,好幾萬人因此而掉腦袋。
隻希望到時候別再牽連到自己,徐平安心裏暗暗祈禱,畢竟這個時代輸血之法是他創立的,太子妃要是有個三長兩短,說不好還真會牽連到他的身上。
不久之後,高爐再次的開爐,徐平安重新煉了一爐鋼鐵,足有萬斤重,這段時間積累起來的鐵料一次性投入了進去。
煉完鐵料,徐平安就安排下人們開始忙碌了起來,徐家莊園裏的人大部分都參與了進來,聽從鐵匠們的安排,下人們可不懂製造的是什麽東西,沒有刀劍什麽的,他們也就比較安心。
隻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徐平安越來越覺得在朱元璋的眼皮子底下發展的局限性實在是太大了,若是有個地盤能夠發展就好了。
而且在這上元縣發展的太快的話很可能就會被盯上,現在拱衛司還沒有確立監察百官的職責,但是早早晚晚的,錦衣衛是遲早會出來的,到時候他這個魏國公之子肯定也會在監察之列。
若是苟個十幾年再開始發展,到那時危機可就更加的大了,晚年的朱元璋可不是那麽好伺候,最主要的是徐平安的目標可是海外的地盤,限製其他地方進行發展。
六月的天,炎熱無比,徐平安特意設計了很多現代的衣服以及軍裝,用料很足。
“若是有兩千人馬,拿下一處水師地盤,乘船出海就比較好了。”
徐平安心裏盤算著一切,隻不過如今的實力實在是不允許他去這麽做。
訓練了一整個下午,護衛隊總算是有了點樣子,隻不過還是中看不中用,手裏的武器比較強大而已。
“怎麽樣,道衍大師,感覺如何?”
徐平安似笑非笑的看向道衍大師姚廣孝,對於這些護衛隊,他還真看不上。
“徒有其表,不堪重用。”
姚廣孝帶著尷尬的笑意,他本以為會有不錯的效果,可一下午過去了,護衛隊們的表現實在是太差勁了。
“道衍大師,我準備訓練一批人,拿下一處衛所,然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出海,朝著小琉球所在趕去,占據一塊地盤才能迅速的發展,你覺得如何。”
徐平安看向了地圖,詢問起道衍大師的意見來。
“不妥,風險實在是太大了,即便有海圖,可海外不僅盤踞著倭寇還有張士誠以及陳友諒的舊部,人少的話不頂用,人多的話,恐怕還沒出發就會被發現,大軍合圍之下,勝算也不會太大。
而且小琉球的地盤太大,遠不是幾千上萬人能夠穩得住的。”
道衍大師思索了片刻就搖頭不已,除非徐平安有五千以上精兵而且還得配備槍械,否則很難成功,光是糧草方麵就能拖死他。
“那大師的意思呢?”
徐平安皺起了眉頭,很顯然姚廣孝說的話很有道理。
“分兵、藏兵,積蓄實力,小公爺想要發展的話也隻能出走海外了,在這大明的地盤,短時間內恐怕無法取得建樹。
而且聖上作為開國皇帝可不是繼位之君所能比的。”
姚廣孝很快就想出了主意。
“大師的意思是藏兵於山上,等待機會?”
徐平安很快就知道了姚廣孝的意思,這徐家莊園能藏的東西實在是有限,要想發展,山上就是最好的地方。
“沒錯,多招收一些孩童,過個五六年,到時候他們也能使用槍械了,若是等十年,那麽這些孩童就能組成一支強軍,畢竟是從小開始訓練,成就會比普通人要高的多。”
姚廣孝一點也不急,從那兩百孩童身上,他已經看到了未來一支強軍的影子,配上槍械,隻需要那麽三五萬,橫掃天下也不是什麽困難的事情。
“十年嗎?”
徐平安喃喃自語道,在古代,十五六的孩子就算是成年人了,人手一把ak的話,基本上是想打誰就打誰。
“看來還是我著急了一些。”
徐平安搖了搖頭,有些險冒不得,十年他等的起。
不是他不願意把技術交給朱元璋,隻不過在他看來,若是上交了,那到時候朱家那些藩王們就更加的無法無天了。
以老朱的尿性,到時候采取他徐平安的策略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老朱要維護的始終是他朱家江山,而封建王朝那就是壓在百姓們身上的一座大山。
交出技術,那是不可能的。
“看來接下來得多買地,多買下人以及收攏無家可歸的孩童了。”
徐平安自嘲了一番。
“此事最好暗中進行,要不然很容易被人給盯上。”
姚廣孝提醒了一句。
“嗯,這幾天我會找幾個商人來幫我做事的,不過接下來我也該開始訓練了。”
徐平安把躁動的心給穩定了下來,心裏默默的給自己製定了訓練的計劃。
當天晚上,護衛隊們就荷槍實彈的開始了巡邏,有人荷槍實彈在巡邏,徐平安總算是稍稍放下心來,護衛隊們帶著下人們整整兩百人在巡邏,對此,徐平安還在暗中特地安排了暗哨。
子彈雖說存量不多,可依舊能夠支撐一段時間的。
如今的子彈是用重物在壓實的,兩個半圓合在一塊,製作起來也是十分的迅捷。
至於道衍大師姚廣孝,此時亦是槍不離身,儼然成了他的護身符。
徐平安來到這邊莊園後並沒有遇到襲擊的事情,主要就是因為上次刺殺的事情傳到了朱元璋的耳中,在這個敏感的時期,誰都不想往槍口上撞。
夜晚,徐平安輾轉難眠,以太子妃如今的身體狀況,恐怕接下來很容易撐不過去,氣血兩虧還冒險懷孕,找死都沒見過這麽找死的。
就是不知道太子妃要是薨逝,以朱元璋的性子會牽連多少人,而且胡惟庸案臨近,到時候獲罪的人不知凡幾,好幾萬人因此而掉腦袋。
隻希望到時候別再牽連到自己,徐平安心裏暗暗祈禱,畢竟這個時代輸血之法是他創立的,太子妃要是有個三長兩短,說不好還真會牽連到他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