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我尼瑪,造孽呀!!!
大明:開局我跟朱元璋談人丁稅 作者:法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抽個空迴趟家吧,小小年紀不迴家,你母親很想你,還有,我跟聖上談過了,過幾天你就跟著皇太孫一起讀書。”
徐達轉了一圈沒發現特別的情況,就是一些鐵匠在捶打著什麽,基本上可以確定是在做研究,絲毫沒有打造刀劍的影子。
“父親,不去行不行,孩兒實在是不想麵對皇爺以及太子殿下,天家本無情,父親又何必把孩兒往火堆裏推。”
徐平安頓時就不樂意了,這好不容易清靜了一段時間,這是過去湊什麽熱鬧。
“你敢,反了你了,這兩天就給我收拾收拾東西去讀書,少弄些有的沒的,我先走一步,邊疆戰事還得我去跟皇爺商議一番,盡快給我迴府。
對了,還有這些東西,都給我撤了,真要是追究下來,為父也保不了你。”
說罷,徐達不管徐平安內心的想法,就這麽下了決定,還要把徐平安剛弄好的大鐵塊機床給廢掉。
“行吧,孩兒交代一番就迴去。”
徐平安心裏一萬個不情願,不過還是拗不過父親徐達。
徐達認真交代了李伯一番後帶著親兵便離開了。
原地,徐平安泄氣不已,這好不容易有點效果了,你告訴我要去讀書,正經人誰去讀書?
“對了,我記得皇太孫朱雄英的老師好像是呂本,這糟老頭子壞的很,拜他為師的話那不就跟朱允炆扯上關係了。
我尼瑪,造孽呀!!!”
徐平安麵露憂愁,說實在的,深受傳統文化熏陶的朱允炆上位的話,那他的研究肯定是得不到支持的,光看他用的那些人吧,黃子澄、齊泰這都是些嘴強王者,能有什麽用。
“李伯,這些東西我會找人運走的,好不容易打造了這麽一台機床,雖然很落後,甚至是用人力腳踏在驅動,可這東西畢竟是費了很大的心血,我不會這麽看著它們被銷毀的,哪怕是父親也不行,你能明白嗎?
我會安排來福來壽他們把東西盡快送到道衍大師那邊的。”
徐平安帶著不容置疑的口吻。
“少爺放心,我不會多加幹涉的,隻是這些東西實在不適合留在莊園裏,老爺位高權重,即便如今已經致仕,可在軍中的威望畢竟不是誰都能比的,鹽鐵這些東西不是輕易能碰的。”
李伯麵露難色,還是做出了折中的選擇,這些東西隻要不出現在魏國公府的莊園內,那就什麽問題都沒有,鐵料這東西可不是琉璃能比的,牽扯太廣又敏感十足。
“放心,我這就讓來福來壽找人把這機床什麽的給搬到別的地方,這些鐵匠也是,以後都不會出現在莊園裏了。
對了,偷偷留下來的紅薯、玉米、土豆那些種子我要一並帶走,要是讓皇爺知道了可不得了,到時候我就說新買的種子。”
徐平安交代了一番後,便帶著十幾個護衛朝著魏國公府趕去,要不是府裏太無聊了,他也不至於天天窩在城外莊園做研究。
迴去能幹什麽呢?他實在是有些抵觸。
特別是要去讀書,上輩子讀書就讀的夠夠的了,再每天重複四書五經,這不是要他的命嗎?
而且鐵匠們脫離了他的監督跟指導,到時候製造出來的槍械零件到底達不達標誰又能保證,一切的一切都是那麽的讓人頭大。
拜師也是不可能拜師的,要是拜師宋濂的話倒還可以考慮考慮,小小呂本有何能耐來教我,宋濂好歹還是明初詩文三大家之一,呂本除了一個外戚的身份,其他的就名聲不顯了。
隻不過宋濂也是浙東集團的一員,但凡是牽扯到黨爭,那都是沒什麽好下場的。
一切的一切,徐平安都不想摻和,這可是要被牽連,是要死人的,真以為皇帝朱元璋好說話嗎?
迴到魏國公府,徐平安還是有些悶悶不樂,剛過完年,徐達就給徐膺緒、徐增壽找好了老師,而徐輝祖畢竟年紀相對大一些,早就開始讀書了,甚至徐達還想著什麽時候帶著徐輝祖去軍中曆練曆練長長見識。
如今也輪到了徐平安,朱元璋提過一嘴,徐達就做出了決定,畢竟跟著皇太孫一起讀書,那未來的成就可期,能夠保障魏國公府一直輝煌下去。
“母親,孩兒迴來了,這次孩兒給您帶了一些鏡子迴來,以前的那些鏡子瑕疵不少,孩兒一直想著給您做個最好的。”
徐平安帶著笑容,孫氏麵容和煦,直接招唿徐平安到她身旁。
“你這孩子,在外一呆就是半月,讓娘看看瘦了沒有。”
孫氏一臉的慈愛,反複看了看徐平安。
“怎麽還能瘦了呢,孩兒一天四頓飯,每頓能吃一大碗米飯,餐餐大魚大肉為伴,這都長胖了十多斤了。”
徐平安自然是不好駁了母親孫氏的話,更不想讓她擔心,隻得靠在孫氏的身旁。
“你父親都跟你說過了吧,明天就去跟著皇太孫殿下去讀書,宮內規矩多,可千萬要小心一些。”
孫氏認真的叮囑了一番,聽得徐平安實在是無奈,都知道宮內規矩多,還把我送進去。
你們這是玩呢?
“是,孩兒記下了,孩兒有些累了,先去睡會了。”
徐平安找了個借口離開了,孫氏歎了口氣,隻希望自己的孩子好好讀書別再惹出什麽禍端了。
“你這孩子。”
孫氏有些不滿的說了一句,徐平安笑嘻嘻的便朝著自己的房間裏趕去。
連日的研究可是讓徐平安頗為疲累,明天還得應付去陪伴皇太孫讀書,想想就讓他頭大。
雖然說皇太孫朱雄英死的太早有些可惜,可在他這個後世人視角來看,即便是朱雄英順利繼位,未來的成就也不一定能夠比便宜姐夫朱棣做的好。
而且經曆過翠柳、紅桃的事情後,徐平安就隻信奉一條,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命運隻能掌握在自己的手裏,哪怕是千古一帝朱元璋也不行。
徐達轉了一圈沒發現特別的情況,就是一些鐵匠在捶打著什麽,基本上可以確定是在做研究,絲毫沒有打造刀劍的影子。
“父親,不去行不行,孩兒實在是不想麵對皇爺以及太子殿下,天家本無情,父親又何必把孩兒往火堆裏推。”
徐平安頓時就不樂意了,這好不容易清靜了一段時間,這是過去湊什麽熱鬧。
“你敢,反了你了,這兩天就給我收拾收拾東西去讀書,少弄些有的沒的,我先走一步,邊疆戰事還得我去跟皇爺商議一番,盡快給我迴府。
對了,還有這些東西,都給我撤了,真要是追究下來,為父也保不了你。”
說罷,徐達不管徐平安內心的想法,就這麽下了決定,還要把徐平安剛弄好的大鐵塊機床給廢掉。
“行吧,孩兒交代一番就迴去。”
徐平安心裏一萬個不情願,不過還是拗不過父親徐達。
徐達認真交代了李伯一番後帶著親兵便離開了。
原地,徐平安泄氣不已,這好不容易有點效果了,你告訴我要去讀書,正經人誰去讀書?
“對了,我記得皇太孫朱雄英的老師好像是呂本,這糟老頭子壞的很,拜他為師的話那不就跟朱允炆扯上關係了。
我尼瑪,造孽呀!!!”
徐平安麵露憂愁,說實在的,深受傳統文化熏陶的朱允炆上位的話,那他的研究肯定是得不到支持的,光看他用的那些人吧,黃子澄、齊泰這都是些嘴強王者,能有什麽用。
“李伯,這些東西我會找人運走的,好不容易打造了這麽一台機床,雖然很落後,甚至是用人力腳踏在驅動,可這東西畢竟是費了很大的心血,我不會這麽看著它們被銷毀的,哪怕是父親也不行,你能明白嗎?
我會安排來福來壽他們把東西盡快送到道衍大師那邊的。”
徐平安帶著不容置疑的口吻。
“少爺放心,我不會多加幹涉的,隻是這些東西實在不適合留在莊園裏,老爺位高權重,即便如今已經致仕,可在軍中的威望畢竟不是誰都能比的,鹽鐵這些東西不是輕易能碰的。”
李伯麵露難色,還是做出了折中的選擇,這些東西隻要不出現在魏國公府的莊園內,那就什麽問題都沒有,鐵料這東西可不是琉璃能比的,牽扯太廣又敏感十足。
“放心,我這就讓來福來壽找人把這機床什麽的給搬到別的地方,這些鐵匠也是,以後都不會出現在莊園裏了。
對了,偷偷留下來的紅薯、玉米、土豆那些種子我要一並帶走,要是讓皇爺知道了可不得了,到時候我就說新買的種子。”
徐平安交代了一番後,便帶著十幾個護衛朝著魏國公府趕去,要不是府裏太無聊了,他也不至於天天窩在城外莊園做研究。
迴去能幹什麽呢?他實在是有些抵觸。
特別是要去讀書,上輩子讀書就讀的夠夠的了,再每天重複四書五經,這不是要他的命嗎?
而且鐵匠們脫離了他的監督跟指導,到時候製造出來的槍械零件到底達不達標誰又能保證,一切的一切都是那麽的讓人頭大。
拜師也是不可能拜師的,要是拜師宋濂的話倒還可以考慮考慮,小小呂本有何能耐來教我,宋濂好歹還是明初詩文三大家之一,呂本除了一個外戚的身份,其他的就名聲不顯了。
隻不過宋濂也是浙東集團的一員,但凡是牽扯到黨爭,那都是沒什麽好下場的。
一切的一切,徐平安都不想摻和,這可是要被牽連,是要死人的,真以為皇帝朱元璋好說話嗎?
迴到魏國公府,徐平安還是有些悶悶不樂,剛過完年,徐達就給徐膺緒、徐增壽找好了老師,而徐輝祖畢竟年紀相對大一些,早就開始讀書了,甚至徐達還想著什麽時候帶著徐輝祖去軍中曆練曆練長長見識。
如今也輪到了徐平安,朱元璋提過一嘴,徐達就做出了決定,畢竟跟著皇太孫一起讀書,那未來的成就可期,能夠保障魏國公府一直輝煌下去。
“母親,孩兒迴來了,這次孩兒給您帶了一些鏡子迴來,以前的那些鏡子瑕疵不少,孩兒一直想著給您做個最好的。”
徐平安帶著笑容,孫氏麵容和煦,直接招唿徐平安到她身旁。
“你這孩子,在外一呆就是半月,讓娘看看瘦了沒有。”
孫氏一臉的慈愛,反複看了看徐平安。
“怎麽還能瘦了呢,孩兒一天四頓飯,每頓能吃一大碗米飯,餐餐大魚大肉為伴,這都長胖了十多斤了。”
徐平安自然是不好駁了母親孫氏的話,更不想讓她擔心,隻得靠在孫氏的身旁。
“你父親都跟你說過了吧,明天就去跟著皇太孫殿下去讀書,宮內規矩多,可千萬要小心一些。”
孫氏認真的叮囑了一番,聽得徐平安實在是無奈,都知道宮內規矩多,還把我送進去。
你們這是玩呢?
“是,孩兒記下了,孩兒有些累了,先去睡會了。”
徐平安找了個借口離開了,孫氏歎了口氣,隻希望自己的孩子好好讀書別再惹出什麽禍端了。
“你這孩子。”
孫氏有些不滿的說了一句,徐平安笑嘻嘻的便朝著自己的房間裏趕去。
連日的研究可是讓徐平安頗為疲累,明天還得應付去陪伴皇太孫讀書,想想就讓他頭大。
雖然說皇太孫朱雄英死的太早有些可惜,可在他這個後世人視角來看,即便是朱雄英順利繼位,未來的成就也不一定能夠比便宜姐夫朱棣做的好。
而且經曆過翠柳、紅桃的事情後,徐平安就隻信奉一條,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命運隻能掌握在自己的手裏,哪怕是千古一帝朱元璋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