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一片昏黃,宛如陳舊的畫卷,老樹的根須如蟠龍般盤踞在涓涓流水邊,枯藤如虯蛇般纏繞在千奇百怪的枝杈上。


    “嘎!”


    “嘎!”


    烏鴉如黑色的帷幕遮蔽了蒼穹,烏雲如沉甸甸的鐵塊緩緩壓向大地。


    “唿!”


    寒風如利刃般凜冽,卷起黃土,如黃色的沙塵暴般肆虐。楊卿衣袖翻飛,遮住雙眼,快馬加鞭地前行。


    一行隊伍有幾十人,老張頭及孫子孫女與侍從一同騎馬。小男孩第一次騎馬,興奮得像草原上的小馬駒,時不時朝天空呐喊。


    “好多大黑鳥呀!就是叫得太難聽了。”


    爺孫三人休養了兩日,身體好了很多。老張頭抬頭望著黑壓壓的烏鴉,臉色如生鐵般凝重,口中喃喃自語:“烏鴉報喪,難道我們都會死在路上嗎?”


    “胡說什麽!”石棠嗬斥一聲。


    據曆史考古記載,貞觀元年,夏季,山東河北大旱,深秋,關中地區遭遇了嚴重的霜災,快要收獲的穀物都被凍死了。


    整個關中地區爆發了前所未有的大饑災,災民如蝗蟲過境般向外逃荒討食。


    長安的屯糧對於數量甚至超過百萬的災民來說,隻是滄海一粟。李世民無奈之下隻能放開潼關等關哨,讓災民通過。


    此時正值十月初四,深秋時節,曆史的車輪如宿命般如期演繹。


    官道上,商旅的車隊如疾風般匆匆而過,一刻也不願在路上耽擱。


    “踏踏……”


    “駕!”


    迎麵一人騎馬如箭一般向楊卿奔來,臨近隊伍時減速,緩緩地走了過來。


    斥候匆匆下馬,半跪於地向楊卿稟告:“主公,我等連夜趕路,隻要翻過前方的山,便可進入宋州地界。前方已備好船隻,走水路的話,一日便可抵達洛陽。”


    楊卿輕輕擺手,斥候起身離開,跨上馬背,如離弦之箭般向前方飛奔而去。


    “謝雷,傳令下去,命人點起火把,隊伍全速前進,天亮前務必到達碼頭!”楊卿高聲喊道。


    “遵命!”


    謝雷領命後,騎馬飛奔至前方傳達命令。不足百人的隊伍聞令而動,立刻執行起來。


    護衛五人之中,一人高舉火把,為眾人探路照明,其餘侍從則緊緊圍繞在楊卿四周,保護其安全。


    離開官道後,楊卿一行人鑽進了泰山山脈的小道。此刻,密林深穀一片晦暗,隻能聽到馬蹄聲、馬的嘶鳴聲,以及不知名的鳥鳴聲在山穀中迴蕩,如泣如訴。


    楊卿身邊有侍衛隨扈,前方有斥候探路,整個隊伍軍紀嚴明,行路如行軍,令行禁止,有條不紊。


    老張頭心中暗自驚訝,對楊卿的身份也有了越來越清晰的猜測,難道他是一位王爺?


    夜幕逐漸降臨,四周除了近處依稀可辨,遠處皆是一片漆黑,如墨染一般。


    “吼!”


    突然,一聲虎嘯如驚雷般響徹四麵八方,叢林中頓時傳出陣陣尖銳的鳥鳴聲和樹葉婆娑聲。


    “嘶!”


    馬兒受驚,發出尖銳的嘶鳴聲。


    護衛們皆拔出長劍,警惕地將楊卿和爺孫三人護在中間。隊伍的速度也隨之減緩,小心翼翼地沿著崎嶇的山道緩緩前進。


    半個時辰後,隊伍進入了一處穀底。


    “嘩嘩……”


    潺潺的流水聲在此時格外清晰,仿佛是大自然為這支疲憊的隊伍送上的一曲舒緩的樂章。此處空間稍顯開闊,是絕佳的歇息之所。


    “謝雷,兄弟們趕了一天的路,也都辛苦了,就在此處歇息一個時辰,吃飽喝足後再繼續趕路。”楊卿高聲對謝雷吩咐道。


    謝雷高聲向隊伍下令:“主公令,就地埋灶生火,歇息進食一個時辰!”


    護衛在四周搜集了些枯枝殘葉,在溪邊的沙石灘上燃起了一堆熊熊篝火。


    侍從取出熟肉,用劍尖串起來烤製。楊卿向老張頭爺孫三人招手,唿喊道:“老張,過來吃點東西。”


    爺孫三人喜笑顏開地跑過來,圍著篝火坐下。謝雷拿起一大塊烤得熱氣騰騰的羊肉,遞給老張頭。


    “嘿嘿。”


    老張頭雙手接過有些發燙的羊肉,手忙腳亂地倒換著,尷尬地笑了兩聲,急忙對著羊肉吹氣。


    小雷子把小腦袋湊了過去,兩眼直直地盯著羊肉,提醒道:“爺爺,用袖子墊著,就不會燙了。”


    “多好的衣服啊,吃一頓肉就弄髒了,真是個敗家子兒。”老張頭瞪了孫子一眼,沒好氣地訓斥著孫子。老頭忍著燙撕開肉,將一塊塞給孫子,小孫子心滿意足地接過羊肉,乖乖地躲到一邊吃了起來。然後,老張頭又將稍小一點的一塊遞給孫女,小雲兒滿心歡喜地用雙手接過羊肉,小口小口地吃了起來。


    “主公。”謝雷輕聲叫了一聲楊卿,雙手畢恭畢敬地遞上肉和餅。


    “兄弟們都有了嗎?”


    “都有了!”


    楊卿還是站起身來,逐個查看了一番,然後迴到篝火旁。


    “白天,天降異象,大家有什麽看法?”楊卿拿起肉和餅,目光如炬,掃視著眾人,詢問道。


    石棠手持利劍,全神貫注地烤肉,謝雷嘴裏叼著草杆子,若有所思道:“迴稟主公,每當上天降下大災大難,必然會有預兆。如今深秋臨近寒冬,恐怕會有霜災降臨。”


    楊卿深知關中氣候異常,卻未曾料到山東竟也出現如此異象。


    關中地區受災最為嚴重,其他各地則相對較輕。不過,霜災尚未降臨,仍有機會做些準備。


    尚未完全成熟的穀物,提前收割,也可減少一部分損失。


    若是石炭能在關中廣泛推廣,凍死的牲畜和百姓想必會減少許多。


    楊卿囑咐謝雷:“謝雷,你派人將霜災即將來臨的消息傳播到洛陽和關中等地,務必大力宣傳,尤其是關中地區。”


    謝雷起身離開篝火,走向遠處站崗的護衛,取出紙筆,匆匆寫了兩句話,接著又連續寫了五個紙條。不一會兒,離開的護衛帶著六隻信鴿走來,謝雷將紙條塞進細小的信筒,綁在信鴿腳上。


    護衛拿出印有圖案的木牌子在鴿子眼前晃動,六隻鴿子撲扇著翅膀,如利箭般直射入夜色中,借著微弱的光芒,朝西飛去。


    謝雷向楊卿點頭示意,楊卿迴應後,他便坐迴了原處。


    楊卿關切地問道:“老張頭,藥吃了嗎?”


    “公子,還沒呢。”


    “那就趕緊服用,過了明日,就不用吃藥了”


    老張頭趕忙迴應,放下手中的羊肉,走到溪邊洗淨手上的油漬。他甩了甩手上的水滴,小心翼翼地拿出三個白色小包。


    “這老頭,對衣裳還真是愛惜啊!”


    看到老張頭如此珍愛自己送他們的衣物,楊卿不禁感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貞觀小地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滾滾愛吃甘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滾滾愛吃甘蔗並收藏大唐貞觀小地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