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田縣是踏春的好去處,尤其是三月份。


    秦嶺山麓外圍,山水自成畫,長安的文人墨客結伴郊遊。


    水澤山莊初成一處景觀,五千畝的水澤湖畔環繞著青白大道。路邊新栽的柳樹抽芽長出了新葉,岸堤之上隔段距離就有一張長石凳。


    遠處廣茂的水稻上空泛起瀅瀅綠氣,中間的小湖閃著點點金光。


    南邊大片的麥田隨著春風搖曳,遠看似綠色的波浪。


    栗子樹長高了不少,新長出了不少枝葉。整個環田栗子樹就像翠玉環,讓人賞心悅目。


    春光無限好,不是天然成,總帶有些刻意的雕飾,卻也是踏春的好地方。


    楊卿左右擁抱小梅,小雪,遠處山巒上空浮起一輪紅日。朝霞映著兩女那幸福的笑臉,如同玫瑰花一樣鮮豔,微微翹起的嘴角掛著滿心的喜悅。


    楊卿撩起兩人額前的青絲,猛地各親了一口。


    “啵!啵!”


    兩女依偎在懷裏,嬌笑著用軟軟的小手捶打楊卿楊卿肩膀,佯裝嗔怒。


    “先生好壞壞哦,再這樣,奴家就生氣不理你了。”


    楊卿摟緊兩人,埋頭看兩人羞怯的樣子,頓時哈哈大笑。


    “哈哈!”


    “春天來了,又到了萬物……”


    兩女掙脫楊卿懷抱,攏了攏秀發,沿湖堤漫步。


    楊卿起身舒展雙臂,擁抱春風,閉目聆聽。


    四麵響起悅耳的鳥鳴,風拂過臉龐,清新的柳葉夾雜泥土水腥味。


    “咯咯,姐姐,你快看,先生又發病了”小梅拉著小雪迴頭看著楊卿的癡呆模樣,咯咯直笑。


    小雪輕輕拍打小梅幾下,怒笑道:“沒大沒小,先生這是真性情,以後不許再取笑。”


    小梅朝小雪吐著小舌頭,嬌滴滴地笑道:“是,姐姐說啥都對的。”


    “別貧嘴了,我們去後山逛逛吧,寒食節三天不許見煙火,不弄些零碎,真怕先生破了規矩。”


    小雪拉著小梅朝楊卿喊道:“先生,我們去後山,你去嗎?”


    楊卿快步跟了上來,指著山莊方向:“給他們放假三天,說了嗎?”


    小梅朝兩人伮著嘴,道:“早就說了,估計他們這會就在深山踏春呢。”


    幾人來到山腳下新開墾的荒地邊,楊卿蹲下身細看,密集的幼苗鑽出一層黃草鋪子,些許幼苗已長出兩片大葉子。


    楊卿高興地差點跳起來,手有些微顫,臉上露出激動的表情。


    西瓜在唐叫寒瓜,兩個壓根就不是一個種。唐寒瓜一點不好吃,也不甜。後世西瓜要感謝吳明珠院士,是她培育了很多品種。


    除了中國西瓜管飽,其它國家就很稀有了。


    楊卿很有深意地問她們:“知道這是什麽嗎?”


    小雪有些疑惑不解,先生明明說過,可又再問,難道是忘了嗎?


    “當時育苗,先生說是西瓜,又叫寒瓜,不對嗎?”


    楊卿起身朝山莊走去,邊走邊問兩女:“不對,聽說寒瓜自西域傳來,尚未可知。你們吃過寒瓜嗎?甜嗎?”


    小雪小梅搖頭,她們連見都沒見過,更別說吃過了,那是貢品。


    楊卿打開山莊後門,眼前是一片葡萄園,幹枯的藤冒出深綠色的鼓包。


    “寒食過後,就可以移栽到田裏了。照顧好它們,會給你們一個驚喜。到時,你們覺得陛下都沒你們過得好!”


    小梅眼裏泛著光,欣喜地求教楊卿:“先生,怎麽耕種?越細越好。”


    楊卿繪聲繪色的描述:“我會親自現場指導,你們好好學就行。我先大概說下,新開的六十八畝地中間隔一步行距起一條十寸寬的土壟,土壟中伴上土肥和化肥適量,要均勻。一條土壟間隔十五寸挖坑移栽幼苗,澆水覆土。用幹枯的黃草蓋住土壟,防止水蒸發掉,露出幼苗。”


    小雪有些不解:“蒸發是什麽意思?”


    “就像蒸餅時,水就被火燒得變成氣泡了。”


    “原來如此!”兩女點頭。


    楊卿比劃著解釋描述:“以後查看葉片情況澆水,待藤蔓伸展開,隻留兩條最長的,其它修剪掉。用土疙瘩壓住藤蔓,主藤到一步就掐掉尖。西瓜長出來,如有很多,就要摘掉一些,隻留最大的三四個就行。一條藤蔓的營養不夠供養那麽多西瓜,就隻能這麽做,要不都長不大。”


    小梅臉上露出虔誠的微笑:“先生,這世上沒有你不會的吧?”


    楊卿打趣道:“我也是人呐,不可能都會,比如生孩子。”


    “先生,你總是不正經。”


    “啊!兩位女俠饒命啊!”


    兩女一左一右,伸手齊齊掐住楊卿腰部一塊肉狠狠扭著。楊卿痛的慘叫求饒,兩女這才鬆手。


    “哼!看你還敢不敢亂說了!”


    兩女朝遠處叢林跑去,楊卿跟了上來,這不是蕨菜嗎?竟然這麽多。


    紫色蝸牛樣的頭,杆莖上紫下青,根根挺立,很好辨認。


    “好多的娃娃拳啊!”


    兩女蹲下身端詳,楊卿迷惑了,仔細打量蕨菜,還真像嬰兒的小拳頭。


    楊卿詢問道:“怎麽吃的?”


    “這裏好多吃的,榆錢和洋槐花都能生吃,看,那邊就有洋槐花。”


    小梅指著遠處向陽山坡上的大樹,楊卿順著那方向遠眺。


    茂密的樹冠掛著零星的白色花串,可能時間還早,沒到大麵積開花的時候。


    附近巨樹垂落下枝條附滿了綠色錢錢,楊卿捋下一些嚐了一口,味道很是鮮美。


    楊卿沿著小路向深山走去,茂密的荊棘叢掛滿綠葉,不知名的野草開著各色小花。


    山勢越來越高,天氣漸寒,偶見山洞,楊卿好奇心大起,欲進去一觀,被兩女急忙拉住。


    小雪臉色大變,急忙解釋道:“公子,洞口雜草叢生,毫無人和野獸痕跡,裏麵必是絕地,不可深入啊!”


    “不妨事,看我的。”


    楊卿擺脫兩人,拿出三個隧道防毒口罩和一隻手電筒。


    小雪釋然,道:“竟忘了先生是個神仙人物了。”


    楊卿幫兩人戴好口罩,隨後自己戴好口罩,打著手電在前麵帶路。


    幽深的洞裏濕漉漉的,頂上的滲水啪滴地落在三人臉上。


    地麵出現溪流,楊卿走到幹燥的右側天然台階,繼續朝裏麵走。


    行至一刻,前麵煥發五色神光,照的幾人驚歎連連。


    “寶貝啊!”


    成片鍾靈敏秀的石乳流著乳白色汁液,匯聚到一處幽潭。千奇百怪的白石柱子旁夾雜各色的水晶石頭。


    小梅欲去采擷寶石,被楊卿拉住了。


    “這些顏色鮮豔的都是有劇毒的石頭,用手碰會中毒。”


    “嘶!”兩女倒吸一口涼氣,臉上驚現恐懼之色。


    楊卿走到深藍色石頭旁解釋道:“深藍色石頭多有鈷礦,如果伴有鈷六十和其它呢?”


    “啊!先生快看!”


    小雪嚇得瞬間抱緊楊卿,小梅反應過來,跟著抱緊楊卿。小雪的驚叫聲在空曠的洞裏迴蕩。


    楊卿在藍色礦石附近看到一些小動物的白骨,連忙安慰道:“這些石頭不碰,也會中毒。”


    “這是都是寶石,可惜啊,帶不走!除了我們,進來的人是走不出去的。”


    楊卿將有色差的藍色石頭收入係統空間,走到一處血色石頭處,收集了不少。


    藍色石頭或含鎳,或鈷,紅色石頭蘊有鐵或硫,多弄些,可作為教研標本。


    每樣能收的收了不少,應該解決了一部分教學研究的資源。


    楊卿拉著兩女往外走:“走吧,待久了對身體不好。”


    出了溶洞,楊卿三人繼續朝深山深處走去。參天古樹遮蔽了天空,林子裏很是晦暗。


    小雪有些緊張:“先生,會不會遇到白額大長蟲?”


    楊卿寬慰兩人:“不怕,這裏我和魏生來過幾次,找了不少好藥材呢。”


    走了半個時辰,出了林子,楊卿見到遠處山坡升起嫋嫋青煙,走了過去。


    秦嶺山麓深處雖危險,也有不少散落的小莊子,都是一些避難的人或修道之人。


    一位老人帶著供品在祭奠親人,簡陋的土墳上插著柳枝。


    老人旁有兩個七八歲的孩子跟著老人一起跪拜,見楊卿走來,先是一愣,而後禮貌地問候了一下。


    楊卿掏出一把糖果分給兩孩子,兩孩子不敢接。


    老人起身笑著對孫子說道:“貴人給的,就拿著。”


    兩個小家夥高興得拿過糖果,迫不及待打開一個吃了起來。


    “爺爺,真好吃!”


    老人慈愛地摸著兩孫子腦袋,對楊卿笑道:“這是俺老漢的孫子,讓貴人見笑了。”


    楊卿對行了一禮,擺手道:“那裏,很是乖巧懂事,比我小時候強多了。”


    “深山多猛虎,你老就不怕嗎?”


    老漢笑道:“不怕,出去了反而活的不容易。老話說得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這裏有山有水,活的倒是逍遙自在。”


    楊卿歎息道:“哎!民生步步維艱呐!我這有些果樹苗和種子,留給你,就當我們有緣的見麵的禮物。”


    楊卿隨手變出幾種果樹苗和幾種糧種,老人嚇得連忙拉著孫子跪下,大唿:“見過神仙大人!”


    “我不是神仙,你們有困難就下山找我,我就在遠處那山上。”


    楊卿扶起老人,指著山莊的那座小山包。


    “我也覺得躲在深山挺好的,清靜自由。”


    老漢對楊卿行了一禮,笑嗬嗬道:“世道多變,人心險惡,善良的人需要神仙你的慈愛。老漢我比他們好很多了,此次得神仙賜下仙樹仙糧,以後日子更有盼頭了。”


    楊卿鄭重勸道:“這些不可泄露出外界,會給你們帶來麻煩。”


    “神仙教誨,老漢記住了。”


    老人將木盤子裏的蛇盤兔等獻飯倒在墳頭滾下來,用柳枝串一起帶在身上。


    “老人家,有緣再見吧!”


    楊卿朝老人擺手告辭,老人家帶兩孫子磕頭。


    距離有些遠,楊卿模糊聽到“多謝祖宗顯靈,讓俺們見到了仙人……”


    楊卿高興不起來,如此艱難的生存環境,竟覺得比外麵好。寧可麵對老虎也不麵對官員的管治。


    “苛政猛於虎!”


    李世民再賢明,也不可能管到最基層,更不可能照顧周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貞觀小地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滾滾愛吃甘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滾滾愛吃甘蔗並收藏大唐貞觀小地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