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初八,大朝會前,李世民單獨召集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和魏征等重臣商議新的年號。


    李世民頭戴烏紗折上巾,雙手自然交叉於膝蓋上,雙腿攤開坐在龍椅上,望著一眾重臣引出年號議題。


    “太上皇登基,定武德為年號。現在朕治理天下,欲改年號。現今天下太平,武德年號已不合時宜。眾愛卿有何想法?”


    李世民右手摩挲著左手食指的金戒指,詢問眾大臣。


    “天佑何如?”長孫無忌說出自己的想法。


    房玄齡皺著眉頭,反駁道:“輔機此言差矣,豈能寄社稷於上天乎?其未能明陛下治理天下之決心。”


    長孫無忌解釋,道:“吾之上蒼乃宏大之上蒼,混沌之蒼穹,汝言其混沌否?有之則無,無之則有,萬物生靈之存亡皆依其庇佑,天子乃上蒼所賜,吾大唐亦得其庇佑,此有何不妥?”


    李世民靠右斜坐著,目光斜盯著長孫無忌,右拳微微握了握。長孫無忌的解釋不能令他信服,社稷之器豈可托付於虛無縹緲的上蒼?


    “天佑?”李世民說了一遍,又閉目細想。


    “天佑是吧?”李世民眉毛豎起,看向長孫無忌,反問道,似確認自己沒說錯。


    “可以用,但是,還是不足以表達朕的心思。”


    李世民連連擺手,顯然不滿意。


    “玄齡說得對,年號,宣傳新政的一種途徑,年號起的好,民便容易知道朝廷施政的目標和意願。”


    魏征在遠處靠著柱子打盹,李世民手指指著魏征連喊了兩聲:“魏征,魏征!”


    “嗯?”


    魏征聽到李世民喊自己,應了一聲,睜開惺忪的睡眼。


    “我們大家在議論這個年號,你有何想法?”


    魏征剛才假寐,李世民及房玄齡等人的話他都聽到了。


    魏征緩緩道出自己的想法:“臣不是沒有想過,自臣成為陛下的臣屬之後,安撫河北,諫議朝政,也有些感想。文王演義,孔子作易傳。易傳說,天下之道,貞觀者也。這個貞字,是中,是正的意思。觀是顯示的意思,所以,貞觀是顯示中正。孔子又說,政者,正也,夫子的意思是說,以身作則,是政治的根本,陛下,我以為,貞觀顯示中正,是治理天下的根本。”


    “應該是這樣!”魏征說到了李世民心坎裏了,李世民右手搓著指頭,深以為然。


    “所以,我的建議是,新年號可否用貞觀二字?”魏征建議道。


    李世民仰頭目視上空,嘴唇緊抿,陷入思索。


    片刻後,李世民起身,背著雙手,躲著步子,思量得說出貞觀。


    大臣紛紛看向李世民。


    “貞觀,好啊!朕以武平定天下,朕喜歡用硬弓,到目前為止,死在我箭下的,有記錄的,應該是有一千多人。


    可是,今天工匠跟我說,‘陛下的弓力量很大,但是扭力偏左或偏右。常言說得好,失之毫厘,謬之千裏,這就是弓為什麽用材要正。陛下的功力深厚,對自己的弓控製嫻熟,所以才能百發百中。我們做弓的人,要求張張都是一樣的,這樣人人都可使用。’


    到目前為止,有兩個人跟我說,中正的道理,好,說得好,就用貞觀吧。你們看呢?”


    “是!”房玄齡笑著點頭,其它大臣紛紛讚同,長孫無忌沉思良久,亦服氣地點頭同意。


    大朝會,王德宣布貞觀年號,接著封賞了有關大臣。


    尉遲敬德大朝會後坐馬車迴府,他在馬車裏昏昏欲睡,耳旁傳來:“尉遲敬德,尉遲敬德……”


    尉遲敬德好奇,嗯了一聲,打開簾子,行人朝他打招唿。


    “長安待久了,這輛馬車誰都能認識了”尉遲敬德無奈歎氣。


    “把尉遲敬德貼歪了,把尉遲敬德貼歪了”小孩著急地喊叫著,指著門上尉遲敬德的門神像。


    尉遲敬德聞聽小孩叫聲,很是詫異,連忙打開馬車窗簾子。


    馬車緩緩停下,尉遲敬德仔細打量,一下驚住了,自言自語道:“什麽?我成門神了?”


    尉遲敬德不敢置信,皺著眉頭,雙手扒拉開馬車簾子,盯著自己畫像:“我竟成門神了!”


    一個十歲左右的光頭小男孩,頭頂紮著一條辮子,他指著尉遲敬德,尖聲叫喊:“尉遲敬德。”


    周圍人紛紛轉身看向尉遲恭,尉遲恭指著自己畫像,又指另一張畫像,詢問:“這張是我,那張是誰啊?”


    “那張是秦叔寶啊!”青年男人熱心迴答他。


    彩色板印的畫像實在太抽象了,有點像唱戲的。尉遲敬德瞪著大眼看了看,才認出了自己和秦瓊畫像。


    “我和秦叔寶為陛下守門驅鬼的事情已經成了典故了。”


    尉遲敬德呢喃自語,想到了什麽,他甩臂高聲提醒旁邊的人:“你們要小心呐,我守門,裏麵坐的可是大唐天子。”


    尉遲敬德手指圍觀的人群,反問,後麵的語氣加重了許多:“唉,你們坐在家裏,讓我守門,你們是什麽人呐?”


    路人朝尉遲敬德尊敬地行了一禮,然後指著他的畫像鄭重地說道:“尉遲將軍,裏麵坐的是大唐子民,你為千家萬戶守門,你這個門神守的可是大唐天下呀!”


    “哈哈……”


    尉遲敬德聞聽那老哥對自己的誇讚,頓時暢懷大笑。他張得大大的嘴巴露出黃黃的兩排牙齒,眉頭笑得都皺了起來。


    “好好好,走!”


    車夫牽著兩匹馬的馬車緩緩離開,尉遲敬德困的不行,又昏昏欲睡。


    大朝會後,李世民還沒從春節症中緩過來,帶領大臣一起宴飲。


    大殿外是大型甲士廣場舞,每個禁軍左手持盾,右手握矛,和著秦王破陣樂曲子舞著。


    “哎呀!好啊!”


    “好!好看啊!”


    裴寂和蕭瑀一左一右舉著酒樽站在李世民身旁,大笑誇讚舞曲。


    李世民舉著酒樽,詢問大臣:“怎麽樣?”


    “好看,好看啊!”


    誰敢不買李世民麵子,大臣皆稱好看。


    “來!”


    李世民邊朝太極殿龍椅走去,邊舉起酒樽勸酒,大臣們舉著酒樽相迎。


    “請請請!”


    李世民坐上龍椅,右手指比劃著,興致勃勃地對大臣解釋曲子來曆:“這天下是打下來,當年打劉武周的時候做了這首曲子,在民間流傳。現在聽起來沒有清樂的雍容,可是我的功業是由武功而起的,演奏它,才是不忘本呐,啊!”


    裴寂連忙笑著拍馬屁:“陛下神明英武,這文德怎麽能配的上呢?以後就演奏秦王破陣樂好了。”


    寥寥無幾的李淵舊臣附和裴寂,其它大臣皆不語。


    李世民戲笑道:“此言差矣!打天下,要用武。治理天下,要用文。”


    “你的意思是文不如武?”


    “哎?這?”裴寂一時結舌,不知如何迴答,他的同僚氣的咬緊嘴唇。


    李世民一直不帶正眼瞧裴寂,後麵的嗬斥聲加重了幾分:“今天是慶祝貞觀元年,貞觀要用文治,你作為右仆射,說話太過分了。”


    裴寂被李世民嗬斥地瞬間驚慌失措,隻能哼滴著化解尷尬:“哎?哎?”


    “陛下說得對,陛下說得對呀!”裴寂右手拿袖擦拭額頭冷汗,自我打臉道。


    裴寂結結巴巴,顫抖著舉起酒樽喝了:“我,我,我自罰一杯。”


    底下的大臣沉默了,堂堂宰相當麵被刁難,李淵舊臣有種被殺雞儆猴的感覺。


    李世民依舊不放過裴寂,借舉才不力詰之,最狠的是直接質疑裴寂的理政能力。


    “臣有罪!臣有罪!”裴寂低頭認罪,李世民捋著嘴角胡子,別過頭。


    李世民借裴寂舉才不力發揮,隱晦地引出開啟科舉取才之意,一眾大臣裝作不知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貞觀小地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滾滾愛吃甘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滾滾愛吃甘蔗並收藏大唐貞觀小地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