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殿,響起了李世民憤怒的咆哮聲,渭水之盟時,那些世家大族不但不出力,反而在看他的笑話。李世民一直忍著,就等一個機會。


    “好啊,好的很呐,平時總擺一副聖人模樣,講什麽仁義道德,背地裏卻做這等肮髒齷齪之事。李君羨!”


    李世民憤怒了,這次他要給五姓七望一個教訓。


    “陛下!”


    李君羨跪地等候旨意。


    “那些水溝裏的臭蟲審的如何了?”


    “陛下,都交代了。可百騎司向下查,查到的人都死了。”


    李君羨緊張地說話有些結巴,額頭不斷冒冷汗。


    “什麽!這些人真是狂妄!”


    李世民氣的攥緊拳頭砸向案幾,他就知道線索斷了。


    “將新出的食鹽投一批到兩市,你親自盯著,要加派人手暗中布控,朕要看看他們還能不能坐的住。”


    “陛下,手下這就去”李君羨這次從前門走了。


    李君羨剛走,王德就匆匆進來,顯然他是等李君羨離開後才進來。


    一看李世民陰沉如水的臉,王德一如既往,毫不擔心自己,這次他可是帶來了天大的好消息。


    “大家,大喜啊!”


    王德滿臉笑容,李世民一聽好消息,就知道楊台獻上的糧倉是確實無誤了,頓時臉色好了很多。


    “王德快快說,是什麽喜事。”


    “足足兩百萬石大米,不是一百八十萬石。”


    王德急急忙忙趕來,高興地一口氣不帶喘的。


    “嗯,確實是好事。前些日子靈州那邊前來催糧草,朕好不才容易湊齊,此時看來太倉那邊不用動了。楊台上表一百八十萬石,實是兩百萬石以上,看來他是忠厚之人啊,這才是世家典範,不像某些貪得無厭的人。”


    “王德,通知尚書令房玄齡,戶部尚書高士廉,兵部尚書杜如晦,左仆射蕭瑀來兩儀殿議事。”


    “是。”


    王德退出甘露殿。


    兩儀殿。


    “陛下。”


    蕭瑀,房玄齡,杜如晦,高士廉來到兩儀殿,拱手行了一禮(唐朝非正式場合不用行跪禮)。


    “克明,邊關糧草缺口多少?”


    每日軍情機要杜如晦時刻關注著,他毫不思索邊地說道:“陛下,草原遭遇雪災,此時突厥已內亂。除了幽州、靈州、朔方外其餘關隘並無大事,三地糧草缺口有一百八十萬石。北方其它邊城偶有突厥劫掠糧草,雖有些艱難,當地州府還可勉強自給。”


    李世民天天為糧頭疼,糧食什麽時候都不夠用啊。糧草,草料占大半,精糧不多。


    十萬士兵一月六十萬石左右,加上運送折耗,運到地方折耗三分之一,運氣不好得一半。二十六萬士兵糧草除了當地及周邊運,餘下的就是缺口。


    李世民終於應付過了這關,就盼著來年風調雨順了。


    “朕,詔諸位愛卿前來商討下軍糧的事,邊關糧草缺口先從洛陽出,長安的糧倉先不動。”


    杜如晦有些急了,前方邊關糧草乃大事,洛陽隻有一百六十萬石,勉強夠。據他所知,長安糧倉也沒多少存糧了,現在催的隻是一個月的糧,那接下來該怎麽辦呢?


    其他人也有些摸不準了,房玄齡站了出來:“陛下,依往年情況,明年長安春旱需要賑災一批災民。臣建議戶部應立即著手前往江南采購糧食,以防患未然。”


    高士廉連連搖頭,氣的杜如晦指著老頭就要開罵了。


    “陛下,戶部沒有多少餘錢了。”


    煤爐短短不到十天,賺了六十萬貫,但也不夠,就看精鹽了。


    “王德”


    王德將楊台的奏章呈給杜如晦,杜如晦打開後震驚了。


    房玄齡等人看到杜如晦震驚的樣子,幾人湊向前。


    “陛下,楊台存這麽多糧,他想幹什麽?”


    蕭瑀挺直腰杆,走向前準備彈劾楊台。


    李世民氣極反笑道:“想幹些什麽的人,會連糧倉一起獻給朝廷?楊台心念大唐,帶頭捐獻了全部。那些風頭無二的世家子弟,就沒有為大唐分憂的心?朕看不然,隻是有些擔心朕會猜忌。這樣吧,蕭仆射身居高位,當思為國爭先,你就以尚書省宰相名義下發募捐,就說朕體諒他們為君分憂的苦心,也理解他們的難言之隱,讓他們不要有顧慮,盡所能捐,朕看著呢!你要帶頭。”


    李世民眼裏有些殺氣,手指著蕭瑀。


    “這?”


    蕭瑀懵了,嚇得連連後退。自己作為世家領頭人,卻要得罪天下世家大族,這不是打臉嗎?他還不能不接這苦差事。


    “有問題嗎?”李世民語氣有些不善。


    蕭瑀連忙迴道:“臣沒有問題。”


    李世民盯著高士廉:“朕會從內帑拿出一百萬貫轉到戶部,戶部立刻著手前往江南道各地采購新米,收購的新糧補充洛陽迴洛倉(隋糧沒吃到唐朝,隋末被楊玄感楊玄獎等四兄弟(楊玄感叛亂被殺,弟弟義陽太守一同被處死。當時義陽郡郡民感念楊玄獎的德行,從洛陽運迴其屍體,以重要的禮儀安葬了他),王世充和李密用完了)。”


    “臣遵旨!”高士廉連忙接旨。


    李世民臉色緩和了許多:“克明,玄齡,立即從洛陽調糧兩百四十萬石,草料就近補充。”


    “是。”


    “宣李積!”


    王德大喝道:“宣李積!”


    ……


    李世民見到李積,先是誇讚,再是談些軍務,最後命令他分出一千精兵,五百暗中調防永興坊,意在守株待兔,另五百精兵暗中盯著那些世家大族家宅。


    忙完後,李世民宣來太常寺卿,討論年末守歲及元正大朝會等禮儀事項。


    李世民有些困意,仍舊堅持著,微笑道:“愛卿啊,國家艱難,糜費甚多,朕心感不安。愛卿想想辦法,再減減。”


    再減費用就有損皇家形象了,太常寺卿(查找寺卿是韋挺,有的是魏征,查找無史可依,暫職位就稱)知道李世民的艱難,仍然不點頭。


    “陛下,沉香檀木已削半了,其它一應物品也削減三分之一了,沒辦法再減了。”


    李世民知道他為難,也不再堅持了。


    “就如此吧!”


    “是,臣告退。”


    李世民揮手,太常寺卿退出兩儀殿。


    李世民揉了揉太陽穴,打起精神繼續批閱奏折。


    長孫無垢端上稀粥和一些簡單配菜,李世民終於露出了笑容,邊吃邊批閱奏折,長孫皇後勸慰了幾句後,就腳步輕輕地退出了大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貞觀小地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滾滾愛吃甘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滾滾愛吃甘蔗並收藏大唐貞觀小地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