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意在禁軍
相父安心養老,和約阿鬥去簽 作者:大王你聽我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幹人等聽到李嚴說廷尉和禦史台都迴避的時候,瞪大了眼睛看他葫蘆裏賣的什麽藥。
因為廷尉是受丞相控製,禦史台比較倒向李嚴。廷尉負責司法和治安,禦史台負責監察百官,兩個衙門都有抓人的權力,是蜀漢的刀把子。劉備在托孤的時候,深知這兩個大衙門的權力不小,所以一分為二,兩個托孤大臣一人管一攤子。
作為相府,這次顯然是不可能查案了,因為查的就是相府屬官,必須迴避。可是李嚴居然放棄了禦史台插手這件大案的機會,太令人匪夷所思。
李嚴不緊不慢地說:“臣提議,由庲降都督區抽調得力幹將組成專案組徹查此案,庲降都督區遠離中樞,和各方的交集都不深,可以做到不偏不倚。”
“組長由誰來擔任呢,李恢?”劉禪對李嚴的提議也有一些意外。
“李遺任組長。”李嚴迴答劉禪,“李恢年事已高,身體也不大好,作為都督事務太多,當組長恐怕脫不開身。李恢的兒子李遺好學穩重,頗有其父之風,擔任這個組長是最合適的人選。組員全部由庲降都督區抽調,李和可以任副組長,他對案情最熟悉。”
“看看大家的意思吧?”劉禪假裝詢問費禕他們,其實心裏對李嚴的安排很滿意,表麵上看人員配置很公正,實際上還是對丞相府大大的不利。
李遺雖然是李恢的兒子,但他還有另一個身份就是關銀屏的老公,關家的女婿,也是元老派的女婿。
費禕現在哪裏敢說半個不字,他隻要敢說,劉禪會立刻把他作為腐敗分子進行殘酷無情的打擊。
至於董允、向寵見主持相府工作的費禕都不說話,他們也就不多嘴了。
劉禪對黃皓說,明天上午宣李遺進宮,他要親自安排專案組的事,李嚴陪同接見。
就在大家都覺得事情差不多,準備迴家的時候,劉禪突然對李嚴說:“正方將軍,朕還有一事大家一起議議。”
“陛下請講。”
“江州都督區,庲降都督區各調二千人馬進京,和成都的四千禁軍輪換,禁軍長期駐紮在成都對戰鬥力破壞很大,要出去多訓練、多演習。”劉禪提議的竟然是軍事問題,要調動部隊。
“調動禁軍?”李嚴、費禕、向寵都很震驚,陛下要插手軍事了。
特別是向寵,禁軍歸他指揮,他完全沒有思想準備。要知道成都的禁軍就是諸葛亮手裏唯一的機動兵團,所以才交給向寵指揮,實際上向寵的軍事才能是遠遠不及王平、馬岱這些將領的,甚至廖化都比向寵強不少。
但向寵對於諸葛亮來說,最大的優點就是忠誠,而且其他方麵能力也不是很差。
“陛下,”向寵不得不說話了。
“禁軍雖然是由我指揮,但沒有上報丞相就大規模調動是違反丞相製定的軍製,不如明天六百裏加急知會丞相再議?”
向寵不敢隨便就答應下來,這件事情太大了,他不敢做主。
劉禪見向寵抵製他的計劃,大恕道:“你作為中領軍掌宮禁宿衛,你應該聽朕的直接指揮,事事都是丞相,丞相在成都倒還罷了,可他遠在千裏之外的漢中,如果什麽都要報丞相同意,那是會誤大事的,難道現在要出動禁軍平叛沒有報丞相同意就調不動,眼睜睜看著叛亂?我看你向寵是昏了頭了。”
劉禪的語氣非常嚴厲,不容質疑。
向寵夾在中間,進退兩難,一邊是不斷展現實力的皇帝,一邊是老上司加派係老大諸葛亮,向寵現在後悔自己怎麽不告病假,就說昨晚喝多了受了風寒。
董允見向寵為難,當然要站出來幫向寵說話,以前的董允經常勸諫劉禪,心理上對劉禪沒那麽害怕。
“陛下,今天出的事情太多,微臣以為先處理好腐敗案件,至於禁軍輪換並不是當務之急,用不著在今天定下來。”
董允采用的是拖字訣。
“天色不早了,陛下出宮整整一天,應該迴宮了,在宮外時間太長微臣擔心安保問題。”
董允是個倔強的直臣,是諸葛亮安插在劉禪身邊管著劉禪的。
“一派胡言!”劉禪指著董允罵道,“你身為侍中,天天進諫的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遇到大事你就和稀泥、拖著不辦。”
“朕就不信了,今天朕還指揮不動禁軍,如果禁軍不聽我的,我就學先帝重新募兵,我看漢軍是願意跟 著你們走還是跟著我走!”
劉禪的話是重得不能再重了,就差要說向寵、董允謀反。
在場的所有人,從李嚴、費禕到向寵、董允,以及其餘幾個大臣一齊跪下:“陛下息怒。”
“來人啊,備馬!”劉禪對著外麵高喊。
趙雲等一眾羽林軍軍官以及留下的新軍和宦官們一起走上前來。
“朕要去禁衛軍大營,起駕。”
李嚴慌忙跪著向前挪了幾步,一把抱住劉禪的大腿,嗚嗚地哭了起來。
“主憂臣辱,主辱臣死。臣是前將軍,督中外軍事,臣接旨調遣禁衛軍。來人啊,把禁衛軍在家的偏將軍和校尉立刻叫到這裏來,騎快馬。”
“喏。”李嚴的傳令兵轉身就要去傳令。
費禕、向寵、董允見劉禪如此強硬,再加上相府卷入貪腐案,李嚴又站在劉禪一邊,今天這一仗無論如何是贏不了了。
向寵趕快攔住李嚴的傳令兵:“慢。”
“臣知罪了,臣立即迴營布署禁軍和江州軍、庲降軍輪換。望陛下不要氣壞了龍體,否則向寵有十個腦袋都不夠砍的。”
等向寵離開後,李嚴請劉禪下調兵的聖旨並副署了一道軍令,六百裏加急發往江州,讓江州都督李豐(李嚴的兒子)派最可靠的將領立即率兩千兵馬進成都換防,又同時給庲降都督李恢發了一道同樣的聖旨和命令。
把禁軍輪換出去,接下來劉禪的行動才會沒有後顧之憂。
劉禪看了看外麵,天已經黑盡了,安靜的成都街道上亮起了萬家燈火。
因為廷尉是受丞相控製,禦史台比較倒向李嚴。廷尉負責司法和治安,禦史台負責監察百官,兩個衙門都有抓人的權力,是蜀漢的刀把子。劉備在托孤的時候,深知這兩個大衙門的權力不小,所以一分為二,兩個托孤大臣一人管一攤子。
作為相府,這次顯然是不可能查案了,因為查的就是相府屬官,必須迴避。可是李嚴居然放棄了禦史台插手這件大案的機會,太令人匪夷所思。
李嚴不緊不慢地說:“臣提議,由庲降都督區抽調得力幹將組成專案組徹查此案,庲降都督區遠離中樞,和各方的交集都不深,可以做到不偏不倚。”
“組長由誰來擔任呢,李恢?”劉禪對李嚴的提議也有一些意外。
“李遺任組長。”李嚴迴答劉禪,“李恢年事已高,身體也不大好,作為都督事務太多,當組長恐怕脫不開身。李恢的兒子李遺好學穩重,頗有其父之風,擔任這個組長是最合適的人選。組員全部由庲降都督區抽調,李和可以任副組長,他對案情最熟悉。”
“看看大家的意思吧?”劉禪假裝詢問費禕他們,其實心裏對李嚴的安排很滿意,表麵上看人員配置很公正,實際上還是對丞相府大大的不利。
李遺雖然是李恢的兒子,但他還有另一個身份就是關銀屏的老公,關家的女婿,也是元老派的女婿。
費禕現在哪裏敢說半個不字,他隻要敢說,劉禪會立刻把他作為腐敗分子進行殘酷無情的打擊。
至於董允、向寵見主持相府工作的費禕都不說話,他們也就不多嘴了。
劉禪對黃皓說,明天上午宣李遺進宮,他要親自安排專案組的事,李嚴陪同接見。
就在大家都覺得事情差不多,準備迴家的時候,劉禪突然對李嚴說:“正方將軍,朕還有一事大家一起議議。”
“陛下請講。”
“江州都督區,庲降都督區各調二千人馬進京,和成都的四千禁軍輪換,禁軍長期駐紮在成都對戰鬥力破壞很大,要出去多訓練、多演習。”劉禪提議的竟然是軍事問題,要調動部隊。
“調動禁軍?”李嚴、費禕、向寵都很震驚,陛下要插手軍事了。
特別是向寵,禁軍歸他指揮,他完全沒有思想準備。要知道成都的禁軍就是諸葛亮手裏唯一的機動兵團,所以才交給向寵指揮,實際上向寵的軍事才能是遠遠不及王平、馬岱這些將領的,甚至廖化都比向寵強不少。
但向寵對於諸葛亮來說,最大的優點就是忠誠,而且其他方麵能力也不是很差。
“陛下,”向寵不得不說話了。
“禁軍雖然是由我指揮,但沒有上報丞相就大規模調動是違反丞相製定的軍製,不如明天六百裏加急知會丞相再議?”
向寵不敢隨便就答應下來,這件事情太大了,他不敢做主。
劉禪見向寵抵製他的計劃,大恕道:“你作為中領軍掌宮禁宿衛,你應該聽朕的直接指揮,事事都是丞相,丞相在成都倒還罷了,可他遠在千裏之外的漢中,如果什麽都要報丞相同意,那是會誤大事的,難道現在要出動禁軍平叛沒有報丞相同意就調不動,眼睜睜看著叛亂?我看你向寵是昏了頭了。”
劉禪的語氣非常嚴厲,不容質疑。
向寵夾在中間,進退兩難,一邊是不斷展現實力的皇帝,一邊是老上司加派係老大諸葛亮,向寵現在後悔自己怎麽不告病假,就說昨晚喝多了受了風寒。
董允見向寵為難,當然要站出來幫向寵說話,以前的董允經常勸諫劉禪,心理上對劉禪沒那麽害怕。
“陛下,今天出的事情太多,微臣以為先處理好腐敗案件,至於禁軍輪換並不是當務之急,用不著在今天定下來。”
董允采用的是拖字訣。
“天色不早了,陛下出宮整整一天,應該迴宮了,在宮外時間太長微臣擔心安保問題。”
董允是個倔強的直臣,是諸葛亮安插在劉禪身邊管著劉禪的。
“一派胡言!”劉禪指著董允罵道,“你身為侍中,天天進諫的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遇到大事你就和稀泥、拖著不辦。”
“朕就不信了,今天朕還指揮不動禁軍,如果禁軍不聽我的,我就學先帝重新募兵,我看漢軍是願意跟 著你們走還是跟著我走!”
劉禪的話是重得不能再重了,就差要說向寵、董允謀反。
在場的所有人,從李嚴、費禕到向寵、董允,以及其餘幾個大臣一齊跪下:“陛下息怒。”
“來人啊,備馬!”劉禪對著外麵高喊。
趙雲等一眾羽林軍軍官以及留下的新軍和宦官們一起走上前來。
“朕要去禁衛軍大營,起駕。”
李嚴慌忙跪著向前挪了幾步,一把抱住劉禪的大腿,嗚嗚地哭了起來。
“主憂臣辱,主辱臣死。臣是前將軍,督中外軍事,臣接旨調遣禁衛軍。來人啊,把禁衛軍在家的偏將軍和校尉立刻叫到這裏來,騎快馬。”
“喏。”李嚴的傳令兵轉身就要去傳令。
費禕、向寵、董允見劉禪如此強硬,再加上相府卷入貪腐案,李嚴又站在劉禪一邊,今天這一仗無論如何是贏不了了。
向寵趕快攔住李嚴的傳令兵:“慢。”
“臣知罪了,臣立即迴營布署禁軍和江州軍、庲降軍輪換。望陛下不要氣壞了龍體,否則向寵有十個腦袋都不夠砍的。”
等向寵離開後,李嚴請劉禪下調兵的聖旨並副署了一道軍令,六百裏加急發往江州,讓江州都督李豐(李嚴的兒子)派最可靠的將領立即率兩千兵馬進成都換防,又同時給庲降都督李恢發了一道同樣的聖旨和命令。
把禁軍輪換出去,接下來劉禪的行動才會沒有後顧之憂。
劉禪看了看外麵,天已經黑盡了,安靜的成都街道上亮起了萬家燈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