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不勝不歸!
穿越大明:激活木匠皇帝係統 作者:小地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與當時常見的硝七硫三或是硝九硫一配方不同,這份手劄裏,洪承疇詳細區分並列明了硝石、硫磺以及木炭的比例!
硝石占七成半,
硫磺占一成,
木炭則占一成半。
倘若朱由校在這裏,一定能準確識別出這就是後世黑火藥最具破壞力的配方之一!
“相比之下,這個配方所需的火藥原材料較少,並且配料更為精確。然而,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把這些配方送到寧遠火器局去試試吧。”
曹文詔緊鎖眉頭,反反複複研讀了幾十遍火藥配方及其製作方法,還有記錄下來的爆炸威力描述。
假如這種火藥製作方法真的威力巨大,為什麽工部兵仗局沒有發現上報朝廷,甚至未曾進行深入研究呢?
這一切都是未解之謎。
“督師,在我巡查工部兵仗局的時候,曾經試圖尋找這手劄的主人,最終得知他已經去世了。”
聽到主帥提問,洪承疇自然而然地擔當起了解釋者的角色,稍作停頓,接著說道:“手劄主人的祖先是開國時期的大工匠,曾主持設計過皇極殿、坤寧宮等多個皇宮建築。遺憾的是,傳承到他這一代,實在讓人惋惜!
手劄主人患有腦疾,又癡又傻,但卻特別喜歡研究火器,可惜大多數作品都是失敗之作。後來工部兵仗局的人看他可憐,便任由他亂鼓搗,不再過多插手。
沒想到後來,手劄主人因高熱不愈而亡,他的手劄在整理遺物的過程中被人翻了出來。工部兵仗局的人看過之後,隻是付之一笑,便隨手丟在一旁不管了。”
“真是個可憐人哪。”
曹文詔不由得發出一聲歎息,感慨之餘,心中的期待也減去了大半,繼而繼續翻閱有關鐵器火藥的記載。
鐵器火藥的製作比曹文詔預想中的還要簡單。
隻需分成兩部分:彈體和引信。
彈體是由鐵片或鋼片製成,
引信則是采用普通的火繩製作而成。
總的來說,成本相當低廉,非常適合作為軍事武器使用。
不自覺地,曹文詔翻到了第三頁——火藥包。
將特製的黑火藥簡單包裹起來,再綁上一根導火線,威力就能變得非常巨大。
然而遺憾的是,火藥包並未經過試驗,極其簡陋的製作方法決定了它必須靠人抱著,用生命去摧毀目標建築或物體。
手劄主人雖然癡傻,但也明白不能真拿自己做實驗,因此直至去世也沒進行過試爆。
“工部兵仗局這些人,個個該死!”
看完手劄後,曹文詔周身湧起一股殺氣,冷冷地說:“我朝真是養了一堆蛀蟲!”
無論手劄記載的東西是否全然正確,其獨特的研究方向無疑為曹文詔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黑火藥比例的研究;
鐵器火藥的製造;
以及火藥包的製作。
一旦這三個方麵取得成功,必將為大明戰爭史揭開全新的一頁!
以火藥包為例,假如它的威力真如設想般巨大,那麽完全能夠撼動沈陽城那些由土坯泥石築成的城牆。
隻要炸開沈陽城的城牆,十三萬裝備神器的士兵湧入,後金四十萬大軍就像土雞瓦狗一般不堪一擊,所謂攻城的困境也將迎刃而解!
工部兵仗局裏那麽多的大工匠們,每天領著皇家俸祿,吃得腦滿腸肥,眼光和見識卻連一個癡傻兒都趕不上!
在京師時,曹文詔聽說過工部兵仗局被清洗整頓,工部尚書陳道亨更是飲鴆自盡,那時他還覺得有些殘酷和同情。如今看來,人人該誅九族都不過分!
“傳令下去,寧遠城火器局以這份手劄為藍本,立即著手實施記載中的三項實驗,明早本督師要看實物成果!”
曹文詔把手劄鄭重其事地交還給洪承疇,叮囑道:“務必妥善保管,班師迴京後,我會在朝堂上為你請功,並且也會向皇上稟報,要求為手劄主人舉行隆重的葬禮!”
即使是個癡傻之人,能留下如此珍貴的手劄,也應該被國家曆史所銘記!
國家擁有越多能人異士,發展速度就越迅猛,終有一日,華夏文明將向全世界證明,我們璀璨不朽!
“末將立刻動手抄錄副本,隨後將其送往寧遠城火器局!”
洪承疇重重地點點頭,隨後離開城牆前往將領休息的地方,開始仔細抄寫手劄內容。
雖然文字並不多,且大多筆跡潦草,在燭光下抄寫頗為吃力,但對於手劄主人的情況而言,這已經算是難得的好字跡了。
城牆上,曹文詔依舊駐足在那裏。
無論如何,攻城的方向已經確定下來,實驗成功不過是早晚的事,這樣一來,肩上的擔子確實減輕了不少。
“傳令下去,集結整個遼東地區的戰馬進入寧遠城!”
秋風吹拂,曹文詔的衣袂獵獵作響,思索片刻下令道:“派人向山海關守將求助,請他們盡可能快速地調撥一批戰馬過來。”
“末將遵命!”
侍從接令退下城樓,不久後,數隻信鴿從寧遠城飛出,向著四麵八方疾馳而去。
正如熊廷弼所說,後金是一個騎在馬背上的民族,明軍若僅靠徒步在東北平原和內蒙古草原上與他們進行追擊戰,即便手握神器,恐怕也難以將他們全部消滅!
唯有調集大量的戰馬,組建編製嚴謹的神器騎兵,最好是做到一人配三匹馬的標準,才能化身為平原上的死亡使者,不放跑任何一個後金人!
依靠炸藥包破城,借神器騎兵進行屠殺,沈陽城,注定將成為後金將士的墳場!
“主帥,派往沈陽城的使者迴來了!”
此時,侍從又匆忙登上城樓,吞吞吐吐地報告道:“隻是……”
“隻是什麽?”
剛剛放下心結的曹文詔,心情由陰轉晴,看著侍從猶豫不決的樣子,搖頭笑著問道:“是不是努爾哈赤那個野豬皮拒絕投降了?”
不僅如此!
貼身侍衛緊咬牙關,豁出去了,憤慨地說:“努爾哈赤撕毀了投降文書,更狠的是,他殺了我們派去的十三位使者,並把他們的腦袋做成了金製品送了迴來!”
“什麽情況?”
曹文詔轉身,看見侍衛身後十三位士兵手中捧著的金色頭顱,刹那間,他的身體一陣搖晃!
“這老家夥,真是自尋死路!”
(推薦書籍《我在三國當贅婿》,是位幫忙很多的老前輩的作品,作者資深,如果有書荒的朋友不妨一看)
那些頭顱作為底模,灌注進金液,鑄造成了金首!
我國乃天朝大國,統禦四海,震懾八荒,送招降書給努爾哈赤,乃是遵循祖製,未曾想,此人竟如此喪心病狂!
範文程,乃宋朝名臣範仲淹的十七代孫,投身到後金,成為努爾哈赤的心腹,這件事曹文詔可是深知的!
正是因為範文程的存在,曹文詔才同意派遣使者進入沈陽,他認為後金有個土生土長的明朝人,應該懂禮節,能讓華夏的禮儀之光普照四方!
畢竟,“兩國交鋒,不斬來使”的古訓,在亞歐大陸流傳了幾千年,理應在華夏周邊各國心中銘記!
然而,竟然還有人膽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挑戰天朝的尊嚴!
“擊鼓!”
曹文詔親自捧著一枚金首走下城樓,直奔城內的校場,現在正是時候,要讓天朝大國的威嚴再現!
咚!
咚咚!
咚咚咚!
三通鼓響畢,十六萬大軍迅速集結完畢!
大概感受到了主將凝重的表情,十六個方陣鴉雀無聲,準備聽候軍令!
熊廷弼、洪承疇來到校場,立刻注意到了一字排開的金首,靜靜站立在主將背後!
看來,後金真的是野蠻之地!
“這十三枚金首,代表著我們大明的十三位使者,幾天前由吳廣帶著耗牛尾符信進入沈陽,試圖說服努爾哈赤投降後金,誰知遭遇殘忍殺害,連屍體都被肢解,頭顱遭到破壞!”
曹文詔雙臂高舉金首,滿腔憤怒地大聲宣布:“華夏是禮儀之邦,仁德之名讓四方景仰,我們認為所有國家都應當受到教化,能被稱為人!
直到今天,我才認識到,南方的蠻夷、北方的狄夷、東方的海盜、西方的賊寇,都是茹毛飲血的野獸,而非人類!”
“該殺這些蠻夷!”
“蠻夷當死!”
“寇賊該消滅!”
“寇賊當誅殺!”
十六個方陣之中,此起彼伏的聲音響徹開來,每個聲音裏都充滿了憤怒與仇恨!
大明之所以設九邊十一鎮,號稱“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就是表明對相鄰國家和民族絕不妥協的態度!
軍戶世代服役製度下,校場上的將士們,哪一個沒有先祖或父輩曾死於蠻夷寇賊之手?這份仇恨世代累積,永世難忘!
此刻,目睹使節被殺,強烈的恨意衝破烏雲,隻為一戰!
“拿劍來!”
曹文詔慢慢放下金首,一聲冷喝震撼全場!
尚方寶劍——它跟隨袁崇煥在遼東已久,後來落在了曹文詔手中,如今首次展露出了削鐵如泥般的寒光!
光芒一閃!
三千煩惱絲一分為二!
又是一閃!
掌心赫然多出一道深可見骨的傷口!
左手捏著斷發,右手流淌著鮮血!
“我曹文詔在此向天立誓,此生願意為國朝征戰四方,斬盡一切蠻夷賊寇,以血洗淨今日之恥辱,如有違誓,天人共戮!”
曹文詔如同瘋魔一般,向天立下血誓!
熊廷弼震驚了!
洪承疇愣住了!
十六萬大軍心悅誠服!
將領為軍魂,將領剛毅則軍隊剛強;將領膽怯則軍隊畏懼!
此時此刻,曹文詔的血性,徹底征服了這些在戰場上摸爬滾打了數年乃至數十年的硬漢!
“侵犯我天朝者,無論多遠也要將其誅滅!”
熊廷弼終究是個見過大風大浪的人,他迅速清醒過來,毫不猶豫地朝天揮拳怒吼!
“侵犯我天朝者,無論多遠也要將其誅滅!”
“侵犯我天朝者,無論多遠也要將其誅滅!”
“侵犯我天朝者,無論多遠也要將其誅滅!”
那一晚,成為了寧遠城的不眠之夜!
無數寧遠城的百姓走上街頭,耳邊迴蕩的呐喊聲讓他們情不自禁地隨之附和!
天朝雖曆經多年積弱,但卻從未向任何外族屈服過!
這一點,頗似千年前的漢朝。
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內心深處都懷著無比的熱情,深深地熱愛著這片土地!
“傳達我的將令,三更開始做飯燒水,五更全軍出發!”
曹文詔語氣堅定,厲聲道:“目標:沈陽!
不勝不歸!”
“不勝不歸!”
“不勝不歸!”
“解散!”
十六萬大軍瞬間散成各個小隊,三更將近,已經不可能再去休息了,他們迴到營帳重新擦拭兵器,盡管知道明天就會使用上神兵利器,但他們仍然舍不得手中的“老戰友”。
“督師,您沒事吧?”
……
校場重新迴歸平靜,洪承疇率先一步上前扶住曹文詔,他那原本紅潤有光澤的臉龐,因為失血過多顯得格外蒼白!
“沒什麽大事!”
曹文詔嘴唇幹裂,用力支撐住虛弱的身體,撕下衣服當作布料來止血,看著眼前的金首,表情複雜地說道:“立刻把這些金首送迴京城,以我的名義為使節團申請撫恤,並且要求內閣追究責任!”
“立刻嗎?”
洪承疇注視著主帥的眼神,從中感受到那份痛苦與愧疚,但他還是本能地提出了疑問。
畢竟薊遼地區的事務已經完全交給曹文詔處理;
派使者前往後金,也是按照朝廷舊例行事;
這十三位金首固然令人痛惜,但是錯誤並不能怪罪到主帥頭上。
即使主帥心中有歉意,在平定後金時,在奏折中表示自己的忠誠便足以。
硝石占七成半,
硫磺占一成,
木炭則占一成半。
倘若朱由校在這裏,一定能準確識別出這就是後世黑火藥最具破壞力的配方之一!
“相比之下,這個配方所需的火藥原材料較少,並且配料更為精確。然而,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把這些配方送到寧遠火器局去試試吧。”
曹文詔緊鎖眉頭,反反複複研讀了幾十遍火藥配方及其製作方法,還有記錄下來的爆炸威力描述。
假如這種火藥製作方法真的威力巨大,為什麽工部兵仗局沒有發現上報朝廷,甚至未曾進行深入研究呢?
這一切都是未解之謎。
“督師,在我巡查工部兵仗局的時候,曾經試圖尋找這手劄的主人,最終得知他已經去世了。”
聽到主帥提問,洪承疇自然而然地擔當起了解釋者的角色,稍作停頓,接著說道:“手劄主人的祖先是開國時期的大工匠,曾主持設計過皇極殿、坤寧宮等多個皇宮建築。遺憾的是,傳承到他這一代,實在讓人惋惜!
手劄主人患有腦疾,又癡又傻,但卻特別喜歡研究火器,可惜大多數作品都是失敗之作。後來工部兵仗局的人看他可憐,便任由他亂鼓搗,不再過多插手。
沒想到後來,手劄主人因高熱不愈而亡,他的手劄在整理遺物的過程中被人翻了出來。工部兵仗局的人看過之後,隻是付之一笑,便隨手丟在一旁不管了。”
“真是個可憐人哪。”
曹文詔不由得發出一聲歎息,感慨之餘,心中的期待也減去了大半,繼而繼續翻閱有關鐵器火藥的記載。
鐵器火藥的製作比曹文詔預想中的還要簡單。
隻需分成兩部分:彈體和引信。
彈體是由鐵片或鋼片製成,
引信則是采用普通的火繩製作而成。
總的來說,成本相當低廉,非常適合作為軍事武器使用。
不自覺地,曹文詔翻到了第三頁——火藥包。
將特製的黑火藥簡單包裹起來,再綁上一根導火線,威力就能變得非常巨大。
然而遺憾的是,火藥包並未經過試驗,極其簡陋的製作方法決定了它必須靠人抱著,用生命去摧毀目標建築或物體。
手劄主人雖然癡傻,但也明白不能真拿自己做實驗,因此直至去世也沒進行過試爆。
“工部兵仗局這些人,個個該死!”
看完手劄後,曹文詔周身湧起一股殺氣,冷冷地說:“我朝真是養了一堆蛀蟲!”
無論手劄記載的東西是否全然正確,其獨特的研究方向無疑為曹文詔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黑火藥比例的研究;
鐵器火藥的製造;
以及火藥包的製作。
一旦這三個方麵取得成功,必將為大明戰爭史揭開全新的一頁!
以火藥包為例,假如它的威力真如設想般巨大,那麽完全能夠撼動沈陽城那些由土坯泥石築成的城牆。
隻要炸開沈陽城的城牆,十三萬裝備神器的士兵湧入,後金四十萬大軍就像土雞瓦狗一般不堪一擊,所謂攻城的困境也將迎刃而解!
工部兵仗局裏那麽多的大工匠們,每天領著皇家俸祿,吃得腦滿腸肥,眼光和見識卻連一個癡傻兒都趕不上!
在京師時,曹文詔聽說過工部兵仗局被清洗整頓,工部尚書陳道亨更是飲鴆自盡,那時他還覺得有些殘酷和同情。如今看來,人人該誅九族都不過分!
“傳令下去,寧遠城火器局以這份手劄為藍本,立即著手實施記載中的三項實驗,明早本督師要看實物成果!”
曹文詔把手劄鄭重其事地交還給洪承疇,叮囑道:“務必妥善保管,班師迴京後,我會在朝堂上為你請功,並且也會向皇上稟報,要求為手劄主人舉行隆重的葬禮!”
即使是個癡傻之人,能留下如此珍貴的手劄,也應該被國家曆史所銘記!
國家擁有越多能人異士,發展速度就越迅猛,終有一日,華夏文明將向全世界證明,我們璀璨不朽!
“末將立刻動手抄錄副本,隨後將其送往寧遠城火器局!”
洪承疇重重地點點頭,隨後離開城牆前往將領休息的地方,開始仔細抄寫手劄內容。
雖然文字並不多,且大多筆跡潦草,在燭光下抄寫頗為吃力,但對於手劄主人的情況而言,這已經算是難得的好字跡了。
城牆上,曹文詔依舊駐足在那裏。
無論如何,攻城的方向已經確定下來,實驗成功不過是早晚的事,這樣一來,肩上的擔子確實減輕了不少。
“傳令下去,集結整個遼東地區的戰馬進入寧遠城!”
秋風吹拂,曹文詔的衣袂獵獵作響,思索片刻下令道:“派人向山海關守將求助,請他們盡可能快速地調撥一批戰馬過來。”
“末將遵命!”
侍從接令退下城樓,不久後,數隻信鴿從寧遠城飛出,向著四麵八方疾馳而去。
正如熊廷弼所說,後金是一個騎在馬背上的民族,明軍若僅靠徒步在東北平原和內蒙古草原上與他們進行追擊戰,即便手握神器,恐怕也難以將他們全部消滅!
唯有調集大量的戰馬,組建編製嚴謹的神器騎兵,最好是做到一人配三匹馬的標準,才能化身為平原上的死亡使者,不放跑任何一個後金人!
依靠炸藥包破城,借神器騎兵進行屠殺,沈陽城,注定將成為後金將士的墳場!
“主帥,派往沈陽城的使者迴來了!”
此時,侍從又匆忙登上城樓,吞吞吐吐地報告道:“隻是……”
“隻是什麽?”
剛剛放下心結的曹文詔,心情由陰轉晴,看著侍從猶豫不決的樣子,搖頭笑著問道:“是不是努爾哈赤那個野豬皮拒絕投降了?”
不僅如此!
貼身侍衛緊咬牙關,豁出去了,憤慨地說:“努爾哈赤撕毀了投降文書,更狠的是,他殺了我們派去的十三位使者,並把他們的腦袋做成了金製品送了迴來!”
“什麽情況?”
曹文詔轉身,看見侍衛身後十三位士兵手中捧著的金色頭顱,刹那間,他的身體一陣搖晃!
“這老家夥,真是自尋死路!”
(推薦書籍《我在三國當贅婿》,是位幫忙很多的老前輩的作品,作者資深,如果有書荒的朋友不妨一看)
那些頭顱作為底模,灌注進金液,鑄造成了金首!
我國乃天朝大國,統禦四海,震懾八荒,送招降書給努爾哈赤,乃是遵循祖製,未曾想,此人竟如此喪心病狂!
範文程,乃宋朝名臣範仲淹的十七代孫,投身到後金,成為努爾哈赤的心腹,這件事曹文詔可是深知的!
正是因為範文程的存在,曹文詔才同意派遣使者進入沈陽,他認為後金有個土生土長的明朝人,應該懂禮節,能讓華夏的禮儀之光普照四方!
畢竟,“兩國交鋒,不斬來使”的古訓,在亞歐大陸流傳了幾千年,理應在華夏周邊各國心中銘記!
然而,竟然還有人膽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挑戰天朝的尊嚴!
“擊鼓!”
曹文詔親自捧著一枚金首走下城樓,直奔城內的校場,現在正是時候,要讓天朝大國的威嚴再現!
咚!
咚咚!
咚咚咚!
三通鼓響畢,十六萬大軍迅速集結完畢!
大概感受到了主將凝重的表情,十六個方陣鴉雀無聲,準備聽候軍令!
熊廷弼、洪承疇來到校場,立刻注意到了一字排開的金首,靜靜站立在主將背後!
看來,後金真的是野蠻之地!
“這十三枚金首,代表著我們大明的十三位使者,幾天前由吳廣帶著耗牛尾符信進入沈陽,試圖說服努爾哈赤投降後金,誰知遭遇殘忍殺害,連屍體都被肢解,頭顱遭到破壞!”
曹文詔雙臂高舉金首,滿腔憤怒地大聲宣布:“華夏是禮儀之邦,仁德之名讓四方景仰,我們認為所有國家都應當受到教化,能被稱為人!
直到今天,我才認識到,南方的蠻夷、北方的狄夷、東方的海盜、西方的賊寇,都是茹毛飲血的野獸,而非人類!”
“該殺這些蠻夷!”
“蠻夷當死!”
“寇賊該消滅!”
“寇賊當誅殺!”
十六個方陣之中,此起彼伏的聲音響徹開來,每個聲音裏都充滿了憤怒與仇恨!
大明之所以設九邊十一鎮,號稱“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就是表明對相鄰國家和民族絕不妥協的態度!
軍戶世代服役製度下,校場上的將士們,哪一個沒有先祖或父輩曾死於蠻夷寇賊之手?這份仇恨世代累積,永世難忘!
此刻,目睹使節被殺,強烈的恨意衝破烏雲,隻為一戰!
“拿劍來!”
曹文詔慢慢放下金首,一聲冷喝震撼全場!
尚方寶劍——它跟隨袁崇煥在遼東已久,後來落在了曹文詔手中,如今首次展露出了削鐵如泥般的寒光!
光芒一閃!
三千煩惱絲一分為二!
又是一閃!
掌心赫然多出一道深可見骨的傷口!
左手捏著斷發,右手流淌著鮮血!
“我曹文詔在此向天立誓,此生願意為國朝征戰四方,斬盡一切蠻夷賊寇,以血洗淨今日之恥辱,如有違誓,天人共戮!”
曹文詔如同瘋魔一般,向天立下血誓!
熊廷弼震驚了!
洪承疇愣住了!
十六萬大軍心悅誠服!
將領為軍魂,將領剛毅則軍隊剛強;將領膽怯則軍隊畏懼!
此時此刻,曹文詔的血性,徹底征服了這些在戰場上摸爬滾打了數年乃至數十年的硬漢!
“侵犯我天朝者,無論多遠也要將其誅滅!”
熊廷弼終究是個見過大風大浪的人,他迅速清醒過來,毫不猶豫地朝天揮拳怒吼!
“侵犯我天朝者,無論多遠也要將其誅滅!”
“侵犯我天朝者,無論多遠也要將其誅滅!”
“侵犯我天朝者,無論多遠也要將其誅滅!”
那一晚,成為了寧遠城的不眠之夜!
無數寧遠城的百姓走上街頭,耳邊迴蕩的呐喊聲讓他們情不自禁地隨之附和!
天朝雖曆經多年積弱,但卻從未向任何外族屈服過!
這一點,頗似千年前的漢朝。
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內心深處都懷著無比的熱情,深深地熱愛著這片土地!
“傳達我的將令,三更開始做飯燒水,五更全軍出發!”
曹文詔語氣堅定,厲聲道:“目標:沈陽!
不勝不歸!”
“不勝不歸!”
“不勝不歸!”
“解散!”
十六萬大軍瞬間散成各個小隊,三更將近,已經不可能再去休息了,他們迴到營帳重新擦拭兵器,盡管知道明天就會使用上神兵利器,但他們仍然舍不得手中的“老戰友”。
“督師,您沒事吧?”
……
校場重新迴歸平靜,洪承疇率先一步上前扶住曹文詔,他那原本紅潤有光澤的臉龐,因為失血過多顯得格外蒼白!
“沒什麽大事!”
曹文詔嘴唇幹裂,用力支撐住虛弱的身體,撕下衣服當作布料來止血,看著眼前的金首,表情複雜地說道:“立刻把這些金首送迴京城,以我的名義為使節團申請撫恤,並且要求內閣追究責任!”
“立刻嗎?”
洪承疇注視著主帥的眼神,從中感受到那份痛苦與愧疚,但他還是本能地提出了疑問。
畢竟薊遼地區的事務已經完全交給曹文詔處理;
派使者前往後金,也是按照朝廷舊例行事;
這十三位金首固然令人痛惜,但是錯誤並不能怪罪到主帥頭上。
即使主帥心中有歉意,在平定後金時,在奏折中表示自己的忠誠便足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