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華的都市中,林總的天賦被譽為天賜之才,絕非尋常人通過努力所能比擬的。”
“林總,那位無敵的企業巨頭,可不是空穴來風的傳說。”
“無論是國外的競爭對手,還是大唐的市民,或是公司高層,都親眼見證,親耳聽聞過他的傳奇。”
“人們隻能去追逐他的腳步,又有誰能令林總親自登門拜訪呢?”
朝堂上的各位高管,隨著上官儀的話語,又想起了當年林總還在公司時的情景。
如果林總還在公司,他們這些老臣必定唯其馬首是瞻。
老臣開口,再加上秦懷道的證詞,足以證明狄仁傑的話是虛構的,是他編造的。
“狄仁傑,你還有什麽可辯駁的?”
秦懷道並非故意逼人,但他厭惡有人在職場上冒充上司的名義。
“既然林總已決定不再參與公司的決策,他就絕對不會!”
坐在總裁位置的李治雖然想袒護狄仁傑,但在這種情況下,他也無法為狄仁傑出麵辯護。
從道理上講,狄仁傑確實在這件事上理虧。
沒見到林總就說沒見過,直接說,李治也不會為難他。
但現在狄仁傑撒這樣的謊,就有些說不過去了。
“陛下,微臣想為狄總說幾句話。”
一旁傳來柔美的女聲。
紅色的帷幕低垂,嬋娟般的女秘書用帷帳隔開了眾人。
高管們紛紛跪下。
眾多女助理簇擁在武皇後身旁,眾臣低頭。
“皇後娘娘!”
武媚娘點頭示意。
長孫衝眯起眼睛,但還是低頭。
這個女人害死了他的父親,長孫衝不能表露怨恨,但內心深處的恨意並未消減。
“媚娘,你有什麽話要為狄總說。”李治輕笑著問。
這一年裏,武媚娘幫李治處理了各種大小事務,李治做出的許多決策都有武媚娘的建議。
因此,李治並不幹涉武媚娘的決定,而且武媚娘也時常出現在公司會議上。
眾高管對此早已習以為常。
如果不是武媚娘懂得分寸,說話極其謹慎。
上官儀和褚遂良早就會上奏武媚娘幹預公司事務。
正因為沒有給兩位老臣留下把柄,武媚娘才能在這段時間內安然無恙。
武媚娘俯身行禮,淡笑道。
“雖然媚娘確定狄總未曾見過林總,但媚娘了解狄總的性格。”
“狄總為人正直,有魏老總的風範,自然不會撒謊。”
“或許山下真的有人讓林總去拜訪呢?”
“林總雖然性格清高,看似冷漠,但內心熱忱。”
“能讓林總主動去拜訪的,要麽是病人,要麽是故人,故人有很多種,不一定要多麽高貴……”
“林總也是人,有情感,即使住在印台山,也不能說他從不下山。”
隔著帷幕,武媚娘看向狄仁傑。
“狄總,微臣知道你受了委屈,但眾高管和秦懷道總經理的懷疑也是正常的。”
“他們都見過林總,隻有你沒見過,所以才會有所疑慮。”
“如果能把問題說清楚,這個問題不就解決了嗎?”
李治點頭表示讚同。
剛才被高管們牽動,來不及發言。
如果不是武媚娘出麵,眾高管一邊倒壓製狄仁傑的局麵不會改變。
眾高管沉默不語。
秦懷道也不再多言,想聽聽狄仁傑如何解釋。
“狄總,雖然本將不常出席公司會議,但本將了解狄總的人品。”
“不如聽聽你的解釋,本將會逐一反駁。”
“如果是林總,本將向你道歉。”
“如果不是,這也隻是一件小事,不必大驚小怪。”
秦懷道行禮說道。
一直未發言的薛禮站了出來。
“狄總,雖然我見過林總,但林總做事一向自由隨性。”
“一年前帶走長孫太後,雖然長樂公主寫了信解釋,但我心中仍有不滿。”
“如果不是陛下和各位高管都信任林總,我早就上山把長孫太後搶迴來了。”
“無論你是否見過林總,這些對我來說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仁貴信任狄總的人品。”
眾高管都在傾聽。
李治有些尷尬,母親都被林總帶走了。
他也很沒麵子,但又不能動手也不能責罵。
隻能寫信給姐姐長樂公主。
長樂公主解釋了原因,但林總的命令堅決,就是不讓長孫無垢迴來!
李治也沒辦法。
隻是偶爾派人送去一些東西,結果來迴幾次又被林總退了迴來。
自此以後,李治再也不敢派人去印台山了。
突然!
狄仁傑一拍腦門,他忘記了這件事。
但是...
如果那個婦人是長孫無垢,那那個中年男子又是誰呢???
不對。
肯定是自己想錯了,那個婦人怎麽可能會長孫太後呢.....
狄仁傑的臉色變得蒼白。
李治在高位看得更清楚。
難道是...見到了長孫太後。
李治立刻拍桌起身,激動地問道。
“狄總,難道讓林總下山的原因是母後。”
“這樣一來,謎團就解開了。”
“肯定是去看母後,母後就在印台山下的小村莊。”
“快派人。”
“讓保安部派幾個人暗中去看看母後過得好不好,需要什麽。”
李治越想越不是滋味,已經一年多沒見到長孫皇後了。
加上長孫皇後長期病重,不知道林總的醫術是否讓母後康複了。
他作為大唐的現任最高領導人,雖然在治理國家方麵成長了不少,但還不夠成熟。
但李治確實是個孝子。
一想到林總可能是去看母後,他就坐立不安,急如火燒。
“不行,朕應該親自去。”
“媚娘,立刻陪朕微服出宮,我要去看母後!
李治迅速迴到座位,輕輕咳嗽了兩聲。
“狄卿,你說說,林將軍下山去見誰了。”
狄仁傑沉吟片刻,猶豫著開口。
“呃...微臣推測不是長孫皇後,因為那是一對中年夫婦。”
李治聞言,心中一涼。
肯定不是母後。
母後一定在印台山,除了皇姐,還有誰能上山。
李治歎了口氣,揮手道。
“狄卿,此事朕真的幫不上忙了。”
“老臣們的家屬和後代都在長安。”
“山下的人可能是鎮北軍的故友,林將軍或許會去,但不可能這麽巧你去就遇見了。”
狄仁傑跪下,義正言辭地行禮。
“陛下,既然如此,微臣不再辯解,但請允許微臣說完。”
“這也是狄某的心願,說完之後,狄某願意自行前往大理寺領罪。”
“此事是狄某的過錯,微臣甘願受罰。”
“未見到林將軍卻欺瞞了聖上,欺瞞了百官。”
話已至此,無人再為狄仁傑開脫,畢竟這罪責可輕可重。
一旁的長孫衝深思熟慮,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
“陛下,微臣同罪,但微臣相信狄卿。”
“微臣請求與狄卿一同受罰!”
上官儀看向褚遂良。
長孫衝的賭注太大,而且風險極高。
這是在拿生命賭博!
李治也不便多言,武媚娘低聲說道。
“讓狄仁傑繼續說下去。”
“狄卿,你繼續說吧,那人究竟說了什麽,讓你誤以為他是林將軍。”
狄仁傑環視滿朝文武,滿目疑惑、不信、嘲笑、憐憫...
沒想到最後為自己說話的並非同殿好友,而是未曾交流過的長孫衝。
“那人說,宗室名將,李孝恭和李道宗兩位將軍身負重任,不宜調動!”
“大將侯君集鎮守邊疆,不應出戰,以防有其他異族侵犯。”
這些說法都有道理,大唐的實際情況確是如此。
大唐名將眾多,但知名的宿將都在印台山。
還有一些鎮守邊關和各地,不宜輕易調動,這也是李治難以處理之處。
“這些都說得通。”武媚娘鼓勵道。“那人最後選擇了誰,你可以直言,本宮為你做主!”
這句話私下說沒問題,但在此處說,顯然表明武媚娘非常關心狄仁傑。
都是聰明人,群臣立刻明白了。
狄仁傑這一年升遷速度為何如此之快。
最大的原因並非陛下,而是武媚娘在背後的支持。
“這個...”狄仁傑自然明白武媚娘的意圖,這是強行綁定,殺人誅心。
“微臣感謝娘娘的好意。”
“為大唐效力是微臣的職責。”
狄仁傑婉拒了武媚娘的好意。
“那人最後選的是蘇定方!”
!!!
咦?!!!
滿朝文武皆是震驚。
沒想到那人居然選擇了蘇定方,這真是...
李治更是說不出話來,蘇定方實在太合適了!
長孫衝神色一變,起身拉住狄仁傑。
“狄卿,雖然我們之間並無私交,但這次我沒有看錯你,無論那人是否是林將軍。”
“這蘇定方肯定沒錯!”
“這次入獄也值得了,是大唐的幸運。”
蘇定方是誰?
當年林將軍親自帶領200騎兵斬殺頡利可汗,其中就有蘇定方作為副將。
這蘇定方算是林將軍的半個弟子,精通兵法策略,隻是缺乏施展的機會。
無論是先皇李世民還是朝中老將都知曉。
一時之間,無人想起蘇定方。
如今蘇定方還不知被安排在哪個軍營閑職,鬱鬱不得誌。
如果選擇其他人,外人肯定不會相信是林將軍的決定。
但選蘇定方,誰心裏都會嘀咕,是不是林將軍告訴狄仁傑的。
除了當年的嫡係,很少有人了解蘇定方的實力,而狄仁傑是最不可能知道的。
肯定不是他私下提出的。
報....
外麵,突然跑進來一名宮廷侍衛。
這名侍衛是後宮侍衛,但他並不在宮內。
此人一直駐守印台山,負責傳遞李麗質和李治的信件。
“陛下,臣有要事稟告!”侍衛跪下,聲音虛弱。
看來經過長途跋涉又急匆匆跑進皇宮。
這侍衛會跑到這裏,就算皇姐有再緊急的事,也不用如此慌張。
“陛下,這裏有長孫皇後的親筆信,並有一條口信。”
“長孫太後見過狄卿,並說蘇定方領軍對付突厥不會有錯。”
“這是親筆信。”侍衛雙手呈上!
“真的!!!”李治大驚失色,隨即欣喜若狂。
“你見到母後了,母後現在怎麽樣了?”
侍衛連忙迴答。
“身體很好,精神也佳,長樂公主陪伴著談笑風生,精神狀態好多了!”
李治拍著手,大笑道。
“好,母後身體無恙,朕就放心了。”
“狄卿,無論你見到的是不是林將軍,但有母後的這封信,朕請蘇定方領兵掛帥絕無差錯。”
“各位大臣,朕已經決定采納母後的建議,讓蘇定方掛帥。”
“各位將軍,你們知道蘇定方現在在哪裏嗎?”
李治誌滿意滿地問道。
褚遂良和上官儀同時沉默,這種事情他們最清楚。
畢竟都是老臣。
可蘇定方現在在哪裏任職,他們心裏還真沒數。
如果不是長孫太後的這封信,沒人會真正記得蘇定方。
老臣們都知道蘇定方是個能人,但他的名聲並不大,尤其是在林將軍離開後。
“這...陛下,微臣還真不清楚。”
“如果沒記錯,自從與林將軍分開後,蘇定方一直沒有升職。”
“他當年是四品中郎將,不知道現在...”
上官儀斟酌著說道。
李治聽到這裏,心涼了一半,又掃視著各位將軍。
這些人已在朝中多年。
當年可能見過蘇定方,但肯定不熟悉。
“這該如何是好,這蘇定方怎麽說也是老臣老將。”
“你們這些大臣都不知道嗎?”
長孫衝向秦懷道使了個眼色,兩人都看出了對方的想法...
“林總,那位無敵的企業巨頭,可不是空穴來風的傳說。”
“無論是國外的競爭對手,還是大唐的市民,或是公司高層,都親眼見證,親耳聽聞過他的傳奇。”
“人們隻能去追逐他的腳步,又有誰能令林總親自登門拜訪呢?”
朝堂上的各位高管,隨著上官儀的話語,又想起了當年林總還在公司時的情景。
如果林總還在公司,他們這些老臣必定唯其馬首是瞻。
老臣開口,再加上秦懷道的證詞,足以證明狄仁傑的話是虛構的,是他編造的。
“狄仁傑,你還有什麽可辯駁的?”
秦懷道並非故意逼人,但他厭惡有人在職場上冒充上司的名義。
“既然林總已決定不再參與公司的決策,他就絕對不會!”
坐在總裁位置的李治雖然想袒護狄仁傑,但在這種情況下,他也無法為狄仁傑出麵辯護。
從道理上講,狄仁傑確實在這件事上理虧。
沒見到林總就說沒見過,直接說,李治也不會為難他。
但現在狄仁傑撒這樣的謊,就有些說不過去了。
“陛下,微臣想為狄總說幾句話。”
一旁傳來柔美的女聲。
紅色的帷幕低垂,嬋娟般的女秘書用帷帳隔開了眾人。
高管們紛紛跪下。
眾多女助理簇擁在武皇後身旁,眾臣低頭。
“皇後娘娘!”
武媚娘點頭示意。
長孫衝眯起眼睛,但還是低頭。
這個女人害死了他的父親,長孫衝不能表露怨恨,但內心深處的恨意並未消減。
“媚娘,你有什麽話要為狄總說。”李治輕笑著問。
這一年裏,武媚娘幫李治處理了各種大小事務,李治做出的許多決策都有武媚娘的建議。
因此,李治並不幹涉武媚娘的決定,而且武媚娘也時常出現在公司會議上。
眾高管對此早已習以為常。
如果不是武媚娘懂得分寸,說話極其謹慎。
上官儀和褚遂良早就會上奏武媚娘幹預公司事務。
正因為沒有給兩位老臣留下把柄,武媚娘才能在這段時間內安然無恙。
武媚娘俯身行禮,淡笑道。
“雖然媚娘確定狄總未曾見過林總,但媚娘了解狄總的性格。”
“狄總為人正直,有魏老總的風範,自然不會撒謊。”
“或許山下真的有人讓林總去拜訪呢?”
“林總雖然性格清高,看似冷漠,但內心熱忱。”
“能讓林總主動去拜訪的,要麽是病人,要麽是故人,故人有很多種,不一定要多麽高貴……”
“林總也是人,有情感,即使住在印台山,也不能說他從不下山。”
隔著帷幕,武媚娘看向狄仁傑。
“狄總,微臣知道你受了委屈,但眾高管和秦懷道總經理的懷疑也是正常的。”
“他們都見過林總,隻有你沒見過,所以才會有所疑慮。”
“如果能把問題說清楚,這個問題不就解決了嗎?”
李治點頭表示讚同。
剛才被高管們牽動,來不及發言。
如果不是武媚娘出麵,眾高管一邊倒壓製狄仁傑的局麵不會改變。
眾高管沉默不語。
秦懷道也不再多言,想聽聽狄仁傑如何解釋。
“狄總,雖然本將不常出席公司會議,但本將了解狄總的人品。”
“不如聽聽你的解釋,本將會逐一反駁。”
“如果是林總,本將向你道歉。”
“如果不是,這也隻是一件小事,不必大驚小怪。”
秦懷道行禮說道。
一直未發言的薛禮站了出來。
“狄總,雖然我見過林總,但林總做事一向自由隨性。”
“一年前帶走長孫太後,雖然長樂公主寫了信解釋,但我心中仍有不滿。”
“如果不是陛下和各位高管都信任林總,我早就上山把長孫太後搶迴來了。”
“無論你是否見過林總,這些對我來說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仁貴信任狄總的人品。”
眾高管都在傾聽。
李治有些尷尬,母親都被林總帶走了。
他也很沒麵子,但又不能動手也不能責罵。
隻能寫信給姐姐長樂公主。
長樂公主解釋了原因,但林總的命令堅決,就是不讓長孫無垢迴來!
李治也沒辦法。
隻是偶爾派人送去一些東西,結果來迴幾次又被林總退了迴來。
自此以後,李治再也不敢派人去印台山了。
突然!
狄仁傑一拍腦門,他忘記了這件事。
但是...
如果那個婦人是長孫無垢,那那個中年男子又是誰呢???
不對。
肯定是自己想錯了,那個婦人怎麽可能會長孫太後呢.....
狄仁傑的臉色變得蒼白。
李治在高位看得更清楚。
難道是...見到了長孫太後。
李治立刻拍桌起身,激動地問道。
“狄總,難道讓林總下山的原因是母後。”
“這樣一來,謎團就解開了。”
“肯定是去看母後,母後就在印台山下的小村莊。”
“快派人。”
“讓保安部派幾個人暗中去看看母後過得好不好,需要什麽。”
李治越想越不是滋味,已經一年多沒見到長孫皇後了。
加上長孫皇後長期病重,不知道林總的醫術是否讓母後康複了。
他作為大唐的現任最高領導人,雖然在治理國家方麵成長了不少,但還不夠成熟。
但李治確實是個孝子。
一想到林總可能是去看母後,他就坐立不安,急如火燒。
“不行,朕應該親自去。”
“媚娘,立刻陪朕微服出宮,我要去看母後!
李治迅速迴到座位,輕輕咳嗽了兩聲。
“狄卿,你說說,林將軍下山去見誰了。”
狄仁傑沉吟片刻,猶豫著開口。
“呃...微臣推測不是長孫皇後,因為那是一對中年夫婦。”
李治聞言,心中一涼。
肯定不是母後。
母後一定在印台山,除了皇姐,還有誰能上山。
李治歎了口氣,揮手道。
“狄卿,此事朕真的幫不上忙了。”
“老臣們的家屬和後代都在長安。”
“山下的人可能是鎮北軍的故友,林將軍或許會去,但不可能這麽巧你去就遇見了。”
狄仁傑跪下,義正言辭地行禮。
“陛下,既然如此,微臣不再辯解,但請允許微臣說完。”
“這也是狄某的心願,說完之後,狄某願意自行前往大理寺領罪。”
“此事是狄某的過錯,微臣甘願受罰。”
“未見到林將軍卻欺瞞了聖上,欺瞞了百官。”
話已至此,無人再為狄仁傑開脫,畢竟這罪責可輕可重。
一旁的長孫衝深思熟慮,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
“陛下,微臣同罪,但微臣相信狄卿。”
“微臣請求與狄卿一同受罰!”
上官儀看向褚遂良。
長孫衝的賭注太大,而且風險極高。
這是在拿生命賭博!
李治也不便多言,武媚娘低聲說道。
“讓狄仁傑繼續說下去。”
“狄卿,你繼續說吧,那人究竟說了什麽,讓你誤以為他是林將軍。”
狄仁傑環視滿朝文武,滿目疑惑、不信、嘲笑、憐憫...
沒想到最後為自己說話的並非同殿好友,而是未曾交流過的長孫衝。
“那人說,宗室名將,李孝恭和李道宗兩位將軍身負重任,不宜調動!”
“大將侯君集鎮守邊疆,不應出戰,以防有其他異族侵犯。”
這些說法都有道理,大唐的實際情況確是如此。
大唐名將眾多,但知名的宿將都在印台山。
還有一些鎮守邊關和各地,不宜輕易調動,這也是李治難以處理之處。
“這些都說得通。”武媚娘鼓勵道。“那人最後選擇了誰,你可以直言,本宮為你做主!”
這句話私下說沒問題,但在此處說,顯然表明武媚娘非常關心狄仁傑。
都是聰明人,群臣立刻明白了。
狄仁傑這一年升遷速度為何如此之快。
最大的原因並非陛下,而是武媚娘在背後的支持。
“這個...”狄仁傑自然明白武媚娘的意圖,這是強行綁定,殺人誅心。
“微臣感謝娘娘的好意。”
“為大唐效力是微臣的職責。”
狄仁傑婉拒了武媚娘的好意。
“那人最後選的是蘇定方!”
!!!
咦?!!!
滿朝文武皆是震驚。
沒想到那人居然選擇了蘇定方,這真是...
李治更是說不出話來,蘇定方實在太合適了!
長孫衝神色一變,起身拉住狄仁傑。
“狄卿,雖然我們之間並無私交,但這次我沒有看錯你,無論那人是否是林將軍。”
“這蘇定方肯定沒錯!”
“這次入獄也值得了,是大唐的幸運。”
蘇定方是誰?
當年林將軍親自帶領200騎兵斬殺頡利可汗,其中就有蘇定方作為副將。
這蘇定方算是林將軍的半個弟子,精通兵法策略,隻是缺乏施展的機會。
無論是先皇李世民還是朝中老將都知曉。
一時之間,無人想起蘇定方。
如今蘇定方還不知被安排在哪個軍營閑職,鬱鬱不得誌。
如果選擇其他人,外人肯定不會相信是林將軍的決定。
但選蘇定方,誰心裏都會嘀咕,是不是林將軍告訴狄仁傑的。
除了當年的嫡係,很少有人了解蘇定方的實力,而狄仁傑是最不可能知道的。
肯定不是他私下提出的。
報....
外麵,突然跑進來一名宮廷侍衛。
這名侍衛是後宮侍衛,但他並不在宮內。
此人一直駐守印台山,負責傳遞李麗質和李治的信件。
“陛下,臣有要事稟告!”侍衛跪下,聲音虛弱。
看來經過長途跋涉又急匆匆跑進皇宮。
這侍衛會跑到這裏,就算皇姐有再緊急的事,也不用如此慌張。
“陛下,這裏有長孫皇後的親筆信,並有一條口信。”
“長孫太後見過狄卿,並說蘇定方領軍對付突厥不會有錯。”
“這是親筆信。”侍衛雙手呈上!
“真的!!!”李治大驚失色,隨即欣喜若狂。
“你見到母後了,母後現在怎麽樣了?”
侍衛連忙迴答。
“身體很好,精神也佳,長樂公主陪伴著談笑風生,精神狀態好多了!”
李治拍著手,大笑道。
“好,母後身體無恙,朕就放心了。”
“狄卿,無論你見到的是不是林將軍,但有母後的這封信,朕請蘇定方領兵掛帥絕無差錯。”
“各位大臣,朕已經決定采納母後的建議,讓蘇定方掛帥。”
“各位將軍,你們知道蘇定方現在在哪裏嗎?”
李治誌滿意滿地問道。
褚遂良和上官儀同時沉默,這種事情他們最清楚。
畢竟都是老臣。
可蘇定方現在在哪裏任職,他們心裏還真沒數。
如果不是長孫太後的這封信,沒人會真正記得蘇定方。
老臣們都知道蘇定方是個能人,但他的名聲並不大,尤其是在林將軍離開後。
“這...陛下,微臣還真不清楚。”
“如果沒記錯,自從與林將軍分開後,蘇定方一直沒有升職。”
“他當年是四品中郎將,不知道現在...”
上官儀斟酌著說道。
李治聽到這裏,心涼了一半,又掃視著各位將軍。
這些人已在朝中多年。
當年可能見過蘇定方,但肯定不熟悉。
“這該如何是好,這蘇定方怎麽說也是老臣老將。”
“你們這些大臣都不知道嗎?”
長孫衝向秦懷道使了個眼色,兩人都看出了對方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