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同殤人已去,英豪何苦爭帝君。


    但悲遠望山河碎,大浪淘沙有後人。


    話說皇甫嵩、曹操剿滅廣宗黃巾,“人公將軍”張梁已死,斬殺黃巾義軍三萬餘眾,其殘部在“四季琉璃拳”駱駝的率領下逃走到河堤,又遇官兵阻擊,黃巾義士寧死不屈,紛紛投河自盡,死者不計其數。“四季琉璃拳”駱駝率親兵八百潛入山林。這一仗皇甫嵩焚燒車輜三萬多輛,黃巾家眷盡遭虜劫。黃巾主力也隻剩下穎川和巨鹿。甲子歲冬月皇甫嵩、曹操等奉旨向黃巾老營巨鹿進軍。劉備奉旨與朱雋圍剿穎川。皇甫嵩指揮八萬官兵,兵分東西兩路向巨鹿進發。沿路又剿殺廣陽“赤發無常”劉子衛、西河“賽子胥”嚴俊等率領的黃巾軍殘部。一路上官兵燒殺擄搶,掠奪民脂民膏,無數鄉民被當作“蛾賊”殺害。


    真是:大軍踐過鳥兔死,戰馬蹄下白骨生。


    花開二朵,先采一枝。且說“金鞭俠”波才長社失利後退守穎川。波才吸取長社失敗教訓,整頓兵馬,廣積糧草。後來在“鐵筆書生”邢玉海的輔助下,又招募新兵,訓練戰陣。波才也丟開一切煩心鎖事,一心投入到迎戰官兵進犯的軍務之中。等到朱雋率官兵達到穎川時,穎川防衛,固若金湯。雙方對陣開戰數場,均有勝負。朱雋多次攻城,都被黃巾將以滾木擂石,湯油火焰擊敗。朱雋無可奈何,急得象熱鍋上的螞蟻。一天黃昏“四季琉璃拳”駱駝率親兵八百來到穎川城外,乘夜色迷蒙駱駝吩咐親兵隱匿於樹林子裏,單獨悄悄繞過官兵,潛到城樓下,將事先準備好的書信係於矢上,射上城樓。正好波才巡邏到此,見了書信,心中大喜,來到城垛口探明確是方將軍“四季琉璃拳”,連忙命兵士開了城門,親自迎接“四季琉璃拳”入城。波才把駱駝引進帥帳,與軍師“鐵筆書生”邢玉海相見。駱駝施禮拜見,又與“狄雷公”狄雷、“無影劍客”張玄茜、‘沙河王’張浚等一班好漢相互見禮。軍師問起廣宗戰況。駱駝悲傷歎息一聲,將皇甫嵩、曹操攻破廣宗,“人公將軍”張梁戰死沙場,五萬將士盡遭殺戮,隻有他奉三教主將令突圍出城,最後隻剩親兵八百,潛入山林,來到穎川。眾將聽說太平道三位教主均為黃巾大義捐軀報教,無不悲憤交加,紛紛磨拳擦掌,又與官兵決一死戰,為三位教主報仇雪恨。


    軍師邢玉海為撫慰眾將,他含謂眾將:“各位大俠兄弟,今廣已失,天、地、人三位大將軍捐軀,如今我穎川、巨鹿成為朝廷與黃巾起義軍的主戰場。‘大賢良師’英明睿智,未雨綢繆,早有安排。教主算到:皇甫嵩、曹操破廣宗後必進軍巨鹿,故封‘黃衫客’趙弘為大將軍,統領巨鹿、南陽義軍,保衛巨鹿,算來趙將軍早已達到巨鹿,作好抗擊官兵準備。又封‘金鞭俠’波才為都將軍,統領廣宗、穎川、冀州黃巾起義軍,以穎川為根據地,牽製朱雋、劉備。”穎川、巨鹿互為倚角之勢,擊退官兵後,向幽北退卻,在深山老林中休整,以圖東山再起,誓必完成推翻東漢腐朽王朝,建立太平天下。”邢玉海頓了一會接著道:“各位大俠、將軍,教主壯誌未酬,以身殉教,吾等定將高舉黃巾大旗,秉各位教主遺願,英勇殺敵,推翻無道,還天下有道,實現‘歲在甲子,黃天當立’!”話音未落,眾人齊唿:“歲在甲子,黃天當立!”這聲音在大帳中產生巨大迴音,劃破夜空,在廣宇中久久迴蕩。


    然而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不久劉備奉命率兵圍攻穎川,因張飛、關羽英勇善戰,幾次對陣張飛斬駱駝、“沙河王”張浚二將首級。狄雷與關羽對陣,二將大戰五十迴合,關羽虛晃一刀,拍馬就走,報仇心切,不知關羽用計,被關羽用拖刀計,迴馬斬之。“無影劍客”張玄茜與劉備連對陣,戰二十迴合,劉備落敗,張玄茜策馬追趕,被關羽一箭射死。


    “金鞭俠”波才要親自上戰場,被軍師“鐵筆書生”阻止,邢玉海知道穎川難保,便令波才率領黃巾起義軍將士從北門出城,要突圍出去。誰知剛剛出城門,遇上田單、鄒靖來北門鎮守。“金鞭俠”波才保護軍師,力戰田單、鄒靖等官兵。然,因敵軍過於強大,黃巾將士死傷殆盡。波才與“鐵筆書生”邢玉海殺開一條血路,護著軍師向北逃亡。田單、鄒靖率官兵追至陽翟。波才被田單從背後一箭,中箭落馬。落馬後“金鞭俠”波才奮起雄威,仗劍擋道,大聲謂軍師道:“大哥快走!小弟替你殺退這班狗賊後,再來追趕大哥……”說罷,向馬殿一劍拍出,那馬受驚,馱著“鐵筆書生”邢玉海狂奔而去。波才哈哈大笑,擋住官兵出路。田單、鄒靖敬畏其忠勇,不敢向前,後被官兵四方八麵圍了上來,鄒靖命弓箭手放箭,頓時萬箭齊發,波才巍然屹立,身中數箭,大聲吼道:“教主、師父弟子來也!”隻見“金鞭俠”左手執劍,右手將飛來的亂箭一操,已抓住五六支箭矢在手。他橫眉怒目,一步一步邁向官兵,田單、鄒靖紛紛退縮,最後他右手一揮,手中箭颼地飛出,近前的五名官兵中箭倒地,可波動也倒地身亡。


    有道是:江湖兒女英雄膽,仗義如歸不蹉跎。


    胸懷柔情金鞭俠,化作忠魂向天歌。


    穎川城告破,朱雋班師迴朝。劉備奉命迴冀州,隨後又出兵剿滅了‘金笛秀士’牧琛領導的冀、徐二州的黃巾軍,被朝廷封為徐州牧,靈帝禦認為皇叔。


    且說巨鹿形勢越來越緊張。張角、張寶、張梁三雄壯誌未酬,“大賢良師”太平道教主張角撒手登仙,“乾坤日月子”張寶戰死沙場,“白麵星君”張梁以身報教。各地起義軍被朝廷各個剿滅,而賴以倚重的穎川被朱雋、劉備攻破後,波才戰死,軍師“鐵筆書生”邢玉海生死未卜。這一切讓剛到巨鹿的“黃衫客”趙弘連日來他苦苦思索,希望能找到起義軍失敗的原因,從中找到重振旗鼓,東山再起的良策,但百思不得其解。


    他把眾將聚集在太平殿,商議與皇甫嵩對陣之策,眾將士除紛紛主張決一死戰夕,均無良策;隻有“靈雀飛天”何晏主張撤離陽城山,進入太行山,以圖東山再起。議而無果,讓趙弘一愁莫展,婉姑見夫君近日為起義軍之軍務操勞過度,茶飯無心、夜不能寢,好生心痛,常暗中落淚。夜幕降臨,她挽住心愛之人的手臂,勸趙弘道:“弘哥哥,我倆很久沒有出去散步談心了,今晚月色嫵媚,弘哥哥就小妹出去走走吧!”趙弘本沒心思,但又不願卻了婉兒好意。就點點頭,倆人來到陽城山上。外麵戰場雖亂七八糟,但這陽城山卻是寧靜肅穆,一派井然有序氣象,這全靠“靈雀飛天”何晏治理、護衛有方。趙弘從心底裏感謝這位忠勇大哥。


    一路上婉兒有心逗笑夫君,希望夫君開開心,然而,大敵當前,趙弘卻無法激起半點興趣。他倆默默地走了一程,婉姑突然想起什麽,對夫君道:“弘哥哥,我看“靈雀飛天”何晏的話很有道理。哥還記得那日雲程道長對你說過的‘後會有期,他日小羊山咱師徒還有一聚嗎’?是不是老禪師有什麽暗示?你看如今官方來勢兇兇,我們巨鹿不到二萬將士,尚有許多家眷拖連,怎麽與官兵決戰?官兵擁有近十萬之眾,兵多將廣,我等硬拚,無異於以卵擊石!何不避其鋒芒,保存勢力,悄然離開巨鹿,前往小羊山,或許雲程道長早有退兵良計,以求東山再起呢?!”


    一語驚醒夢中人。“黃衫客”趙弘一聽茅塞頓開,一拍腦袋道:“對,我怎麽把這事忘了?婉兒,走,迴太平觀,召集眾將議事去。”趙弘如釋重負,臉上露出一絲笑意,雙手握著嫁姑的手,輕輕地在婉兒額頭上吻了一下,倆人相擁一小會,牽手迴太平觀。真的是:


    我欲與君歌式微,生如石火死如歸。


    憑生不聽臨安曲,快意江湖比翼飛。


    “黃衫客”趙弘來到太平殿,眾將齊聚。帳下尚有黃巾俠義八位,他們是:


    “銅錘太保”孫夏、“鐵麵閻羅”郭大賢、


    “香香俠”波婉姑、“一劍飛虹”趙倩、


    “金丹子”巴炻、“銀丹子”巴剡、


    “蘆箭落天鷹”向鋒、“靈雀飛天”何晏。


    曾留守巨鹿大本營的“靜修師太”因張角升天,悲傷過度,一病烏唿,魂遊仙界。李玟玉、金玄、銀妙三姐弟為教主守孝,服孝未滿,不肯隨軍征戰。後來皇甫嵩兵剿巨鹿,焚燒太平觀,三姐弟轉戰於五台山,後在汝南一帶,繼續再舉義旗,招舊部,與東漢王朝對抗。


    “黃衫客”趙弘首先把八州戰況向眾將通報,又將“雲程道長”的話告訴大家,最後決定撤離陽城山,悄然向小羊山進發。讓官兵找不到巨鹿起義軍主力,保存這股勢力。眾將紛紛表示讚同。趙弘頒布五道將令:一、將太平觀屯積的糧食分發給周邊十裏內鄉親;二、將傷、老、殘兵和不願留在義軍中兵士,每人發餉錢十貫,遣散返鄉;三、所有家眷到鄉下百姓人家寄居,留下供養糧食、財物;四、重組黃巾義軍;五、所有從軍者,必遵將令,英勇殺敵,在退兵途中不準侵犯百姓,違令者斬。五條將令即出,眾將各就各位。加之“靈雀飛天”何晏治理有方,在地方上人緣好,威望甚高,十裏八裏都認識他,辦起事來雷厲風行。不到三天在眾將努力下,分發了糧食,得到了鄉親們的擁戴,紛紛接納家眷;重組精兵一萬餘士。


    真是:個個體魄壯,人人武功強。精神齊抖擻,黃巾好兒郎。


    “黃衫客”趙弘將兵士分為九隊,“銅錘太保”孫夏、“鐵麵閻羅”郭大賢、“香香俠”波婉姑、“一劍飛虹”趙倩、“金丹子”巴炻、“銀丹子”巴剡、“蘆箭落天鷹”向鋒、“靈雀飛天”何晏各率一隊。


    第四天黃昏一到,這隊黃巾新軍以“銅錘太保”孫夏為先鋒,“靈雀飛天”何晏為後衛,雄糾糾,氣昂昂離開陽城山,向小羊山進發。


    有詩為本卷作結:


    黃巾舉義事悠悠,自古江山白骨堆。


    萬民旗卷太平日,八域幹戈震帝樓。


    江湖義氣多恩愛,節誌豪情少怨憂。


    南征夢遠孤飛燕,輕擊玉缶演風流。


    《太平道傳奇》全集終結。


    有文燦先為本傳題詩一首以為後記,詩雲:


    文光爭日月,代序演風流。


    三卷太平道,章辭壯晚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太平道傳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曾穀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曾穀子並收藏太平道傳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