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漢興武帝劉協
天幕:海外遍地銀山金樹,速搶 作者:葉落瀟湘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視頻繼續】
【繼這個改變了楚漢命運走向的種田翁之後。
再次由無名之輩改變天下大勢的人,那就到三國時期了。
當年曹操與袁紹對峙官渡。
而孫策則虎據江東,想要給曹操老巢來個致命一擊。
就在這時候,孫策都已經做好計劃,甚至於連曹操那邊都已經收到消息的時候。
孫策死了,死於許氏三門客之手。
這件事情直接導致整個漢末的曆史,走向了另一條支線。
若是孫策沒死,在曹操跟袁紹死磕時候,在背後來上一刀。
曹操很大概率是挺不過去的。
畢竟他麵對一個袁紹,就已經夠嗆了,官渡之戰前,曹操手下很多官員,都給袁紹寫投名狀了。
若是孫策再來個背刺,曹操估計會被打成劉備,家底得被掏空。
可惜,孫策死後,江東也就沒什麽進攻性的能人了。
孫權雖然有點能耐,政治確實還行,可打仗他是真不在行。
孫權若是去執行孫策的計劃,很大的概率就是沒結果。
他跟他哥以及他爹,完全就不是一個檔次了。
合肥之戰說明一切。
但話說迴來,孫策和孫堅這兩個江東的武力擔當。。
要說他們沒計謀吧,他們定下了江東的基業,可要說他們有計謀,有能耐吧。
他們都對自己的武力極度自信,最後死在了莽撞上。
世道給了孫家一對王炸,結果孫家硬是拆開打了兩個三。
但是,很可惜,這三個改變了漢末曆史的人。
刺殺了當時江東小霸王的刺客,在史書上,居然沒有留下任何名字。
隻留下了他們效忠的對象許貢的名字。
前麵我就說了,刺客自荊軻之後,就淡出了曆史。
這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了。
若是在春秋時期,那這三人的事跡,絕對會大肆流傳。
因為他們三人的行為,其實跟豫讓是沒什麽區別的。
當時許貢已經死了,他們三人刺殺孫策,純是因義氣報仇。】
........
網友【評論】:“其實孫策的死,很大可能是郭嘉派人殺的。”
網友【迴複】:“扯吧,怎麽可能,郭嘉有這能耐?”
網友【評論】:“這個是真有可能,因為當時曹操害怕孫策偷家,去詢問郭嘉。
結果郭嘉說孫策這人雖然神勇,但卻濫殺世家之人。
他雖然很受手下以及江東百姓的效忠愛戴,但是,這人太得意忘形了,出門也沒什麽防備。
又得罪了那麽多世家,日後必定會死於刺客之手。
最後,還真就如郭嘉所言。
這要說沒點聯係,怕是說不過去吧。”
網友【評論】:“東漢末年,曹操和劉備兩人跟世家多有關係,唯獨孫家,從孫堅開始就跟世家過不去。”
網友【迴複】:“人家孫堅的起家史,那就是殺世家,打下一個地方,先搶一批世家,不讓搶就殺,因此他前期攻下的地方,基本都守不住。
後麵跟孫堅跟骷髏王合作,孫堅打地盤,然後把地盤上的世家掃一遍。
掃完之後,骷髏王進場收拾殘局。
孫堅得利益,骷髏王得到地盤,這樣才發展起來的。
孫策也差不多,不過要稍稍溫和了一點。
但在對江東世家的時候,那手段也是鐵血的很。
到了孫權都沒變,隻不過不像孫堅孫策兩人一樣,明目張膽直接殺了而已。”
............
漢獻帝劉協:“唉,無所謂了,爭來爭去,朕都是傀儡天子,即便是天幕都出來了,他們三家合作,朕勸依舊是傀儡天子。
不過好在也算是保住了漢家基業,若是如曆史一般發展,那實在有愧於列祖列宗了。”
漢興武帝劉協:“廢物,始皇帝那邊有武器賣,你現在好歹是皇帝,整兩把步槍,明天上朝,把朝堂上的人全給突突了,治國之人,一縣之人足矣。
這時候了,還在這水群?
你也配當皇帝?也配叫劉協?
沒點狠勁,你他娘活該當傀儡。”
漢昭烈帝劉備:“興武帝劉協???”
漢興武帝劉協:“你們入天幕這麽久了,劉備還是稱帝了?
算了,跟你們這些廢物劉協沒什麽好說的,好自為之吧。”
漢高祖劉邦:“@漢興武帝劉協,大漢三造了?你們世界剛入天幕嗎?
你那邊什麽情況?打到哪了?”
始皇帝嬴政:“都不用看,指定又是一個穿越者。
這說話的語氣,這態度,跟那個大唐李恪一模一樣。
說說吧,你殺了多少兄弟?”
漢興武帝劉協:“穿越者難道很多???
不過這天幕都出來了,估計是不少。
沒錯,我確實是穿越者,至於殺兄弟嘛。
朕什麽時候殺過?都是董卓那賊子幹的。
至於地盤嘛,你們打開地圖,隨便指一個地方,那個地方要麽就在大漢,要麽就有大漢的使者。
要麽,大漢的軍隊,已經在他城下了,要麽,他們國家的人正在給大漢挖礦。
隨便指,朕不在乎。
不得不說,三國的英傑,若是都為天子所用的話,是真好用。
就一個小小的韓遂加一個楊秋,帶一個楊修出行西域,三人三年,並國十二,殺西域國主五人,擒一人。
後又以六十精銳之士,整合西域各國軍隊九千,掃滅敵軍十五萬。
曹操更是帶數萬軍隊,橫掃整個匈奴,在大漢邊上數百年的鄰居,自此完全歸於大漢。
又有孫堅孫策,集戰船千艘,橫渡大洋,掃平海外諸地。
還有劉備,攜關張趙呂四將,領精銳五千,橫跨數萬裏之遙,追擊北匈奴餘孽。
順帶的,把路上的大宛,安息,羅馬幾國的主力掃滅了。
整個世界,基本沒有什麽勢力,是在大漢掌握之外了,沒想到還來了個天幕。”
漢光文帝劉淵:“不是,匈奴是犯天條了嗎?橫跨數萬裏追擊?至於嗎?沿途的補給不要錢啊!”
漢興武帝劉協:“大漢打匈奴,那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嘛,再說了,朕不去追擊匈奴,怎麽去打大宛,安息,羅馬?
出師總要有點名不是,哪怕就一點呢?
誰讓匈奴要往那邊跑,他要往北跑的話,那朕也不至於去追擊他們,大不了朕就以襲擊漢使為由去處理他們幾國了。”
【繼這個改變了楚漢命運走向的種田翁之後。
再次由無名之輩改變天下大勢的人,那就到三國時期了。
當年曹操與袁紹對峙官渡。
而孫策則虎據江東,想要給曹操老巢來個致命一擊。
就在這時候,孫策都已經做好計劃,甚至於連曹操那邊都已經收到消息的時候。
孫策死了,死於許氏三門客之手。
這件事情直接導致整個漢末的曆史,走向了另一條支線。
若是孫策沒死,在曹操跟袁紹死磕時候,在背後來上一刀。
曹操很大概率是挺不過去的。
畢竟他麵對一個袁紹,就已經夠嗆了,官渡之戰前,曹操手下很多官員,都給袁紹寫投名狀了。
若是孫策再來個背刺,曹操估計會被打成劉備,家底得被掏空。
可惜,孫策死後,江東也就沒什麽進攻性的能人了。
孫權雖然有點能耐,政治確實還行,可打仗他是真不在行。
孫權若是去執行孫策的計劃,很大的概率就是沒結果。
他跟他哥以及他爹,完全就不是一個檔次了。
合肥之戰說明一切。
但話說迴來,孫策和孫堅這兩個江東的武力擔當。。
要說他們沒計謀吧,他們定下了江東的基業,可要說他們有計謀,有能耐吧。
他們都對自己的武力極度自信,最後死在了莽撞上。
世道給了孫家一對王炸,結果孫家硬是拆開打了兩個三。
但是,很可惜,這三個改變了漢末曆史的人。
刺殺了當時江東小霸王的刺客,在史書上,居然沒有留下任何名字。
隻留下了他們效忠的對象許貢的名字。
前麵我就說了,刺客自荊軻之後,就淡出了曆史。
這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了。
若是在春秋時期,那這三人的事跡,絕對會大肆流傳。
因為他們三人的行為,其實跟豫讓是沒什麽區別的。
當時許貢已經死了,他們三人刺殺孫策,純是因義氣報仇。】
........
網友【評論】:“其實孫策的死,很大可能是郭嘉派人殺的。”
網友【迴複】:“扯吧,怎麽可能,郭嘉有這能耐?”
網友【評論】:“這個是真有可能,因為當時曹操害怕孫策偷家,去詢問郭嘉。
結果郭嘉說孫策這人雖然神勇,但卻濫殺世家之人。
他雖然很受手下以及江東百姓的效忠愛戴,但是,這人太得意忘形了,出門也沒什麽防備。
又得罪了那麽多世家,日後必定會死於刺客之手。
最後,還真就如郭嘉所言。
這要說沒點聯係,怕是說不過去吧。”
網友【評論】:“東漢末年,曹操和劉備兩人跟世家多有關係,唯獨孫家,從孫堅開始就跟世家過不去。”
網友【迴複】:“人家孫堅的起家史,那就是殺世家,打下一個地方,先搶一批世家,不讓搶就殺,因此他前期攻下的地方,基本都守不住。
後麵跟孫堅跟骷髏王合作,孫堅打地盤,然後把地盤上的世家掃一遍。
掃完之後,骷髏王進場收拾殘局。
孫堅得利益,骷髏王得到地盤,這樣才發展起來的。
孫策也差不多,不過要稍稍溫和了一點。
但在對江東世家的時候,那手段也是鐵血的很。
到了孫權都沒變,隻不過不像孫堅孫策兩人一樣,明目張膽直接殺了而已。”
............
漢獻帝劉協:“唉,無所謂了,爭來爭去,朕都是傀儡天子,即便是天幕都出來了,他們三家合作,朕勸依舊是傀儡天子。
不過好在也算是保住了漢家基業,若是如曆史一般發展,那實在有愧於列祖列宗了。”
漢興武帝劉協:“廢物,始皇帝那邊有武器賣,你現在好歹是皇帝,整兩把步槍,明天上朝,把朝堂上的人全給突突了,治國之人,一縣之人足矣。
這時候了,還在這水群?
你也配當皇帝?也配叫劉協?
沒點狠勁,你他娘活該當傀儡。”
漢昭烈帝劉備:“興武帝劉協???”
漢興武帝劉協:“你們入天幕這麽久了,劉備還是稱帝了?
算了,跟你們這些廢物劉協沒什麽好說的,好自為之吧。”
漢高祖劉邦:“@漢興武帝劉協,大漢三造了?你們世界剛入天幕嗎?
你那邊什麽情況?打到哪了?”
始皇帝嬴政:“都不用看,指定又是一個穿越者。
這說話的語氣,這態度,跟那個大唐李恪一模一樣。
說說吧,你殺了多少兄弟?”
漢興武帝劉協:“穿越者難道很多???
不過這天幕都出來了,估計是不少。
沒錯,我確實是穿越者,至於殺兄弟嘛。
朕什麽時候殺過?都是董卓那賊子幹的。
至於地盤嘛,你們打開地圖,隨便指一個地方,那個地方要麽就在大漢,要麽就有大漢的使者。
要麽,大漢的軍隊,已經在他城下了,要麽,他們國家的人正在給大漢挖礦。
隨便指,朕不在乎。
不得不說,三國的英傑,若是都為天子所用的話,是真好用。
就一個小小的韓遂加一個楊秋,帶一個楊修出行西域,三人三年,並國十二,殺西域國主五人,擒一人。
後又以六十精銳之士,整合西域各國軍隊九千,掃滅敵軍十五萬。
曹操更是帶數萬軍隊,橫掃整個匈奴,在大漢邊上數百年的鄰居,自此完全歸於大漢。
又有孫堅孫策,集戰船千艘,橫渡大洋,掃平海外諸地。
還有劉備,攜關張趙呂四將,領精銳五千,橫跨數萬裏之遙,追擊北匈奴餘孽。
順帶的,把路上的大宛,安息,羅馬幾國的主力掃滅了。
整個世界,基本沒有什麽勢力,是在大漢掌握之外了,沒想到還來了個天幕。”
漢光文帝劉淵:“不是,匈奴是犯天條了嗎?橫跨數萬裏追擊?至於嗎?沿途的補給不要錢啊!”
漢興武帝劉協:“大漢打匈奴,那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嘛,再說了,朕不去追擊匈奴,怎麽去打大宛,安息,羅馬?
出師總要有點名不是,哪怕就一點呢?
誰讓匈奴要往那邊跑,他要往北跑的話,那朕也不至於去追擊他們,大不了朕就以襲擊漢使為由去處理他們幾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