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朱棣想要的從來就不是太宗廟號
天幕:海外遍地銀山金樹,速搶 作者:葉落瀟湘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網友【彈幕】:“諡號?太宗?
好家夥,這博主連年號,廟號,諡號都分不清,就出來當博主了?”
網友【彈幕】:“唐太宗不是諡號?”
網友【迴複】:“人家是文皇帝,諡號是文。
帶祖帶宗的,那都是廟號。
諡號的話,則是文武明睿這些。
不過話說迴來,太宗文皇帝挺多了。
幾個出名一點太宗都是文皇帝。”
網友【彈幕】:“朱棣不去泰山,那純純就是泰山壞了名聲好吧。
所以,他選擇了另一種方式封禪。
不然,你以為他為什麽要一直北伐啊!”
網友【彈幕】:“有道理,非常有道理,眾所周知,古代封禪的方式有兩種。
一種在境內爬山,一種是境外跑馬。”
網友【彈幕】:“狼居胥山:丸辣,衝我來的。”
網友【彈幕】:“泰山之上,朱棣:爹啊!看到沒有,我國家治理的這麽好,國泰民安的,您看到了沒有。
朱元璋:誰在那渣渣嗚嗚的?咦?老四?他想說啥?
朱棣:爹啊!感謝您在洪武三十五年傳位給我,我今天就是證明您沒看錯人呐。
朱元璋:???感情咱地府還上了四年班是吧?
咱大孫子呢?你下來跟咱說說你小子是怎麽上去的!”
網友【迴複】:“屬實是貼臉開大了。”
網友【彈幕】:“有一說一,朱棣下去還真沒必要怕朱元璋,若不是朱棣,大明弄不好就是二世而亡了。
開國皇帝和二世皇帝性格差距這麽大的,上一個是隋朝,再往上就是大秦了。
漢朝其實也算,但是漢朝有呂後啊!明朝的馬皇後可沒在了。”
...........
【視頻繼續】
【好了,接下來咱們再說說太宗這個廟號,標題寫錯了,太宗不是諡號。
這個廟號就很神奇,咱們先盤點一下曆朝曆代的太宗皇帝。
太宗皇帝一般都是帝國二代皇帝。
大秦,二世而亡,胡亥自然就不算太宗了。
但是,如果大秦不是二世而亡的話,那胡亥也是有資格稱太宗的。
先別噴,不談功績,隻談資格,等我說完,你就知道他為什麽有資格了。
秦後就是漢了,漢太宗是漢文帝。
他是怎麽上位的呢,群臣擁立,上位的時候,還把惠帝的幾個兒子全殺了。
當然了,按照史冊來說,這個殺侄子的事情,不能往文帝身上靠,畢竟是大臣殺的嘛,那會他好像才剛入京。
然後往下的話,不是大一統的也算進去吧,畢竟這廟號很邪乎。
漢文帝之後的下一個太宗,應該就是東吳的吳太宗孫休了。
這位是孫權第六子,他的登基也是因為權臣發動了政變,廢了當時順位繼承的孫亮,將他推上了皇位。
然後就是晉太宗司馬昱,他則是東晉開國皇帝司馬睿的小兒子,後麵也是被權臣推上了皇位。
成漢太宗李雄,這個就有點猛了,他自己是開國皇帝,但卻給了一個太宗的廟號,按理講應該要稱祖才對的。
還有後趙太宗石寇覓,如果說前麵那個有點離譜,那這個可就有點詭異,他是他兒子石虎追封的。
詭異的點就在,他兒子石虎是太祖,而他是太宗。
屬實就是倒反天罡了。
前涼太宗張茂,這個也是被追封的,他哥死後,家產本來是他侄子繼承,但是因為侄子年幼,所以就讓他代為繼承。
不過他挺講義氣,後麵還是把家產還迴去了,他這太宗就是侄孫追封的。
然後就是西燕太宗慕容衝,這個就是奪他哥遺產的了。
他哥被權臣殺了之後,家產被他奪了過來。
前秦太宗苻登,這個跟上一個差不多,不過他是撿漏。
北魏太宗拓跋嗣,這個是太子,正兒八經的太子,但是吧,他爹被他弟殺了,然後他殺了他弟登基。
若是沒有他弟在中間插一手,他是可以順位繼承的。
劉宋太宗劉彧,這個就是被劉子業封為豬王,差點就被殺了的那一位,最後殺侄子登基的。
南梁太宗蕭綱,侯景推上去的傀儡皇帝,順位繼承也談不上。
以上這些就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小太宗了。
十個小太宗,追封的不算,其他順位繼承的那是一個沒有。
其中北魏太宗拓跋嗣,和南梁太宗蕭綱,他們兩個是真有機會順位繼承的,但是天命不予,硬生生的給他們來了點意外。
接下來就是重量級的太宗了,唐太宗李世民。
至於他的上位嘛,開創玄武門登基製度,懂的都懂。
大唐之後,五代十國中,還有一個小太宗,閩太宗王延鈞,殺兄稱帝。
然後就是宋太宗趙光義了,這位是不是順位登基,那是真不好說。
但是大概率不是,就算燭影斧聲是假的,但他殺侄子是真的啊!
而且宋太祖要真是駕崩的話,皇位也輪不得他啊!他侄子那會都成年了,怎麽可能給他呢?
同時期的,還有遼太宗耶律德光,搶了他哥的位置。
大理太宗段思良,搶侄子皇位。
夏太宗李德明,被追封的。
金太宗完顏晟,這個怎麽說呢,金朝確實是有兄終弟及的規矩,而且他哥死的時候,也算是指定了他接位,所以他真是順位繼承。
不容易啊,太宗皇帝終於是有順位繼承的了,可惜,是異族的。
然後就是元太宗窩闊台了,這個說是指定的。
但是吧,蒙古有幼子繼承的規矩,而且作為幼子的托雷,還真就是掌握幾年。
除了這點之外,長子在迴來的路上還死了。
所以窩闊台這長也不是,幼也不是,能力也不能算最強的繼承成吉思汗的大位。
這到底是不是順位繼承,也很難說。
元之後就是咱們明太宗朱棣了。
洪武三十五年,順位繼承。
大明之後,還有個清太宗皇太極,這個不好評,反正他是被推舉上去的,努爾哈赤可沒明確指定接班人。
其實皇太極也挺奇葩的,他都是太宗了,自己兒子孫子卻都是祖,甚至乾隆後麵都想要個祖。
當然,乾隆的願望並沒有實現,他兒子下手那叫一個迅速,朝中文武還沒反應過來,乾隆最後一口氣估計還沒吐出來呢。
嘉慶反手就是一個高宗唿他腦袋上了。
這一舉動,彌補了神州大地,自宋高宗之後,數百年沒出高宗空白。
........
從秦朝到清朝,兩千來年,大小太宗二十一位,除了被追封的三位,以及一個開國太宗之外,剩下的十七人,那得位或多或少有點不正常。
就是唯一順位繼承的金太宗完顏晟,那也不是沒有爭議,畢竟完顏阿骨打死的時候五十多了,兒子也有十多個,基本都成年了,有能耐的兒子也不少。
根據這一太宗定律,那麽大秦和大隋,也就是二世而亡了,不然胡亥和楊廣,就是妥妥的太宗了。
在明朝的時候,太宗這廟號意味著什麽,朱棣能不知道嘛。
那麽既然太宗這個廟號不咋好,為什麽朱棣又那麽眼饞呢?讓兒子給自己上個太宗廟號,那不就是屬於不打自招了嘛。
這還真不是。
因為朱棣眼饞從來不是太宗的廟號。
而是太宗廟號加上文皇帝的諡號。
用太宗廟號的皇帝不少,用文檔諡號的皇帝也不少。
但拎出來的話,或許不咋地,但是合一起,那就是王炸了。
神州古代總共就四個太宗文皇帝,第一個是漢文帝劉恆,第二個是李世民,第三個是朱棣,第四個皇太極。
除掉皇太極這個貼金的,畢竟他連一統都沒做到,實在是有點撐不起太宗文皇帝的稱號。
其他三哪個不是王炸?
別以為漢文帝名聲小點就不強,你若是穿越大唐,你能見到李世民的話。
你和他說,他跟秦皇漢武一樣,他估計想弄死你。
但你要說他跟漢文帝一樣,你高低能進四五品。
朱棣想要太宗文皇帝的稱號,除了功績之外。
還有一點,那就是正統性。
雖然咱們說漢文帝不是順位繼承,是大臣推上去的。
可那時候漢文帝要是不上位,大漢弄不好就得散。
朱棣認為自己跟漢文帝一樣,他不上那個位置,大明也得散。
另外說唐太宗不是順位繼承,可人家也實打實的當了太子的。
李淵正兒八經把皇位傳給太子李世民的。
這難道還不正,還有什麽比這個更正的?
所以朱棣要太宗文皇帝的名頭,他想表達的,其實是,我也和李世民一樣,是在燕京當了四年太子,太祖皇帝才把皇位傳給我的。
若是這個你不信的話,那麽也可能是我跟漢文帝一樣,是眼看著大明不行了,大臣們從燕京把我找過來,硬要讓我當皇帝的。
而且我爹和這些大臣也沒看錯人,我幹出的功績,也確實能和漢文帝,唐太宗比一比。
所以他想要這頭銜。】
好家夥,這博主連年號,廟號,諡號都分不清,就出來當博主了?”
網友【彈幕】:“唐太宗不是諡號?”
網友【迴複】:“人家是文皇帝,諡號是文。
帶祖帶宗的,那都是廟號。
諡號的話,則是文武明睿這些。
不過話說迴來,太宗文皇帝挺多了。
幾個出名一點太宗都是文皇帝。”
網友【彈幕】:“朱棣不去泰山,那純純就是泰山壞了名聲好吧。
所以,他選擇了另一種方式封禪。
不然,你以為他為什麽要一直北伐啊!”
網友【彈幕】:“有道理,非常有道理,眾所周知,古代封禪的方式有兩種。
一種在境內爬山,一種是境外跑馬。”
網友【彈幕】:“狼居胥山:丸辣,衝我來的。”
網友【彈幕】:“泰山之上,朱棣:爹啊!看到沒有,我國家治理的這麽好,國泰民安的,您看到了沒有。
朱元璋:誰在那渣渣嗚嗚的?咦?老四?他想說啥?
朱棣:爹啊!感謝您在洪武三十五年傳位給我,我今天就是證明您沒看錯人呐。
朱元璋:???感情咱地府還上了四年班是吧?
咱大孫子呢?你下來跟咱說說你小子是怎麽上去的!”
網友【迴複】:“屬實是貼臉開大了。”
網友【彈幕】:“有一說一,朱棣下去還真沒必要怕朱元璋,若不是朱棣,大明弄不好就是二世而亡了。
開國皇帝和二世皇帝性格差距這麽大的,上一個是隋朝,再往上就是大秦了。
漢朝其實也算,但是漢朝有呂後啊!明朝的馬皇後可沒在了。”
...........
【視頻繼續】
【好了,接下來咱們再說說太宗這個廟號,標題寫錯了,太宗不是諡號。
這個廟號就很神奇,咱們先盤點一下曆朝曆代的太宗皇帝。
太宗皇帝一般都是帝國二代皇帝。
大秦,二世而亡,胡亥自然就不算太宗了。
但是,如果大秦不是二世而亡的話,那胡亥也是有資格稱太宗的。
先別噴,不談功績,隻談資格,等我說完,你就知道他為什麽有資格了。
秦後就是漢了,漢太宗是漢文帝。
他是怎麽上位的呢,群臣擁立,上位的時候,還把惠帝的幾個兒子全殺了。
當然了,按照史冊來說,這個殺侄子的事情,不能往文帝身上靠,畢竟是大臣殺的嘛,那會他好像才剛入京。
然後往下的話,不是大一統的也算進去吧,畢竟這廟號很邪乎。
漢文帝之後的下一個太宗,應該就是東吳的吳太宗孫休了。
這位是孫權第六子,他的登基也是因為權臣發動了政變,廢了當時順位繼承的孫亮,將他推上了皇位。
然後就是晉太宗司馬昱,他則是東晉開國皇帝司馬睿的小兒子,後麵也是被權臣推上了皇位。
成漢太宗李雄,這個就有點猛了,他自己是開國皇帝,但卻給了一個太宗的廟號,按理講應該要稱祖才對的。
還有後趙太宗石寇覓,如果說前麵那個有點離譜,那這個可就有點詭異,他是他兒子石虎追封的。
詭異的點就在,他兒子石虎是太祖,而他是太宗。
屬實就是倒反天罡了。
前涼太宗張茂,這個也是被追封的,他哥死後,家產本來是他侄子繼承,但是因為侄子年幼,所以就讓他代為繼承。
不過他挺講義氣,後麵還是把家產還迴去了,他這太宗就是侄孫追封的。
然後就是西燕太宗慕容衝,這個就是奪他哥遺產的了。
他哥被權臣殺了之後,家產被他奪了過來。
前秦太宗苻登,這個跟上一個差不多,不過他是撿漏。
北魏太宗拓跋嗣,這個是太子,正兒八經的太子,但是吧,他爹被他弟殺了,然後他殺了他弟登基。
若是沒有他弟在中間插一手,他是可以順位繼承的。
劉宋太宗劉彧,這個就是被劉子業封為豬王,差點就被殺了的那一位,最後殺侄子登基的。
南梁太宗蕭綱,侯景推上去的傀儡皇帝,順位繼承也談不上。
以上這些就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小太宗了。
十個小太宗,追封的不算,其他順位繼承的那是一個沒有。
其中北魏太宗拓跋嗣,和南梁太宗蕭綱,他們兩個是真有機會順位繼承的,但是天命不予,硬生生的給他們來了點意外。
接下來就是重量級的太宗了,唐太宗李世民。
至於他的上位嘛,開創玄武門登基製度,懂的都懂。
大唐之後,五代十國中,還有一個小太宗,閩太宗王延鈞,殺兄稱帝。
然後就是宋太宗趙光義了,這位是不是順位登基,那是真不好說。
但是大概率不是,就算燭影斧聲是假的,但他殺侄子是真的啊!
而且宋太祖要真是駕崩的話,皇位也輪不得他啊!他侄子那會都成年了,怎麽可能給他呢?
同時期的,還有遼太宗耶律德光,搶了他哥的位置。
大理太宗段思良,搶侄子皇位。
夏太宗李德明,被追封的。
金太宗完顏晟,這個怎麽說呢,金朝確實是有兄終弟及的規矩,而且他哥死的時候,也算是指定了他接位,所以他真是順位繼承。
不容易啊,太宗皇帝終於是有順位繼承的了,可惜,是異族的。
然後就是元太宗窩闊台了,這個說是指定的。
但是吧,蒙古有幼子繼承的規矩,而且作為幼子的托雷,還真就是掌握幾年。
除了這點之外,長子在迴來的路上還死了。
所以窩闊台這長也不是,幼也不是,能力也不能算最強的繼承成吉思汗的大位。
這到底是不是順位繼承,也很難說。
元之後就是咱們明太宗朱棣了。
洪武三十五年,順位繼承。
大明之後,還有個清太宗皇太極,這個不好評,反正他是被推舉上去的,努爾哈赤可沒明確指定接班人。
其實皇太極也挺奇葩的,他都是太宗了,自己兒子孫子卻都是祖,甚至乾隆後麵都想要個祖。
當然,乾隆的願望並沒有實現,他兒子下手那叫一個迅速,朝中文武還沒反應過來,乾隆最後一口氣估計還沒吐出來呢。
嘉慶反手就是一個高宗唿他腦袋上了。
這一舉動,彌補了神州大地,自宋高宗之後,數百年沒出高宗空白。
........
從秦朝到清朝,兩千來年,大小太宗二十一位,除了被追封的三位,以及一個開國太宗之外,剩下的十七人,那得位或多或少有點不正常。
就是唯一順位繼承的金太宗完顏晟,那也不是沒有爭議,畢竟完顏阿骨打死的時候五十多了,兒子也有十多個,基本都成年了,有能耐的兒子也不少。
根據這一太宗定律,那麽大秦和大隋,也就是二世而亡了,不然胡亥和楊廣,就是妥妥的太宗了。
在明朝的時候,太宗這廟號意味著什麽,朱棣能不知道嘛。
那麽既然太宗這個廟號不咋好,為什麽朱棣又那麽眼饞呢?讓兒子給自己上個太宗廟號,那不就是屬於不打自招了嘛。
這還真不是。
因為朱棣眼饞從來不是太宗的廟號。
而是太宗廟號加上文皇帝的諡號。
用太宗廟號的皇帝不少,用文檔諡號的皇帝也不少。
但拎出來的話,或許不咋地,但是合一起,那就是王炸了。
神州古代總共就四個太宗文皇帝,第一個是漢文帝劉恆,第二個是李世民,第三個是朱棣,第四個皇太極。
除掉皇太極這個貼金的,畢竟他連一統都沒做到,實在是有點撐不起太宗文皇帝的稱號。
其他三哪個不是王炸?
別以為漢文帝名聲小點就不強,你若是穿越大唐,你能見到李世民的話。
你和他說,他跟秦皇漢武一樣,他估計想弄死你。
但你要說他跟漢文帝一樣,你高低能進四五品。
朱棣想要太宗文皇帝的稱號,除了功績之外。
還有一點,那就是正統性。
雖然咱們說漢文帝不是順位繼承,是大臣推上去的。
可那時候漢文帝要是不上位,大漢弄不好就得散。
朱棣認為自己跟漢文帝一樣,他不上那個位置,大明也得散。
另外說唐太宗不是順位繼承,可人家也實打實的當了太子的。
李淵正兒八經把皇位傳給太子李世民的。
這難道還不正,還有什麽比這個更正的?
所以朱棣要太宗文皇帝的名頭,他想表達的,其實是,我也和李世民一樣,是在燕京當了四年太子,太祖皇帝才把皇位傳給我的。
若是這個你不信的話,那麽也可能是我跟漢文帝一樣,是眼看著大明不行了,大臣們從燕京把我找過來,硬要讓我當皇帝的。
而且我爹和這些大臣也沒看錯人,我幹出的功績,也確實能和漢文帝,唐太宗比一比。
所以他想要這頭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