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世家終結者黃巢
天幕:海外遍地銀山金樹,速搶 作者:葉落瀟湘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隋煬帝楊廣:“@陸遠,後生,麻煩把那十九種辦法說一下。
九種就行,朕可被這些世家害苦了。”
唐高宗李治:“對付世家?那不是有手就行嘛。”
武則天:“嗯,確實。”
大唐天武皇帝李恪:“二位可別說大話了,你們雖然壓製了一番世家,但也就是削弱而已。
真要說對付世家,那還得咱衝天大將軍黃巢,他才是真正的世家殺手。”
唐太宗李世民:“世家殺手?黃巢?怎麽說?”
隋煬帝楊廣:“這黃巢是用了什麽手段?”
大唐天武皇帝李恪:“穿越者最喜歡用的手段。”
隋煬帝楊廣:“???”
大唐天武皇帝李恪:“@陸遠,兄弟,來一段衝天大將軍的視頻,給這些老祖宗開開眼,也警告一下世家大族唄。”
陸遠:“黃巢啊!可以。”
.........
【堪於百花總為首,自然天賜赭黃衣。
一口氣看完大唐掘墓人,黃巢的一生。】
發布人:閑人
發布時間:..........
【咳咳,大家好,我是閑人。
今天又看了一下水滸,看到宋江題的反詩。
心在山東身在吳,飄蓬江海謾嗟籲。
他時若遂淩雲誌,敢笑黃巢不丈夫。
嗯,好像是有點霸氣的樣子,但是,這詩宋江寫出來就挺諷刺的。
宋江的一生,就沒法跟人家黃巢碰瓷。
他一個天天想著詔安的山賊頭子,憑什麽去和黃巢相提並論?
這期視頻,就好好說說黃巢的一生,看看這個大唐掘墓人,世家終結者到底是怎麽一個人。
黃巢,元和十五年出生。
這年是唐憲宗駕崩的那一年。
唐憲宗算是大唐的一個有能之主了,在位十五年,改革弊政,平定藩鎮,開創了大唐的中興。
可惜最後天天吃丹藥,把自個吃成神經病了,最後被宦官殺了,嗯,算不錯了,宦官要是不殺他的話,弄不好,他的名聲就和唐玄宗一樣了。
自從他死後,大唐就再次走向了下坡。
黃巢,出生在一個搞私鹽的商販家裏。
家裏幹的雖然是殺頭的買賣,但是不缺錢,自古以來,幹殺頭買賣的家裏,一般都有錢。
所以黃巢也算是個富二代了。
而且他很聰明,五歲就能作詩。
作的第一句詩,那就是反詩。
堪於百花總為首,自然天賜赭黃衣。
他爹聽到這詩句,差點沒被嚇死。
家裏幹的生意本來就不幹淨,你還來一句穿黃衣?
怎麽,你小子想造反,也別拉上你老子啊!
於是就讓他改了一下,然後就留下了一首《題菊花》。
一句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那真的可以說是誌存高遠了。
這時候的黃巢,僅僅隻有五歲,但那反骨已經冒頭了。
然後老爹也是真怕了,就對他各種教育,要把他往正道上引。
於是成年之後的黃巢就去參加考試了。
一開始下麵考試其實挺順利的,可是到了長安之後。
黃巢連考三次,結果三次都沒中。
這時期的官員選拔全部在世家大族手上,黃巢雖然是個富二代,但是相對於世家來說,那就是一個鄉下人而已。
別說三次,他就是考三十次,那也輪不到他呀。
於是他就留下了《不第後賦菊》,離開了長安城。
據一些野史記載,黃巢在文考之後,還參加了武考,並且拿下了武考的第一,結果當時的皇帝一看他那長相。
直接就對他說了永不錄用。
這種可能也有,但大概率是被杜撰的。
甚至還有記載說,當時的世家子弟,曾經對黃巢嘲諷過,說你這個鄉下人的十年苦讀,怎麽能比得上他們千年傳承呢?
反正不管如何吧,黃巢就是記恨上了大唐,記恨上了世家。
那年的黃巢二十九,若是按照大唐多數文人的生平來說,在這個年紀幾次落榜後。
黃巢應該是要走李白杜甫的老路才對。
比如寄情於山水之間,流連於花樓之內。
但是其他文人是其他文人,黃巢是黃巢。
他可是一個五歲就能寫反詩的人。
那反骨就是天生的,他怎麽可能認命呢?
在他的眼中,錯的不是他,是腐朽的大唐,是那千年傳承的世家。
於是他想看看,這些世家子的腦袋砍起來,是不是跟別人不一樣。
所以,他留下那首影響了整個大唐,甚至是改變了神州曆史變遷的《不第後賦菊》。
然後離開了長安城。
不過呢,話是這麽說,可說到底黃巢也是富二代。
他也就是在落榜之後的那一段時間義憤填膺,等從長安迴到家裏之後。
看著自家的豪華莊園,成群的丫鬟仆人,還有那基本一輩子都揮霍不完的銀子。
黃巢那造反的心,又被他壓了下來。
人生在世,吃喝玩樂,也不是一定要當官的。
這美滋滋的日子,一過就是二十多年,此時的黃巢都五十多了。
也不想折騰了,當初的那首反詩,他估計都忘了。
若是大唐平平安安的,讓他繼續當個富家翁,或許他黃巢一輩子也就是一個鹽商販子了。
可天有不測風雲,公元874年,大唐關東大旱。
朝廷沒錢啊!就把目光看向了這些私鹽販子。
私鹽販子他本來就是犯法的,而且還有錢。
這不搞他們搞誰?難道去搞世家嗎?
麵對朝廷的發難,此時的黃巢人老了,心也老了,沒了年輕時的衝勁,所以他給了。
可第二年,大旱之後又是蝗災。
朝廷又盯上了他們。
王仙芝不幹了,率先造反。
王仙芝這一反,黃巢的反骨也是被勾起來了。
好好好,朝廷這是真拿他們當軟柿子了啊!
而且你王仙芝跟我一樣,也是鹽販子,你敢反,我也不能太沒骨氣。
然後55歲的黃巢開始了造反大業。
他們這些鹽販子本來就有錢,而且在江湖上混,手底下也有人。
加之又是災年,大唐還已經腐朽了。
這振臂一唿,從者數萬呐。
隻是這次造反,王仙芝那就是一個宋江。
他並不是奔著皇帝位置去的,他就是想起兵造反等詔安。
為的就是一個世襲罔替的爵位,說白了,他也進入士族。
朝廷在得知這事情後,那也滿足了王仙芝。
給了王仙芝豐厚的獎賞,就要他投降。
這時候黃巢不幹了。
到也不是黃巢不想成為士族,主要是朝廷沒把他當迴事。
好處都是王仙芝的,跟他黃巢沒關係。
好好好,你們不給是吧,你們他媽是真該死啊!
以前老子讀書,想給你們當狗你們看不上我,後麵賣點私鹽,你們盯上我的錢。
現在我手上幾萬人了,你們請客都不叫我。
那就別怪我掀桌子了。
於是黃巢選擇了單幹。
因為黃巢這一搗亂,王仙芝剩下的一部,很快就被大唐給剿滅了。
殘餘部隊,則是被黃巢接手了。
黃巢成了最大的反王。
然後黃巢就開始他的南征北戰,一連轉戰十二省。
咱們也不說黃巢的軍紀有多好,反正在韋莊的《秦婦吟》中。
那是寫的清清楚楚,千間倉兮萬絲箱,黃巢過後猶殘半。
而在大唐的官兵手上,就變成了入門下馬若旋風,罄室傾囊如卷土。
也就是說,黃巢的軍隊,軍紀或許不是那麽好,但多少還給百姓留口吃的。
但大唐的官兵過後,那就是天高三尺了。
《秦婦吟》通篇下來,可以說大部分都是在罵黃巢的,中間甚至還說到了黃巢吃那啥。
但在這軍紀上麵,卻說他比正規軍好。
在黃巢轉戰天下的時候,之前看不上黃巢的皇帝,還有那些士族們,此時終於是正眼看他了。
但是黃巢表示,你們他娘的晚了,老子要的東西,老子會自己去拿。
這一路下來,黃巢那是占一個地方殺一個地方。
隻要被他攻占的地方,他就會讓士兵對那地方的大小世家殺一遍,一來是籌集錢財糧草,二來的話,也是拉攏底層人民。
他不對百姓動手的主要原因,可能就是黃巢看不上底層百姓手上的三瓜兩棗。
特別是在入了洛陽之後,那殺的就更多了。
黃巢入洛陽之後,那也是先禮後兵的,他給那些沒逃出去的世家,官員發了通知,讓他們來參加自己的登基大典。
然後沒有一個去的。
黃巢都特麽氣笑了,於是洛陽之中出現了血洗,凡是士人家族,官員家族,有一個算一個,都殺了,一個不留。
這一場殺戮之後,神州自東漢以來,在神州紮根八百年的世家大族,算是被他殺絕種了。
什麽四世三公,什麽五姓七望,什麽皇族貴胄,刀子砍下去的時候,腦袋照樣落地。
後麵就是關於黃巢軍吃肉的事情了。
這事情其實在史書之中有兩次記載。
一次是黃巢被圍在洛陽的時候,說他那會缺糧。
然後有人抓流民殺了賣肉給黃巢軍,獲利多的有數十萬錢。
真特麽是離譜的世道。
黃巢都被圍了,能把肉賣進去的,除了圍城的軍隊,還能是誰?
所以這個到底是不是抹黑真不好說,因為這是罵兩方的。
要說黃巢軍吃肉喪天良的話,那這些在外麵賣肉的,他們是不是更不像人?
另一處就是黃巢軍被打出去後,在陳州之戰的時候。
這個記載是很離譜的,黃巢沒有軍糧的情況之下,他弄了一百多個巨大的磨盤,用來磨肉醬。
甚至還從十幾個州府抓人,也就是奔襲千裏抓人做肉醬。
嗯...可謂是處處有漏洞啊!
第一點,用磨盤做肉醬這東西,不惡心嗎?你要說直接殺了取肉,或許還有點可信度。
費老大的勁,做一百個這麽大的磨盤,就為了效率更低的取肉。
黃巢有做這磨盤的功夫,他讓工匠多弄點攻城器械不香嗎?他直接取肉不是更快嗎?
第二點,十幾個州府,千裏抓人,怎麽?他們在路上不消耗糧食是吧。
就很離奇,也很假。
好了,黃巢就說到這吧,他是英雄,是梟雄,還是反賊,是流寇,那大家可以抒發己見,反正我是覺得,宋江跟黃巢是完全沒有可比性的。
一點可比性都沒有,兩個人完全就不是一個檔次的。】
九種就行,朕可被這些世家害苦了。”
唐高宗李治:“對付世家?那不是有手就行嘛。”
武則天:“嗯,確實。”
大唐天武皇帝李恪:“二位可別說大話了,你們雖然壓製了一番世家,但也就是削弱而已。
真要說對付世家,那還得咱衝天大將軍黃巢,他才是真正的世家殺手。”
唐太宗李世民:“世家殺手?黃巢?怎麽說?”
隋煬帝楊廣:“這黃巢是用了什麽手段?”
大唐天武皇帝李恪:“穿越者最喜歡用的手段。”
隋煬帝楊廣:“???”
大唐天武皇帝李恪:“@陸遠,兄弟,來一段衝天大將軍的視頻,給這些老祖宗開開眼,也警告一下世家大族唄。”
陸遠:“黃巢啊!可以。”
.........
【堪於百花總為首,自然天賜赭黃衣。
一口氣看完大唐掘墓人,黃巢的一生。】
發布人:閑人
發布時間:..........
【咳咳,大家好,我是閑人。
今天又看了一下水滸,看到宋江題的反詩。
心在山東身在吳,飄蓬江海謾嗟籲。
他時若遂淩雲誌,敢笑黃巢不丈夫。
嗯,好像是有點霸氣的樣子,但是,這詩宋江寫出來就挺諷刺的。
宋江的一生,就沒法跟人家黃巢碰瓷。
他一個天天想著詔安的山賊頭子,憑什麽去和黃巢相提並論?
這期視頻,就好好說說黃巢的一生,看看這個大唐掘墓人,世家終結者到底是怎麽一個人。
黃巢,元和十五年出生。
這年是唐憲宗駕崩的那一年。
唐憲宗算是大唐的一個有能之主了,在位十五年,改革弊政,平定藩鎮,開創了大唐的中興。
可惜最後天天吃丹藥,把自個吃成神經病了,最後被宦官殺了,嗯,算不錯了,宦官要是不殺他的話,弄不好,他的名聲就和唐玄宗一樣了。
自從他死後,大唐就再次走向了下坡。
黃巢,出生在一個搞私鹽的商販家裏。
家裏幹的雖然是殺頭的買賣,但是不缺錢,自古以來,幹殺頭買賣的家裏,一般都有錢。
所以黃巢也算是個富二代了。
而且他很聰明,五歲就能作詩。
作的第一句詩,那就是反詩。
堪於百花總為首,自然天賜赭黃衣。
他爹聽到這詩句,差點沒被嚇死。
家裏幹的生意本來就不幹淨,你還來一句穿黃衣?
怎麽,你小子想造反,也別拉上你老子啊!
於是就讓他改了一下,然後就留下了一首《題菊花》。
一句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那真的可以說是誌存高遠了。
這時候的黃巢,僅僅隻有五歲,但那反骨已經冒頭了。
然後老爹也是真怕了,就對他各種教育,要把他往正道上引。
於是成年之後的黃巢就去參加考試了。
一開始下麵考試其實挺順利的,可是到了長安之後。
黃巢連考三次,結果三次都沒中。
這時期的官員選拔全部在世家大族手上,黃巢雖然是個富二代,但是相對於世家來說,那就是一個鄉下人而已。
別說三次,他就是考三十次,那也輪不到他呀。
於是他就留下了《不第後賦菊》,離開了長安城。
據一些野史記載,黃巢在文考之後,還參加了武考,並且拿下了武考的第一,結果當時的皇帝一看他那長相。
直接就對他說了永不錄用。
這種可能也有,但大概率是被杜撰的。
甚至還有記載說,當時的世家子弟,曾經對黃巢嘲諷過,說你這個鄉下人的十年苦讀,怎麽能比得上他們千年傳承呢?
反正不管如何吧,黃巢就是記恨上了大唐,記恨上了世家。
那年的黃巢二十九,若是按照大唐多數文人的生平來說,在這個年紀幾次落榜後。
黃巢應該是要走李白杜甫的老路才對。
比如寄情於山水之間,流連於花樓之內。
但是其他文人是其他文人,黃巢是黃巢。
他可是一個五歲就能寫反詩的人。
那反骨就是天生的,他怎麽可能認命呢?
在他的眼中,錯的不是他,是腐朽的大唐,是那千年傳承的世家。
於是他想看看,這些世家子的腦袋砍起來,是不是跟別人不一樣。
所以,他留下那首影響了整個大唐,甚至是改變了神州曆史變遷的《不第後賦菊》。
然後離開了長安城。
不過呢,話是這麽說,可說到底黃巢也是富二代。
他也就是在落榜之後的那一段時間義憤填膺,等從長安迴到家裏之後。
看著自家的豪華莊園,成群的丫鬟仆人,還有那基本一輩子都揮霍不完的銀子。
黃巢那造反的心,又被他壓了下來。
人生在世,吃喝玩樂,也不是一定要當官的。
這美滋滋的日子,一過就是二十多年,此時的黃巢都五十多了。
也不想折騰了,當初的那首反詩,他估計都忘了。
若是大唐平平安安的,讓他繼續當個富家翁,或許他黃巢一輩子也就是一個鹽商販子了。
可天有不測風雲,公元874年,大唐關東大旱。
朝廷沒錢啊!就把目光看向了這些私鹽販子。
私鹽販子他本來就是犯法的,而且還有錢。
這不搞他們搞誰?難道去搞世家嗎?
麵對朝廷的發難,此時的黃巢人老了,心也老了,沒了年輕時的衝勁,所以他給了。
可第二年,大旱之後又是蝗災。
朝廷又盯上了他們。
王仙芝不幹了,率先造反。
王仙芝這一反,黃巢的反骨也是被勾起來了。
好好好,朝廷這是真拿他們當軟柿子了啊!
而且你王仙芝跟我一樣,也是鹽販子,你敢反,我也不能太沒骨氣。
然後55歲的黃巢開始了造反大業。
他們這些鹽販子本來就有錢,而且在江湖上混,手底下也有人。
加之又是災年,大唐還已經腐朽了。
這振臂一唿,從者數萬呐。
隻是這次造反,王仙芝那就是一個宋江。
他並不是奔著皇帝位置去的,他就是想起兵造反等詔安。
為的就是一個世襲罔替的爵位,說白了,他也進入士族。
朝廷在得知這事情後,那也滿足了王仙芝。
給了王仙芝豐厚的獎賞,就要他投降。
這時候黃巢不幹了。
到也不是黃巢不想成為士族,主要是朝廷沒把他當迴事。
好處都是王仙芝的,跟他黃巢沒關係。
好好好,你們不給是吧,你們他媽是真該死啊!
以前老子讀書,想給你們當狗你們看不上我,後麵賣點私鹽,你們盯上我的錢。
現在我手上幾萬人了,你們請客都不叫我。
那就別怪我掀桌子了。
於是黃巢選擇了單幹。
因為黃巢這一搗亂,王仙芝剩下的一部,很快就被大唐給剿滅了。
殘餘部隊,則是被黃巢接手了。
黃巢成了最大的反王。
然後黃巢就開始他的南征北戰,一連轉戰十二省。
咱們也不說黃巢的軍紀有多好,反正在韋莊的《秦婦吟》中。
那是寫的清清楚楚,千間倉兮萬絲箱,黃巢過後猶殘半。
而在大唐的官兵手上,就變成了入門下馬若旋風,罄室傾囊如卷土。
也就是說,黃巢的軍隊,軍紀或許不是那麽好,但多少還給百姓留口吃的。
但大唐的官兵過後,那就是天高三尺了。
《秦婦吟》通篇下來,可以說大部分都是在罵黃巢的,中間甚至還說到了黃巢吃那啥。
但在這軍紀上麵,卻說他比正規軍好。
在黃巢轉戰天下的時候,之前看不上黃巢的皇帝,還有那些士族們,此時終於是正眼看他了。
但是黃巢表示,你們他娘的晚了,老子要的東西,老子會自己去拿。
這一路下來,黃巢那是占一個地方殺一個地方。
隻要被他攻占的地方,他就會讓士兵對那地方的大小世家殺一遍,一來是籌集錢財糧草,二來的話,也是拉攏底層人民。
他不對百姓動手的主要原因,可能就是黃巢看不上底層百姓手上的三瓜兩棗。
特別是在入了洛陽之後,那殺的就更多了。
黃巢入洛陽之後,那也是先禮後兵的,他給那些沒逃出去的世家,官員發了通知,讓他們來參加自己的登基大典。
然後沒有一個去的。
黃巢都特麽氣笑了,於是洛陽之中出現了血洗,凡是士人家族,官員家族,有一個算一個,都殺了,一個不留。
這一場殺戮之後,神州自東漢以來,在神州紮根八百年的世家大族,算是被他殺絕種了。
什麽四世三公,什麽五姓七望,什麽皇族貴胄,刀子砍下去的時候,腦袋照樣落地。
後麵就是關於黃巢軍吃肉的事情了。
這事情其實在史書之中有兩次記載。
一次是黃巢被圍在洛陽的時候,說他那會缺糧。
然後有人抓流民殺了賣肉給黃巢軍,獲利多的有數十萬錢。
真特麽是離譜的世道。
黃巢都被圍了,能把肉賣進去的,除了圍城的軍隊,還能是誰?
所以這個到底是不是抹黑真不好說,因為這是罵兩方的。
要說黃巢軍吃肉喪天良的話,那這些在外麵賣肉的,他們是不是更不像人?
另一處就是黃巢軍被打出去後,在陳州之戰的時候。
這個記載是很離譜的,黃巢沒有軍糧的情況之下,他弄了一百多個巨大的磨盤,用來磨肉醬。
甚至還從十幾個州府抓人,也就是奔襲千裏抓人做肉醬。
嗯...可謂是處處有漏洞啊!
第一點,用磨盤做肉醬這東西,不惡心嗎?你要說直接殺了取肉,或許還有點可信度。
費老大的勁,做一百個這麽大的磨盤,就為了效率更低的取肉。
黃巢有做這磨盤的功夫,他讓工匠多弄點攻城器械不香嗎?他直接取肉不是更快嗎?
第二點,十幾個州府,千裏抓人,怎麽?他們在路上不消耗糧食是吧。
就很離奇,也很假。
好了,黃巢就說到這吧,他是英雄,是梟雄,還是反賊,是流寇,那大家可以抒發己見,反正我是覺得,宋江跟黃巢是完全沒有可比性的。
一點可比性都沒有,兩個人完全就不是一個檔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