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老弟看人,也是真準。


    我自然不會去告密。


    不對........墨老弟,莫非此物真能畝產兩千斤?”


    始皇帝稍稍點了下頭,開始臉上的表情略有那麽一點淡然。


    隻是似乎突然就想到了什麽,指著被烤的玉米,向墨刑詢問道。


    那表情可太真實了,就像剛反應過來一樣。


    臉上還寫滿了震驚。


    李斯和劉季兩人也恰到好處的站了起來。


    “這是自然。”


    墨刑點了點頭。


    臉上不由露出一些嘚瑟。


    你們三個最終還是震驚了吧。


    “這這這....天下豈有此等神糧啊!


    快熄了,快熄了,吃不得,吃不得啊!”


    李斯也是心中一狠,直接上手就將烤上的一串玉米給從燒烤的樹枝上抽了出來。


    也不管燙不燙,在拿到玉米後,眼中盡是可惜之色。


    一旁的劉季看得是嘴角直抽抽。


    你特麽是真會整活啊!


    “此物要多少有多少,不必可惜。


    不知三位老哥,對我所說之事,考慮的如何?”


    墨刑笑了笑,再次詢問道。


    始皇帝三人對視一眼。


    “你們先退下。”


    隨後,始皇帝將所有的侍衛遣散到了周圍。


    “墨老弟,非是老哥不信你,此時幹係重大,但有不慎,便是萬丈深淵。


    雖然老弟你有三百強悍精銳,又有此等神糧在手。


    真逢亂世,或許真能崛起於微末。


    然老弟所說之亂世,卻是觀天象而知,這未免也過於草率了些吧。


    這讓愚兄.......實不敢賭上一家老小的性命。”


    待到護衛離開後。


    始皇帝斟酌著語句對墨刑說道。


    眼神不時的看一看陳一的腰間,又看一看李斯手上的玉米。


    嘴上雖然說的是拒絕。


    但是,那表情,那眼神,卻又處處透露著想幹大事的渴望。


    把男人那點想幹大事的心理,還有對家庭的責任感,表現的那是淋漓盡致。


    “我若是說,始皇帝一年後必死,大秦一年後必亂。


    趙兄意下如何?”


    墨刑也是“敏銳”的察覺到了始皇帝的一係列小動作。


    “天象之說,怎能全信。”


    始皇帝搖了搖頭。


    “這其中全貌,也並非不可說。


    不過在下尚有一問,不知三位對今日大秦的內部憂患,如何看待?”


    墨刑稍稍猶豫了一下,拋出了一個問題。


    有些東西,那不是對所有人都能說的。


    雖然墨刑覺得這三人似乎有點能耐,但他也得先試探一番。


    “大秦內憂?


    那確實不少,盜匪遍地,六國貴族又在暗中謀劃。


    另外秦法嚴苛,大秦罪犯刑徒不計其數。


    陛下又修長城,直道,帝陵,阿房宮。。


    更重要的是,大秦的一統過於急切。


    導致各地官員嚴重不足,甚至於有些官員,身上被背著有罪之身,卻依舊被再次啟用。


    可即便如此,例如楚地官員也不到五成。


    便是這鹹陽之外,大秦之地,官員也才八成左右。


    還有那文字一統,民風易俗,以及分封改郡縣,都太急切了。


    大秦的內憂確實多,但這些憂患我一遊商都能看到,想必那殿堂之上的諸位也能看到。


    但再給陛下一些時日,未必不可平定各方。


    大秦一統之後,陛下也實行了各種新法,秦法的嚴苛,近年來也降低了不少。


    另外公子扶蘇頗有仁德,哪怕就是陛下真如你所言,大秦應該也亂不了。”


    始皇帝一一分析道。


    聽完始皇帝的分析之後,墨刑死死的盯著三人。


    “莫非真是高人?趙一劉三李四?


    史書上也沒有這幾人的名字啊!


    雖然這名字大概率是假的,但曆史上也應該有相對應的原型才對。


    莫非我也和那些小說中一樣,遇到始皇帝微服私訪了?


    難道這三人是趙政,李斯?可劉三又是什麽鬼?劉季?


    不可能,這三人怎麽可能湊一塊。


    若是趙三或蒙三的話,說不定還真就是遇上始皇帝了。


    再說了,要是真遇到始皇帝的話,就我剛才說的那些話,他們也該跳起來了。


    就算始皇帝城府再好,可那些護衛剛才也是聽到了一些的。


    他們不可能不出現破綻。


    怪事了,莫非這幾人是在秦末戰亂之初就死了?


    我運氣真有這麽好,第一次出門,就能撿幾個大才?”


    此時的墨刑心中出現了許多念頭,有些念頭甚至讓墨刑都覺得有些荒謬。


    實在是眼前的三人知道的太多了。


    對於大秦內憂的分析,他們就跟看了曆史書一樣。


    “墨老弟,可是愚兄哪裏說的不對了?”


    始皇帝詢問道。


    “不不不,我隻是被老哥這言論驚到了,不曾想老哥對大秦了解如此之深呐。


    那不知老哥可有應對之策?”


    墨刑擺了擺手,再次問道。


    “變法。


    昔年商君變法,乃為圖強,為稱霸天下,大秦之民,以耕戰為先。


    而如今六國一統,戰事以少,若依舊以耕養戰,弱民強軍,嚴法治國。


    則會內憂不斷,刑徒不止。


    如今大秦應當再次變法,因以黔首修養為主。


    帝陵,阿房宮應當停工,徭役應當降低,各種嚴酷肉刑應當摒棄。


    還需廣開學府,教化黔首,如此大秦官吏問題自然迎刃而解。


    如此,大秦可安。”


    李斯這會開口道。


    “那六國貴族,以及六國百姓思念舊國又該如何處置?”


    墨刑咽了咽口水,再次問道。


    “應當分公子為諸侯,有諸侯之名,而無諸侯之權。


    以分封與郡縣並存。


    各地可迴用原名,如趙國之民,名號上依舊是趙國之民。


    不過他們需要尊秦法,守秦製,習秦風。


    如此十數年,或數十年後,再削去各地封國名號,歸於大秦,屆時自然就沒有秦民趙民之分了。”


    劉季在一旁接過話茬道。


    一人提出問題,兩人提出解決方案,甚至可行度一點都不低。


    特別是那劉三提出來的分封和郡縣並存。


    這特麽不就是劉邦用來解決問題的方法嘛。


    “難道我真是天命之子?隨便找幾個遊商,都是不世之材?”


    墨刑整個人都有點懵了,他是要試試這幾人的水平,可也沒想到這幾人的水平這麽高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幕:海外遍地銀山金樹,速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葉落瀟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葉落瀟湘並收藏天幕:海外遍地銀山金樹,速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