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之後,鑒於漢,晉兩朝的教訓。


    皇後,皇太後的權力就漸漸的開始收縮了。


    國家對於外戚集團的戒備也愈發上心了起來。


    隋唐宋元明清六朝一千多年的時間中,臨朝稱製的皇後,皇太後,加起來都沒有漢晉兩朝幾百年來的多。


    隋朝,獨孤皇後在世的時候,雖然說管楊堅管的很厲害,但那不過是在後宮之中。


    朝堂之上,雖說兩人也是一同上朝,一起處理國事。


    但出現這種情況,首先是獨孤皇後對於隋朝的建立出了大力。


    其次就是在國事方麵,獨孤皇後隻聽不說。


    即便是有不同意見,也是迴去後再說的。


    隋書上對於獨孤皇後,那也就是說她懷嫉妒之心,虛嬪妾之位,不設三妃。


    主要的記載,偏於後宮方麵,幹政方麵的記載很少,隻提了一句外預朝政。


    而到了大唐,長孫皇後名聲雖然不低。


    但是在國事方麵,她依舊是沒有什麽權力的。


    舊唐書中記載,哪怕就是李世民和長孫皇後討論國家政事。


    長孫皇後都不感興趣說:牝雞之晨,惟家之索。妾以婦人,豈敢豫聞政事?


    嗯,屬於是純純擺爛了。


    外戚方麵,長孫無忌手上的權力雖然大,可那是人家自己靠本事弄來的權力。


    而且外戚也沒有形成外戚集團,後麵唐高宗李治對付長孫無忌的時候,對付的人也基本上就是長孫無忌一家子。


    甚至在長孫無忌的事情之上,長孫皇後早就說過了。


    千萬不能讓她哥當大官,漢朝的呂家和霍家的教訓已經夠深了,她可不想自己長孫家最後也落個這樣的結果。


    不過李世民沒聽,長孫無忌也沒聽。


    李世民敢遞杆子,長孫無忌就敢順著杆子爬,最後的結果就是一家子的下場都不太好。


    也就到了武則天時期。


    武則天這個皇太後,才再次開始臨朝稱製。


    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武則天為什麽要稱帝?


    很多人會認為,武則天稱帝是對權力的掌握欲,是野心極大,是這是那的。


    可這些東西,她不稱帝,難道她就不能掌握嗎?


    對於武則天稱帝成功。


    現在很多人的看法,都是什麽大唐社會很開放。


    女帝登基大家也能接受。


    可再怎麽開放的社會,對於女子登基,那還是很抵觸的。


    畢竟在古代社會,生產力方麵的大頭,還是壓在男子身上的,這也就意味著男子掌握了更多的社會資源,這是一個客觀事實。


    即便是現在,男性相對於女性來說,也是掌握了更多的社會資源,這也是一個客觀事實。


    在這種情況下,武則天難道不知道登基對她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嗎?


    況且就是換個角度來說,哪怕武則天是個男的,她登基那都是篡位。


    高宗李治又不是沒兒子,李治的兒子還不少。


    不管怎麽講,在禮法上,也輪不到她登基不是。


    另外在權力上,自從李治病了之後,朝堂之上,大部分事情都武則天經手。


    也就是從那時候起,武則天雖沒皇帝之名,但也算是在行皇帝之事了。


    到後麵李治駕崩之後,那武則天的權力就更集中了。


    朝堂上的人,基本都是她的。


    要是沒有這個基礎的話,她也不可能登基成功不是。


    甚至後期的時候,她是想廢太子就廢太子,她想廢皇帝就廢皇帝。


    在這種情況下,她已經是事實上的皇帝了。


    而她登基,反而會有損她的名聲,以及她的利益,甚至造成國家動蕩。


    畢竟皇太後臨朝稱製,那是自古有之。


    可女子稱帝,那可是開天辟地第一遭。


    而且還是外姓女子稱帝,這就是篡位奪朝,還改了國號,這對於天下來說,就是改朝換代了。


    此時天下百姓對大唐的認可是挺高的,因為此時的大唐剛過二世,三世,正處於王朝的上升期,百姓幸福指數處於上升狀態。


    突然就改朝換代了,這時候,在一些陰謀家的運作下,出現叛亂的幾率是極高的。


    這些事情,武則天比誰都明白。


    她很清楚自己這樣做可能產生的後果,但是,她依舊是這樣做了。


    難道她是真的想把這皇位傳給自己的武家人,真的想讓大周直接代替了大唐?


    開什麽玩笑,武則天又不傻,親兒子和親侄子,這個親疏遠近她還是分的清的。


    她登基的原因,其實就一點。


    那就是皇太後在大唐的生存土壤很低了。


    武則天想要保證自己的權力,那就不能隻當一個皇太後。


    一旦她下麵有一個皇帝,哪怕這個皇帝是個傀儡皇帝。


    短時間內,這個傀儡皇帝或許不會威脅到她的權力。


    但是,大家都是讀過曆史的,大家也很清楚一點,皇太後臨朝承製永遠都隻是暫時的。


    真正的話事人,最終還是這個皇帝。


    一旦這個傀儡皇帝在位,那麽等她年紀大一點,朝堂的勢力必定會慢慢流入傀儡皇帝手上。


    然後這個傀儡皇帝就會慢慢掌握實權。


    而她這個皇太後就會被拋棄。


    這是武則天不希望看到的。


    其實武則天當皇太後的時候,和她兒子的關係,就相當於皇帝和太子一樣的關係。


    而且還是那種老年皇帝和太子關係。


    古代皇帝和太子之間的關係其實是有點悖論的,皇帝希望太子能掌握權力,這樣的話,太子登基之後,就不會被朝臣玩弄。


    但是他們又不希望太子掌握太大權力,他們怕太子造反,提前登基。


    皇帝和太子都這樣了,皇太後和傀儡皇帝,那就更別說了。


    從武則天登基的流程也不難看出,這其中還真就出現了這樣的事情。


    武則天那可是當了七年臨朝稱製的皇太後以後,才登基的。


    而且在舊唐書中就能看出這些東西。


    武則天殺人最多的時候,不是在她登基之後。


    而是在她當皇太後的時候,一個節點是李顯當傀儡皇帝的後期。


    一個節點是在李旦當傀儡皇帝的後期。


    雖然殺的人裏麵有很多是李唐王室人員,但更多的還是官員。


    這就說明,在李旦當了幾年傀儡皇帝後,已經有人開始拋棄武則天,站隊李旦了。


    另外一點,武則天她是在垂拱四年,才開始搞祥瑞那一套,比如什麽聖母臨人,永昌帝業的天授聖圖。


    這時候的武則天,都已經當了好幾年的皇太後了。


    從這裏也不難看出,武則天一開始,也就是想當一個臨朝稱製的皇太後,她的目標或許就是呂雉,鄧綏之類的。


    但是大唐那會已經沒有皇太後的生存土地了。


    她想要長久的把持權力,就隻有一條路可以走,那就是登基。


    不然的話,傀儡皇帝遲早會親政,而她也遲早會被踢出權力中心。


    所以哪怕是明知道自己登基,會遭受各種阻力,會對聲名有損,會讓朝野起動蕩。


    可為了手上的權力,武則天依舊選擇了登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幕:海外遍地銀山金樹,速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葉落瀟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葉落瀟湘並收藏天幕:海外遍地銀山金樹,速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