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仁軌之後的兩位有名丞相。


    其實按理說,是可以不算到大唐的。


    一個狄仁傑,一個張柬之。


    畢竟武則天那是把大唐的國號都改了的。


    也就是武則天的身份屬實特殊了一點。


    若不然的話,大唐,也應該跟西漢東漢,南宋北宋一樣,得來一個前唐後唐。


    不過也是因為武則天身份特殊。


    她的丈夫是大唐皇帝,兒子也是大唐皇帝,所以很少有人將大唐分開算。


    另外就是,狄仁傑也好,張柬之也好。


    他們雖然是在武則天手下當丞相,可人家卻也是身在曹營心在漢。


    是一心想要複辟大唐。


    後麵大唐的複辟,也還真多虧了這兩位。


    不過這話說迴來。


    就算是沒有這兩位,武則天大概率也不會把皇位真傳給武家的侄子。


    就跟狄仁傑說的一樣,這清明的時候,哪有侄子給姑姑掃墓的。


    這點親疏遠近,武則天還是分的清的。


    之所以她在位的時候,那麽不待見兒子。


    主要原因,可能就是怕她兒子在她活著的時候,就跳出來搞複辟。


    誰讓老李家,在這種活上的熟練度點滿了呢。


    可惜,她千防萬防的,最後還是來了一場政變,讓她最後也沒有在皇位上駕崩。


    但是這事情吧,主要是武則天自己作的。


    武則天這女皇帝,能力肯定強的,可她幹的荒唐事也不少。


    比如晚年的時候嗎,武則天就因為寵幸男寵。


    把自己孫子,孫女,孫女婿都逼死了,這孫女婿還是她侄孫子,也就是武家的人。


    這就導致到神龍政變的時候,連武家的人都支持太子搞政變了,就挺離譜的。


    隻是這事情,也可能是武則天自己謀劃的,因為在神龍政變之後。


    武家並沒有立刻遭到清洗,還是後麵韋後之亂的時候,武家才被清洗了一番。


    若是當時李顯複辟的時候,武家沒有支持太子的話。


    那李顯登基後,指定是要對武家進行清洗的。


    至於後麵的韋後之亂,那也是武三思自己作的。


    好了,說迴狄仁傑和張柬之。


    提起狄仁傑,大家想到的應該就是狄胖胖了。


    甚至網上正兒八經的狄仁傑畫像,現在也是越看越像狄胖胖了。


    狄仁傑曾經確實辦理過不少案宗,但那僅僅隻是處理案宗,並沒有像電視劇中一樣,去現場查案之類的。


    畢竟作為武周的常務副皇帝,狄公可沒那麽多空閑滿世界去辦案。


    不過他和契丹,和突厥的作戰倒是真的。


    而且他也還真當過河北道行軍元帥,也真的有便宜行事之權。


    另一個張柬之了。


    大唐能迴到李家手上,這位可是真出了大力的。


    前麵說,就算沒有狄仁傑,和張柬之,武則天大概率也會把皇位給李顯。


    但是,這是有一個前提的,那就是得李顯敢要不是。


    若是沒有張柬之的話,李顯那慫包一輩子估計都當不上皇帝。


    大家都說阿鬥扶不起,實際上李顯才是真的扶不起。


    神龍政變,說是李顯發動的政變。


    但是,這一切都是張柬之安排好的。


    事情的謀劃,發動的時間,宮中的禁衛,事後的爭取。


    基本上都是張柬之和幾個大臣完成的。


    在政變之前,武則天已經重病,那時候張柬之和李顯提了一句,說你媽老了,你該繼承一下你們老李家習俗了。


    李顯是滿口答應,說你們去弄吧,到時候我將帶頭衝鋒,一舉拿下玄武門。


    聽到李顯這話,張柬之還以為李顯以往的軟弱都是裝的呢。


    結果萬事俱備,一切都安排好了,隻要李顯走走過場的時候。


    李顯怕了。


    當時張柬之他們政變的理由就是除掉武則天的男寵嘛。


    說這兩男寵是反賊,控製了武則天,他們僅僅隻是為了誅殺小人。


    這種理由聽聽就行,反正就這麽個事吧。


    可到要入宮的時候,李顯慫了,他說這小人是要弄死,但是武則天現在身體不好,我們現在這樣進去會嚇著她,要不今天這事情就算了。


    幹脆等改天我們再來。


    話說這李顯真是李世民的孫子嗎?


    造反這種事情,哪裏有開始了再放棄的?


    這要是放棄了,那第二早上,估計誰都跑不掉了的。


    於是張柬之就讓人把李顯抱上馬,那會的李顯已經嚇的不能自己上馬了。


    進到宮中,張柬之帶人把張易之和張昌宗這兩個武則天的男寵哢嚓了之後。


    武則天看到這麽多人進來,心裏肯定是知道發生了什麽。


    但是她還是質問了大家一句。


    張柬之就說,是張易之和張昌宗這兩人要造反,大家是受太子之命過來誅殺反賊的。


    這也是麵子上的話,不管怎麽說,都不能直接逼宮不是。


    武則天就說了一句,行,反賊既然誅殺了,那太子也早點迴東宮吧。


    都到這種情況了,皇宮已經控製了,朝中的人,也基本上全員支持李顯登基了。


    武則天這會還病重了,阻力已經全部消失了。


    可以說李顯的屁股都已經坐到皇位上了,事情都到這份上了。


    結果,他因為武則天這句話,是真打算繼續迴東宮當太子。


    這操作,那是把現場的人都給看傻了。


    李顯這是真當自己過來平叛的不成?這會迴去了,明天誰還能活?


    還好有人及時站出,跟武則天說,這皇位是高宗傳下來的,之前太子年幼,就由你代為執掌。


    現在太子也不小了,你也該把位置讓出來了,這樣大家的體麵。


    這樣,李顯才算當上了皇帝。


    按理講,在李顯登基後,張柬之這麽大的功勞,就算不權傾朝野,那也應該加官進爵才對吧。


    可李顯這人,對別人唯唯諾諾,對張柬之這種真心忠於他的人,他可是一點都不手軟。


    很快就在武三思和韋後慫恿下,把張柬之調出了京城。


    沒兩年,張柬之就氣憤而死了。


    張柬之後麵的大唐丞相,也就隻有玄宗時期那幾個了,姚崇,張九齡,李林甫,楊國忠。


    算是兩忠兩奸,不過李林甫不能完全說他是奸臣。


    他說到底不過就是李隆基手上的一隻手套。


    況且開元盛世很長一段時間,都算是他在撐著,是他在左右平衡,才能讓那個盛世持續那麽久。


    不然,或許早就崩了。


    事實也是這樣。


    他死後沒多久,天下就變了。


    所以很多事情,真不能隻看表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幕:海外遍地銀山金樹,速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葉落瀟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葉落瀟湘並收藏天幕:海外遍地銀山金樹,速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