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癡情的大明皇帝們
天幕:海外遍地銀山金樹,速搶 作者:葉落瀟湘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視頻繼續:
【大明有朱元璋和馬皇後這一對,開的這個好頭,所以大明後麵的皇帝,除了個別之外,基本上就是人均情種了。
首先登場的,那就是永樂大帝朱棣和皇後徐妙雲了。
徐皇後是徐達的閨女。
由於父輩的關係,所以朱棣和徐妙雲兩人,也算是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的關係了。
在那個年代,還是出生在那種家庭之中。
朱棣和徐妙雲,居然在訂婚之前就已經談上了,而且一談就是三年。
更重要的,他們兩人還是在馬皇後麵前談上的。
那會徐妙雲是在馬皇後邊上侍奉的。
當然,這個侍奉肯定不是去當什麽侍女了。
畢竟徐妙雲那是徐達家裏的閨女,對於馬皇後來說,跟親侄女沒太大區別,弄不好還是馬皇後帶大的都有可能。
所以,這說是去侍奉,估計也就是跟走親戚差不多的意思。
然後朱棣去請安的時候,他和徐妙雲兩人就對眼了,算是一見鍾情吧,也可能僅僅隻是朱棣的一見鍾情。
反正朱棣就是纏上了徐妙雲,後麵再去請安的時候,朱棣就賴在馬皇後那裏不走了。
陪著徐妙雲一起站在馬皇後的身後兩側,當時還被宮中的人,稱之為金童玉女。
說實話,他們倆中間的事情,要是沒有馬皇後和朱元璋的湊合,up主是不信的。
他們這一對,除了青梅竹馬的關係之外。
在後麵經曆的事情,那也是一點不少。
朱棣造反的時候,朱棣跑出去找救兵。
那時候就是徐皇後帶著幾個兒子,在北京城守家的。
隻是可惜,徐皇後走的有點早。
在永樂五年的時候,徐皇後就走了。
徐皇後死後,後麵的十幾年中,朱棣就沒有再立皇後。
永樂大帝,一共有九個子女,三子六女,其中三子四女,都是徐皇後所生。
當然,根據野史記載,朱棣在徐皇後死後,是有想過要娶小姨子徐妙錦的。
甚至還把人家徐妙錦逼的出了家。
不過這是野史,應該是不保真的,但是,也不是沒有可能。
這個野史還有一點點依據。
但是前段時間有一部電視劇,在那劇情之中。
朱棣在得知自己要和徐妙雲結婚後,他居然逃婚了?還逃到了徐達軍中。
然後跟著徐達在打蒙元的時候,朱棣居然和一蒙古姑娘相互看對了眼,那是一邊打仗,一邊談情說愛。
在劇中這蒙古姑娘,就被硬生生塑造成了朱棣的白月光,徐妙雲反倒是讓朱棣很不爽。
好嘛,隻能說這導演的腦洞,那是真有夠大的,這種無腦劇情,他到底是怎麽想出來的?
你也不怕永樂大帝晚上過去找你談心啊!
你要是說想宣揚什麽反對包辦婚姻的思想,我也能理解。
但你可以直接把朱棣和徐妙雲,在馬皇後邊上偷偷摸摸談戀愛的事情,稍微修修改改拍出來嘛,那樣不也是自由戀愛嘛,而且那種偷偷摸摸的感覺,讓人看起來不是更來勁?
非要去整一個蒙古姑娘出來,你想表達點啥?不是說蒙古姑娘不行,而是你也稍稍看看當時的背景啊!
就不說兩族之間的恩怨問題,光是朱棣在徐達軍中,他就必然會被各種監視。
他是皇子,徐達不可能不管他的,暗中肯定是有保護的。
若是讓徐達知道朱棣背著自家閨女,和蒙古姑娘談上了,那這蒙古姑娘大概率會消失。
因為不管是於公於私,這人都得消失。
於公來說,那是避免朱棣中了敵人的美人計,於私來說,自家女婿擱外麵找上小三了,哪個老丈人忍得住?
更離譜的是,你這部劇,還整了一個古裝正劇的名頭。
好吧,其實這個名頭倒也沒什麽。
畢竟要說你不正吧,你這一部劇下來,裏麵還真有不少東西。
很多地方確實是符合曆史的,甚至是一些細節上,都做了考究。
再一個就是演員的演技,也還算可以,人均在線吧,總的來說,這部劇是能看下去的。
可要說你正吧,你能讓朱棣,去草原談戀愛。
不知道情況的,估計還以為在看大明戰神呢,畢竟除了他,還有會去草原談戀愛呢。
你要拍大明戰神去了草原談戀愛,那就很正常了,畢竟這算是在曆史上有記載的。
但你讓朱棣去的話,那就有些惡心人了。
這部劇看下來,那就好比你花一年工資,買了一份你非常想吃的食物。
你以為,你買的的會是珍珠翡翠白玉湯,結果上來的卻是爛菜葉子煮酸豆腐。
扔了吧,花了那麽多錢,舍不得,吃了吧,那是真惡心。】
.........
網友【彈幕】:“這也不全是導演的問題,是有人喜歡看這種劇情,劇情中要是沒點愛情,怎麽吸引受眾呢?
導演也不過就是為了迎合一些人的口味,才這樣拍的而已,他心裏其實比誰都清楚。”
網友【彈幕】:“還不是導演的問題?那難道是我的問題?是我不配看了?
我看電視還得為他導演著想不成?
他迎合一些人的口味,就得在劇中摻這種狗血?
up主也沒說錯啊!他要是想拍點愛情故事的話,大可以拍朱棣和徐妙雲的嘛。
這兩位又不是沒談過,還是偷偷摸摸談的,拍出來不是更有賣點?他非要搞這樣的劇情,那不是欠噴是什麽?”
網友【彈幕】:“導演應該是想拍一部,曆史黨能看,戀愛黨也能看的電視劇出來。
所以他在拍正劇的時候,就摻了愛情故事進去。
結果讓導演沒想到的是,這愛情故事,那就跟往大米裏摻了一把沙一樣,結果就是誰都不想吃了。
曆史黨看的惡心,戀愛黨看的無聊,最後就是兩頭不討好了。”
網友【彈幕】:“其實大明風華也差不多,隻是朱瞻基的愛情,知道的人少一些而已。
那樣黑胡皇後,捧孫妖後,大家都覺得正常,人胡皇後得多冤枉啊!
無故被廢,天下憐之,這可是史書上的記載,結果到後世的時候,胡皇後還被這樣編排,真就是比竇娥還冤了。
而朱棣的愛情故事,知道的人要多很多,大家對於導演的這種設定不能接受,所以大明風華火了,而他卻沒了。”
..........
【朱棣和徐皇後之後,接下來登場的就是明仁宗朱高熾和張皇後了。
這一對在記載之中,其實也沒什麽轟轟烈烈的愛情故事。
但是張皇後一生,那可謂是相當精彩了。
她是洪武朝出生,到戰神時期才死。
曆經了洪武,建文,永樂,洪熙,宣德,正統六朝。
還是大明的第一個太後,太皇太後,這到不是因為張皇後有多長壽,屬實是她丈夫兒子都不咋爭氣,那是一個比一個死的早。
不過在她和朱高熾的感情方麵,曆史上記載的就稍稍少了一點。
沒辦法,朱高熾死的太早了,僅僅在位一年不到。
但根據朱高熾登基之前,對張皇後的記載,也能看出她和仁宗恩愛的一些論點,在張皇後當太子妃的時候。
她就已經開始管理後宮事務了。
嗯,有時候真想不懂,朱高煦這個漢王,他是怎麽敢和朱高熾爭皇位的。
朱高熾這個太子,在永樂朝當上了常務副皇帝,永樂總共才多少年,太子六次監國。
張皇後這個太子妃,在徐皇後死後,就當上了常務副皇後,管理著朱棣後宮妃嬪的事務,這兩對於漢王他們來說,那可真算的上是長兄如父,長嫂如母了。
這大明,家裏家外的事情,都被這兩夫妻管了,漢王他是怎麽敢想的啊!?
另外一點,就是在朱高熾死後,張皇後是有幹政的。
不過人家張皇後幹政,可不是什麽禍亂朝野,人家在世的時候,弄的還是不錯的。
若是張皇後還活久一些,大明戰神這個事件,是有很大幾率不會發生的,大明的曆史都有可能被改寫。
但話說迴來,張皇後就是活再久,她也不可能把戰神也熬死,以大明戰神的表現,就算是沒有土木堡,戰神也可能會弄出點其他動靜,說不定那時候他還已經把於謙殺了,最後造成的危害更大,反正他就不是一個什麽當皇帝的料,純純廢物一個。
畢竟戰神第一次,那還可以說是因為年少無知,才犯的錯,但他二次登基後,也沒見他把國家弄多好,反而是再次敗家。
..........
再後麵就是朱瞻基和孫若微這兩人了。
雖然孫若微這人被稱為妖後,但朱瞻基和她的感情絕對是真的。
朱瞻基為了把她立為皇後,可沒少廢心思。
連朱棣給他親自挑選的皇後都被他無故廢了。
另外孫若微和朱瞻基的關係,與《大明風華》中是有很大不同的。
孫若微可不是什麽反賊出身,她在十來歲的時候,孫若微就進了太子府,是和朱瞻基一起長大的,也算是兩小無猜了。
畢竟大明對於皇家娶妻的人選,不會去要求豪門大族之類的,可對背景還是有要求的。
最少,那也要身份幹淨不是,真要是反賊出身,不可能成為一國皇後的。
這一對就不多說了,你隻要知道孫若微是反派就行了。
《大明風華》雖然對她行為進行了全麵洗白,可對她的身份,卻標識的清清楚楚。
對大明來說,她就是反賊。
還有戰神和錢皇後。
戰神雖然是各方麵的拉胯,對於兄弟臣子來說,他可謂是無情無義到了極點。
對於國家來說,他也是昏庸無比,兩度敗家,荒唐至極。
可他和錢皇後之間的感情,是沒法黑的。
在戰神被抓走後,錢皇後是日日拜佛夜夜哭,拜斷了一條腿,又哭瞎了一隻眼。
由此可見她對戰神的情誼了。
而戰神迴來之後,也沒有說嫌棄過已經瞎眼瘸腿的錢皇後。
哪怕就是到了二次登基,再次當上皇帝後,也沒有嫌棄過錢皇後。
然後就是憲宗和萬貴妃了。
他們倆的愛情,雖然畸形了那麽一點點。
可你要帶入萬貴妃的角度,那他們兩個的愛情,那就是一本大明版的《霸道皇帝愛上我》了
再說了萬貴妃,很大程度上都是被抹黑了的,也就是大家說的可惡而已。
實際上的萬貴妃,除了年紀大點,能黑的地方並不多,至於什麽差點殺皇子的事情,大概率是訛傳。
也沒有過於恃寵而驕,最少,她沒有給自家弟兄封很多侯爵伯爵的。
但接下來的這位可就不是這樣了。
明憲宗之後,那就到了古代曆史上,堪稱最癡情皇帝,也就是明孝宗弘治皇帝了。
身為皇帝,一生就娶了一個媳婦,再也沒有其他後宮了。
這......高低是白當了一屆皇帝啊!
咱們現在,為什麽那麽多人想穿越迴去?
真是奔著建功立業,九五之尊去的?
一部分人,或許確實如此,但更多的人,其實還是奔著三宮六院去的。
畢竟古代那生活水平,相較於咱們當下而言,也就這玩意讓人有些期待了。
至於其他方麵,哪怕你就是皇帝,相對於咱們現在的生活來說。
多多少少也是差了一點東西的,特別是那種想去當個好皇帝的,那日子就更難過了。
結果他這個皇帝倒好,就娶一個媳婦,至少在這一方麵,從始皇帝開始算,到溥儀結束,神州幾百皇帝,真就這麽一個。
而且古代嬰兒的夭折率就擺在那裏。
他一個皇帝,就娶一個媳婦,癡情是癡情了,可就是容易出現絕嗣的情況。
事實證明,最後他還真就絕嗣了,正德皇帝沒有後代,嘉靖帝還是從成化帝那一脈找過來的。
弘治皇帝這一脈直接就沒人了。
........
弘治皇帝這個癡情種後麵的兩代,就差點意思了。
正德皇帝直接就沒有後代,史書上是說他年輕的時候,把身子玩壞了。
野史上則是說他在民間和一個寡婦有一段愛情。
到底有沒有就不得而知了,不過以正德皇帝這貪玩的性子,那也不是沒有可能。
......
【大明有朱元璋和馬皇後這一對,開的這個好頭,所以大明後麵的皇帝,除了個別之外,基本上就是人均情種了。
首先登場的,那就是永樂大帝朱棣和皇後徐妙雲了。
徐皇後是徐達的閨女。
由於父輩的關係,所以朱棣和徐妙雲兩人,也算是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的關係了。
在那個年代,還是出生在那種家庭之中。
朱棣和徐妙雲,居然在訂婚之前就已經談上了,而且一談就是三年。
更重要的,他們兩人還是在馬皇後麵前談上的。
那會徐妙雲是在馬皇後邊上侍奉的。
當然,這個侍奉肯定不是去當什麽侍女了。
畢竟徐妙雲那是徐達家裏的閨女,對於馬皇後來說,跟親侄女沒太大區別,弄不好還是馬皇後帶大的都有可能。
所以,這說是去侍奉,估計也就是跟走親戚差不多的意思。
然後朱棣去請安的時候,他和徐妙雲兩人就對眼了,算是一見鍾情吧,也可能僅僅隻是朱棣的一見鍾情。
反正朱棣就是纏上了徐妙雲,後麵再去請安的時候,朱棣就賴在馬皇後那裏不走了。
陪著徐妙雲一起站在馬皇後的身後兩側,當時還被宮中的人,稱之為金童玉女。
說實話,他們倆中間的事情,要是沒有馬皇後和朱元璋的湊合,up主是不信的。
他們這一對,除了青梅竹馬的關係之外。
在後麵經曆的事情,那也是一點不少。
朱棣造反的時候,朱棣跑出去找救兵。
那時候就是徐皇後帶著幾個兒子,在北京城守家的。
隻是可惜,徐皇後走的有點早。
在永樂五年的時候,徐皇後就走了。
徐皇後死後,後麵的十幾年中,朱棣就沒有再立皇後。
永樂大帝,一共有九個子女,三子六女,其中三子四女,都是徐皇後所生。
當然,根據野史記載,朱棣在徐皇後死後,是有想過要娶小姨子徐妙錦的。
甚至還把人家徐妙錦逼的出了家。
不過這是野史,應該是不保真的,但是,也不是沒有可能。
這個野史還有一點點依據。
但是前段時間有一部電視劇,在那劇情之中。
朱棣在得知自己要和徐妙雲結婚後,他居然逃婚了?還逃到了徐達軍中。
然後跟著徐達在打蒙元的時候,朱棣居然和一蒙古姑娘相互看對了眼,那是一邊打仗,一邊談情說愛。
在劇中這蒙古姑娘,就被硬生生塑造成了朱棣的白月光,徐妙雲反倒是讓朱棣很不爽。
好嘛,隻能說這導演的腦洞,那是真有夠大的,這種無腦劇情,他到底是怎麽想出來的?
你也不怕永樂大帝晚上過去找你談心啊!
你要是說想宣揚什麽反對包辦婚姻的思想,我也能理解。
但你可以直接把朱棣和徐妙雲,在馬皇後邊上偷偷摸摸談戀愛的事情,稍微修修改改拍出來嘛,那樣不也是自由戀愛嘛,而且那種偷偷摸摸的感覺,讓人看起來不是更來勁?
非要去整一個蒙古姑娘出來,你想表達點啥?不是說蒙古姑娘不行,而是你也稍稍看看當時的背景啊!
就不說兩族之間的恩怨問題,光是朱棣在徐達軍中,他就必然會被各種監視。
他是皇子,徐達不可能不管他的,暗中肯定是有保護的。
若是讓徐達知道朱棣背著自家閨女,和蒙古姑娘談上了,那這蒙古姑娘大概率會消失。
因為不管是於公於私,這人都得消失。
於公來說,那是避免朱棣中了敵人的美人計,於私來說,自家女婿擱外麵找上小三了,哪個老丈人忍得住?
更離譜的是,你這部劇,還整了一個古裝正劇的名頭。
好吧,其實這個名頭倒也沒什麽。
畢竟要說你不正吧,你這一部劇下來,裏麵還真有不少東西。
很多地方確實是符合曆史的,甚至是一些細節上,都做了考究。
再一個就是演員的演技,也還算可以,人均在線吧,總的來說,這部劇是能看下去的。
可要說你正吧,你能讓朱棣,去草原談戀愛。
不知道情況的,估計還以為在看大明戰神呢,畢竟除了他,還有會去草原談戀愛呢。
你要拍大明戰神去了草原談戀愛,那就很正常了,畢竟這算是在曆史上有記載的。
但你讓朱棣去的話,那就有些惡心人了。
這部劇看下來,那就好比你花一年工資,買了一份你非常想吃的食物。
你以為,你買的的會是珍珠翡翠白玉湯,結果上來的卻是爛菜葉子煮酸豆腐。
扔了吧,花了那麽多錢,舍不得,吃了吧,那是真惡心。】
.........
網友【彈幕】:“這也不全是導演的問題,是有人喜歡看這種劇情,劇情中要是沒點愛情,怎麽吸引受眾呢?
導演也不過就是為了迎合一些人的口味,才這樣拍的而已,他心裏其實比誰都清楚。”
網友【彈幕】:“還不是導演的問題?那難道是我的問題?是我不配看了?
我看電視還得為他導演著想不成?
他迎合一些人的口味,就得在劇中摻這種狗血?
up主也沒說錯啊!他要是想拍點愛情故事的話,大可以拍朱棣和徐妙雲的嘛。
這兩位又不是沒談過,還是偷偷摸摸談的,拍出來不是更有賣點?他非要搞這樣的劇情,那不是欠噴是什麽?”
網友【彈幕】:“導演應該是想拍一部,曆史黨能看,戀愛黨也能看的電視劇出來。
所以他在拍正劇的時候,就摻了愛情故事進去。
結果讓導演沒想到的是,這愛情故事,那就跟往大米裏摻了一把沙一樣,結果就是誰都不想吃了。
曆史黨看的惡心,戀愛黨看的無聊,最後就是兩頭不討好了。”
網友【彈幕】:“其實大明風華也差不多,隻是朱瞻基的愛情,知道的人少一些而已。
那樣黑胡皇後,捧孫妖後,大家都覺得正常,人胡皇後得多冤枉啊!
無故被廢,天下憐之,這可是史書上的記載,結果到後世的時候,胡皇後還被這樣編排,真就是比竇娥還冤了。
而朱棣的愛情故事,知道的人要多很多,大家對於導演的這種設定不能接受,所以大明風華火了,而他卻沒了。”
..........
【朱棣和徐皇後之後,接下來登場的就是明仁宗朱高熾和張皇後了。
這一對在記載之中,其實也沒什麽轟轟烈烈的愛情故事。
但是張皇後一生,那可謂是相當精彩了。
她是洪武朝出生,到戰神時期才死。
曆經了洪武,建文,永樂,洪熙,宣德,正統六朝。
還是大明的第一個太後,太皇太後,這到不是因為張皇後有多長壽,屬實是她丈夫兒子都不咋爭氣,那是一個比一個死的早。
不過在她和朱高熾的感情方麵,曆史上記載的就稍稍少了一點。
沒辦法,朱高熾死的太早了,僅僅在位一年不到。
但根據朱高熾登基之前,對張皇後的記載,也能看出她和仁宗恩愛的一些論點,在張皇後當太子妃的時候。
她就已經開始管理後宮事務了。
嗯,有時候真想不懂,朱高煦這個漢王,他是怎麽敢和朱高熾爭皇位的。
朱高熾這個太子,在永樂朝當上了常務副皇帝,永樂總共才多少年,太子六次監國。
張皇後這個太子妃,在徐皇後死後,就當上了常務副皇後,管理著朱棣後宮妃嬪的事務,這兩對於漢王他們來說,那可真算的上是長兄如父,長嫂如母了。
這大明,家裏家外的事情,都被這兩夫妻管了,漢王他是怎麽敢想的啊!?
另外一點,就是在朱高熾死後,張皇後是有幹政的。
不過人家張皇後幹政,可不是什麽禍亂朝野,人家在世的時候,弄的還是不錯的。
若是張皇後還活久一些,大明戰神這個事件,是有很大幾率不會發生的,大明的曆史都有可能被改寫。
但話說迴來,張皇後就是活再久,她也不可能把戰神也熬死,以大明戰神的表現,就算是沒有土木堡,戰神也可能會弄出點其他動靜,說不定那時候他還已經把於謙殺了,最後造成的危害更大,反正他就不是一個什麽當皇帝的料,純純廢物一個。
畢竟戰神第一次,那還可以說是因為年少無知,才犯的錯,但他二次登基後,也沒見他把國家弄多好,反而是再次敗家。
..........
再後麵就是朱瞻基和孫若微這兩人了。
雖然孫若微這人被稱為妖後,但朱瞻基和她的感情絕對是真的。
朱瞻基為了把她立為皇後,可沒少廢心思。
連朱棣給他親自挑選的皇後都被他無故廢了。
另外孫若微和朱瞻基的關係,與《大明風華》中是有很大不同的。
孫若微可不是什麽反賊出身,她在十來歲的時候,孫若微就進了太子府,是和朱瞻基一起長大的,也算是兩小無猜了。
畢竟大明對於皇家娶妻的人選,不會去要求豪門大族之類的,可對背景還是有要求的。
最少,那也要身份幹淨不是,真要是反賊出身,不可能成為一國皇後的。
這一對就不多說了,你隻要知道孫若微是反派就行了。
《大明風華》雖然對她行為進行了全麵洗白,可對她的身份,卻標識的清清楚楚。
對大明來說,她就是反賊。
還有戰神和錢皇後。
戰神雖然是各方麵的拉胯,對於兄弟臣子來說,他可謂是無情無義到了極點。
對於國家來說,他也是昏庸無比,兩度敗家,荒唐至極。
可他和錢皇後之間的感情,是沒法黑的。
在戰神被抓走後,錢皇後是日日拜佛夜夜哭,拜斷了一條腿,又哭瞎了一隻眼。
由此可見她對戰神的情誼了。
而戰神迴來之後,也沒有說嫌棄過已經瞎眼瘸腿的錢皇後。
哪怕就是到了二次登基,再次當上皇帝後,也沒有嫌棄過錢皇後。
然後就是憲宗和萬貴妃了。
他們倆的愛情,雖然畸形了那麽一點點。
可你要帶入萬貴妃的角度,那他們兩個的愛情,那就是一本大明版的《霸道皇帝愛上我》了
再說了萬貴妃,很大程度上都是被抹黑了的,也就是大家說的可惡而已。
實際上的萬貴妃,除了年紀大點,能黑的地方並不多,至於什麽差點殺皇子的事情,大概率是訛傳。
也沒有過於恃寵而驕,最少,她沒有給自家弟兄封很多侯爵伯爵的。
但接下來的這位可就不是這樣了。
明憲宗之後,那就到了古代曆史上,堪稱最癡情皇帝,也就是明孝宗弘治皇帝了。
身為皇帝,一生就娶了一個媳婦,再也沒有其他後宮了。
這......高低是白當了一屆皇帝啊!
咱們現在,為什麽那麽多人想穿越迴去?
真是奔著建功立業,九五之尊去的?
一部分人,或許確實如此,但更多的人,其實還是奔著三宮六院去的。
畢竟古代那生活水平,相較於咱們當下而言,也就這玩意讓人有些期待了。
至於其他方麵,哪怕你就是皇帝,相對於咱們現在的生活來說。
多多少少也是差了一點東西的,特別是那種想去當個好皇帝的,那日子就更難過了。
結果他這個皇帝倒好,就娶一個媳婦,至少在這一方麵,從始皇帝開始算,到溥儀結束,神州幾百皇帝,真就這麽一個。
而且古代嬰兒的夭折率就擺在那裏。
他一個皇帝,就娶一個媳婦,癡情是癡情了,可就是容易出現絕嗣的情況。
事實證明,最後他還真就絕嗣了,正德皇帝沒有後代,嘉靖帝還是從成化帝那一脈找過來的。
弘治皇帝這一脈直接就沒人了。
........
弘治皇帝這個癡情種後麵的兩代,就差點意思了。
正德皇帝直接就沒有後代,史書上是說他年輕的時候,把身子玩壞了。
野史上則是說他在民間和一個寡婦有一段愛情。
到底有沒有就不得而知了,不過以正德皇帝這貪玩的性子,那也不是沒有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