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就是這些背景,但是疏勒城戰鬥的起因,則是在公元75年,。


    也就是大漢重新在西域設置都護府的次年。


    率先動手的,並不是匈奴,而是焉耆、龜茲這兩個國家。


    他們直接對西域都護府發起了進攻,大漢任命的都護陳睦被殺。


    之前也說了,西域都護府駐軍是很分散的,這裏幾十人,那裏幾百人的,都不在一個地方的。


    而這都護府,那就是西域各軍的指揮部。


    陳睦一死,就是指揮部沒了,各駐軍之間的聯係直接被掐斷了。


    耿恭一部當時附近確實是有友軍。


    但那友軍的情況也不是很理想,他們那時候,已經被車師以及匈奴的部隊包圍了。


    得知這消息後,耿恭派出副將和三百人前去救援。


    但很可惜,救援並沒有起到任何作用。


    就連耿恭派去救援的人,也全部損失殆盡。


    而且更糟糕的是,匈奴和車師的部隊,以及朝耿恭所在的金滿城。


    這一仗根據是後漢書上的記載,就有那麽一點蒼天相助了。


    匈奴和車師的幾萬部隊剛到金滿城,暴風雨就來了。


    然後,耿恭率部下用毒箭攻擊匈奴部隊。


    在打退一波進攻之後,耿恭就放出話去,說他們用的箭是漢家神箭。


    這種箭矢隻要射到人,那傷口必定腐爛,而且無藥可醫。


    最後整個人都會一點點爛掉。


    匈奴軍隊一開始那是不信的,但是沒兩天,匈奴和車師的軍隊就人心惶惶了。


    因為耿恭說的一點沒錯,那些中了箭傷的,傷口真的爛了。


    匈奴和車師不得已隻得暫時撤兵。


    其實這也沒什麽奇怪的,古代的毒箭,大多都會在金汁裏插一下。


    然後匈奴大軍又是冒雨進攻。


    他們被雨這樣一淋,就是沒受傷都可能被淋出一個感冒發燒之類的出來。


    結果還被沾了金汁的箭矢射中,加之古代胡人的醫療水平也就那樣。


    這一套下來,基本就沒有活命可能了。


    匈奴退軍之後,耿恭並沒有繼續待在金滿城,而是帶著部隊前去了疏勒城。


    這疏勒城易守難攻,且邊上還有一條深水河。


    所以耿恭就選擇了在這據守,此時的時間是公元75年五月。


    公元75年七月,也就是兩個月後,匈奴和車師大軍再次來襲,包圍了疏勒城,疏勒城保衛戰正式開始。


    而這時候,恰好大漢的皇帝,漢明帝劉莊死了。


    皇帝的死,那是天大的事,耿恭這一支部隊,朝廷也就沒有時間去管了。


    直到次年,新帝登基,才派軍前來救援。


    等救援部隊到達時,已經是公元76年二月了。


    這七個月的時間,對於耿恭一部來說,每一天都是煎熬。


    特別是後麵幾個月。


    開始的時候,其實也不是那麽難熬。


    畢竟疏勒城易守難攻,匈奴又是騎兵,騎兵攻城自然是不易的。


    水源方麵充足,糧草也事先有準備。


    另外,車師的一個王後,和漢朝有關係,好像是和親公主的後代。


    所以時不時的也給疏勒城中送點東西過來,還給耿恭提供一些匈奴那邊的情報。


    說實話,這一段要是讓現在導演來拍的話,高低得整個十幾集愛情故事進去,畢竟這事情確實好寫愛情故事。


    比如史書上記載的原文是,後王夫人先世漢人,常私以虜情告恭,又給以糧餉。


    若是導演稍稍改一下,把那個虜字去掉,常私以情告恭,這愛情故事不就來了嘛。


    不過這種好日子,耿恭並沒有過多久。


    畢竟匈奴人也不是傻子。


    他們直接把疏勒城外的那條河給堵了,水源瞬間就沒了。


    耿恭讓人在城中打井,按理講,疏勒城緊鄰河流。


    那在這城中打井,應該是很容易出水才對。


    結果就是,打了十五丈下去,硬是沒有一滴水。


    最後甚至要榨馬糞裏麵的水喝了。


    吃的方麵,那就更別說了,什麽都吃完了,到最後是將身上穿著牛皮甲煮了充饑。


    可以說是彈盡糧絕了。


    這時候匈奴那邊也知道城裏大概是沒東西吃了。


    於是就派人前去勸降。


    耿恭一看有人來勸降,那是不由的咽了咽口水。


    然後客客氣氣的把匈奴勸降的人迎了進去。


    當晚,耿恭軍中加餐,吃上肉了。


    《滿江紅》中那句壯誌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的典故,應該就是從這裏來的。


    就這樣,在缺水缺糧的情況下,耿恭等來了援軍。


    援軍到的時候,城中還有二十六人。


    但在迴到玉門關的時候,便僅活下來了十三人。


    可惜的是,即便是這十三人,最後留下名字的,也僅僅隻有四人。


    分別是耿恭,範羌,石修,張封,耿恭就不要說了,他是整場戰鬥的指揮。


    範羌則是一直堅持要去救耿恭,真要說起來,他其實是沒有參加後麵戰鬥的。


    他在公元75年秋,匈奴還沒有圍攻疏勒的時候,就被耿恭派了出去領取秋衣以及秋糧。


    還有就是將這邊的事情匯報上去,結果迴去後就遇到了國喪,到最後是和救援部隊一起過去的。


    至於另外兩人之所以能留下名字,那也是因為他們不是大頭兵,他們身上都有一些官職,所以迴去之後被升官,然後就記錄了上去。


    當然,另外九人也不差,都成了羽林軍。


    這待遇是真不差了,漢朝羽林軍,那是皇帝親軍,待遇屬於最高一檔了。


    隻可惜沒能在史書上留下名字,隻留下了事跡。】


    ........


    網友【彈幕】:“耿恭:勸降?快快快,趕緊放吊籃拉上來,可不能讓他跑了【狗頭】【狗頭】。”


    網友【彈幕】:“打了那麽久都沒死,結果在迴來的路上死了,這也太可惜了吧.......”


    網友【彈幕】:“你也不看看當時的環境,他們迴來的時候,天山上的雪能沒過膝蓋。


    加之他們後麵幾個月是沒吃好沒喝好,又經過長時間的高強度戰鬥,身體早透支了。


    一半的存活率不低了。”


    網友【彈幕】:“耿恭這樣都沒封侯,實在是有些說不過去了。”


    網友【彈幕】:“漢朝侯爵的含金量超過你想象,哪怕是到了漢末,各種權臣諸侯滿世界封官,封將軍,但封侯的是真不多。


    就連關羽也僅僅隻是亭侯,諸葛丞相,也不過是個鄉侯。


    甚至曹操最初的夢想,也不過就是在墓碑上刻上“漢征西將軍曹候之墓”


    注意,他是把征西將軍放前麵的。


    也就是說,他對侯位的期望,應該也就是一個亭侯之類的。


    耿恭這一仗是打的苦,是打的難,但總來說,他是失敗的,哪怕這個失敗的原因不能往他身上推,但失敗就是失敗。


    封侯的硬指標達不到,那就是不能封侯。”


    網友【彈幕】:“除非耿恭真和電影演的一樣,殺了一個匈奴的王子,那他真有可能封侯,不然的話,就疏勒城一戰封侯很難,不過要是後麵再立下戰功的話,封侯應該不是難事。


    可惜了,後麵耿恭性子太直,得罪了人,被奸人彈劾,最後就被塵封了,再也沒有機會去戰場上立功了。。”


    網友【彈幕】:“哈?耿恭下場這麽慘嗎?”


    網友【彈幕】:“祁廳長說的沒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幕:海外遍地銀山金樹,速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葉落瀟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葉落瀟湘並收藏天幕:海外遍地銀山金樹,速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