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8年7月。


    在你的大軍一夜滅掉樓蘭,並將整個樓蘭從地圖上抹去之後。


    西域諸國終於是老老實實的俯首稱臣,沒有人再蹦躂了。】


    網友【彈幕】:“樓蘭:???”


    網友【彈幕】:“樓蘭:我?我招誰惹誰了?”


    網友【彈幕】:“樓蘭:明敕星馳封寶劍,辭君一夜取樓蘭。


    這句詩不應該是誇張的嗎?


    你還真一夜取樓蘭?我不要麵子的嗎?”


    網友【彈幕】:“樓蘭就是一個小國,真要按照up主說的那樣,漢軍人人披甲的話。


    八萬漢軍,一晚上能滅樓蘭三次。”


    網友【彈幕】:“樓蘭:我就非滅不可是嗎?”


    網友【彈幕】:“精絕女王呢?”


    網友【彈幕】:“精絕女王這會應該還沒出生。”


    .........


    漢元帝劉奭:“好,一夜滅樓蘭,就能將西域收入麾下,這不錯。”


    漢宣帝劉詢:“傻兒子,你還真帶入啊!


    這不是你啊!你要有這能耐,朕也就不說你敗家了。”


    漢武帝劉徹:“@漢元帝劉奭,你小子看看就行,可別真這樣鬧騰,別入戲太深了。”


    唐太宗李世民:“其實也不是不行,你隻要能在西域駐紮八萬披甲精銳,然後將馳道修到西域。


    那時候,你就是不滅樓蘭,西域諸國也應該會拜入你麾下。”


    漢元帝劉奭:“八萬披甲精銳?似乎也不是很難......”


    漢高祖劉邦:“@唐太宗李世民,人家本來就傻,你還逗他!


    @漢元帝劉奭,沒能耐就少折騰,人家後人就借你名字用用,你還當真了?


    人家為什麽要借你的名字,而不是借你爹的?


    那是因為你幹的不行,後人看了可惜,才借用你名字的。


    人要有點自知之明。”


    漢元帝劉奭:“知道了.......”


    ........


    【公元前37年1月。


    你派人出使匈奴,限期一月之內,各部投降,逾期皆滅。


    原本,這次派出使者,你是真心讓他去勸降的。


    漢使也是明白你意思的。


    就連匈奴那邊,這時候也是有些發怵的。


    畢竟這幾年來,大漢的動靜他們是看的清清楚楚。


    雖然匈奴和大漢是世仇,雙方的交往不多。


    可正因為是世仇,所以匈奴才對大漢的發展更加重視。


    這幾年大漢的大動作,那肯定是引起了匈奴關注的。


    匈奴人在進行一些深入的了解之後。


    他們發現了一個讓他們有些絕望的消息。


    那就是此時的大漢,比之六十年前,漢武帝在位時更強了。


    而大漢的君主,比之漢武帝,也要更加具有侵略性。


    再加上這兩年來,大漢又是出海東征,又是大軍西進。


    此時東西兩麵的仗已經打完了,眼看著就要對他們動手了。


    這會來了一個漢使,那匈奴這邊自然是不敢怠慢的。


    漢使到來的時候,匈奴內部那也是經過了多次商議。


    他們甚至將自己的家眷都藏好了,就怕漢使搞事,畢竟漢使是有前科的。


    可萬萬沒想到,即便就是這樣千防萬防。


    一件出乎意料的事情,最後還是出現了。


    原因一部分是在漢使身上。


    可還有一部分,確實在司隸的那些豪族身上。


    由於司隸的很多大家族,在過去的兩年中,是吃到了掠奪紅利的。


    於是,他們上癮了。


    也是,掙錢哪有搶錢快?


    種地,哪有挖礦快?


    他們在多次勸你無果之後,就找上了漢使。


    他們和漢使說,如今大漢強盛,匈奴勢弱。


    漢匈之間仇怨,自立國至今,已有百六十餘載。


    此時正是大漢複仇的大好時機。


    隻是當今陛下仁慈,想要你去招降匈奴。


    以如今大勢,招降倒是不難,你辦成此事之後,史書之上,也將為你留下一人降一國之功名。


    但閣下有沒有想過,匈奴終歸是異族。


    古人雲,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即便是歸降的異族,終究是異族。


    當今陛下乃是千古未有之聖君,隻是過於仁慈。


    這匈奴若是投降之後,自此再無異心也就罷了。


    若是百年後,數百年後,匈奴再叛變,為後世留下遺禍。


    那難免會給陛下這千古聖君之名留下汙點。


    可陛下終究是陛下,陛下能做出當今的成就,其功績便已然是超出孝武皇帝了。


    後人想說再多,也不能去說陛下什麽。


    但你可就不同了。


    未來若是匈奴反叛,你這個招降匈奴的人,會被後人怎麽看。


    說你蠱惑陛下,蒙蔽聖心都是輕的。


    其中利害,你好好思量思量吧。


    世家大族的這番話,讓漢使猶豫了起來。


    是了,招降的話,確實能夠名留青史,但到最後,這個名是美名還是惡名那就難說了。


    可要是自己身死匈奴,讓大漢滅了匈奴的話,自己的名聲或許沒有前者大。


    但名留青史也是鐵板釘釘的,而且還必然會是美名。


    一念至此,這個漢使到了匈奴之後,就開始放飛自我了。


    那事情幹的比之前的漢使,更加瘋狂了。


    在人家匈奴王庭的大帳之內,持節杖擊傷一個匈奴大臣,隨後直接奪刀殺了三人。


    最後還想要對匈奴單於動手。


    可惜最終武力有限,沒能成功。


    公元前37年3月,匈奴殺漢使的消息傳迴大漢。


    身處司隸的你,在得知這消息之後勃然大怒。


    這匈奴的膽子還真不是一般的大,他們難道不關注消息的嗎?


    真就是大漢的惶惶天威,沒有落到他們頭上的時候,他們不知道疼是吧。】


    網友【彈幕】:“這......主角這一波犯傻了吧,後世之人,對於萌芽的資本家,居然沒有防範!”


    網友【彈幕】:“主角估計也是沒有想到資本膽子這麽大。


    這不過就是剛剛萌芽的資本而已,主角認為自己能夠拿捏。


    沒想到最後出了大漏洞。”


    網友【彈幕】:“資本不管在任何時期,都是瘋狂的。


    特別是在萌芽時的資本,不但瘋狂,而且血腥。


    那句當麵對百分之三百的利益時,資本敢冒著絞刑的風險去幹,說的就是萌芽期的資本。


    隻有萌芽期的資本才會這樣瘋狂,因為資本若是在萌芽期沒有得到足夠利益的話。


    後麵的時候,他可能就沒有資格坐在桌上了。”


    網友【彈幕】:“思維轉變不徹底吧,也可能是主角對於古人,有著天生的輕視。


    不過話說迴來,此時的主角掌握著全國的軍權,而且在民心方麵,也是屬於無人能及的地位。


    處於這個地位的人,擱誰誰都得飄,出點問題是很正常的。”


    網友【彈幕】:“這就是曆史的修正能力嗎?


    先是樓蘭滅國,然後又是匈奴遠遁。”


    網友【彈幕】:“不能說是曆史的修正能力,隻能說是up主的想象力,沒有脫離現實的影響而已。


    若是脫離的現實的影響,就不會有什麽曆史的修正能力了。”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幕:海外遍地銀山金樹,速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葉落瀟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葉落瀟湘並收藏天幕:海外遍地銀山金樹,速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