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伏惟聖朝以孝治天下
天幕:海外遍地銀山金樹,速搶 作者:葉落瀟湘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
視頻繼續:
【好了,這個荒唐與否,美好與否的問題,咱們暫時不多討論了。
等咱們把這南北朝的曆史扒出來,讓大家好好看看之後。
大家再來說美好不美好的事情,畢竟我們不是集美,不能上嘴皮和下嘴皮一搭,就下定論不是。
咱們先來看看這兩晉南北朝到底有多亂。
雖然大家對於這五胡十六國和南北朝,是有一定認知的。
但他們到底是哪十六國,有哪些君主,大家了解的卻並不多。
不過這些也不需要大家了解的太多,主要是沒啥用處。
有用的東西,一會up主會說。
我先在這裏先跟大家稍稍捋一下,這兩晉和十六國,以及南北朝的關係。
畢竟很多朋友的認知中,似乎覺得這南北朝和五胡亂華,以及十六國是同時期存在的。
其實不然,這其中是有先後順序的。
真要說起的話,應該是要從三國時期說起,也就是曹丕稱帝的那一年。
但由於三國演義的普及,這一段我就不說了。
up主就從晉朝統一之後開始說。
大致的時間線,就是西晉在司馬炎死後,傳位給了他那個有些智障的兒子。
於是便留下了那句何不食肉糜。
當然,這不重要,五胡亂華誰都能怪,但跟司馬衷那還真沒多大關係。
人家本來就傻,而且又不是上位後才傻的。
他爹明知道這情況,還非要讓他當皇帝,非要給他弄個權臣的閨女當皇後。
這不出問題,才是怪事來了。
所以五胡亂華的事情,可以怪司馬炎,也可以怪作亂的皇室。
但和司馬衷並沒有多大關係。
司馬衷上位次年,八王之亂就開始了。
開始的時候,也僅僅隻是內鬥。
但打著打著,就有人打不過了,這打不過,那就要不守規矩了。
於是,就有人開始找外援了。
然後,就大家一起開始找外援了。
於是在八王之亂結束之後。
北方就有了眾多的胡人勢力。
這五胡,就是匈奴,羌族,氐族,鮮卑,還有那個近乎被滅絕的羯族。
話說這請神容易送神難,八王之亂後,神州實力直線下降。
又弄的四分五裂,而五胡卻在其中慢慢的壯大了起來。
然後五胡十六國時期就開始了。
同時也有了衣冠南渡的東晉。
五胡十六國並不是同一時期出現的,他就和軍閥混戰一樣。
今天這個族群的胡人割據一點,明天那個族群的胡人又出一個割據勢力。
五胡之間也不是什麽鐵板,他們自己打的也是賊兇的。
至於東晉嘛。
恩,好像有那麽一個皇帝有點東西,不過要找找才知道是誰了,剩下的不說酒囊飯袋,那也大差不差。
畢竟北麵五胡自己砍自己,都把人腦子砍成狗腦子了,東晉真要有厲害點的皇帝,那應該打過去才對。
到了420年,南方的東晉終於是出了一個狠人。
也就是劉裕,劉裕將司馬家屠戮一空。
東晉結束,進入到了劉宋時期。
而北方也在差不多的時期,也出了一個狠人。
結束了北方的一群軍閥,統一之後便成了北魏。
於是南北朝的時期來臨了。
南朝的發展,就是劉宋被南齊取代。
南齊後又被南梁取代。
南梁又被陳朝取代。
陳朝最後歸於隋。
北朝的發展,就是北魏分成了東魏,西魏。
東魏被北齊取代。
西魏被北周取代。
後麵北周攻下了北齊,最終楊堅篡位,建立的隋。
所以,這個南北朝,僅僅隻是420年,到589年隋朝完成大一統的時間,算是南北朝。
我今天要講的南北朝昏君,也就是這一段時間中出現的昏君。
至於三國,兩晉,五胡十六國的昏君,那實在是太多了,。
資料難查,下次再講。】
網友【彈幕】:“太亂了,記不住,記不住,不過單單一個南北朝還是能記住的。”
網友【彈幕】:“司馬老賊,千古罪人!不過好在劉裕對司馬家也沒有手軟。”
網友【彈幕】:“皇帝的至高地位,就是被司馬家拉下來的。
他的當街弑君告訴了天下人,皇帝這位置,隻要有實力就能做。
結果就是他家的江山,隻要有點實力的,就敢去搶一下。”
網友【彈幕】:“司馬衷才是真的倒黴,他都表現的那麽明顯了,司馬炎還是要把皇位給他。
結果最後背上了一個昏君名頭,甚至那句何不食肉糜,還讓後世笑話了這麽多年。”
網友【彈幕】:“晉朝?哦,就是那個伏惟聖朝以孝治天下的?”
網友 【彈幕】:“忠孝仁義理智信,晉朝也就和孝沾邊了。”
網友【彈幕】:“陳情表全篇都是孝字,就沒有見到一個忠字。”
網友【彈幕】:“就有沒有一種可能《陳情表》,就是李密想要孝順祖母,才寫出來的呢?
而且李密還是蜀漢舊臣,他要是不通篇寫孝,他能留下來照顧祖母。
他要是敢寫忠,你覺得他還有命嗎?
司馬家惡心是惡心,但李密還是不敢陰陽怪氣司馬家的,除非他是不想活了。”
.......
漢武帝劉徹:“晉朝的人呢?將漢家江山敗壞成這副模樣,你還有臉麵存活於世?司馬炎滾出來。”
晉武帝司馬炎:“後人敗家與朕何幹?大漢的無能之君,也是不少呐。
再說了,魏代漢,朕代魏,真說起來,朕也算是為大漢複仇了。”
唐太宗李世民:“司馬炎,你這是欺漢武帝不知你所為。
難道羊車望幸一事,你也想要歸罪於後人不成?
後宮之中上萬女子,難道你也能歸罪於後人不成?
分封各處諸侯,為八王之亂埋下伏筆,難道也能歸罪於後人不成?
明明有聰慧之子不立,立一癡傻之人為太子儲君,難道也能歸罪於後人不成?
自唐之前,數昏庸之主,你當在前十之中。
非是你作孽太少,屬實是有人作孽太多。”
宋武帝劉裕:“漢武帝莫氣,晉朝皇室已經被朕殺完了。”
漢高祖劉邦:“@劉裕,你為何是宋武帝?何不易國號為漢?”
宋武帝劉裕:“見過高祖,我乃是楚元王之後,若國號為漢,屬實名不正言不順。”
漢高祖劉邦:“用,放心大膽的用,你也是老劉家的,有什麽名不正言不順的?誰敢多說什麽,你就送他下去見朕,朕來和他們說道說道。”
唐太宗李世民:“@漢高祖劉邦,您要不要先看看再說,說不定一會你就不這樣想了。”
漢高祖劉邦:“??”
漢高祖劉邦:“不可能,絕對不可能,劉家兒郎,用漢為國號,朕怎會多說什麽?
莫說是楚元王一脈,便是與朕毫無瓜葛,朕也隨他去用。”
漢趙光文皇帝劉淵:“高祖爺,此話當真?”
漢高祖劉邦:“喲,你就是那匈奴的劉淵吧,這裏反正百姓也看不到,你也用不著拉攏人心。
說實話,你真是大漢的外甥?”
漢趙光文皇帝劉淵:“高祖我真是大漢外甥,匈奴自武帝之後,貴族隻要是與和親公主的子嗣,均是與公主姓。
所以我才姓劉,再說了,除了血緣之外,我還曾拜師大儒崔遊,自幼研讀《詩經》《漢書》《史記》等漢家著作。
另我還特地去尋了季漢仁宗一脈後裔的宗親。”
漢高祖劉邦:“漢仁宗?誰?”
漢趙光文皇帝劉淵:“就是蜀漢後主劉禪,我為他追封的仁宗,後主不忍蜀中百姓受苦而降魏,當得起仁宗二字。”
漢高祖劉邦:“你愛認就認吧,這搶著給朕當孫子的,朕難道還能推掉不成?”
漢武帝劉徹:“打了這麽多年的匈奴,突然就來了一支匈奴後裔,這世界還真有些荒誕呐。”
........
視頻繼續:
【好了,通過上麵的介紹。
相信大家對於南北朝的概念,也已經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
那現在咱們就來看一看,這南北朝一共出了多少個皇帝。
這些皇帝中,又有多少人是昏君,為什麽南北朝被稱之為昏君最多的朝代。
首先從按順序來,先從南朝開始說。
南朝一共四個朝代,劉宋,蕭齊,南梁,陳朝。
劉宋一朝,一共曆時59年,共曆經九個皇帝。
蕭齊一朝,一共曆時23年,共曆經七個皇帝。
南梁一朝,一共曆時54年,共曆經八個皇帝。
陳朝一朝,一共曆時32年,共曆經五個皇帝。
這二十九個皇帝都是在位有點時長的,追封的,坐兩三天皇帝就下台,那些就不說了。
反正從420年,到589年,一共169年的時間,皇帝出了三十多個。
咱們先從劉宋開始盤點,恩......用那民謠怎麽說來著。
遙望建康城,小江逆流縈。
前見子殺父,後見弟殺兄。
這民謠說的就是劉宋。
那描寫的情況,對於劉宋來說,是一點不帶差的,基本準確。
當然劉宋差歸差,但是劉宋的開國君主劉裕,那是絕對沒問題的。
劉裕,這是一個在史書上,留下過萬人敵戰績的狠人。
在《宋書》上記載,原文上說:
會遇賊至,眾數千人,高祖便進與戰。
所將人多死,而戰意方厲,手奮長刀,所殺傷甚眾。
也就是說,劉裕有一次帶著幾十人去偵察敵情,然後遇到了幾千人的敵軍。
雙方遭遇之後,劉裕沒想著跑,而是直接帶人就向對方砍了過去。
等到援軍過來的時候。
劉裕帶的人,在這一戰中,已經死完了,但是劉裕本人卻拿著砍刀在追著對方幾千人砍。
可以說在個人武力方麵,不管怎麽排,劉裕在皇帝中算是第一檔的。
哪怕就是把項羽也算到皇帝中去,那劉裕的個人武力值,也能在皇帝中排個前三前五不是問題。
另外,他在內政和外戰方麵實力那也是很強的。
因為他還有一個稱號,那就是六位帝皇完。
其中四個是他對外征戰砍死的,兩個是他前老板。
曆史上擁有六味地黃丸這稱號的皇帝可不多,總共就兩。
一個是劉裕,他獲得這稱號的原因,是因為他砍死了六個皇帝。
而另一個獲得這稱號的,那就是唐中宗李顯了。
不過中宗,那顯然不如劉裕。
他能獲得這稱號,那不是李顯自己厲害,屬實是因為他自己的家人厲害。、
爹是皇帝,娘是皇帝,哥是皇帝,弟也是皇帝,兒子還是皇帝,自己兩次登基。
這才有了六位帝皇丸的稱號。
從劉裕這位宋武帝的戰績來看,他這個劉宋開國皇帝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皇位算是他一刀一刀砍出來的。
而且在內政方麵做的也很好,劉宋開國的時候,是有很大機會一統天下的。
可惜了,他發家實在是太晚了。
開國之後,死的又太早了。
若是上天再給他些年,南北朝或許不會出現。
又或者上天稍稍給他一點好的根底,讓他前期過度的簡單點,那劉宋也能統一天下。
........
就像辛棄疾說的一樣,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劉裕的出身,也就比朱元璋要好一些,也就是普通人家出身。
比之劉備都有不如。
雖然大家說起劉備,那想到的就是織席販履,賣草席,賣草鞋的。
但人劉備可是正兒八經有身份的,而且祖父高低也是個官。
十五歲的時候就能遊學,甚至還拜盧植為師。
盧植什麽人,東漢尚書,後平黃巾的時候,是北中郎將。
東漢政務歸尚書,多大實權不要說了吧。
放現代,那最低都是副國起步了,劉備能拜師一個這樣的人,家境就算差了點,但最少宗室不弱。
可劉裕那真是啥都沒有,雖說他的出身也算是當地一個小家族。
但那會也已經沒落的差不多了。
他出生的時候,母親難產去世,他爹覺得他不詳,而且也請不起奶媽,就把他遺棄了。
還是他伯母見他可憐,才將他撿了迴來。
可他伯母家也就那樣,能養活他都不容易了,根本就沒錢讓他去學習什麽的。
所以他長大後就是一無業遊民。
視頻繼續:
【好了,這個荒唐與否,美好與否的問題,咱們暫時不多討論了。
等咱們把這南北朝的曆史扒出來,讓大家好好看看之後。
大家再來說美好不美好的事情,畢竟我們不是集美,不能上嘴皮和下嘴皮一搭,就下定論不是。
咱們先來看看這兩晉南北朝到底有多亂。
雖然大家對於這五胡十六國和南北朝,是有一定認知的。
但他們到底是哪十六國,有哪些君主,大家了解的卻並不多。
不過這些也不需要大家了解的太多,主要是沒啥用處。
有用的東西,一會up主會說。
我先在這裏先跟大家稍稍捋一下,這兩晉和十六國,以及南北朝的關係。
畢竟很多朋友的認知中,似乎覺得這南北朝和五胡亂華,以及十六國是同時期存在的。
其實不然,這其中是有先後順序的。
真要說起的話,應該是要從三國時期說起,也就是曹丕稱帝的那一年。
但由於三國演義的普及,這一段我就不說了。
up主就從晉朝統一之後開始說。
大致的時間線,就是西晉在司馬炎死後,傳位給了他那個有些智障的兒子。
於是便留下了那句何不食肉糜。
當然,這不重要,五胡亂華誰都能怪,但跟司馬衷那還真沒多大關係。
人家本來就傻,而且又不是上位後才傻的。
他爹明知道這情況,還非要讓他當皇帝,非要給他弄個權臣的閨女當皇後。
這不出問題,才是怪事來了。
所以五胡亂華的事情,可以怪司馬炎,也可以怪作亂的皇室。
但和司馬衷並沒有多大關係。
司馬衷上位次年,八王之亂就開始了。
開始的時候,也僅僅隻是內鬥。
但打著打著,就有人打不過了,這打不過,那就要不守規矩了。
於是,就有人開始找外援了。
然後,就大家一起開始找外援了。
於是在八王之亂結束之後。
北方就有了眾多的胡人勢力。
這五胡,就是匈奴,羌族,氐族,鮮卑,還有那個近乎被滅絕的羯族。
話說這請神容易送神難,八王之亂後,神州實力直線下降。
又弄的四分五裂,而五胡卻在其中慢慢的壯大了起來。
然後五胡十六國時期就開始了。
同時也有了衣冠南渡的東晉。
五胡十六國並不是同一時期出現的,他就和軍閥混戰一樣。
今天這個族群的胡人割據一點,明天那個族群的胡人又出一個割據勢力。
五胡之間也不是什麽鐵板,他們自己打的也是賊兇的。
至於東晉嘛。
恩,好像有那麽一個皇帝有點東西,不過要找找才知道是誰了,剩下的不說酒囊飯袋,那也大差不差。
畢竟北麵五胡自己砍自己,都把人腦子砍成狗腦子了,東晉真要有厲害點的皇帝,那應該打過去才對。
到了420年,南方的東晉終於是出了一個狠人。
也就是劉裕,劉裕將司馬家屠戮一空。
東晉結束,進入到了劉宋時期。
而北方也在差不多的時期,也出了一個狠人。
結束了北方的一群軍閥,統一之後便成了北魏。
於是南北朝的時期來臨了。
南朝的發展,就是劉宋被南齊取代。
南齊後又被南梁取代。
南梁又被陳朝取代。
陳朝最後歸於隋。
北朝的發展,就是北魏分成了東魏,西魏。
東魏被北齊取代。
西魏被北周取代。
後麵北周攻下了北齊,最終楊堅篡位,建立的隋。
所以,這個南北朝,僅僅隻是420年,到589年隋朝完成大一統的時間,算是南北朝。
我今天要講的南北朝昏君,也就是這一段時間中出現的昏君。
至於三國,兩晉,五胡十六國的昏君,那實在是太多了,。
資料難查,下次再講。】
網友【彈幕】:“太亂了,記不住,記不住,不過單單一個南北朝還是能記住的。”
網友【彈幕】:“司馬老賊,千古罪人!不過好在劉裕對司馬家也沒有手軟。”
網友【彈幕】:“皇帝的至高地位,就是被司馬家拉下來的。
他的當街弑君告訴了天下人,皇帝這位置,隻要有實力就能做。
結果就是他家的江山,隻要有點實力的,就敢去搶一下。”
網友【彈幕】:“司馬衷才是真的倒黴,他都表現的那麽明顯了,司馬炎還是要把皇位給他。
結果最後背上了一個昏君名頭,甚至那句何不食肉糜,還讓後世笑話了這麽多年。”
網友【彈幕】:“晉朝?哦,就是那個伏惟聖朝以孝治天下的?”
網友 【彈幕】:“忠孝仁義理智信,晉朝也就和孝沾邊了。”
網友【彈幕】:“陳情表全篇都是孝字,就沒有見到一個忠字。”
網友【彈幕】:“就有沒有一種可能《陳情表》,就是李密想要孝順祖母,才寫出來的呢?
而且李密還是蜀漢舊臣,他要是不通篇寫孝,他能留下來照顧祖母。
他要是敢寫忠,你覺得他還有命嗎?
司馬家惡心是惡心,但李密還是不敢陰陽怪氣司馬家的,除非他是不想活了。”
.......
漢武帝劉徹:“晉朝的人呢?將漢家江山敗壞成這副模樣,你還有臉麵存活於世?司馬炎滾出來。”
晉武帝司馬炎:“後人敗家與朕何幹?大漢的無能之君,也是不少呐。
再說了,魏代漢,朕代魏,真說起來,朕也算是為大漢複仇了。”
唐太宗李世民:“司馬炎,你這是欺漢武帝不知你所為。
難道羊車望幸一事,你也想要歸罪於後人不成?
後宮之中上萬女子,難道你也能歸罪於後人不成?
分封各處諸侯,為八王之亂埋下伏筆,難道也能歸罪於後人不成?
明明有聰慧之子不立,立一癡傻之人為太子儲君,難道也能歸罪於後人不成?
自唐之前,數昏庸之主,你當在前十之中。
非是你作孽太少,屬實是有人作孽太多。”
宋武帝劉裕:“漢武帝莫氣,晉朝皇室已經被朕殺完了。”
漢高祖劉邦:“@劉裕,你為何是宋武帝?何不易國號為漢?”
宋武帝劉裕:“見過高祖,我乃是楚元王之後,若國號為漢,屬實名不正言不順。”
漢高祖劉邦:“用,放心大膽的用,你也是老劉家的,有什麽名不正言不順的?誰敢多說什麽,你就送他下去見朕,朕來和他們說道說道。”
唐太宗李世民:“@漢高祖劉邦,您要不要先看看再說,說不定一會你就不這樣想了。”
漢高祖劉邦:“??”
漢高祖劉邦:“不可能,絕對不可能,劉家兒郎,用漢為國號,朕怎會多說什麽?
莫說是楚元王一脈,便是與朕毫無瓜葛,朕也隨他去用。”
漢趙光文皇帝劉淵:“高祖爺,此話當真?”
漢高祖劉邦:“喲,你就是那匈奴的劉淵吧,這裏反正百姓也看不到,你也用不著拉攏人心。
說實話,你真是大漢的外甥?”
漢趙光文皇帝劉淵:“高祖我真是大漢外甥,匈奴自武帝之後,貴族隻要是與和親公主的子嗣,均是與公主姓。
所以我才姓劉,再說了,除了血緣之外,我還曾拜師大儒崔遊,自幼研讀《詩經》《漢書》《史記》等漢家著作。
另我還特地去尋了季漢仁宗一脈後裔的宗親。”
漢高祖劉邦:“漢仁宗?誰?”
漢趙光文皇帝劉淵:“就是蜀漢後主劉禪,我為他追封的仁宗,後主不忍蜀中百姓受苦而降魏,當得起仁宗二字。”
漢高祖劉邦:“你愛認就認吧,這搶著給朕當孫子的,朕難道還能推掉不成?”
漢武帝劉徹:“打了這麽多年的匈奴,突然就來了一支匈奴後裔,這世界還真有些荒誕呐。”
........
視頻繼續:
【好了,通過上麵的介紹。
相信大家對於南北朝的概念,也已經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
那現在咱們就來看一看,這南北朝一共出了多少個皇帝。
這些皇帝中,又有多少人是昏君,為什麽南北朝被稱之為昏君最多的朝代。
首先從按順序來,先從南朝開始說。
南朝一共四個朝代,劉宋,蕭齊,南梁,陳朝。
劉宋一朝,一共曆時59年,共曆經九個皇帝。
蕭齊一朝,一共曆時23年,共曆經七個皇帝。
南梁一朝,一共曆時54年,共曆經八個皇帝。
陳朝一朝,一共曆時32年,共曆經五個皇帝。
這二十九個皇帝都是在位有點時長的,追封的,坐兩三天皇帝就下台,那些就不說了。
反正從420年,到589年,一共169年的時間,皇帝出了三十多個。
咱們先從劉宋開始盤點,恩......用那民謠怎麽說來著。
遙望建康城,小江逆流縈。
前見子殺父,後見弟殺兄。
這民謠說的就是劉宋。
那描寫的情況,對於劉宋來說,是一點不帶差的,基本準確。
當然劉宋差歸差,但是劉宋的開國君主劉裕,那是絕對沒問題的。
劉裕,這是一個在史書上,留下過萬人敵戰績的狠人。
在《宋書》上記載,原文上說:
會遇賊至,眾數千人,高祖便進與戰。
所將人多死,而戰意方厲,手奮長刀,所殺傷甚眾。
也就是說,劉裕有一次帶著幾十人去偵察敵情,然後遇到了幾千人的敵軍。
雙方遭遇之後,劉裕沒想著跑,而是直接帶人就向對方砍了過去。
等到援軍過來的時候。
劉裕帶的人,在這一戰中,已經死完了,但是劉裕本人卻拿著砍刀在追著對方幾千人砍。
可以說在個人武力方麵,不管怎麽排,劉裕在皇帝中算是第一檔的。
哪怕就是把項羽也算到皇帝中去,那劉裕的個人武力值,也能在皇帝中排個前三前五不是問題。
另外,他在內政和外戰方麵實力那也是很強的。
因為他還有一個稱號,那就是六位帝皇完。
其中四個是他對外征戰砍死的,兩個是他前老板。
曆史上擁有六味地黃丸這稱號的皇帝可不多,總共就兩。
一個是劉裕,他獲得這稱號的原因,是因為他砍死了六個皇帝。
而另一個獲得這稱號的,那就是唐中宗李顯了。
不過中宗,那顯然不如劉裕。
他能獲得這稱號,那不是李顯自己厲害,屬實是因為他自己的家人厲害。、
爹是皇帝,娘是皇帝,哥是皇帝,弟也是皇帝,兒子還是皇帝,自己兩次登基。
這才有了六位帝皇丸的稱號。
從劉裕這位宋武帝的戰績來看,他這個劉宋開國皇帝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皇位算是他一刀一刀砍出來的。
而且在內政方麵做的也很好,劉宋開國的時候,是有很大機會一統天下的。
可惜了,他發家實在是太晚了。
開國之後,死的又太早了。
若是上天再給他些年,南北朝或許不會出現。
又或者上天稍稍給他一點好的根底,讓他前期過度的簡單點,那劉宋也能統一天下。
........
就像辛棄疾說的一樣,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劉裕的出身,也就比朱元璋要好一些,也就是普通人家出身。
比之劉備都有不如。
雖然大家說起劉備,那想到的就是織席販履,賣草席,賣草鞋的。
但人劉備可是正兒八經有身份的,而且祖父高低也是個官。
十五歲的時候就能遊學,甚至還拜盧植為師。
盧植什麽人,東漢尚書,後平黃巾的時候,是北中郎將。
東漢政務歸尚書,多大實權不要說了吧。
放現代,那最低都是副國起步了,劉備能拜師一個這樣的人,家境就算差了點,但最少宗室不弱。
可劉裕那真是啥都沒有,雖說他的出身也算是當地一個小家族。
但那會也已經沒落的差不多了。
他出生的時候,母親難產去世,他爹覺得他不詳,而且也請不起奶媽,就把他遺棄了。
還是他伯母見他可憐,才將他撿了迴來。
可他伯母家也就那樣,能養活他都不容易了,根本就沒錢讓他去學習什麽的。
所以他長大後就是一無業遊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