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曆代皇帝的主線任務
天幕:海外遍地銀山金樹,速搶 作者:葉落瀟湘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對於班超的想法,現在知道的也僅僅隻有和他商議的陳將軍。;
即便是想要付之行動,也不是一時半會能完成的。
此時,視頻依舊。
【若是說,班超和貴霜的這次交手,是以逸待勞的防守戰。
不能徹底說明兩方的實力差距。
或者說,大漢不知道天竺的富裕,這些都可以是大漢不侵入天竺原因。
那麽大唐時期就太不應該了。
大唐和身毒的交手,那可就太多了。
身毒一詞,就是唐之前對阿三的稱唿。
唐朝之所以稱天竺,那是因為在唐朝的時候,身毒和天竺發音相近。
大唐和身毒的交手,一共有三種形式。
這三次中,大唐都是勝利的角色。
可以說,大唐是完全具備進入天竺能力的。
第一次,那就是眾所周知的唐三藏前往西天取經了。
其實這取經,也就是說的那麽玄乎,搞的好像有那麽迴事。
特別是《西遊記》對大家的影響,讓大家都十分相信。
真要說起來,唐僧那哪裏是去取經啊!
他那簡直就是去傳經的。
唐三藏西遊這事。
說好聽一點,是一個僧人,想要去佛教發源地深造的故事。
說難聽一點,那就是一個潤人,見到自己眼中所謂聖地後,那是極其失望。
但為了迴來之後,能吹捧了一下自己,就硬是在身毒將自己理解的經書,給寫了出來。
當然,這僅僅隻是難聽點的說法,別較真。
畢竟人家唐僧,也是真的為了佛法而去的。
隻是和西遊記中說的有些差距而已。
首先,唐玄奘並不是李世民派出去的,他不是李世民的禦弟,也根本就沒有什麽通關文牒。
要他真有通關文牒的話,就憑當年大唐的威名,唐僧到天竺一個來迴花不了那麽久時間。
實際上,唐僧就是偷渡過去的。
其次他到達天竺之後,佛教在天竺,那已經是名存實亡了。
佛教的發展。
雖然跟個賊一樣,到一個地方偷一個地方。
比如咱們道家的木魚,就是佛家偷走的,還有一堆佛,羅漢之類的。
很多前身都是道家,他們直接就拿過去用了。
但是不管是哪個佛教,什麽西域佛教,中土佛教,秘傳佛教等等。
這些佛教都有一個核心教義,那就是不管怎麽變,都得講究一個眾生平等。
甭管這教義能不能落實,但這幌子他還是打了出去的。
各種經書之上,也得把這教義給體現出來。
至於今世因,來世果,今世果,前世因之類的。
那也是在核心教義的基礎上,再進行衍生的。
因為眾生平等,這就是佛教招人的招牌。
佛教要是砸了眾生平等的招牌,那他也就不是什麽佛教了。
而天竺那地,之前不是說了他們的種姓製度嘛。
當這佛教的教義,與統治者的種姓製度發生矛盾之後,。
統治者肯定是要放棄佛教的,所以在唐玄奘到天竺的時候。
天竺的佛教就已經廢的不像樣子了。
唐僧剛到天竺的時候,就在天竺開大法會講經。
守擂台十八天,結果六千多天竺本土的僧人,都是在一心聽著玄奘的講解。
所以說,唐僧這哪裏是去取經呐,他這是去教化了啊!
唐僧在天竺待的時間可不算短,雖然沒有說具體住了多久時間,。
但往返17年是明確記載了的。
這麽久的時間,唐僧是絕對能搞清楚天竺大致情況的。
畢竟接待他的可是天竺的戒日王。
而且這段時間中,唐僧也接觸了不少人。
所以他對於天竺的情況,多多少少是了解一些的。
在貞觀十九年,唐僧迴來之後。
此時的他名氣也有了,唐太宗還特地的接見了他。
那時候,隻要唐僧把他在天竺的所見所聞全部告訴李世民。
特別是著重的講講土地問題,少他娘的講點佛法。
那麽以李世民的性子,還真有可能去搶一波。
就算李世民可能會考慮一些其他因素,或許不會急於進軍。
但是,在李世民接見唐僧不久後。
另一個消息,也很快就來到了他手上,那就是王玄策的消息。
王玄策的事情,是發生在貞觀二十一年。
那年,王玄策帶使團去天竺發紅包的時候。
戒日王死了,天竺內部正發生了內亂,王玄策所帶的使團,因此受到了襲擊。
老王也是個狠人呐,使團被襲擊之後,他是連夜跑出天竺。
原本他是可以一路跑迴去的。
可他一想,就這樣迴去,那也太沒麵子了。
於是,轉頭就找人借了點兵,把天竺給滅了。
滅了就滅了吧,他還不占領。
大唐與這寶地,也就此失之交臂了。】
網友【彈幕】:“一人滅一國,那麽大的功勞,李世民居然隻給他官升一級,感覺老王好虧啊!”
網友【彈幕】:“虧?李世民沒砍了王玄策,那都是的李世民大氣了。”
網友【彈幕】:“王玄策一人滅一國雖然威風了,但給大唐留下的隱患卻是不小。
甚至大唐還特地製定了規定,使者在沒有詔令的時候,不能去擅自滅國。”
網友【彈幕】:“滅國還有錯了?什麽邏輯?”
網友【彈幕】:“當時大唐是要聯合天竺對付吐蕃的,結果王玄策把天竺滅了。
這樣一來就間接的解決了吐蕃的後顧之憂。
甚至吐蕃和名正言順的接手了天竺的一些土地,導致吐蕃實力快速增長。
王玄策滅天竺,算是給大唐留了一個大敵。
滅天竺這事情,就相當於大唐得了名聲,但吐蕃卻得到了實打實的好處。
二鳳能給王玄策升一級,那真的已經夠厚道了。”
網友【彈幕】:“滅了就滅了唄,天竺連大唐的使團都敢打。
就算是不滅,以後說不定他們還會聯合吐蕃一起打大唐,早滅早好。”
網友【彈幕】:“人家那時候內亂啊!再說了,你看李世民給王玄策的封賞,你再看看李世民給其他滅國功臣的封賞,這裏麵就能看出門道了。”
網友【彈幕】:“王玄策這事情幹的確實是不太地道,大唐的國策一直都是遠交近攻。
他直接把一個不相鄰的國家滅了,讓一個相鄰的異族增強了國力。
再這件事情中,其實得利的,也就王玄策和吐蕃了。
大唐其實不缺這點名聲了。”
網友【彈幕】:“大唐自己也可以去占據啊!”
網友【彈幕】:“大唐太遠了,而且王玄策是找吐蕃借的兵,你猜大唐去占據花費得多大。
若是李世民對於天竺的了解足夠多,那他可能會派人去占據,。
可那時候大唐對天竺的了解並不是很多,為了那麽遙遠的一片土地,動用這麽大的花銷。
對於大唐來說是很虧的。”
網友【彈幕】:“主要還是不該找吐蕃借兵,其他的倒是沒什麽。”
........
【至於第三種交流,那就是突厥和天竺的關係了。
突厥挨著大唐,那闊以說是倒了八輩血黴。
動不動就挨揍,動不動老大就被抓走了。
不過這也是突厥自找的,當時要不是他有事沒事的挑釁一番大唐。
大唐在後麵,也不會有事沒事的揍他一頓了。
到後來,突厥實在是忍不了了。
於是一咬牙,一狠心,娘的,這鬼地方誰愛待誰待,爺不伺候了。
然後就舉族搬遷了。
突厥一開始的目標,那是效仿當年的匈奴。
想給西方世界,一點點東方遊牧民族的震撼。
可惜,當時的突厥,實在是被大唐壓的太狠了,。
加之他們那時候,又是在跑路途中,實力也沒有匈奴那麽強悍。
再一個,就是後勤補給什麽的很難,基本就是走到哪搶到哪,搶到什麽是什麽。
反正就是各種不順心。
後來在打阿拉伯人的時候,突厥受到了較大阻力。
他們其中的一支,偶然間遇到了天竺那個神奇的口子。
於是這一支突厥,就一狠心,一咬牙,決定幹了。
雖然聽說這天竺也是個國,但突厥都到這地步了。
加上天竺之前也被大唐揍過,還被吐蕃教育過。
這會的天竺就是還有點能耐,那應該也沒有大唐強,突厥覺得自己可以試試。
於是,天竺就迎來了他新的主人,從此更名得裏蘇丹國。
自唐之後,還有能力,有機會搞天竺的。
那就隻剩下一個大明了。
在朱棣時期,鄭和下西洋的時候,不止一次的到過天竺。
但他每次都是交易一番就走了,絲毫沒有要占據天竺的意思。
唉,那可是從海上過去的。
比之他們前麵的大漢,大唐,是更有機會占據的。
可惜了,可惜了。
大漢和大唐,說實話,這兩個朝代想要占據天竺的話,在實力方麵應該是沒有什麽問題的。
但天竺實在是太遠了,要是從陸地上過去的話,隻能繞一圈大的過去。
走直線的話,不管是高原那邊,還是野人山那邊,都太過於兇險了。
這些地方,就是放在現代,也是極為兇險的地方。
對於古代的科技來說,這些地方就是十死無生之地。
所以即便是占據了天竺,想要長期的把控,那也是不太可能的。
天竺對於大漢,大唐來說,就和西域一樣。
王朝強盛時期,那在這些地方,確實是能有一些控製力。
但到了王朝衰弱期,還想要控製住這些地方的話,就太過於困難了。
但是大明不一樣,大明是從海上過去的,海上過去可就輕鬆太多了。
不過總的來說,神州到天竺還是太遠了,加上古代的通訊能力有限。
想要用神州控製周圍小國的朝拜製度。
來管理一個如此遙遠的地方,是極為困難的。
若是分封製度的話,在這麽遠的地方封一個王,那是必定會反的。
所以,除非走殖民途徑。
恩,說起殖民製度,這天竺可謂是天選的殖民聖地了!
經過幾千年的馴化,天竺的原住民已經沒有了基本的血性。
殖民者想怎麽玩就怎麽玩。
當然,若是大漢或大唐真的有攻入過天竺,並占據過天竺。
那麽對於神州來說,哪怕就是拿下之後又丟了,也是一個極大的好事。
神州的曆代皇帝,那都是有一個主線任務的,那就是大一統。
隻要前人占據過的領土,那麽後麵的皇帝就會想方設法的拿迴來,這叫自古以來。
隻有將自古以來的領土拿了迴來,才叫完成了大一統。
所以,但凡有一個王朝占據過那裏,那麽如今的神州,或許有那麽一點機會,會擁有這一片地方。
當然,隻是有一點機會而已。
畢竟這屬於曆史猜想,咱們也就隻能猜一猜。
好了,天竺這期就講這麽多了。
這期純屬看神奇的阿三看上頭了做的。
資料查的不全,大家當樂子聽聽就好,別太過於較真了。】
網友【評論】:“先天被殖聖體:非暴力不合作,你不用暴力,我死活不合作。(狗頭)(狗頭)。”
網友【評論】:“天竺這地,看似向往桃花源,實則詭異桃花源,不是在挨揍,就是在挨揍的路上。”
網友【評論】:“不是,這地方就離譜。
感覺進了這地方的人都挺降智的,真的。
你看原住民我就不說了,那雅利安人他自己就是從那口子打進去的。
他居然不漲記性,也不在那口子弄個長城之類的。
好,要說他進去的早,不知道弄也就算了,大漢時期的貴霜難道也不會弄嗎?
貴霜可能知道長城的。
還有後麵突厥,那就更別說了,突厥在長城上吃盡了苦頭,他們居然不弄長城?
要知道就天竺這地形,在那個口子上弄上一個長城。
那麽天竺在大航海時代來臨之前就是無敵的存在了,誰也進不去。”
網友【彈幕】:“現在知道長城的重要性了吧?咱那迷人的老祖宗呐,想事就是周到。”
網友【彈幕】:“就有沒有可能進去的人,他們本就是遊牧民族。
第一批進去的人,想著的是搶一波就走,但搶著搶著就上頭了。
等到第二代,第三代人的時候,他們就已經忘記了長城的存在呢?”
即便是想要付之行動,也不是一時半會能完成的。
此時,視頻依舊。
【若是說,班超和貴霜的這次交手,是以逸待勞的防守戰。
不能徹底說明兩方的實力差距。
或者說,大漢不知道天竺的富裕,這些都可以是大漢不侵入天竺原因。
那麽大唐時期就太不應該了。
大唐和身毒的交手,那可就太多了。
身毒一詞,就是唐之前對阿三的稱唿。
唐朝之所以稱天竺,那是因為在唐朝的時候,身毒和天竺發音相近。
大唐和身毒的交手,一共有三種形式。
這三次中,大唐都是勝利的角色。
可以說,大唐是完全具備進入天竺能力的。
第一次,那就是眾所周知的唐三藏前往西天取經了。
其實這取經,也就是說的那麽玄乎,搞的好像有那麽迴事。
特別是《西遊記》對大家的影響,讓大家都十分相信。
真要說起來,唐僧那哪裏是去取經啊!
他那簡直就是去傳經的。
唐三藏西遊這事。
說好聽一點,是一個僧人,想要去佛教發源地深造的故事。
說難聽一點,那就是一個潤人,見到自己眼中所謂聖地後,那是極其失望。
但為了迴來之後,能吹捧了一下自己,就硬是在身毒將自己理解的經書,給寫了出來。
當然,這僅僅隻是難聽點的說法,別較真。
畢竟人家唐僧,也是真的為了佛法而去的。
隻是和西遊記中說的有些差距而已。
首先,唐玄奘並不是李世民派出去的,他不是李世民的禦弟,也根本就沒有什麽通關文牒。
要他真有通關文牒的話,就憑當年大唐的威名,唐僧到天竺一個來迴花不了那麽久時間。
實際上,唐僧就是偷渡過去的。
其次他到達天竺之後,佛教在天竺,那已經是名存實亡了。
佛教的發展。
雖然跟個賊一樣,到一個地方偷一個地方。
比如咱們道家的木魚,就是佛家偷走的,還有一堆佛,羅漢之類的。
很多前身都是道家,他們直接就拿過去用了。
但是不管是哪個佛教,什麽西域佛教,中土佛教,秘傳佛教等等。
這些佛教都有一個核心教義,那就是不管怎麽變,都得講究一個眾生平等。
甭管這教義能不能落實,但這幌子他還是打了出去的。
各種經書之上,也得把這教義給體現出來。
至於今世因,來世果,今世果,前世因之類的。
那也是在核心教義的基礎上,再進行衍生的。
因為眾生平等,這就是佛教招人的招牌。
佛教要是砸了眾生平等的招牌,那他也就不是什麽佛教了。
而天竺那地,之前不是說了他們的種姓製度嘛。
當這佛教的教義,與統治者的種姓製度發生矛盾之後,。
統治者肯定是要放棄佛教的,所以在唐玄奘到天竺的時候。
天竺的佛教就已經廢的不像樣子了。
唐僧剛到天竺的時候,就在天竺開大法會講經。
守擂台十八天,結果六千多天竺本土的僧人,都是在一心聽著玄奘的講解。
所以說,唐僧這哪裏是去取經呐,他這是去教化了啊!
唐僧在天竺待的時間可不算短,雖然沒有說具體住了多久時間,。
但往返17年是明確記載了的。
這麽久的時間,唐僧是絕對能搞清楚天竺大致情況的。
畢竟接待他的可是天竺的戒日王。
而且這段時間中,唐僧也接觸了不少人。
所以他對於天竺的情況,多多少少是了解一些的。
在貞觀十九年,唐僧迴來之後。
此時的他名氣也有了,唐太宗還特地的接見了他。
那時候,隻要唐僧把他在天竺的所見所聞全部告訴李世民。
特別是著重的講講土地問題,少他娘的講點佛法。
那麽以李世民的性子,還真有可能去搶一波。
就算李世民可能會考慮一些其他因素,或許不會急於進軍。
但是,在李世民接見唐僧不久後。
另一個消息,也很快就來到了他手上,那就是王玄策的消息。
王玄策的事情,是發生在貞觀二十一年。
那年,王玄策帶使團去天竺發紅包的時候。
戒日王死了,天竺內部正發生了內亂,王玄策所帶的使團,因此受到了襲擊。
老王也是個狠人呐,使團被襲擊之後,他是連夜跑出天竺。
原本他是可以一路跑迴去的。
可他一想,就這樣迴去,那也太沒麵子了。
於是,轉頭就找人借了點兵,把天竺給滅了。
滅了就滅了吧,他還不占領。
大唐與這寶地,也就此失之交臂了。】
網友【彈幕】:“一人滅一國,那麽大的功勞,李世民居然隻給他官升一級,感覺老王好虧啊!”
網友【彈幕】:“虧?李世民沒砍了王玄策,那都是的李世民大氣了。”
網友【彈幕】:“王玄策一人滅一國雖然威風了,但給大唐留下的隱患卻是不小。
甚至大唐還特地製定了規定,使者在沒有詔令的時候,不能去擅自滅國。”
網友【彈幕】:“滅國還有錯了?什麽邏輯?”
網友【彈幕】:“當時大唐是要聯合天竺對付吐蕃的,結果王玄策把天竺滅了。
這樣一來就間接的解決了吐蕃的後顧之憂。
甚至吐蕃和名正言順的接手了天竺的一些土地,導致吐蕃實力快速增長。
王玄策滅天竺,算是給大唐留了一個大敵。
滅天竺這事情,就相當於大唐得了名聲,但吐蕃卻得到了實打實的好處。
二鳳能給王玄策升一級,那真的已經夠厚道了。”
網友【彈幕】:“滅了就滅了唄,天竺連大唐的使團都敢打。
就算是不滅,以後說不定他們還會聯合吐蕃一起打大唐,早滅早好。”
網友【彈幕】:“人家那時候內亂啊!再說了,你看李世民給王玄策的封賞,你再看看李世民給其他滅國功臣的封賞,這裏麵就能看出門道了。”
網友【彈幕】:“王玄策這事情幹的確實是不太地道,大唐的國策一直都是遠交近攻。
他直接把一個不相鄰的國家滅了,讓一個相鄰的異族增強了國力。
再這件事情中,其實得利的,也就王玄策和吐蕃了。
大唐其實不缺這點名聲了。”
網友【彈幕】:“大唐自己也可以去占據啊!”
網友【彈幕】:“大唐太遠了,而且王玄策是找吐蕃借的兵,你猜大唐去占據花費得多大。
若是李世民對於天竺的了解足夠多,那他可能會派人去占據,。
可那時候大唐對天竺的了解並不是很多,為了那麽遙遠的一片土地,動用這麽大的花銷。
對於大唐來說是很虧的。”
網友【彈幕】:“主要還是不該找吐蕃借兵,其他的倒是沒什麽。”
........
【至於第三種交流,那就是突厥和天竺的關係了。
突厥挨著大唐,那闊以說是倒了八輩血黴。
動不動就挨揍,動不動老大就被抓走了。
不過這也是突厥自找的,當時要不是他有事沒事的挑釁一番大唐。
大唐在後麵,也不會有事沒事的揍他一頓了。
到後來,突厥實在是忍不了了。
於是一咬牙,一狠心,娘的,這鬼地方誰愛待誰待,爺不伺候了。
然後就舉族搬遷了。
突厥一開始的目標,那是效仿當年的匈奴。
想給西方世界,一點點東方遊牧民族的震撼。
可惜,當時的突厥,實在是被大唐壓的太狠了,。
加之他們那時候,又是在跑路途中,實力也沒有匈奴那麽強悍。
再一個,就是後勤補給什麽的很難,基本就是走到哪搶到哪,搶到什麽是什麽。
反正就是各種不順心。
後來在打阿拉伯人的時候,突厥受到了較大阻力。
他們其中的一支,偶然間遇到了天竺那個神奇的口子。
於是這一支突厥,就一狠心,一咬牙,決定幹了。
雖然聽說這天竺也是個國,但突厥都到這地步了。
加上天竺之前也被大唐揍過,還被吐蕃教育過。
這會的天竺就是還有點能耐,那應該也沒有大唐強,突厥覺得自己可以試試。
於是,天竺就迎來了他新的主人,從此更名得裏蘇丹國。
自唐之後,還有能力,有機會搞天竺的。
那就隻剩下一個大明了。
在朱棣時期,鄭和下西洋的時候,不止一次的到過天竺。
但他每次都是交易一番就走了,絲毫沒有要占據天竺的意思。
唉,那可是從海上過去的。
比之他們前麵的大漢,大唐,是更有機會占據的。
可惜了,可惜了。
大漢和大唐,說實話,這兩個朝代想要占據天竺的話,在實力方麵應該是沒有什麽問題的。
但天竺實在是太遠了,要是從陸地上過去的話,隻能繞一圈大的過去。
走直線的話,不管是高原那邊,還是野人山那邊,都太過於兇險了。
這些地方,就是放在現代,也是極為兇險的地方。
對於古代的科技來說,這些地方就是十死無生之地。
所以即便是占據了天竺,想要長期的把控,那也是不太可能的。
天竺對於大漢,大唐來說,就和西域一樣。
王朝強盛時期,那在這些地方,確實是能有一些控製力。
但到了王朝衰弱期,還想要控製住這些地方的話,就太過於困難了。
但是大明不一樣,大明是從海上過去的,海上過去可就輕鬆太多了。
不過總的來說,神州到天竺還是太遠了,加上古代的通訊能力有限。
想要用神州控製周圍小國的朝拜製度。
來管理一個如此遙遠的地方,是極為困難的。
若是分封製度的話,在這麽遠的地方封一個王,那是必定會反的。
所以,除非走殖民途徑。
恩,說起殖民製度,這天竺可謂是天選的殖民聖地了!
經過幾千年的馴化,天竺的原住民已經沒有了基本的血性。
殖民者想怎麽玩就怎麽玩。
當然,若是大漢或大唐真的有攻入過天竺,並占據過天竺。
那麽對於神州來說,哪怕就是拿下之後又丟了,也是一個極大的好事。
神州的曆代皇帝,那都是有一個主線任務的,那就是大一統。
隻要前人占據過的領土,那麽後麵的皇帝就會想方設法的拿迴來,這叫自古以來。
隻有將自古以來的領土拿了迴來,才叫完成了大一統。
所以,但凡有一個王朝占據過那裏,那麽如今的神州,或許有那麽一點機會,會擁有這一片地方。
當然,隻是有一點機會而已。
畢竟這屬於曆史猜想,咱們也就隻能猜一猜。
好了,天竺這期就講這麽多了。
這期純屬看神奇的阿三看上頭了做的。
資料查的不全,大家當樂子聽聽就好,別太過於較真了。】
網友【評論】:“先天被殖聖體:非暴力不合作,你不用暴力,我死活不合作。(狗頭)(狗頭)。”
網友【評論】:“天竺這地,看似向往桃花源,實則詭異桃花源,不是在挨揍,就是在挨揍的路上。”
網友【評論】:“不是,這地方就離譜。
感覺進了這地方的人都挺降智的,真的。
你看原住民我就不說了,那雅利安人他自己就是從那口子打進去的。
他居然不漲記性,也不在那口子弄個長城之類的。
好,要說他進去的早,不知道弄也就算了,大漢時期的貴霜難道也不會弄嗎?
貴霜可能知道長城的。
還有後麵突厥,那就更別說了,突厥在長城上吃盡了苦頭,他們居然不弄長城?
要知道就天竺這地形,在那個口子上弄上一個長城。
那麽天竺在大航海時代來臨之前就是無敵的存在了,誰也進不去。”
網友【彈幕】:“現在知道長城的重要性了吧?咱那迷人的老祖宗呐,想事就是周到。”
網友【彈幕】:“就有沒有可能進去的人,他們本就是遊牧民族。
第一批進去的人,想著的是搶一波就走,但搶著搶著就上頭了。
等到第二代,第三代人的時候,他們就已經忘記了長城的存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