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世宗朱厚熜:“你敢!朕非將你全族挫骨揚灰不可。”


    乾隆:“隨便,反正都不是在一個世界了,而且現在有了這個視頻的播放。


    大清反正也入不了關,誰怕誰?


    滅唄,就是滅再多,都滅了也與朕無關。”


    大明龍虎將軍:“你這該死的畜牲,誰給你的狗膽,敢與我大明皇帝如此說話?”


    乾隆:“大明龍虎將軍?什麽玩意?不是說隻有皇帝能說話嗎?”


    大明龍虎將軍:“那是我忠心大明,上蒼有感才讓我有此殊榮,你這畜牲再敢多言,我必將你千刀萬剮。”


    明神宗朱翊鈞:“龍虎將軍?朕去歲似乎封過一個,你倒是心向大明,不錯,不錯。”


    大明龍虎將軍:“臣跪謝陛下聖恩,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明世宗朱厚熜:“孫子你是不是傻?隻有皇帝能在這上麵說話,他一個將軍憑什麽開口?”


    明神宗朱翊鈞:“他是皇太極?不對,我已經通緝了皇太極半年有餘,女真各部並無此人,想來尚未出世才對。”


    明憲宗朱見深:“你還真去找人?犁庭會不會?掃穴會不會?


    你管他有沒有皇太極,掃平女真不就行了?什麽建州女真,什麽海西女真,野人女真的,一家一家的清不就行了?”


    明神宗朱厚熜:“孫子,你身邊沒近臣做筆記的嗎?


    薩爾滸一戰,可是你的大敗仗,對方女真首領叫努爾哈赤,這你也不記一下?


    去查一下,你封的這什麽龍虎將軍,是不是叫努爾哈赤?


    查到之後,把他祖宗一脈的情況都給朕找出來,朕要好好炮製他們一番。”


    ........


    這群皇帝總是聊著聊著就跑偏了。


    陸遠在吃了一會瓜後,直接換到了下一個視頻。


    【神奇的阿三】


    發布人:世界觀測小馬


    發布時間........


    【噠噠噠噠,嘟嘟嘟嘟。


    嘿嘿嘿嘿,嗬嗬嗬嗬。


    下麵敬請收看神奇的阿三。


    咳咳,借個片頭,借個片頭,這幾天看神奇的阿三,看的有點上頭了。


    今天就想跟大家好好說說,這一片神奇的地方。


    另外再說說,咱們古代為什麽沒有去那片地盤轉一轉,畢竟那可算的上是個寶地了,而且離咱們也不遠。


    恩,咱們不說現代軍事那些。


    咱們先說說這片地方的神奇之處。


    阿三這地理位置真的很神奇,可以說是老天爺追著賞飯吃的地方。


    但是,這也可能是他們曾經創造過文明古國,最後卻又停步不前的原因之一吧。


    為什麽這麽說呢?


    大家看地圖,首先是它的四周。


    這不是大山脈,就是大海,整個國家就那麽一個小小的缺口,而這個缺口外麵,還有著大漠包圍。


    這樣的地理位置,在古代那個交通不方便,通訊不發達,航海技術不高的時代。


    這不就是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嘛。


    它要僅僅隻是被山海包圍,被大漠庇護,其實還算不上過於神奇。


    更神奇的是它們那裏宜居性。


    你們看,整個阿三國度的麵積,隻有三百多萬平方公裏。


    但是咱們看它的耕地麵積有多少?


    將近一點六億公頃,也就是23.46億畝,位居全世界第一。


    這特麽是什麽概念?


    這23.46億畝,轉化為平方公裏的話,那就是150多萬平方公裏。


    也就是說,阿三那地方,有一半的國土麵積,可以全部耕種。


    這還是因為有工業開發之類的,侵占了一些耕地,不然的話,這個麵積隻會更大。


    再看看咱們神州呢,960多萬平方公裏,耕地麵積也才17.85億畝。


    三倍的國土麵積,可耕地麵積卻僅僅隻有人家的七成半。


    而且咱們能有這麽大的耕地麵積,還是因為咱們建國之後,大修水利,大量開荒。


    才有這樣的耕地麵積。


    可人家那邊直接就是大量的平原,大量的耕地,天災還不是很多。


    像白頭鷹那邊雖然耕地麵積也大,也是大量平原,但人家那邊動不動就是龍卷風之類的災害不少。


    而且阿三那邊不光是耕地麵積大。


    它那地理位置也是極好的,有一些地方,甚至能夠讓水稻做到一年三熟,簡直就是先天耕種聖地,是瘋狂的產糧機器。


    這樣一看,阿三這地盤,是不是更像桃花源了?


    在大漠之中,有一小口,進去之後,那就是豁然開朗。


    土地平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還與世隔絕。


    外界的戰亂,也基本不能打到他身上去。


    對於人來說,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是大家所向往的。


    可對於國來說,這一片土地又何嚐不是大家所向往的呢?】


    .........


    網友【彈幕】:“白瞎了這好地方。”


    網友【彈幕】:“就這糧食產量要是給諸葛丞相,他能北伐到南極。”


    網友【彈幕】:“虛假的糧倉,天府之國,真實的糧倉,阿三!”


    網友【彈幕】:“耕地多有什麽用?糧食產量還沒有咱們神州多。”


    網友【彈幕】:“糧食產量沒有神州多,那是耕地原因嗎?


    阿三那邊產量沒有咱們多,原因有很多,但唯獨不能怪的,就是耕地麵積。”


    網友【彈幕】:“約翰牛女皇皇冠上最璀璨的寶石,你以為是跟你鬧著玩的?


    一戰二戰約翰牛能挺過去,其中一半的功勞都得歸阿三。”


    網友【彈幕】:“阿三:戰亂打不到?你要不要聽聽你在說什麽?”


    網友【彈幕】:“地方是好地方,可惜上麵的人實在不會利用,咱們神州要是有一個這樣好的後勤基地,還有哪裏打不下來啊!”


    網友【彈幕】:“阿三那地方的位置是好,但戰亂可不少,和桃花源扯不少太多關係吧。”


    網友【彈幕】:“有沒有可能是裏麵的人太菜了?或者說人太笨了?”


    .........


    漢武帝劉徹:“多少?你說多少耕地?一年幾熟???”


    祖龍嬴政:“桃花源是什麽朕不知道,但朕知道這地盤是朕的。


    這是神州自古以來的地盤啊,沒成想啊!沒成想竟流落外邦數千年。


    你們這些後世皇帝呐,怎麽就沒點進取之心呢?”


    明太祖朱元璋:“自古以來?”


    祖龍嬴政:“朕說自古就是自古,你有意見?朕是不是你古人了?朕的地盤是不是神州自古以來的地盤?”


    漢武帝劉徹:“始皇帝聖明,我也認為,這是漢家自古以來的地盤。”


    漢高祖劉邦:“唉,朕之過也,大漢初立,實屬國力不濟,竟把這祖宗基業都丟了,可惜可惜。”


    祖龍嬴政:“也是朕之過,未能及早明說,不然,可至於流落外番如此之久啊!”


    唐太宗李世民:“這不是天竺嘛,朕似乎將此地打下來了.....隻不過太遠了,沒有去駐軍...唉,也是朕之過也,這自古以來之地,打下之後,居然未曾駐軍。”


    明成祖朱棣:“等朕平了倭島之後,便立刻出兵此處,朕定不負諸位前輩所托,一定收複此處疆土。”


    明太祖朱元璋:“老四,你開始打倭島了?戰況怎麽樣?”


    唐太宗李世民:“@明成祖朱棣,倭寇的抵抗力量如何?”


    漢武帝劉徹:“@明成祖朱棣,銀礦是不是真的?金礦找到了嗎?”


    祖龍嬴政:“@明成祖朱棣,後世的輿圖是否準確,海上是否有何變動之處?”


    明成祖朱棣:“剛開始打,目前還沒有戰報傳迴,各位前輩再等等,等戰報傳迴朕再公布。”


    ........


    【眾所周知,咱們神州什麽都好,但有個執念,那就是種地。


    這是完全刻進dna的東西,也不知道是從哪個老祖宗那一輩傳下來了的。


    反正這個執念很深。


    深到什麽程度呢?


    古代蘇秦說過,但使洛陽二頃田,安能佩六國相印?


    明太祖朱元璋也說過。


    當年要是在鳳陽老家有幾畝田。


    想來也就隻有農民朱重八了。


    哪來的什麽大明皇帝朱元璋啊!


    這兩位裝是裝了點,可他們說的話,卻也是有道理的。


    而且神州古代,為了田土而起義的農民,可不知有多少。


    哪怕就是到了現在,很多人連種田技巧都沒怎麽學過了。


    可你要去大街上問別人的話。


    有錢人可能會說,等再過幾年,就迴家種地養老去。


    窮人會說,累死累活就這點工資,老子不幹了,大不了迴家種地去。


    就連咱們國家,到月球上去一趟後,想到的都是月壤能不能種地。


    自從知道月壤不能種地之後,你看這幾年,咱們神州百姓對月球的重視程度,都已經降低了幾個檔次。


    (咳咳,玩笑玩笑。)


    那麽問題來了,既然咱們神州如此重視田地。


    為什麽一直沒有對阿三發起過戰爭呢?


    是真的愛好和平嗎?


    是不知道這邊的好嗎?


    還是阿三這邊太強了,打不進去呢?


    或者說古代的神州皇帝,不喜歡這裏的田地呢?


    好吧,最後一條可以直接排除了。


    對於土地,咱們神州古人喜歡肯定是喜歡的。


    不管是王侯將相,還是平民百姓,都很喜歡。


    若是知道了這麽個地方,說不喜歡,那都是昧良心說出來的。


    對於王侯將相來說,漢武帝當年打匈奴,花費那麽大。


    打下來的地盤,對於農耕文明來說,這些地方並不是什麽好東西。


    可即使是這樣,漢武帝在神州曆史中,也算是一位公認的第一檔皇帝。


    各朝各代對他的評價,雖然各有差異,但對於他開疆擴土的功績,卻沒有誰直接去否認的。


    若是哪個皇帝,能打下阿三這塊地盤,這麽大,還是如此的宜居,是如此的契合咱們農耕文明發展的土地。


    這要是打下來,在史書上的功績,比之漢武帝,隻會更高。


    對於這麽大的一項功績,沒有哪個皇帝能夠拒絕。


    至於文臣武將,那就更不會拒絕了。


    曆史上說漢武帝窮兵黷武的評價不少,但誰去批判過衛青霍去病呢?


    這種功績對於文臣武將來說,那絕對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


    網友【彈幕】:“你要不要聽聽你在說什麽?


    不喜歡?那麽大一片地盤,產量那麽高,誰經得起這考驗啊!


    就是不說產量這一塊,光是地盤就夠千古留名了,誰能不喜歡呢?”


    網友【彈幕】:“但凡知道有這麽一個地方,早打過去了。”


    網友【彈幕】:“始皇帝缺一張地圖啊!


    要是帶一張地圖穿越古代,指著阿三那說這裏有長生不老藥。


    那這就是咱們自古以來的地盤了。”


    網友【彈幕】:“秦吹讓一讓,大秦掃平六國之後,自家的事情都管不過來,你始皇帝哪裏有精力去打那些?”


    網友【彈幕】:“大秦內部亂那是因為沒有敵人了。


    當時的大秦要還有外敵的話。


    就大秦的軍功製度,再打幾十年都不會亂。”


    網友【彈幕】:“秦法就是為戰爭而生的,沒有了戰爭,就算始皇帝不掃平六國,大秦內部也會亂。


    因為底層的人,上升通道太少了。


    但若是有戰爭,大秦就算掃平六十國,隻要外麵還有敵人,那就不會亂。


    你想想,如果你是一個月薪九百,沒車沒房沒媳婦的人。


    但是你隻要砍一個敵人,國家直接獎勵百萬,還給你發房發車發媳婦,你幹不幹?


    這樣的國家,你要是有搗亂的能力,何不如直接上戰場殺敵呢?


    但是如果敵人沒有了,你隻能拿九百死工資,那總有人要搗亂了。


    大秦統一之後就是這樣。”


    網友【彈幕】:“然而給張地圖也沒用,太遠了,以大秦的那種運輸水平,想從陸地打過去,那是不可能的,水路也太慢了,百年海軍不是說說的,大秦沒那時間發展海軍。”


    網友【彈幕】:“種地真的是執念,我身邊的人很多都是這樣。


    有錢,等再過幾年,就迴家種地去。


    沒錢,再拚幾年,出不了頭,大不了迴家種地去。”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幕:海外遍地銀山金樹,速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葉落瀟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葉落瀟湘並收藏天幕:海外遍地銀山金樹,速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