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遊擊戰鼻祖:彭越
天幕:海外遍地銀山金樹,速搶 作者:葉落瀟湘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網友【彈幕】:“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這話聽著就是 霸氣。
而且在大漢四百年中,不管是西漢還是東漢。
自漢武帝之後的大多數時期,大漢也確實是做到了這句話。
即便是到了東漢末年之際,那一群諸侯,也都很好的履行了這一宣言。”
網友【彈幕】:“陳湯也就是運氣不好,遇到的是漢元帝這皇帝,打個匈奴都要這樣,那樣的流程。
要是陳湯在漢武帝手下的話,他直接就起飛了好不好。”
網友【彈幕】:“?????”
網友【彈幕】:“我打出問號的時候,那就不是我有問題,而是你有問題!
漢武帝時期,假傳聖旨,起飛?”
網友【彈幕】:“人頭起飛,也是起飛嘛。
一時間分不清前麵的兄弟,是真的在罵漢元帝,還是在真罵漢武帝了?”
網友【彈幕】:“漢元帝這皇帝當的確實是不咋地。
以一己之力將整個西漢搞亂,也確實是漢元帝的過錯。
可漢元帝對陳湯,那可真沒啥好說了。
你看看陳湯幹的都是什麽事?
假傳聖旨,調動軍隊,我擦,這罪有多大你要不要想想?
這要是在漢武帝手上,別說殺一個匈奴單於了。
就是殺十個匈奴單於,百個匈奴單於,陳湯能不能保住九族都難說。
要是在崇禎手上,那就更別說了,高低也得來個九族淩遲保底了。
可陳湯這假傳聖旨一事,在漢元帝手上可是被免罪了的。
而且功勞方麵,漢元帝也是一點都沒扣除,直接就被封了關內侯。
關內侯,那可是列侯之下的第二等侯爵。
衛青首戰告捷,也才是關內侯。
而且元帝一朝,對陳湯可一直沒有追究過其他方麵的過錯。
哪怕就是匡衡等人,一直在往陳湯身上潑髒水,元帝也沒有動過陳湯的意思。”
網友【彈幕】:“前麵的意思,應該是陳湯要是在漢武帝時期,他想打匈奴的話,應該用不著去假傳聖旨。
畢竟武帝不是元帝,武帝對於打匈奴很熱衷。
陳湯若是申請去打匈奴的話,漢武帝一定是能通過的。”
網友【彈幕】:“真對陳湯下手的其實匡衡,就是鑿壁偷光的那個。
從元帝時期,一直告到了成帝時期。
漢元帝其他治國不咋地,可對陳湯是真不錯了。
若是武帝時期的話,一個丞相一直告武將,那這武將多多少少會有點事。”
網友【彈幕】:“漢武帝時期的丞相哪裏敢一直告武將,武帝時期的丞相,那是出了名的一次性。”
網友【彈幕】:“匡衡居然是漢朝的?”
網友【彈幕】:“離譜的是匡衡對付陳湯,其實和陳湯還沒多大關係。
匡衡主要是為了對付陳湯的老上級甘延壽,陳湯隻是他們攻擊的一個點而已。”
網友【彈幕】:“其實陳湯也是自己作好吧,成帝上位,聽從匡衡等人的言語。
對陳湯也僅僅隻是罷官而已,可陳湯自己去誣告康居王,說康居王送來的質子是假王子。
結果最後查驗為真,他的爵位是因為誣告才被削的。”
........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好,說的好啊!
隻是這陳湯......雖有斬殺匈奴單於之功。
但這貪財貪權,假傳聖旨,私自調兵之過,卻也是不小。
眾卿,你們說這種人該如何處罰?”
漢武帝看完陳湯的介紹後,對眾人說道。
“陛下,假傳聖旨調兵,其罪當誅。
即便是誅殺了匈奴單於,功勞甚廣,但罪責難消,便是不將其誅殺,也得貶為庶民。
若非如此,軍中人人效仿,陛下威嚴何在。”
衛青第一時間就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陛下,臣以為戰場之上,戰機稍縱即逝。
身為將軍,就應該抓住稍縱即逝的戰機進攻。
雖陛下深謀遠慮,然深宮之中距離戰場有千裏之遙。
便是大將軍的軍帳離前線也有一定距離。
若是每逢作戰,都需向皇帝,向大將軍匯報。
需要等陛下或大將軍的手令才能進攻,那戰機早就消逝了。
所以臣以為,若遇戰機,聖旨與將令,也不是不可違。”
霍去病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兩人的說法,可以說是完全不同。
不過這倒也是正常,此時的衛青,是大將軍,手上統管著大漢一半以上的軍隊。
這個時候,衛青對於這假傳聖旨之事,但凡有那麽一點點的讚同。
那漢武帝就得再次審視他一番了。
哪怕就是有未來視頻保底,也難免讓武帝心中不悅。
而霍去病則是不同。
此時的霍去病僅僅隻是嫖姚校尉,手下軍馬就八百人。
這點部隊,武帝能容得下他不聽令。
雙方所處位置的不同,自然也就讓兩人說的話也不同了。
“兩位說的都不錯。”
漢武帝笑著點了點頭,沒有多說什麽。
兩人的迴答讓他都挺滿意的。
........
【西漢十大名將第五名:彭越。
彭越,這是一個在漢初時期,與韓信,英布並稱為漢初三大名將的狠人。
不過漢初韓信光芒,實在是太過強大。
強大到蓋過了彭越和英布二人,這就顯得兩人很一般而已。
可事實上,這兩人在那個猛人遍地的時代,能活到最後,並獲得一個三大名將頭銜,那自然就有他們的不一般之處。
其中彭越相較於英布,還要強上不少。
他是第一個,正兒八經使用遊擊戰術的人。
沒錯,他用的是成體係的遊擊戰術,而不是那種山賊打法。
彭越對於大漢的功績方麵,那也是一點不少,彭越解了劉邦好幾次危局。
多次對項羽的後方造成了破壞。
項羽兵敗的主要原因,就是後勤問題。
當然,這個後勤問題也不是彭越一人造成的。
但彭越在這其中也起到了主要作用的。
隻是曆史對他的記載,並不是很多。
主要他是被謀反之人。
恩,沒錯,是被謀反,而不是自己謀反。
再加上他異姓王的身份。
在漢一朝的記載注定是要被削弱一些的。
但他開創了一種全新戰術。
以及他大漢開國功臣的身份。
將他排在前五,絕對沒有排高,甚至還略微的排低了一些。。
彭越開局比之韓信的地位應該還要低一些。
雖然史書上對於韓信的背景沒有過多交待。
但是從韓信擁有的兵書和長劍來看,最低那也得是一個貴族之後。
而彭越那就是一個打漁的。
後來可能是打漁的生意不好做,也可能是秦法嚴苛,他在不知不覺中犯法之類的。
反正他後麵就放棄了打魚的活計,拉著一群人幹起了綠林生意。
混黑嘛,總比打魚要掙錢不是,要不然,高啟強也不至於從賣魚販子,轉行去混黑了。
咳咳,事實證明,彭越這人很適合混黑,沒多久他就混出來了一些名頭。
最少在那十裏八鄉的,也得是個大頭目。
後麵陳勝吳廣起義的時候,他手下的人就跟他說。
“老大,咱們也幹了吧,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啊!”
不過彭越卻比較冷靜。
他能很好的分析局勢,陳勝吳廣是反了,各地諸侯也是跳起來了。
但是大秦的餘威尚在,這會要是反的話,隻怕會成為出頭鳥。
而且大秦也不一定就會垮,山賊和反賊,哪個罪名重,彭越還是拎得清的。
於是彭越選擇了觀望,他在等天下徹底亂起來。
他的想法是對的,一開始鬧事的陳勝吳廣確實死了。
但他的想法又是錯的,大秦比他想的要脆弱,大秦那棟大廈,倒的太快了。
正是這一觀望,讓他失去了後麵涿鹿天下的資本。
在陳勝吳廣造反一年後,他才正式開始創業。
但由於已經過的創業風口,彭越的創業之初,便隻能撿一點各路諸侯的散兵遊勇。
在劉邦攻打昌邑的時候,彭越和劉邦開啟的第一次的合作。
隻是這次合作挺失敗的,昌邑沒有打下來,劉邦走了。
但那會,劉邦手下的人也不多,彭越手下也有一千多號人。
彭越也是有想要自己當老大的心思,所以劉邦走的時候,彭越並沒有跟劉邦一起。
而是帶著自己的人,繼續在巨野澤打遊擊,收殘兵。
彭越也失去了一次成為大漢元老的機會,也為他後麵的遭遇埋下了伏筆。
後麵就是項羽分封十八路諸侯了,那時候彭越手底下雖然也有了上萬部隊。
但他一沒出身,二在滅秦之中的功勞不是很大。
所以就導致諸侯沒他什麽份,他不屬於任何一支。
後麵公元前206年,田榮自立齊王,開始反抗項羽。
為了增加手上的勢力,田榮就給了彭越一個將軍頭銜。
讓彭越去打項羽,。
而彭越對於項羽,那也本來就不爽。
他是起兵晚了,但好歹手底下也有兵有將。
在抗秦之戰中,大的功績是不多,但小的功績也不少嘛。
沒封諸侯也就算了,連個名號也不給,這不是瞧不上他嘛。
於是彭越便收下了這個頭銜,開始和項羽幹了起來。
項羽這人傲的很,他也確實是看不上彭越,所以隨便派了一個縣令就想要去收拾彭越。
然後,彭越輕輕鬆鬆就打贏了項羽派過來的人。
自此之後,彭越在齊地開始了和項羽的遊擊戰。
不過他是頂住了項羽的攻擊,可田榮就頂不住了。
剛過一年,就死了。
不過恰好在此時,劉邦從漢中出來了。
於是彭越想了想,自己當老大那是可能不大了。
想跟項羽的話,先不說自己和項羽打了這麽久,就是沒和項羽打,項羽也看不上他這出身。
最後一拍腦袋,算了,咱投漢得了。
於是便帶著自己的三萬部隊找上了劉邦。
劉邦一看,這不是老夥計嘛,行行行,我這正好要打項羽呢,你來的正是時候。
彭越就這樣跟了劉邦。
後麵劉邦在彭城大敗了一場。
大家知道隻有收拾爛攤子的韓信。
卻不知道在同時期,彭越正帶著幾萬部隊,在黃河沿岸騷擾著項羽的軍隊和後勤呢。
這一次的軍事行動,在曆史上被稱之為彭越擾楚。
次年,滎陽會戰的時候,彭越趁著楚漢主力對峙的時候,又在項羽後麵來了一個偷家。
一口氣占據了十七座城,直接將項羽和項羽的主力全部調動了過去。
但彭越卻又不和項羽正麵交鋒,聽到項羽主力過來後。
彭越二話沒說,就把城池扔了。
雖然說,彭越這舉動沒有給項羽帶去太大實質性傷害。
但是,卻是讓前方的劉邦壓力大減。
到了公元前203年,楚漢的對峙情況,項羽漸漸的落了下風。
不得已,楚軍隻能先行撤退。
這時候彭越又下手了,一舉將昌邑附近二十多座城池攻下,繳獲了大量的糧草。
說實話,若是誰能去穿越到這一時間點,去采訪一番項羽的話。
問問他,在楚漢之爭中,項羽恨誰。
那項羽可能會說是劉邦,也可能會說韓信。
但你要問,他最恨的是誰。
那指定是彭越。
因為不管是劉邦也好,韓信也好,用計謀歸用計謀,但最少項羽能找到他們,和他們麵對麵的打一場。
但彭越不一樣,彭越那是砍一刀就走,絕對不貪第二刀。
等你下次分神的時候,他又給你來一刀,依舊是砍完就走。
主打的就是一手老六行徑。
不過彭越這老六,比之劉邦還是差了點。
最後彭越也慘的很,有時候功勞太大不是什麽好事。
特別彭越還是屬於那種半道入夥的,手上本來就有自己的班底。
加之也和韓信一樣,是臨陣找劉邦要的王位。
所以最後他的下場也就可想而知了。
公元前196年,陳豨謀反,劉邦找彭越要人去平叛。
彭越稱病,不太舍得,畢竟在這次之前,劉邦就曾經找他要過一次人,也沒見劉邦歸還。
而彭越手下的一個將軍就說,要不咱們反了吧。
可彭越也沒敢反,甚至還讓親信帶了一半的部隊前去支援了。
但事情就出在他和那將軍的談論上。
當時談事的時候,被彭越的一個太仆聽到了。
那太仆後麵犯了點事,彭越要殺他,結果太仆直接就去劉邦那告發了彭越。
然後彭越就被綁了。
而且在大漢四百年中,不管是西漢還是東漢。
自漢武帝之後的大多數時期,大漢也確實是做到了這句話。
即便是到了東漢末年之際,那一群諸侯,也都很好的履行了這一宣言。”
網友【彈幕】:“陳湯也就是運氣不好,遇到的是漢元帝這皇帝,打個匈奴都要這樣,那樣的流程。
要是陳湯在漢武帝手下的話,他直接就起飛了好不好。”
網友【彈幕】:“?????”
網友【彈幕】:“我打出問號的時候,那就不是我有問題,而是你有問題!
漢武帝時期,假傳聖旨,起飛?”
網友【彈幕】:“人頭起飛,也是起飛嘛。
一時間分不清前麵的兄弟,是真的在罵漢元帝,還是在真罵漢武帝了?”
網友【彈幕】:“漢元帝這皇帝當的確實是不咋地。
以一己之力將整個西漢搞亂,也確實是漢元帝的過錯。
可漢元帝對陳湯,那可真沒啥好說了。
你看看陳湯幹的都是什麽事?
假傳聖旨,調動軍隊,我擦,這罪有多大你要不要想想?
這要是在漢武帝手上,別說殺一個匈奴單於了。
就是殺十個匈奴單於,百個匈奴單於,陳湯能不能保住九族都難說。
要是在崇禎手上,那就更別說了,高低也得來個九族淩遲保底了。
可陳湯這假傳聖旨一事,在漢元帝手上可是被免罪了的。
而且功勞方麵,漢元帝也是一點都沒扣除,直接就被封了關內侯。
關內侯,那可是列侯之下的第二等侯爵。
衛青首戰告捷,也才是關內侯。
而且元帝一朝,對陳湯可一直沒有追究過其他方麵的過錯。
哪怕就是匡衡等人,一直在往陳湯身上潑髒水,元帝也沒有動過陳湯的意思。”
網友【彈幕】:“前麵的意思,應該是陳湯要是在漢武帝時期,他想打匈奴的話,應該用不著去假傳聖旨。
畢竟武帝不是元帝,武帝對於打匈奴很熱衷。
陳湯若是申請去打匈奴的話,漢武帝一定是能通過的。”
網友【彈幕】:“真對陳湯下手的其實匡衡,就是鑿壁偷光的那個。
從元帝時期,一直告到了成帝時期。
漢元帝其他治國不咋地,可對陳湯是真不錯了。
若是武帝時期的話,一個丞相一直告武將,那這武將多多少少會有點事。”
網友【彈幕】:“漢武帝時期的丞相哪裏敢一直告武將,武帝時期的丞相,那是出了名的一次性。”
網友【彈幕】:“匡衡居然是漢朝的?”
網友【彈幕】:“離譜的是匡衡對付陳湯,其實和陳湯還沒多大關係。
匡衡主要是為了對付陳湯的老上級甘延壽,陳湯隻是他們攻擊的一個點而已。”
網友【彈幕】:“其實陳湯也是自己作好吧,成帝上位,聽從匡衡等人的言語。
對陳湯也僅僅隻是罷官而已,可陳湯自己去誣告康居王,說康居王送來的質子是假王子。
結果最後查驗為真,他的爵位是因為誣告才被削的。”
........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好,說的好啊!
隻是這陳湯......雖有斬殺匈奴單於之功。
但這貪財貪權,假傳聖旨,私自調兵之過,卻也是不小。
眾卿,你們說這種人該如何處罰?”
漢武帝看完陳湯的介紹後,對眾人說道。
“陛下,假傳聖旨調兵,其罪當誅。
即便是誅殺了匈奴單於,功勞甚廣,但罪責難消,便是不將其誅殺,也得貶為庶民。
若非如此,軍中人人效仿,陛下威嚴何在。”
衛青第一時間就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陛下,臣以為戰場之上,戰機稍縱即逝。
身為將軍,就應該抓住稍縱即逝的戰機進攻。
雖陛下深謀遠慮,然深宮之中距離戰場有千裏之遙。
便是大將軍的軍帳離前線也有一定距離。
若是每逢作戰,都需向皇帝,向大將軍匯報。
需要等陛下或大將軍的手令才能進攻,那戰機早就消逝了。
所以臣以為,若遇戰機,聖旨與將令,也不是不可違。”
霍去病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兩人的說法,可以說是完全不同。
不過這倒也是正常,此時的衛青,是大將軍,手上統管著大漢一半以上的軍隊。
這個時候,衛青對於這假傳聖旨之事,但凡有那麽一點點的讚同。
那漢武帝就得再次審視他一番了。
哪怕就是有未來視頻保底,也難免讓武帝心中不悅。
而霍去病則是不同。
此時的霍去病僅僅隻是嫖姚校尉,手下軍馬就八百人。
這點部隊,武帝能容得下他不聽令。
雙方所處位置的不同,自然也就讓兩人說的話也不同了。
“兩位說的都不錯。”
漢武帝笑著點了點頭,沒有多說什麽。
兩人的迴答讓他都挺滿意的。
........
【西漢十大名將第五名:彭越。
彭越,這是一個在漢初時期,與韓信,英布並稱為漢初三大名將的狠人。
不過漢初韓信光芒,實在是太過強大。
強大到蓋過了彭越和英布二人,這就顯得兩人很一般而已。
可事實上,這兩人在那個猛人遍地的時代,能活到最後,並獲得一個三大名將頭銜,那自然就有他們的不一般之處。
其中彭越相較於英布,還要強上不少。
他是第一個,正兒八經使用遊擊戰術的人。
沒錯,他用的是成體係的遊擊戰術,而不是那種山賊打法。
彭越對於大漢的功績方麵,那也是一點不少,彭越解了劉邦好幾次危局。
多次對項羽的後方造成了破壞。
項羽兵敗的主要原因,就是後勤問題。
當然,這個後勤問題也不是彭越一人造成的。
但彭越在這其中也起到了主要作用的。
隻是曆史對他的記載,並不是很多。
主要他是被謀反之人。
恩,沒錯,是被謀反,而不是自己謀反。
再加上他異姓王的身份。
在漢一朝的記載注定是要被削弱一些的。
但他開創了一種全新戰術。
以及他大漢開國功臣的身份。
將他排在前五,絕對沒有排高,甚至還略微的排低了一些。。
彭越開局比之韓信的地位應該還要低一些。
雖然史書上對於韓信的背景沒有過多交待。
但是從韓信擁有的兵書和長劍來看,最低那也得是一個貴族之後。
而彭越那就是一個打漁的。
後來可能是打漁的生意不好做,也可能是秦法嚴苛,他在不知不覺中犯法之類的。
反正他後麵就放棄了打魚的活計,拉著一群人幹起了綠林生意。
混黑嘛,總比打魚要掙錢不是,要不然,高啟強也不至於從賣魚販子,轉行去混黑了。
咳咳,事實證明,彭越這人很適合混黑,沒多久他就混出來了一些名頭。
最少在那十裏八鄉的,也得是個大頭目。
後麵陳勝吳廣起義的時候,他手下的人就跟他說。
“老大,咱們也幹了吧,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啊!”
不過彭越卻比較冷靜。
他能很好的分析局勢,陳勝吳廣是反了,各地諸侯也是跳起來了。
但是大秦的餘威尚在,這會要是反的話,隻怕會成為出頭鳥。
而且大秦也不一定就會垮,山賊和反賊,哪個罪名重,彭越還是拎得清的。
於是彭越選擇了觀望,他在等天下徹底亂起來。
他的想法是對的,一開始鬧事的陳勝吳廣確實死了。
但他的想法又是錯的,大秦比他想的要脆弱,大秦那棟大廈,倒的太快了。
正是這一觀望,讓他失去了後麵涿鹿天下的資本。
在陳勝吳廣造反一年後,他才正式開始創業。
但由於已經過的創業風口,彭越的創業之初,便隻能撿一點各路諸侯的散兵遊勇。
在劉邦攻打昌邑的時候,彭越和劉邦開啟的第一次的合作。
隻是這次合作挺失敗的,昌邑沒有打下來,劉邦走了。
但那會,劉邦手下的人也不多,彭越手下也有一千多號人。
彭越也是有想要自己當老大的心思,所以劉邦走的時候,彭越並沒有跟劉邦一起。
而是帶著自己的人,繼續在巨野澤打遊擊,收殘兵。
彭越也失去了一次成為大漢元老的機會,也為他後麵的遭遇埋下了伏筆。
後麵就是項羽分封十八路諸侯了,那時候彭越手底下雖然也有了上萬部隊。
但他一沒出身,二在滅秦之中的功勞不是很大。
所以就導致諸侯沒他什麽份,他不屬於任何一支。
後麵公元前206年,田榮自立齊王,開始反抗項羽。
為了增加手上的勢力,田榮就給了彭越一個將軍頭銜。
讓彭越去打項羽,。
而彭越對於項羽,那也本來就不爽。
他是起兵晚了,但好歹手底下也有兵有將。
在抗秦之戰中,大的功績是不多,但小的功績也不少嘛。
沒封諸侯也就算了,連個名號也不給,這不是瞧不上他嘛。
於是彭越便收下了這個頭銜,開始和項羽幹了起來。
項羽這人傲的很,他也確實是看不上彭越,所以隨便派了一個縣令就想要去收拾彭越。
然後,彭越輕輕鬆鬆就打贏了項羽派過來的人。
自此之後,彭越在齊地開始了和項羽的遊擊戰。
不過他是頂住了項羽的攻擊,可田榮就頂不住了。
剛過一年,就死了。
不過恰好在此時,劉邦從漢中出來了。
於是彭越想了想,自己當老大那是可能不大了。
想跟項羽的話,先不說自己和項羽打了這麽久,就是沒和項羽打,項羽也看不上他這出身。
最後一拍腦袋,算了,咱投漢得了。
於是便帶著自己的三萬部隊找上了劉邦。
劉邦一看,這不是老夥計嘛,行行行,我這正好要打項羽呢,你來的正是時候。
彭越就這樣跟了劉邦。
後麵劉邦在彭城大敗了一場。
大家知道隻有收拾爛攤子的韓信。
卻不知道在同時期,彭越正帶著幾萬部隊,在黃河沿岸騷擾著項羽的軍隊和後勤呢。
這一次的軍事行動,在曆史上被稱之為彭越擾楚。
次年,滎陽會戰的時候,彭越趁著楚漢主力對峙的時候,又在項羽後麵來了一個偷家。
一口氣占據了十七座城,直接將項羽和項羽的主力全部調動了過去。
但彭越卻又不和項羽正麵交鋒,聽到項羽主力過來後。
彭越二話沒說,就把城池扔了。
雖然說,彭越這舉動沒有給項羽帶去太大實質性傷害。
但是,卻是讓前方的劉邦壓力大減。
到了公元前203年,楚漢的對峙情況,項羽漸漸的落了下風。
不得已,楚軍隻能先行撤退。
這時候彭越又下手了,一舉將昌邑附近二十多座城池攻下,繳獲了大量的糧草。
說實話,若是誰能去穿越到這一時間點,去采訪一番項羽的話。
問問他,在楚漢之爭中,項羽恨誰。
那項羽可能會說是劉邦,也可能會說韓信。
但你要問,他最恨的是誰。
那指定是彭越。
因為不管是劉邦也好,韓信也好,用計謀歸用計謀,但最少項羽能找到他們,和他們麵對麵的打一場。
但彭越不一樣,彭越那是砍一刀就走,絕對不貪第二刀。
等你下次分神的時候,他又給你來一刀,依舊是砍完就走。
主打的就是一手老六行徑。
不過彭越這老六,比之劉邦還是差了點。
最後彭越也慘的很,有時候功勞太大不是什麽好事。
特別彭越還是屬於那種半道入夥的,手上本來就有自己的班底。
加之也和韓信一樣,是臨陣找劉邦要的王位。
所以最後他的下場也就可想而知了。
公元前196年,陳豨謀反,劉邦找彭越要人去平叛。
彭越稱病,不太舍得,畢竟在這次之前,劉邦就曾經找他要過一次人,也沒見劉邦歸還。
而彭越手下的一個將軍就說,要不咱們反了吧。
可彭越也沒敢反,甚至還讓親信帶了一半的部隊前去支援了。
但事情就出在他和那將軍的談論上。
當時談事的時候,被彭越的一個太仆聽到了。
那太仆後麵犯了點事,彭越要殺他,結果太仆直接就去劉邦那告發了彭越。
然後彭越就被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