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負荊請罪的太子。


    李世民一時間也不好怎麽處理了。


    李承乾是嫡子,還是嫡長子。


    造反一事,如今也還沒有發生。


    可他又會在未來造反,甚至他還有可能在視頻中,看到自己造反時的失誤。


    然後再加以改進,說不定下次的造反還真能讓他成了。


    即便是,太子真的在未來放棄了這種想法,。


    可朝堂中的百官又該如何安撫?


    朝中官員是擁護在視頻中已經出現了的未來皇帝李治。


    還是擁護他這個可能造反的太子?


    這些事情都不好說,一時間即便是李世民,腦海之中也有些亂哄哄的。


    “還有魏王。”


    到最後李世民心中不由嘀咕了一句。


    沒錯,他還有一個魏王,隻是魏王心有些狠,若是將這江山交給他的話。


    隻怕李承乾一脈和李治一脈兇多吉少了。


    “起來吧,去好好反思反思。。”


    良久後,李世民也隻是扔下了這樣一句。


    ........


    【以上的三位太子,要麽是父子不和,要麽是文武與太子不和。


    那麽接下來的這位,那可就完全不一樣了。


    朱標,大明所有人都認可的太子。


    內定的明太宗朱標。


    他和以上幾位那是完全不同了。


    由於朱元璋的出身,所以在朱元璋眼中。


    馬皇後那是媳婦,朱標那是兒子,其他的是後妃,是皇子。


    所以父子不和這種情況,在朱標身上是不存在的。


    至於朝中文武方麵。


    看看明史上在洪武元年,太子府是什麽配置吧。


    左丞相李善長是太子少師,右丞相徐達是太子少傅。


    常遇春是太子少保。


    除了這三位之外,宋濂,劉基,湯和,楊憲,鄧愈,康茂才、張興祖,章溢,耿炳文等等。


    這些全部都是朱標太子府的屬官。


    這陣容那就是老朱驅除韃虜的全明星陣容了。


    也就是說,朱元璋在打下江山,立了太子之後,直接就把自己的班底全部打包交給了朱標。


    文臣武將那是一個不少呐。


    這還僅僅隻是洪武元年的陣容,到後麵出現的胡惟庸,藍玉這些那也都是太子一脈的人。


    朱標要是登基的話,別說朱棣了。


    就算是所有藩王一起聯手,也不夠朱標一隻手揍的。


    甚至可以說,在朱元璋時期,朱標要是想反的話,難度真不大。


    朱元璋把這些班底全給了他,很大程度上,就有那麽一點交班的意思了。


    可能洪武前幾年,朱元璋有點不放心,但在朱元璋處理了胡惟庸案之後。


    給朱標鋪平了路後,那基本就是放權了。


    洪武四大案,其實是脈絡很清楚。


    胡惟庸案,那是皇權和相權的競爭,也是功臣集團過於猖狂,導致的結果。


    這算是朱元璋為朱標鋪路的一個案子。


    而後麵的空印案和郭桓案,這兩個案子都算是處理貪汙一類的案子了。


    甚至這三個案子,後麵多多少少那都有朱標的影子。


    不說是朱標督辦吧,但也差不多,你要知道殺的這些官員,那很多可是太子屬官。


    身為太子的朱標,那不可能沒參與督辦的。


    至於第四個藍玉案嘛,那就是朱標死後的事情了。


    不過藍玉那也是飄了,就他那作為,別說朱標死了,朱元璋要為朱允炆鋪路。


    就算朱標不死,藍玉他也難逃一死。


    他太狂了,要說他睡元朝皇帝的女人,那不算太大事情的話。


    那他攻自家的城,瘋狂在軍中收義子的事情,可就太大了。


    在軍中收義子,那是誰該幹的活?那是老朱才能幹的,他在軍中收這麽多義子幹什麽?


    就這兩件事情,老朱之前沒砍了他,那都隻能說朱元璋仁慈了。


    在朱標死後,藍玉還不知道收斂,那不砍他砍誰?


    可惜,朱標具備了一切登基的條件,然而壽元有限,最終死了朱元璋前頭。


    若是讓朱標登基的話,大明在他手上.......恩......


    這還真不好說,畢竟朱允炆跟著朱元璋也學了幾年,最後卻還是這麽坑。


    從朱標和朱棣的表現來看,朱元璋雖然肚子裏沒多少墨,可他教娃的水平那是真不低的。


    而且朱高熾一開始那也是在朱元璋身邊學習的。


    這一個兩個不好說,這三個都不錯,那就說明朱元璋這教學水平很高的。


    所以朱允炆那是真的廢,若是朱標登基,然後再讓朱允炆上位的話。


    大明還真不一定就比曆史上的好多少。


    再說朱棣也真不錯,朱標就是再強,也不見得就會比朱棣強很多。


    恩,這位是真不好說。


    其實這些後繼之君開創盛世的,都不怎麽好說。


    比如劉據,李承乾,朱標。


    他們三位或許要比後登基的皇帝能力強。


    但是吧,人家都已經把盛世弄出來了,而他們卻僅僅隻是理論上的強。


    這就有些不好比較。


    但是像二世之君,比如大秦扶蘇,隋朝楊勇,這兩位要是登基的話。


    那或許就有機會不讓帝國崩潰。


    恩,若是楊勇登基的話,隋朝是肯定不會二代而亡的。


    隋朝這個朝代是最不應該二世而崩的。


    隋朝和其他大一統皇朝,是有很大不同的。


    因為得位的容易,隋文帝接手的帝國,其實就不弱了。


    也沒有經過太大的戰火,就完成了一統。


    而其他的大一統王朝,不管是秦,漢。


    還是唐,明,甚至於宋,元,清三朝。


    在第一代皇帝手上,局麵都不是很好。


    他們不是人丁少了,那就是內憂外患。


    可隋朝不一樣,隋文帝接手後,整個帝國雖然世家門閥不少,但整體上算是最好的。


    而且隋文帝在位的時間也挺長。


    二世皇帝該幹的活,隋文帝基本都幹完了。


    一個開皇之治,那已經算大盛世了。


    後期的隋文帝雖然有些昏庸,使得刑法嚴苛不少,殺了一些功臣。


    但對於整個隋朝來說,影響並不大。


    楊廣登基之後,大業五年之前,就算楊廣興了些土木,出了些昏招。


    可整個隋朝依舊算是盛世的。


    所以隋朝若是楊勇上位的話,絕對不可能二世而亡的。


    當然了,隋朝其實也算是最壞的,因為世家門閥遍布。


    土地兼並問題可以說從隋朝建立,就已經很嚴重了。


    二代之後,隋朝要是不出一個膽大的皇帝,估計也撐不了多久。】


    ........


    網友【彈幕】:“朱標那是唯一一個,全體皇室,文武百官,黎明百姓,所有人都覺得他當皇帝是理所當然的,結果卻沒當上。”


    網友【彈幕】:“洪武一朝,馬皇後死的時候,文武百官哭的比所有皇子都傷心。


    朱標死的時候,滿朝文武,哭的比死了親爹還傷心。”


    網友【彈幕】:“馬皇後和朱標死後,所有人都知道能救他們命的人都沒了,他們哭的能不傷心嘛。”


    網友【彈幕】:“朱標就是太仁慈了一點。”


    網友【彈幕】:“朱元璋殘暴:誅九族!


    朱標仁慈:夷三族。


    你說朱標仁慈?朱標那就是朱元璋的小一號。”


    網友【彈幕】:“什麽小一號,明明就是加強版,朱元璋文化水平低,官員還能糊弄一二,朱標那就是一個有文化的朱元璋。


    砍人一點不手軟,辦過案,打過仗,下過鄉,讀過書,見識廣,想糊弄他,那得拿命糊弄。”


    網友【彈幕】:“朱標:我的仁慈,那都是同行襯托,感謝老爹,感謝老弟,要沒你們兩個動不動九族十族的狠人,我也弄不來這仁慈的名頭。”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幕:海外遍地銀山金樹,速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葉落瀟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葉落瀟湘並收藏天幕:海外遍地銀山金樹,速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