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之後,那便是仁宗朱高熾了。


    洪武皇帝的好聖孫。


    朱元璋親封的燕王世子。


    永樂一朝的常務副皇帝。


    哪有什麽永樂大帝?


    不過就是仁宗的征北大將軍而已。


    別看朱高熾正式上崗,在位僅僅十個月的時間。


    但是朱高熾可是從朱棣靖難開始,就是理論監國的存在。


    朱棣登基之後,二十二年間,朱棣從永樂七年到永樂二十二年,三次北巡,三次親征北伐。


    這期間朱高熾共監國六次。


    從永樂七年,到永樂二十二年,總共十五年的時間中。


    朱高熾監國的時間,長達八年零六月之久。


    明史對朱高熾的評價就是:成祖乘輿,歲出北征,東宮監國,朝無廢事。


    名為儲位,實則長君;


    名為監國,實則禦宇。


    故人以仁宗之祚短,而予以仁宗之沛澤長也。


    可以說朱高熾在登基之前,就有著豐富的工作經驗,而且做的很好。


    甚至說永樂一朝,朱棣南征北戰。


    又是修永樂大典,修新都,下西洋,修補長城,複通運河等等大工程。


    結果國家不但沒出事,還進入了一個小盛世。、


    這其中朱高熾的功勞不可謂不大。


    不說占一半,最少也占三成。


    所以你以為他是登基十個月,便博得了一個仁宗的名頭。


    實際上,人家是帶著仁宗名頭登基的。


    功過方麵不好說太多,畢竟十個月的時間太短了。


    監國時期的功過,那應該要算朱棣頭上。


    但是他登基之後的功績也還是有的。


    比如內閣的改製,內閣雖然是朱棣建立的,但確實在朱高熾手上完善的。


    這個製度其實很不錯,他很好的解決了兩個問題。


    那就是皇帝昏庸一點,不會輕易亡國,就比如嘉靖萬曆,這兩人湊一起,近五十年沒有上朝。


    大明也活的好好的。


    除此之外,還有足夠的製衡。


    權臣也不會太容易做大,最少很難出現一人做大的情況。


    當然,權臣做大的情況還是有的,隻是說相較困難一些而已。


    比如大明有名的權臣,楊廷和,嚴嵩,徐階,高拱,張居正。


    這些人中,也就張居正的牌麵高一點,在一定程度上壓住了皇帝,其他的還是要看皇帝的臉色。


    所以這內閣改製算是仁宗的一大功績。


    其次他登基之後,還赦免了靖難遺孤。


    還有賑濟災民,減免百姓賦稅。


    停止鄭和下西洋,以及皇家的一些采買的大宗消費。


    可惜的是,朱高熾在位時間太短了,僅僅隻有十個月,很多事情他都來不及做。


    沒登基之前,雖說他是大明常務副皇帝,但終究頭上還是有一個朱棣的。


    很多事情不是他這個太子能夠處理的。


    若是給他十年的話,或許大明在他手上能出一個更大些的盛世。


    總的來說,從燕王世子開始,到登基駕崩。


    朱高熾這二十多年的表現,仁宗這名頭放他頭上還是沒錯的。


    至於過錯嘛,殉葬算一個。


    朱元璋搞的這個活人殉葬製度,算是坑了他子孫不少。


    大明前幾個皇帝都有殉葬。


    他們是各有各的功勞,但過錯上,都得加上一條活人殉葬的過錯。


    最後這製度還是戰神廢除的,算是戰神的功績了,離譜。】


    網友【彈幕】:“仁宗可不是誰都能當的。


    以武為廟號的皇帝不少,以仁為廟號的皇帝可就不多了。”


    網友【彈幕】:“仁宗?連自己身邊的人都能用來殉葬的皇帝,你指望他對百姓有多仁?”


    網友【彈幕】:“老朱定下的規矩而已,朱棣不也用了嘛。”


    網友【彈幕】:“老朱定下的規矩難道就不能改了?


    大明戰神那玩意,都敢改這規矩,朱高熾這個仁宗不能改?”


    網友【彈幕】:“朱高熾早上發病,中午就死了,當時兒子還在南京,很多國家大事都來不及交待。


    他哪有時間來安排其他的事情?而且他的葬禮也是一切從簡的。”


    網友【彈幕】:“他老爹的葬禮總歸是他處理的吧,他那時候廢除殉葬很難嗎?”


    網友【彈幕】:“沒啥說了是吧,非得抓著一個殉葬不放?”


    ........


    “是咱誤了這大孫子呐。


    咱就說嘛,你小子從小就是舞刀弄棒的料。


    你打仗打的好,那沒什麽好說的。


    可大明到了你手上,還弄出一個永樂盛世來了。


    治國也治的這麽好,可就不像你老四了,原來是咱的好聖孫呐。


    咱早就說他有君人之識了。


    十五年的時間,讓太子監國八年,你這皇帝當的挺輕鬆嘛。


    不是北巡就是北伐,怎麽?咱這應天讓你這麽難受?


    明兒起你也去監國吧。”


    大明位麵,朱元璋看了一眼朱棣道。


    “是,父皇。”


    朱棣聽到朱元璋這話後,瞬間就是眼前一亮。


    看來老爹這是認可他了。


    ........


    【仁宗之後就是宣宗朱瞻基了。


    這又是一個大明好聖孫。


    在朱棣時期便被立為了皇太孫。


    對於宣宗的評價,其實爭論挺大的。


    功績方麵,他文治武功都不算差。


    武功方麵,他斬殺了瓦剌首領,是得邊境迎來了安穩,讓瓦剌朝貢稱臣。


    朱棣的遺憾,在他手上算是真正的完成了。


    文治方麵,他開創了仁宣之治。


    在他老爹的基礎上,將內閣製度再次完善。


    另外加強了言官禦史的話語權。


    雖然他自己都不怎麽聽這些言官的話,但也給後世留下了不錯的影響。。


    還有地方的巡撫製度等等。


    但是吧,過錯也挺大的,比如放棄了交趾。


    將長城外的衛所也拆了,這就讓京城成了真正的國門。


    還有奴兒幹都司,在他手上基本上也就是一個虛設了。


    更是違背了朱元璋的旨意。


    讓宦官讀書,為後麵出現宦官幹政埋雷。


    後期更是天天守著蟋蟀,被人稱為蟋蟀天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幕:海外遍地銀山金樹,速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葉落瀟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葉落瀟湘並收藏天幕:海外遍地銀山金樹,速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