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朱允炆連晉惠帝都比不上
天幕:海外遍地銀山金樹,速搶 作者:葉落瀟湘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網友【彈幕】:“滿清居然和大漢扯上關係了,晦氣。”
網友【彈幕】:“我去,還真沒發現二世皇帝居然也這麽重要!”
網友【彈幕】:“二世是過渡期,能不能讓國民認可你,認可你這一個皇朝的正統性,就看這二世皇帝的作為了。
二世皇帝做好了,基本就能大興一波,就算出簍子,也不至於出現亡國之災。
二世沒做好,一個朝代基本就廢了一半,弄不好直接就沒了。”
網友【彈幕】:“重要的可不止一個二世皇帝,三世四世也很重要。
發現一個怪事,漢,唐,明,這幾個朝代前幾任皇帝好像都不算太差,但到了中間幾任就離譜了。
往往都是在極盛之際,瞬間轉衰。”
網友【彈幕】:“三百年王朝定論,很詭異的一個定論,大一統王朝就沒有打破過。
反倒是讓大宋這沒有大一統的王朝給打破了。”
網友【彈幕】:“突然就好像明白了,趙匡胤為什麽要讓趙光義來當二世皇帝了。
這個看上去不合邏輯的選擇,貌似還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在宋之前的皇朝,就一個唐朝是二世皇帝李世民自己弄起來的。
其他的也就一個漢朝因為呂雉掌權,才平穩過渡了過去。
除了這漢唐之外,秦隋兩朝直接二世而亡,晉朝直接就廢了。
趙匡胤那是覺得自己兒子比不上二鳳,把握不住這個二世皇帝的位置。”
網友【彈幕】:“靠,跟二鳳比,南北兩宋的皇帝加起來估計都不夠李世民打的,各個方麵。”
網友【彈幕】:“不至於不至於,趙匡胤和趙光義都是武將出身,比個人實力的話,應該能比吧。”
網友【彈幕】:“二鳳:尉遲恭你拿刀保我,我拿弓,咱兩開團去。”
網友【彈幕】:“估計就是個人武力都打不過。”
網友【彈幕】:“就朱允炆那腦子,真要讓他削藩成功了,大明可能就成大順了。”
網友【彈幕】:“別別別,大順碰瓷大明還是碰瓷不了的。
就算二世而亡,就朱元璋的功勞,大明多少也能撈一個正統王朝的地位。”
.........
【綜合以上朝代來看,二世皇帝是很重要的。
就朱允炆那水準,別說跟人家千古一帝二鳳比了。
就是高粱河戰神趙光義,那都能比他強。
他爺爺朱元璋沒死的時候,朱允炆那是一口一個叔叔。
他爺爺朱元璋一死,他就想一刀一個藩王了。
也就是朱棣反了,朱棣要是不反的話,朱棣必死。
而且大明運氣好,那就和晉朝大宋一樣,丟失大片國土,偏安一隅當個軍閥勢力。
運氣不好的話,說不定二世而亡的皇朝,就得加一個大明了。
個人對朱允炆的評價,那就是他連晉惠帝司馬衷都比不上。
人家司馬衷是傻,但人家可不是不仁不義。
別人告訴他百姓吃不飽。
他確實是說了何不食肉糜,這話是不對。
可你帶入到一個傻子身上,最少證明他三觀還行吧。
這百姓吃不起飯的事情他是解決不了,但至少他關心百信有沒有吃飯。
肉糜在他的認知中,是很稀鬆平常的一個食物。
百姓吃不起飯,就讓百姓吃這個嘛,他的本意是不壞的。
而且後麵宮變的時候,嵇紹為了保護他,以身擋刀。
嵇紹的血濺在衣服上,事情結束後,人家要給他洗衣服。
他說:此嵇侍中血,不可去。
通過這兩件事情不難發現。
這皇帝治國能力,那你別去指望了,畢竟智商確實有問題。
但最少他有良心不是,從司馬懿的洛水之誓。
司馬師殺妻殺友。
到司馬昭的當街弑君。
再到司馬炎奪權。
司馬衷的出現,那可以算是司馬幾代人的良心擔當了。
反觀這朱允炆,腦子也不傻,結果治國也不行呐。
政治方麵說幾點。
恢複井田製,大肆改地名,統一科舉試卷。
前兩點眼熟吧,王莽就是這樣搞的。
這井田製跟咱們的改革不是一個東西,不懂你們可以去查。
這玩意說上去好像很烏托邦的樣子,很理想化的樣子。
人人有田,田是國有的,大家隻有使用權,不能交易等等。
這樣一來那確實是防止的了土地兼並。
可這個“人”是排除了民的,這個田是給貴族,給地主的,他不是給百姓的。
他就算是給百姓的。
可就當時那帝製社會下。
你把所有土地的所有權收迴國家,然後重新劃分,是必然會掀起一場大亂。
開國皇帝這樣搞都有極大的風險,比如王莽。
朱允炆一個二世皇帝,沒威望,沒根基,沒功績,剛登基就這樣搞。
真就不怕天下人造反?
後一點更別說了,朱元璋好不容易為了平衡南北學生,才弄出來的ab卷,他又給統一了。
北方學子看的那是直罵娘了。
就這?這你指望他能開創盛世?
治國不行就算了。
殺起叔叔來也是一點不手軟,良心也沒有啊!
隻能說朱元璋為了給他鋪路而殺的功臣,算是真的冤死了。
讓朱允炆當大明的二世皇帝,這算是朱元璋看人最沒眼光的一次。
真的就差一點把大明送走了。】
.........
“混賬東西。”
大明位麵。
洪武二十五年底。
“父皇。”
聽到朱元璋的聲音,他側方一個桌上的朱棣停筆抬頭看了一眼。
上次視頻結束之後, 朱棣就被朱元璋召迴了京城立了太子。
在這位麵的朱標剛死不久,原本的軌跡,朱元璋也是立了朱允炆為太孫的。
但在看到朱棣的成就之後,二話沒說就直接改變了主意。
“老四,以後兄弟們好一點。
允炆就讓他去鳳陽守祖陵吧。
咳咳....”
朱元璋看著朱棣開口道。
“父皇放心,孩兒一定謹記。”
朱棣應了一聲,但心中也有些打鼓。
馬上就要到他了。
他也不知道自己在位的時候,有沒有對兄弟下手。
以他對朱元璋的了解,若是自己上位之後也對兄弟下手太狠的話。
說不定這皇位......唉,隻能靜觀其變了。
網友【彈幕】:“我去,還真沒發現二世皇帝居然也這麽重要!”
網友【彈幕】:“二世是過渡期,能不能讓國民認可你,認可你這一個皇朝的正統性,就看這二世皇帝的作為了。
二世皇帝做好了,基本就能大興一波,就算出簍子,也不至於出現亡國之災。
二世沒做好,一個朝代基本就廢了一半,弄不好直接就沒了。”
網友【彈幕】:“重要的可不止一個二世皇帝,三世四世也很重要。
發現一個怪事,漢,唐,明,這幾個朝代前幾任皇帝好像都不算太差,但到了中間幾任就離譜了。
往往都是在極盛之際,瞬間轉衰。”
網友【彈幕】:“三百年王朝定論,很詭異的一個定論,大一統王朝就沒有打破過。
反倒是讓大宋這沒有大一統的王朝給打破了。”
網友【彈幕】:“突然就好像明白了,趙匡胤為什麽要讓趙光義來當二世皇帝了。
這個看上去不合邏輯的選擇,貌似還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在宋之前的皇朝,就一個唐朝是二世皇帝李世民自己弄起來的。
其他的也就一個漢朝因為呂雉掌權,才平穩過渡了過去。
除了這漢唐之外,秦隋兩朝直接二世而亡,晉朝直接就廢了。
趙匡胤那是覺得自己兒子比不上二鳳,把握不住這個二世皇帝的位置。”
網友【彈幕】:“靠,跟二鳳比,南北兩宋的皇帝加起來估計都不夠李世民打的,各個方麵。”
網友【彈幕】:“不至於不至於,趙匡胤和趙光義都是武將出身,比個人實力的話,應該能比吧。”
網友【彈幕】:“二鳳:尉遲恭你拿刀保我,我拿弓,咱兩開團去。”
網友【彈幕】:“估計就是個人武力都打不過。”
網友【彈幕】:“就朱允炆那腦子,真要讓他削藩成功了,大明可能就成大順了。”
網友【彈幕】:“別別別,大順碰瓷大明還是碰瓷不了的。
就算二世而亡,就朱元璋的功勞,大明多少也能撈一個正統王朝的地位。”
.........
【綜合以上朝代來看,二世皇帝是很重要的。
就朱允炆那水準,別說跟人家千古一帝二鳳比了。
就是高粱河戰神趙光義,那都能比他強。
他爺爺朱元璋沒死的時候,朱允炆那是一口一個叔叔。
他爺爺朱元璋一死,他就想一刀一個藩王了。
也就是朱棣反了,朱棣要是不反的話,朱棣必死。
而且大明運氣好,那就和晉朝大宋一樣,丟失大片國土,偏安一隅當個軍閥勢力。
運氣不好的話,說不定二世而亡的皇朝,就得加一個大明了。
個人對朱允炆的評價,那就是他連晉惠帝司馬衷都比不上。
人家司馬衷是傻,但人家可不是不仁不義。
別人告訴他百姓吃不飽。
他確實是說了何不食肉糜,這話是不對。
可你帶入到一個傻子身上,最少證明他三觀還行吧。
這百姓吃不起飯的事情他是解決不了,但至少他關心百信有沒有吃飯。
肉糜在他的認知中,是很稀鬆平常的一個食物。
百姓吃不起飯,就讓百姓吃這個嘛,他的本意是不壞的。
而且後麵宮變的時候,嵇紹為了保護他,以身擋刀。
嵇紹的血濺在衣服上,事情結束後,人家要給他洗衣服。
他說:此嵇侍中血,不可去。
通過這兩件事情不難發現。
這皇帝治國能力,那你別去指望了,畢竟智商確實有問題。
但最少他有良心不是,從司馬懿的洛水之誓。
司馬師殺妻殺友。
到司馬昭的當街弑君。
再到司馬炎奪權。
司馬衷的出現,那可以算是司馬幾代人的良心擔當了。
反觀這朱允炆,腦子也不傻,結果治國也不行呐。
政治方麵說幾點。
恢複井田製,大肆改地名,統一科舉試卷。
前兩點眼熟吧,王莽就是這樣搞的。
這井田製跟咱們的改革不是一個東西,不懂你們可以去查。
這玩意說上去好像很烏托邦的樣子,很理想化的樣子。
人人有田,田是國有的,大家隻有使用權,不能交易等等。
這樣一來那確實是防止的了土地兼並。
可這個“人”是排除了民的,這個田是給貴族,給地主的,他不是給百姓的。
他就算是給百姓的。
可就當時那帝製社會下。
你把所有土地的所有權收迴國家,然後重新劃分,是必然會掀起一場大亂。
開國皇帝這樣搞都有極大的風險,比如王莽。
朱允炆一個二世皇帝,沒威望,沒根基,沒功績,剛登基就這樣搞。
真就不怕天下人造反?
後一點更別說了,朱元璋好不容易為了平衡南北學生,才弄出來的ab卷,他又給統一了。
北方學子看的那是直罵娘了。
就這?這你指望他能開創盛世?
治國不行就算了。
殺起叔叔來也是一點不手軟,良心也沒有啊!
隻能說朱元璋為了給他鋪路而殺的功臣,算是真的冤死了。
讓朱允炆當大明的二世皇帝,這算是朱元璋看人最沒眼光的一次。
真的就差一點把大明送走了。】
.........
“混賬東西。”
大明位麵。
洪武二十五年底。
“父皇。”
聽到朱元璋的聲音,他側方一個桌上的朱棣停筆抬頭看了一眼。
上次視頻結束之後, 朱棣就被朱元璋召迴了京城立了太子。
在這位麵的朱標剛死不久,原本的軌跡,朱元璋也是立了朱允炆為太孫的。
但在看到朱棣的成就之後,二話沒說就直接改變了主意。
“老四,以後兄弟們好一點。
允炆就讓他去鳳陽守祖陵吧。
咳咳....”
朱元璋看著朱棣開口道。
“父皇放心,孩兒一定謹記。”
朱棣應了一聲,但心中也有些打鼓。
馬上就要到他了。
他也不知道自己在位的時候,有沒有對兄弟下手。
以他對朱元璋的了解,若是自己上位之後也對兄弟下手太狠的話。
說不定這皇位......唉,隻能靜觀其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