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老鄉出家
開局:正經係統拒絕未成年 作者:一月瓶子超酷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天、上、神、君。”
衙役念出神像下方的金字,一般神像這裏會寫出神像的尊號,像這種直接寫天上神君四個字的,他還真的沒見過。
香客燒香,衙役聽他們嘴裏念念有詞,都是請神君保佑青春永駐的。
看他們臉上的褶子,衙役:今天真是聽了洋葷了,漲了見識了。
一把香就想衝擊18歲,可拉倒吧。
衙役看了一下,這個神君觀跟其他道觀不一樣,這個道觀沒有擺功德箱,香客自己帶的一般都是些糕點水果之類往神君供桌上放。
香客多,導致中間的供桌放不下,後來的人隻能放左右兩邊的桌子上去。
入廟怎麽能不燒香,神君觀的線香在一旁放著,供香客隨便拿。
看別人燒香拜神,衙役也跟在後麵燒了一把子香。
“神君有靈,就保佑我快快找到沈立禾吧。”
話音剛落,就聽見有人搭話,“你要找衝虛道長?”
衙役睜眼一看,原來這人是跟他說話呢,“我找沈立禾,不是衝虛道長。”
“那沒錯了,衝虛道長俗家名就姓沈,他還有弟弟是不是?”
衙役:不能吧,他家能同意孩子出家?
陌生香客帶他去偏殿見衝虛道長,看見沈立禾的時候,衙役很震驚,他還真出家了啊!
衙役也算是沈立禾的老熟人了,在四方鎮跟沈立禾打過幾次交道,絕不會認錯人,他記得上次在老家的時候這人還不是道士啊。
而且沈立禾坐在大殿最前方,看信徒對他的尊崇,他明顯還是這裏的道士頭頭。
他家裏人嘴可真夠緊的,兒子出家他們是一點風聲都不往外漏啊。
“你來的不巧,衝虛道長開始講課了,你要找他得等他下課才行。”
“沒事,我可以等等。”
衙役跟香客道謝,謝謝他幫自己帶路。
他能找到沈立禾就行了,縣令派給他的任務已經完成了一半。
衙役不好打斷眾人講課,就在角落蹭了個蒲團,看沈立禾教學員修行。
衙役今天來的有點不巧,沈立禾正在跟新來的學員傳授口訣,還要好久才能結束今天的課程。
沈立禾每一批招收的新成員,都會有幾個開始過大壽的,這批也不例外。
論起悟性,這些高壽學員幾乎沒有這東西,說實話他們沒有老年癡呆的征兆已經不錯了。
沈立禾對他們的資質要求也不高,隻希望學員們沒老年癡呆,耳朵也不聾。
雖然沈立禾教起這些高齡學員很頭疼,但等到後期,學員放棄自學,直接找他開掛,日子就會有奔頭了。
所以沈立禾對這些高齡學員的態度十分耐心,他越是耐心,對方在遲遲學不會後,就會放棄的更快。
衙役在旁邊聽著都覺得自己聽懂了,跟著沈立禾一起練,這也不難嘛!
沈立禾一教就到晚飯間,又是完全帶不動的一天。
滿意結束今天的課程。
收工,吃飯。
“沈…衝虛道長!”衙役叫住沈立禾。
沈立禾聽到熟悉的口音,迴頭一看,是個穿著短打的年輕人,不過他看這人好像在哪裏見過,覺得眼熟的很。
“你叫住我,可是修行有不明白的地方?”最煩被拖堂了。
這倒是沒有,沈立禾幾乎是保姆教學,他旁聽了幾遍,就都會了。
“我是四方鎮的衙役,是周縣令派我來的,我有一封信帶給你。”
沈立禾顧不上吃飯了,把人帶去他住的後廂房,給衙役拿了些點心,他在那看信。
周縣令的這篇書信行文並不晦澀,估計是要照顧讀信人的文化水平,沈立禾略過極個別他不認識的字,看出通篇都是打錢的意思。
想來,派衙役上京也是為這個來的。
“先吃飯,明天我就安排人迴去送東西。”
衙役露出輕鬆的表情,這次出差目的達到了,總算能鬆口氣了。
沈立禾帶著人去廚房吃東西,眾人已經齊聚廚房。
自從搬來道觀後,眾人就沒辦法隨時隨地出去吃飯了。
他們都缺一雙柳仙那樣的好腿,又不會騎馬,沒辦法出門給自己加餐。
在萬能柳仙被沈立禾派出去違法後,後麵陸續還有蛇妖進京麵試,但沒一個能在白天派上用場的。
住在神君觀裏,他們隻得買了米麵,自己在神君觀做飯,天天吃各種主食就著鹹菜,以及各種鹹淡不一的素炒,沒辦法,人多就拿不住鹽量。
葷食他們還不會做,他們在青石巷子嘴巴養叼了,自己做的能吃出來腥味。
偶爾皇帝傳召沈立禾的時候,沈立禾會趁著迴來路上買點醬肉什麽的給大家加餐。
他一直想找個廚子迴來,都沒時間。
後來有學員想住到神君觀裏,他們年紀大了,不好天天來迴奔波。
觀裏有了這些學員的入住,大家的夥食才好起來。
在神君觀吃過便飯的人都知道,神君觀的飯菜數一數二的難吃。學員住在神君觀裏,為了過得好點,都會帶上自家的廚子,吃飯直接送廂房裏去。
觀裏沒有管理俗物的人,沈立禾整天忙的很,沒工夫管這個,等想起來後,一看學員自己活的就挺好,他就完全撂開手了。
他從不管誰誰誰搬進來,帶了多少人,住了哪個院子,隻要他和弟弟的院子,還有專門給皇帝準備的院子沒人動就行。
這些學員能短了自己嗎?家裏的丫鬟小廝都帶著,跟前跟後的伺候著他們,每天還有新鮮肉菜送到觀裏,跟住在自家別院一樣自在,還沒那麽多煩心事。
他們住的不知道有多快活。
在別的道觀開火,少不得銀兩打點,沈立禾不要學員的銀子,他隻要蹭一下他們的廚子。
學員都不是差這兩口飯的,大手一揮,你這神君觀就這麽幾個人,直接跟著他們吃得了,讓廚子做菜時多放點菜,一塊就出鍋了,也省的廚子再重新忙活。
從此神君觀的食堂在京城這一片獨樹一幟,他們家是信徒吃什麽,道士跟著吃什麽。
沒有自己的特色,就是它的特色。
衙役念出神像下方的金字,一般神像這裏會寫出神像的尊號,像這種直接寫天上神君四個字的,他還真的沒見過。
香客燒香,衙役聽他們嘴裏念念有詞,都是請神君保佑青春永駐的。
看他們臉上的褶子,衙役:今天真是聽了洋葷了,漲了見識了。
一把香就想衝擊18歲,可拉倒吧。
衙役看了一下,這個神君觀跟其他道觀不一樣,這個道觀沒有擺功德箱,香客自己帶的一般都是些糕點水果之類往神君供桌上放。
香客多,導致中間的供桌放不下,後來的人隻能放左右兩邊的桌子上去。
入廟怎麽能不燒香,神君觀的線香在一旁放著,供香客隨便拿。
看別人燒香拜神,衙役也跟在後麵燒了一把子香。
“神君有靈,就保佑我快快找到沈立禾吧。”
話音剛落,就聽見有人搭話,“你要找衝虛道長?”
衙役睜眼一看,原來這人是跟他說話呢,“我找沈立禾,不是衝虛道長。”
“那沒錯了,衝虛道長俗家名就姓沈,他還有弟弟是不是?”
衙役:不能吧,他家能同意孩子出家?
陌生香客帶他去偏殿見衝虛道長,看見沈立禾的時候,衙役很震驚,他還真出家了啊!
衙役也算是沈立禾的老熟人了,在四方鎮跟沈立禾打過幾次交道,絕不會認錯人,他記得上次在老家的時候這人還不是道士啊。
而且沈立禾坐在大殿最前方,看信徒對他的尊崇,他明顯還是這裏的道士頭頭。
他家裏人嘴可真夠緊的,兒子出家他們是一點風聲都不往外漏啊。
“你來的不巧,衝虛道長開始講課了,你要找他得等他下課才行。”
“沒事,我可以等等。”
衙役跟香客道謝,謝謝他幫自己帶路。
他能找到沈立禾就行了,縣令派給他的任務已經完成了一半。
衙役不好打斷眾人講課,就在角落蹭了個蒲團,看沈立禾教學員修行。
衙役今天來的有點不巧,沈立禾正在跟新來的學員傳授口訣,還要好久才能結束今天的課程。
沈立禾每一批招收的新成員,都會有幾個開始過大壽的,這批也不例外。
論起悟性,這些高壽學員幾乎沒有這東西,說實話他們沒有老年癡呆的征兆已經不錯了。
沈立禾對他們的資質要求也不高,隻希望學員們沒老年癡呆,耳朵也不聾。
雖然沈立禾教起這些高齡學員很頭疼,但等到後期,學員放棄自學,直接找他開掛,日子就會有奔頭了。
所以沈立禾對這些高齡學員的態度十分耐心,他越是耐心,對方在遲遲學不會後,就會放棄的更快。
衙役在旁邊聽著都覺得自己聽懂了,跟著沈立禾一起練,這也不難嘛!
沈立禾一教就到晚飯間,又是完全帶不動的一天。
滿意結束今天的課程。
收工,吃飯。
“沈…衝虛道長!”衙役叫住沈立禾。
沈立禾聽到熟悉的口音,迴頭一看,是個穿著短打的年輕人,不過他看這人好像在哪裏見過,覺得眼熟的很。
“你叫住我,可是修行有不明白的地方?”最煩被拖堂了。
這倒是沒有,沈立禾幾乎是保姆教學,他旁聽了幾遍,就都會了。
“我是四方鎮的衙役,是周縣令派我來的,我有一封信帶給你。”
沈立禾顧不上吃飯了,把人帶去他住的後廂房,給衙役拿了些點心,他在那看信。
周縣令的這篇書信行文並不晦澀,估計是要照顧讀信人的文化水平,沈立禾略過極個別他不認識的字,看出通篇都是打錢的意思。
想來,派衙役上京也是為這個來的。
“先吃飯,明天我就安排人迴去送東西。”
衙役露出輕鬆的表情,這次出差目的達到了,總算能鬆口氣了。
沈立禾帶著人去廚房吃東西,眾人已經齊聚廚房。
自從搬來道觀後,眾人就沒辦法隨時隨地出去吃飯了。
他們都缺一雙柳仙那樣的好腿,又不會騎馬,沒辦法出門給自己加餐。
在萬能柳仙被沈立禾派出去違法後,後麵陸續還有蛇妖進京麵試,但沒一個能在白天派上用場的。
住在神君觀裏,他們隻得買了米麵,自己在神君觀做飯,天天吃各種主食就著鹹菜,以及各種鹹淡不一的素炒,沒辦法,人多就拿不住鹽量。
葷食他們還不會做,他們在青石巷子嘴巴養叼了,自己做的能吃出來腥味。
偶爾皇帝傳召沈立禾的時候,沈立禾會趁著迴來路上買點醬肉什麽的給大家加餐。
他一直想找個廚子迴來,都沒時間。
後來有學員想住到神君觀裏,他們年紀大了,不好天天來迴奔波。
觀裏有了這些學員的入住,大家的夥食才好起來。
在神君觀吃過便飯的人都知道,神君觀的飯菜數一數二的難吃。學員住在神君觀裏,為了過得好點,都會帶上自家的廚子,吃飯直接送廂房裏去。
觀裏沒有管理俗物的人,沈立禾整天忙的很,沒工夫管這個,等想起來後,一看學員自己活的就挺好,他就完全撂開手了。
他從不管誰誰誰搬進來,帶了多少人,住了哪個院子,隻要他和弟弟的院子,還有專門給皇帝準備的院子沒人動就行。
這些學員能短了自己嗎?家裏的丫鬟小廝都帶著,跟前跟後的伺候著他們,每天還有新鮮肉菜送到觀裏,跟住在自家別院一樣自在,還沒那麽多煩心事。
他們住的不知道有多快活。
在別的道觀開火,少不得銀兩打點,沈立禾不要學員的銀子,他隻要蹭一下他們的廚子。
學員都不是差這兩口飯的,大手一揮,你這神君觀就這麽幾個人,直接跟著他們吃得了,讓廚子做菜時多放點菜,一塊就出鍋了,也省的廚子再重新忙活。
從此神君觀的食堂在京城這一片獨樹一幟,他們家是信徒吃什麽,道士跟著吃什麽。
沒有自己的特色,就是它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