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拒
替嫁寵妾誘心,引他入局 作者:夕沈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蘇嬈感受到熟悉的溫暖,內心的寒意漸退,努力擠出一個微笑:“隻是個噩夢,我已經沒事了。”
太後輕撫著她的背脊,仿佛在驅散所有陰霾。
蘇嬈依偎在太後身旁,像個孩子一般請求:“您能陪我睡嗎?”
在這個擁抱中,她找到了平靜。
太後笑著答應,眼中滿是慈愛:“好,母後陪你。”
她輕觸蘇嬈的額頭,笑容裏藏著寵溺:“在母後眼裏,你永遠是個需要保護的小孩。”
太後輕輕摟著蘇嬈,兩人依偎在錦被之中,她的思緒不由自主地飄迴到了青蘭那純真無邪的年代。
那時的青蘭,帶著一份孩子氣的依賴,如今那份依賴成了空洞的懷念,兩種情感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股複雜而深刻的思緒。
太後的內心,欣慰與悲痛並存,欣慰的是青蘭留下了生命最美的延續,悲痛則是再也無法觸摸到那溫暖的實體。
生活總是需要那一抹光亮,為前行的道路指引方向,無論前路多麽崎嶇,那份光芒都是心靈的慰藉。
這一夜,蘇嬈在太後的懷抱中尋得了一份難能可貴的安寧,外麵的世界仿佛被溫柔的力量隔絕,一切的風雨和喧囂都與她們無關,隻留下寧靜與和平的氛圍,包裹著這個小小的角落。
然而,次日的第一縷曙光還未完全驅散夜的黑幕,一個突如其來的消息如同晴朗天空中的驚雷,震顫了整個宮殿。
“你說的是真的嗎?碧霞女帝頒發了詔書,決定立齊王為太子?”
蘇嬈猛然間驚醒,她的臉色瞬間失去了血色,變得如同白紙一般蒼白,內心的震動難以言喻。
宮人低著頭,以一種畢恭畢敬卻又顯得有些無奈的語氣確認道:“是的,公主殿下,詔書確實在清晨就已經下達給了各宮各院。”
這個消息,正是蘇嬈夜不能寐的擔憂所在,她曾經默默祈禱,在決定性的關鍵時刻,那位遠征的奕王能夠奇跡般歸來,一舉改變這似乎已經注定的命運走向。
但現實,卻用它最為殘酷的麵貌迴應了她的祈願,留給她的是冰冷且無法改變的事實。
齊王被確立為太子,意味著王家的權勢將到達前所未有的高度,而奕王府則顯得岌岌可危,就像狂風中隨時可能熄滅的燭火。
那些過去在暗中給予幫助的手,現在也可能要麵對權力更迭帶來的清洗風暴。
蘇嬈的母親,還有君如許——那個同時作為齊王的眼中釘和王家心腹之患的存在,很可能首先遭遇風暴的侵襲!
“嬈窕不必害怕,哀家會是你最堅實的盾牌。”
太後的語氣充滿了溫暖與堅決,“有哀家在,誰敢動你一根寒毛!”
蘇嬈努力擠出一抹微笑,那笑裏帶著幾分苦澀:“有您庇護,我自然無所畏懼,但我擔憂的是其他人……”
“雖然立了太子,但他並非已登基為帝王,碧霞女帝龍體安康,豈容他胡作非為。”
太後的話如同定海神針,給蘇嬈心中起伏不定的波濤帶來了一絲安定。
畢竟,在皇權的絕對權威之下,即便是新晉為儲君的齊王,也不敢輕舉妄動。
宮牆之內暫時恢複了表麵上的平靜,隻要皇帝的地位不動搖,這一切似乎都無法改變。
然而,這份短暫的寧靜背後,另一場更大的風暴正在悄然形成。
不久後,另一個震撼人心的消息傳來:君如許因涉嫌使用邪術而觸怒了龍顏,不僅被捕入獄,還被判在三天之後遭受千刀萬剮之刑,其命運即將走向終結。
蘇嬈與君如許雖隻有數麵之緣,但君如許以往的援助,尤其是曾解救奕王於水深火熱之中的恩情,讓蘇嬈無法對他的遭遇袖手旁觀。
怎能讓這樣一個曾經的恩人,在殘忍的酷刑下,感受肌膚被一點點撕裂,直到最後一息才得以解脫?在這解脫到來之前,又是怎樣的痛苦與煎熬?
那個溫文爾雅,像玉一般溫潤的君子,難道就這樣帶著悲涼落幕?
“太後,這件事似乎並不簡單。”
蘇嬈沉吟著說,“君如許身為碧霞女帝身邊的近臣,如果真是因為邪術遭到懷疑,這種做法非但沒有澄清真相,反而坐實了他自己被邪術蠱惑,成為愚蠢的證明。”
蘇嬈深刻感到其中必有隱情,此事非同小可,讓人憂心忡忡。
更何況,君如許掌握著協助皇上穩定朝綱的關鍵,而此刻齊王尚未羽翼豐滿,急於處理君如許,顯然是不明智的舉動。
太後雖然無意於爭權奪勢,但她的智慧超群,此刻也察覺到了事情的不尋常。
“先別急,我們靜觀其變。”
太後沉聲說道。
蘇嬈深知太後行事有其深意,不敢催促,隻能耐心等待。
約莫一辰之後,一名宮人行色匆匆地跑了進來。
“今日碧霞女帝是否召開了朝會?”
太後連忙問道。
宮人搖了搖頭,神色凝重:“據內侍大人說,女帝陛下身體不適,早朝已經取消了。”
太後眉頭緊鎖,憂慮之情溢於言表。
蘇嬈心中豁然開朗,太後恐怕是擔憂碧霞女帝已經被齊王控製,所謂的聖旨,實際上是齊王一手導演的戲碼。
這樣的行為,無異於在暗中逼宮,讓蘇嬈心驚膽戰。
前世,碧霞女帝是在病重之際,主動將皇權過渡給齊王,其繼位合乎法理。
而如今的變故,結局難以預測。
如果齊王真的得逞了……
蘇嬈不敢繼續想下去,那樣的結果太過可怕。
“哀家必須親自去探望碧霞女帝。”
太後語氣堅決。
“女兒願意陪同前往。”
蘇嬈應道。
二人來到碧霞女帝的寢宮,隻見重重守衛,氣氛異常緊張。
太後剛欲邁步而入,卻被一名內侍攔下。
“太後娘娘,女帝陛下身體不適,不宜接見任何人。”
內侍恭敬稟報。
太後麵色一沉:“連哀家也不能見?”
“女帝有令,任何人不得打擾,奴才隻是遵旨行事,請太後諒解。”
內侍的謙卑之詞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堅定。
太後的怒氣逐漸升起:“若是哀家堅持呢?”
“奴才隻能遵循女帝的旨意。”
太後輕撫著她的背脊,仿佛在驅散所有陰霾。
蘇嬈依偎在太後身旁,像個孩子一般請求:“您能陪我睡嗎?”
在這個擁抱中,她找到了平靜。
太後笑著答應,眼中滿是慈愛:“好,母後陪你。”
她輕觸蘇嬈的額頭,笑容裏藏著寵溺:“在母後眼裏,你永遠是個需要保護的小孩。”
太後輕輕摟著蘇嬈,兩人依偎在錦被之中,她的思緒不由自主地飄迴到了青蘭那純真無邪的年代。
那時的青蘭,帶著一份孩子氣的依賴,如今那份依賴成了空洞的懷念,兩種情感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股複雜而深刻的思緒。
太後的內心,欣慰與悲痛並存,欣慰的是青蘭留下了生命最美的延續,悲痛則是再也無法觸摸到那溫暖的實體。
生活總是需要那一抹光亮,為前行的道路指引方向,無論前路多麽崎嶇,那份光芒都是心靈的慰藉。
這一夜,蘇嬈在太後的懷抱中尋得了一份難能可貴的安寧,外麵的世界仿佛被溫柔的力量隔絕,一切的風雨和喧囂都與她們無關,隻留下寧靜與和平的氛圍,包裹著這個小小的角落。
然而,次日的第一縷曙光還未完全驅散夜的黑幕,一個突如其來的消息如同晴朗天空中的驚雷,震顫了整個宮殿。
“你說的是真的嗎?碧霞女帝頒發了詔書,決定立齊王為太子?”
蘇嬈猛然間驚醒,她的臉色瞬間失去了血色,變得如同白紙一般蒼白,內心的震動難以言喻。
宮人低著頭,以一種畢恭畢敬卻又顯得有些無奈的語氣確認道:“是的,公主殿下,詔書確實在清晨就已經下達給了各宮各院。”
這個消息,正是蘇嬈夜不能寐的擔憂所在,她曾經默默祈禱,在決定性的關鍵時刻,那位遠征的奕王能夠奇跡般歸來,一舉改變這似乎已經注定的命運走向。
但現實,卻用它最為殘酷的麵貌迴應了她的祈願,留給她的是冰冷且無法改變的事實。
齊王被確立為太子,意味著王家的權勢將到達前所未有的高度,而奕王府則顯得岌岌可危,就像狂風中隨時可能熄滅的燭火。
那些過去在暗中給予幫助的手,現在也可能要麵對權力更迭帶來的清洗風暴。
蘇嬈的母親,還有君如許——那個同時作為齊王的眼中釘和王家心腹之患的存在,很可能首先遭遇風暴的侵襲!
“嬈窕不必害怕,哀家會是你最堅實的盾牌。”
太後的語氣充滿了溫暖與堅決,“有哀家在,誰敢動你一根寒毛!”
蘇嬈努力擠出一抹微笑,那笑裏帶著幾分苦澀:“有您庇護,我自然無所畏懼,但我擔憂的是其他人……”
“雖然立了太子,但他並非已登基為帝王,碧霞女帝龍體安康,豈容他胡作非為。”
太後的話如同定海神針,給蘇嬈心中起伏不定的波濤帶來了一絲安定。
畢竟,在皇權的絕對權威之下,即便是新晉為儲君的齊王,也不敢輕舉妄動。
宮牆之內暫時恢複了表麵上的平靜,隻要皇帝的地位不動搖,這一切似乎都無法改變。
然而,這份短暫的寧靜背後,另一場更大的風暴正在悄然形成。
不久後,另一個震撼人心的消息傳來:君如許因涉嫌使用邪術而觸怒了龍顏,不僅被捕入獄,還被判在三天之後遭受千刀萬剮之刑,其命運即將走向終結。
蘇嬈與君如許雖隻有數麵之緣,但君如許以往的援助,尤其是曾解救奕王於水深火熱之中的恩情,讓蘇嬈無法對他的遭遇袖手旁觀。
怎能讓這樣一個曾經的恩人,在殘忍的酷刑下,感受肌膚被一點點撕裂,直到最後一息才得以解脫?在這解脫到來之前,又是怎樣的痛苦與煎熬?
那個溫文爾雅,像玉一般溫潤的君子,難道就這樣帶著悲涼落幕?
“太後,這件事似乎並不簡單。”
蘇嬈沉吟著說,“君如許身為碧霞女帝身邊的近臣,如果真是因為邪術遭到懷疑,這種做法非但沒有澄清真相,反而坐實了他自己被邪術蠱惑,成為愚蠢的證明。”
蘇嬈深刻感到其中必有隱情,此事非同小可,讓人憂心忡忡。
更何況,君如許掌握著協助皇上穩定朝綱的關鍵,而此刻齊王尚未羽翼豐滿,急於處理君如許,顯然是不明智的舉動。
太後雖然無意於爭權奪勢,但她的智慧超群,此刻也察覺到了事情的不尋常。
“先別急,我們靜觀其變。”
太後沉聲說道。
蘇嬈深知太後行事有其深意,不敢催促,隻能耐心等待。
約莫一辰之後,一名宮人行色匆匆地跑了進來。
“今日碧霞女帝是否召開了朝會?”
太後連忙問道。
宮人搖了搖頭,神色凝重:“據內侍大人說,女帝陛下身體不適,早朝已經取消了。”
太後眉頭緊鎖,憂慮之情溢於言表。
蘇嬈心中豁然開朗,太後恐怕是擔憂碧霞女帝已經被齊王控製,所謂的聖旨,實際上是齊王一手導演的戲碼。
這樣的行為,無異於在暗中逼宮,讓蘇嬈心驚膽戰。
前世,碧霞女帝是在病重之際,主動將皇權過渡給齊王,其繼位合乎法理。
而如今的變故,結局難以預測。
如果齊王真的得逞了……
蘇嬈不敢繼續想下去,那樣的結果太過可怕。
“哀家必須親自去探望碧霞女帝。”
太後語氣堅決。
“女兒願意陪同前往。”
蘇嬈應道。
二人來到碧霞女帝的寢宮,隻見重重守衛,氣氛異常緊張。
太後剛欲邁步而入,卻被一名內侍攔下。
“太後娘娘,女帝陛下身體不適,不宜接見任何人。”
內侍恭敬稟報。
太後麵色一沉:“連哀家也不能見?”
“女帝有令,任何人不得打擾,奴才隻是遵旨行事,請太後諒解。”
內侍的謙卑之詞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堅定。
太後的怒氣逐漸升起:“若是哀家堅持呢?”
“奴才隻能遵循女帝的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