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開封。


    著名孝子朱壽昌從永興軍路(陝西)大荔縣帶著母親,以及母親所嫁當地黨姓丈夫和一兒一女來到東京感謝太後和楊參政。


    神宗親自接見。


    然後著歐陽修,文彥博和範純仁在東京全程對其忠孝仁德之心進行表彰嘉獎。


    朱壽昌在皇宮正門宣德門發表孝心獲獎感言。


    皇天後土洋洋灑灑八千字,上到玉皇大帝,下到閻羅王,全都感謝一遍。


    黃庭堅等畫工和楊家照相館,對現場進行繪畫拍照和視頻錄像;繪畫和拍照直接貼在宮牆美德榜上。


    蘇軾和蘇小妹等人寫新聞稿,準備登在大宋日報,東京日報和春秋雜誌上廣為宣傳。


    活動做完。


    朱壽昌的母親劉氏讓兒子帶著非要來找楊世鵬磕頭跪謝。


    “老婦拜謝楊參政指點我兒,使我母子得以團聚。”


    劉氏老遠見到楊仕鵬就跪地叩拜,“老婦祝楊參政官運亨通,身心健康,楊府永遠興隆。”


    “這本身是你們母子的緣分感動了上天。”


    楊世鵬趕緊上前扶起劉氏道,“我不過是隨口一說,無需客氣的。


    再說伯母您是長輩。


    我們這跪拜禮都已經廢除了。


    你還跪我這個晚輩,也不合適。”


    “嘿嘿,老婦高興,就願意跪楊參政這樣的好官。”


    劉氏歡喜地起身,吩咐她的丈夫和兒女,“快將我們帶給楊參政的家鄉特產拿出來。”


    他們雇傭的馬車隊,瞬間牽著五大馬車物資上前。


    “都是些不值錢的土貨,少部分是我們自己采購的;大部分是地方官府給的推廣產品,還請楊參政一定要收下。”


    “對,這都是我母親和大荔縣地方官府的一片心意,請楊參政一定要收下。”


    劉氏和朱壽昌滿懷感激地道。


    他們已經給皇上和太後送了七車包括牛肉幹,羊肉幹,肉夾饃,野雞,野雞蛋,野生菌,冬棗和黃花菜等土特產。


    還有五車送給楊世鵬,地方官府也真是下血本了。


    “收下沒問題。”


    楊世鵬歡喜道,“但是我們得迴禮,你們也得收下。


    每一車物資3千貫錢,加上車馬辛苦費。


    一共2萬貫。”


    “那哪能呢?這不等於是跟楊參政做買賣了?”


    劉氏堅決搖頭道,“不行不行,堅決不行。”


    “對,不行不行,堅決不行;不行的……”


    朱壽昌,朱壽昌的繼父,以及一對同母異父的弟弟妹妹,都堅決拒絕。


    “你們要是不接受迴禮,那我也不能要你們的禮物。”


    楊世鵬認真道,“不白拿百姓一針一線,是我為官的原則;除非我現在沒有官身,沒有飯吃。


    那樣別人給我送東西,我才可能考慮來者不拒。”


    “說得好!”


    新科進士放榜當日跟楊世鵬見一麵就迴去見母親的秦觀突然出現道,“楊參政的境界果然還是一如既往的高。”


    楊世鵬聽到熟悉的聲音,歡喜地尋聲望去,見到果然是秦觀歸來,歡喜地迎上去給他一拳;關切地問道:


    “秦兄,你這一趟迴去這麽長時間,家裏還好嗎?”


    “謝謝楊參政關心!一切安好。”


    如今楊世鵬已經名揚天下又位高權重,隻有一麵之緣的秦觀也不敢托大,跟楊世鵬保持著規矩和禮貌,然後對著楊世鵬身邊的美女們也認真拱手參拜,“在下見過諸位參政夫人。”


    “秦公子客氣了。”


    蘇小妹有些尷尬地迴應,內心覺得有些好笑和無語:


    “自己當初還暗戀他,見到自己那麽天才的夫君竟然嫌棄得掉眼淚;我真是該死!”


    王小嬌和侍衛長公主都已經知道他們的故事,都把好笑的目光看向二人。


    楊世鵬假裝不懂,作為現代人,他也沒興趣去在意這些芝麻綠豆的事情。


    “秦兄無需客氣。”


    楊世鵬隨和地道,“你走之後。


    我有幸得到蘇家小妹青睞。


    又得到王相和皇帝陛下的認可。


    如今主導國朝變法,想必你也有所耳聞。”


    “對。都已經傳到我們老家江南路去了。”


    秦觀一臉佩服地道,“我本來想早點迴東京去楊府打擾。


    但是又怕唐突。


    來東京已經有些時日,也不敢登門。


    一直在猶豫中。


    不想今日在此相遇。”


    “這就是緣分。”


    楊世鵬歡喜道,“如今變法,執法和監督人手不足。


    我正盼著秦兄歸來好給我們分擔一些任務呢!


    還有朱壽昌老哥,孝心感天動地,我也希望能一並留京重用。”


    “那怎麽能呢?”


    秦觀有些激動,又有些不好意思道,“愚兄還沒參加進士考試。”


    “下官這都還沒感謝楊參政呢,怎麽能又給我升官呢?”


    朱壽昌也是詫異又激動不已。


    朱家人,包括劉氏卻都是一臉歡喜;覺得他們家老朱升官就是理所當然的,並沒打算拒絕。


    “你們就別推辭了。”


    楊世鵬嚴肅認真道,“秦兄去文化宣傳部協助蘇部長(蘇軾),解放我大夫人(蘇小妹)。


    朱壽昌老哥去民意會做副會長兼保甲民兵全國副保長。”


    “謝楊參政,謝楊參政,謝楊參政。”


    劉氏,劉氏的黨姓賬戶,兩個孩子,激動地倒頭就拜謝。


    “這,這這這……”


    秦觀和朱壽昌都忍不住激動地咽口水。


    “哈哈,別這樣那的了,以後我們就可以一起工作了。”


    黃庭堅和李格非等人,歡喜地上前鼓勵秦觀。


    “就是。這麽好的機會,你小子還不趕緊謝過楊參政。”


    蘇軾也歡喜地鼓勵他。


    “謝,謝過楊參政。”


    秦觀無比激動又有些不好意思地向楊世鵬拱手道謝。


    他怎麽也沒想到,自己跟楊世鵬的一麵之緣。


    竟然換來如此大的機緣。


    “謝過楊參政。”


    朱壽昌也非常激動又很不好意思地向楊世鵬拱手道謝。


    然後堅持不收楊世鵬的迴禮。


    但是他們不收2萬貫錢的迴禮,楊世鵬也不收他們的禮物。


    僵持半天。


    最後也隻能無比感動地收下2萬貫錢的迴禮。


    12輛馬車的馬車夫收到額外的大額打賞,感覺猶如千萬隻穿雲箭從心中穿過。


    一個個也是激動得倒地就向楊世鵬跪拜。


    紛紛誇讚楊世鵬是活菩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宋朝教王安石變法太超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楊聖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楊聖佛並收藏我在宋朝教王安石變法太超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