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後半生若是再能擁有一個知冷知熱的另一半,誰願意獨守空閨,當未亡人?


    楊世鵬大膽歸大膽,囂張歸囂張;但每到重大利益麵前,從來不糊塗,都是優先考慮和照顧皇家和大臣們。


    這讓神宗和他的家人,以及王安石蘇軾甚至反對保守派等人;在根本上都有些喜歡和依賴楊世鵬,並不是那麽抵觸和猜忌他。


    在不知不覺中。


    一個小年輕已經將神宗和王安石變法時期分裂和吵鬧的派係,最大限度地粘合在一起………


    眾人處理好曹家這個釘子戶,就直接打道迴下榻的漢陽軍府。


    大軍已經到來。


    新皇城建設,交給專人操作;再加上一支特種新軍看著,可以很放心踏實。


    楊世鵬他們出東京已有20來日。


    也有些著急趕迴去。


    迴去再逆漢江而上到襄陽再走南陽盆地迴東京,漢口到襄陽段,水路逆行;還不如直接走陸路隨棗走廊快。


    迴去楊世鵬等人走大軍來時的陸路隨棗走廊。


    從東京出發4萬大軍。


    5000人被都水監侯叔獻帶著勘察運河水路。


    5000人被王旁帶著勘察襄陽上遊的水電站建設。


    3萬人來到漢口。


    核心成員隨身已經有12把突突,防禦能力已經很強大。


    楊世鵬決定留下2萬5千人在新成立的武漢府維持治安,順便參與新首都建設。


    離開曹家莊。


    迴到長江邊。


    眾人見江麵有百姓在圍觀什麽。


    “他們在幹什麽?”


    小王爺和長公主們紛紛好奇地望過去問。


    “別看了,趕緊走吧。”


    鄂州主簿朱壽昌提醒眾人。


    “有什麽不能看的嗎?”


    楊世鵬詫異。


    “看了難受。”


    蘇軾憂傷道,“他們是在拿剛出生的嬰兒溺水,送嬰兒離開這個世界。”


    “為,為什麽?”


    趙青靈,趙妤柔和趙金香等長公主們滿臉詫異。


    “這就是這邊的一個很不好的風俗習慣!”


    蘇軾憂傷道,“沒有地的佃農靠勞動收入養不起太多孩子,基本都隻生一兒一女或者兩兒一女。


    多餘的孩子出生後,尤其第二個女兒,就是直接溺死。”


    “我的個老天,這也太殘忍了!”


    不知情的長公主們,一個個流下傷感的眼淚。


    “這就是古代的計劃生育嗎?”


    楊世鵬在心中震撼和難過道,“這也太殘忍了!”


    “不行!”


    楊世鵬在心中決然道,“我既然來了,就絕對不允許這種慘無人道的事情繼續再發生!”


    看到大官門過路,正準備“溺嬰”的隊伍停下手中的動作;準備等他們上船後再行動。


    楊世鵬徑直走向“溺嬰”隊嚴肅道,“把孩子給我!”


    抱著孩子的父親,緊張地將孩子遞給楊世鵬。


    百姓們詫異地看著楊世鵬。


    “以後不允許再謀殺任何新生命。”


    楊世鵬嚴肅道。


    “可我們養不起,以後還是要餓死呀!”


    “是呀是啊,與其最後餓死還不如早點送走……”


    佃農們無奈道。


    “以後養不起的孩子,通通交給官府;由官府來養。”


    楊世鵬流淚道,“這些人以後就稱為官人。


    養不起,盡量不要多生。


    生下來就得對新生命負責。


    不要總去想著挑男挑女。


    有男有女之後,要做好避孕措施。


    兩兒一女後還生下來的孩子,就必須負責給他們養活;官府不會再幫著養,也不允許再溺死。”


    “官府養多餘的孩子?”


    “你是什麽官?說話算數嗎?”


    百姓們大驚,一個個麵露驚喜。


    “這是楊參政,幫助王相和朝廷變法的。”


    王鬱上前介紹,“還不快謝過楊參政!”


    “謝楊參政大恩大德!”


    “楊參政是活菩薩……”


    七八個百姓倒頭就拜。


    “楊參政大善!”


    “孫某此生隻服楊參政!”


    曾鞏和孫永流著淚上前向楊世鵬拱手鞠躬行禮。


    蘇軾和王安石,也是眼眶紅紅地看著楊世鵬,臉上流露出無比歡喜的喜笑。


    “孩子給妾身。”


    蘇小妹流著淚忍住想哭的衝動從楊世鵬手上接過一絲不掛,已奄奄一息,都沒力氣哭泣的孩子。


    王小嬌,三位長公主和兩位太後,都紅著眼睛趕緊取下自己的披風上前一起幫著將孩子包好。


    然後又給生父母一些碎銀子,算是補償他們生孩子的辛苦錢。


    “這個孩子就叫關靜麗英吧!”


    楊世鵬含淚聲音顫抖地道,“從她開始,朝廷和官府廣泛宣傳;嚴禁再溺嬰。


    官府要解決好佃農養不起多餘孩子這個問題。


    沒有一兒一女的夫妻,第2個女兒可以由官府養。


    也可以組織有條件的大戶人家收養。


    有了兩兒一女之後,不做好避孕措施再生下來;管他是男是女,就都必須認真養好。”


    “諾諾諾。”


    曾鞏,孫永,王鬱,馮侖,徐君猷,曹彥約,趙善括等地方官;韓絳,蘇軾和王安石,都無比感動地認真拱手應答。


    楊世鵬的真情,讓他們也讓太後和長公主們都為之動容。


    “嗚嗚嗚嗚……”


    朱壽昌突然崩潰大哭,跪在地上向高太後拜求道,“請太後和諸位大人允許臣辭官尋母。”


    “這又是怎麽迴事?”


    高太後一臉詫異。


    多數人錯愕地看向朱壽昌。


    “臣母為臣父小妾,在剛生下臣時,為了保下臣,帶著臣四處流浪。”


    朱壽昌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傷心大哭道,“臣五歲時,母親又將臣送迴家裏;自己四處流浪。


    至今已30年,臣世忠未曾見到母親一麵。


    臣早有心辭官四處尋母,縱然大海撈針,山河萬裏;亦欲啟程上路,不找迴母親,寧願死在路上;也絕不迴頭。”


    高太後,楊世鵬等人將詢問的目光看向王鬱,馮侖等地方官。


    “朱主簿的事屬實,對的……”


    地方官紛紛確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宋朝教王安石變法太超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楊聖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楊聖佛並收藏我在宋朝教王安石變法太超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