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平靜的日子
大明:我朱祁鈺不是代班皇帝! 作者:張開雙眼做場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北京城內,也先被趕跑的消息不脛而走。
百姓們口口相傳,一時之間家家戶戶張燈結彩,為這白雪皚皚的城中增添了許多煙火氣。
不管這一戰死傷了多少人,逝者已矣,生者卻當繼續前行。
朱祁鈺騎著高頭大馬完成了最後一個承諾,去王曉家替他看看他的父母。
一路上百姓們紛紛向朱祁鈺行禮,同時心裏麵也嘖嘖稱奇。
心道這個皇帝好像和前幾個不太一樣,非常的親民。
成敬在一旁牽著馬兒,不斷替朱祁鈺迴應著。
經過曾經的府邸,郕王府。
此刻,郕王府的招牌已經換成了侯府。
他不由感慨萬千。
侯府的家丁卻是那戰場中存活下來的士卒。
那人一看朱祁鈺領著成敬在侯府駐足,好似不敢相信般揉了揉眼睛。
連忙俯身:
“小的參見陛下!”
朱祁鈺一看是熟人,還是石亨的手底下的兵,擺了擺手。
“不必這麽鄭重,朕今個兒出來是看望那些兄弟們的家屬,剛好巧了來這看看,你們武平侯可在府上?朕找你們侯爺聊會兒天。”
那個士卒不敢怠慢,恭敬的迴了一聲:
“迴陛下話,侯爺今日在府上,且容小的前去稟報。”
這個府邸正是現在石亨的府邸。
朱祁鈺給石亨畫了個大餅,揚言隻要拿住了也先,戰後封公,可惜石亨沒有把握住機會。
朱祁鈺也知道他拿不住也先。
但是論戰功來說,石亨絕對是功勞最大的一批人。
在朝堂之上論功行賞,朱祁鈺雖然沒有給他封公,但是也是賜給了他侯爵身份,並且為表皇恩浩蕩,將自己的府邸賞賜給了石亨。
那個士卒迴了朱祁鈺的話後,立馬上前,小心翼翼的為朱祁鈺牽馬。
一旁的成敬也沒有攔著,畢竟現在朱祁鈺的聲望可是如日中天,而且這京城之中幾乎無人不曉。
倒是不怕什麽意外發生。
“哎呦,皇爺,您現在已經是陛下了,咱們這樣出行,難免遭人非議啊。”
一旁的成敬抱怨著。
朱祁鈺卻是淡定道:
“成敬啊,如今京城初定,朕此行主要是為了安撫和慰問民心,若是搞得隆重,卻是顯得勞民傷財了,朕跟你說了你也不懂,走,和朕瞧瞧咱們的武平侯。”
在那個士卒的帶領下,朱祁鈺翻身下馬,走進了侯府。
“朕記得你是武平侯帳下的士兵吧,怎麽個來侯府站崗了?”
路上朱祁鈺打趣的問著。
對於這個皇帝如沐春風的平易近人,士卒們在北京保衛戰期間已經領略到了,那個士卒一聽皇帝還記得自己,連聲迴應:
“小的惶恐,沒想到陛下還記得小的,現在戰事已經沒有了,小的受侯爺大恩,無以為報,而且戰後大家很多人都解甲,小的家中無人,索性也就來為侯爺站崗了。”
聽得他解釋,朱祁鈺這才點了點頭。
另一邊,石亨聽到府中家丁來報,言皇帝來他府上。
也顧不得與嬌妻溫存,連忙跑出來迎接:
“臣石亨參見陛下,陛下萬歲!”
見石亨如此鄭重,朱祁鈺上前將他扶起。
“武平侯今日不必客氣,朕隻是路過,來看看武平侯,順便看看朕這生活了許久的地方。”
石亨被封侯之後,對朱祁鈺卻是日益尊重。
無他,在封侯的時候朱祁鈺說了一句:
“朕聞石將軍幼時有先生言爾有封侯麵相!朕今日成人之美,雖卿未擒獲也先,但亦居功,封卿為武平侯,賜郕王府邸!”
一個皇帝將自己曾經的府邸賜給一個臣子,這種意義是非凡的。
石亨一度感動,雖然沒有封公,但是卻比封了公還高興。
隻是後來兩人之間私下的話卻讓石亨驚出一身冷汗。
“朕知前半句,同樣亦給卿下半句,忠臣不事二主,望卿自知!”
給石亨嚇得汗流浹背。
暗乎陛下神人,同時也暗自告誡自己,千萬不要有什麽不應該有的想法。
“臣惶恐,陛下放心,這座府上您的寢宮臣一直保留著,從未敢行逾越。”
聽到石亨的迴答,朱祁鈺點了點頭。
兩人寒暄幾句,石亨幾度挽留,想要設宴,卻被朱祁鈺拒絕。
“卿意朕心領了,用膳就不必了,宮中還有許多事務,朕就不多留了。”
目送朱祁鈺慢悠悠的騎上馬遠離,石亨這才迴到府上。
養心殿中,四個女人圍著桌子坐在一起,其中還有兩個孩子。
正是太子朱見深和他的獨子朱見濟。
(曆史上麵朱見深好像是後麵改的名字,但是為了讀者閱讀體驗,以後就一並叫朱見深了)
朱見深沒有和曆史上一般不受待見,朱祁鈺確確實實將他當做太子一樣培養。
這也令孫若微對朱祁鈺稍有改觀。
當然,也隻是稍有改觀,畢竟前陣子炮轟瓦剌,等於炮轟他兒子的事情小本本上還記著呢。
兩個孩子在相互打鬧著,令幾女恍然,尤其是吳太後和孫若微兩個女人,一度感覺自己迴到了當初。
朱祁鎮和朱祁鈺兩個人在相互打鬧一般,隻是物是人非。
孩子們依舊打鬧,那曾經她們的枕邊人朱瞻基卻已經走了許久。
而昔日的孩子,一個成了階下囚,一個卻搖身一變扶搖直上成為了皇帝。
“萬歲爺駕到!”
(這個萬歲查過了資料,是朱元璋時期啟用的,一直沿用到清末)
隨著成敬一嗓子的呐喊,兩個孩子停止了打鬧,幾個女人也連忙站了起來,哪怕孫若微也是一樣,恭恭敬敬。
朱祁鈺才進養心殿,幾個女人就朝著他行禮道:
“妾(吾、我)見過陛下。”
朱祁鈺也沒有怠慢,這些禮儀都是老朱定下的,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作為一個皇帝也不例外。
“朕見過兩位母後,見過懿貞皇後。”
最後才對自己的皇後道:
“念慈久等了。”
朱祁鈺很早就改變了曆史,朱見濟曆史上是他的旁氏所生,可穿越而來的朱祁鈺,隻有汪念慈這一個王妃。
但在他日日耕耘下,也是概率的打破了汪念慈膝下無兒的情況。
並且第一個就生下了朱見濟。
他也羨慕著皇帝能夠三妻四妾,尤其是在自己成為皇帝後,但是一想起自己日後的計劃。
一直沒有計劃,雖然在當王爺的時候,每日無事勾欄聽曲,但汪念慈在成為朱祁鈺的形狀之後,兩人徹底敞開了心扉。
隻有汪念慈知道自己的夫君究竟是在幹什麽,也沒有過問。
在古人的觀念中,尤其是女子,自己夫君隻有自己這麽一個妻子,就是最大的疼愛,哪怕在外麵沾花惹草,隻要不帶到家中,那麽便是真愛。
何況汪念慈知道,朱祁鈺在外麵不過是為了迷惑當初的孫若微罷了。
百姓們口口相傳,一時之間家家戶戶張燈結彩,為這白雪皚皚的城中增添了許多煙火氣。
不管這一戰死傷了多少人,逝者已矣,生者卻當繼續前行。
朱祁鈺騎著高頭大馬完成了最後一個承諾,去王曉家替他看看他的父母。
一路上百姓們紛紛向朱祁鈺行禮,同時心裏麵也嘖嘖稱奇。
心道這個皇帝好像和前幾個不太一樣,非常的親民。
成敬在一旁牽著馬兒,不斷替朱祁鈺迴應著。
經過曾經的府邸,郕王府。
此刻,郕王府的招牌已經換成了侯府。
他不由感慨萬千。
侯府的家丁卻是那戰場中存活下來的士卒。
那人一看朱祁鈺領著成敬在侯府駐足,好似不敢相信般揉了揉眼睛。
連忙俯身:
“小的參見陛下!”
朱祁鈺一看是熟人,還是石亨的手底下的兵,擺了擺手。
“不必這麽鄭重,朕今個兒出來是看望那些兄弟們的家屬,剛好巧了來這看看,你們武平侯可在府上?朕找你們侯爺聊會兒天。”
那個士卒不敢怠慢,恭敬的迴了一聲:
“迴陛下話,侯爺今日在府上,且容小的前去稟報。”
這個府邸正是現在石亨的府邸。
朱祁鈺給石亨畫了個大餅,揚言隻要拿住了也先,戰後封公,可惜石亨沒有把握住機會。
朱祁鈺也知道他拿不住也先。
但是論戰功來說,石亨絕對是功勞最大的一批人。
在朝堂之上論功行賞,朱祁鈺雖然沒有給他封公,但是也是賜給了他侯爵身份,並且為表皇恩浩蕩,將自己的府邸賞賜給了石亨。
那個士卒迴了朱祁鈺的話後,立馬上前,小心翼翼的為朱祁鈺牽馬。
一旁的成敬也沒有攔著,畢竟現在朱祁鈺的聲望可是如日中天,而且這京城之中幾乎無人不曉。
倒是不怕什麽意外發生。
“哎呦,皇爺,您現在已經是陛下了,咱們這樣出行,難免遭人非議啊。”
一旁的成敬抱怨著。
朱祁鈺卻是淡定道:
“成敬啊,如今京城初定,朕此行主要是為了安撫和慰問民心,若是搞得隆重,卻是顯得勞民傷財了,朕跟你說了你也不懂,走,和朕瞧瞧咱們的武平侯。”
在那個士卒的帶領下,朱祁鈺翻身下馬,走進了侯府。
“朕記得你是武平侯帳下的士兵吧,怎麽個來侯府站崗了?”
路上朱祁鈺打趣的問著。
對於這個皇帝如沐春風的平易近人,士卒們在北京保衛戰期間已經領略到了,那個士卒一聽皇帝還記得自己,連聲迴應:
“小的惶恐,沒想到陛下還記得小的,現在戰事已經沒有了,小的受侯爺大恩,無以為報,而且戰後大家很多人都解甲,小的家中無人,索性也就來為侯爺站崗了。”
聽得他解釋,朱祁鈺這才點了點頭。
另一邊,石亨聽到府中家丁來報,言皇帝來他府上。
也顧不得與嬌妻溫存,連忙跑出來迎接:
“臣石亨參見陛下,陛下萬歲!”
見石亨如此鄭重,朱祁鈺上前將他扶起。
“武平侯今日不必客氣,朕隻是路過,來看看武平侯,順便看看朕這生活了許久的地方。”
石亨被封侯之後,對朱祁鈺卻是日益尊重。
無他,在封侯的時候朱祁鈺說了一句:
“朕聞石將軍幼時有先生言爾有封侯麵相!朕今日成人之美,雖卿未擒獲也先,但亦居功,封卿為武平侯,賜郕王府邸!”
一個皇帝將自己曾經的府邸賜給一個臣子,這種意義是非凡的。
石亨一度感動,雖然沒有封公,但是卻比封了公還高興。
隻是後來兩人之間私下的話卻讓石亨驚出一身冷汗。
“朕知前半句,同樣亦給卿下半句,忠臣不事二主,望卿自知!”
給石亨嚇得汗流浹背。
暗乎陛下神人,同時也暗自告誡自己,千萬不要有什麽不應該有的想法。
“臣惶恐,陛下放心,這座府上您的寢宮臣一直保留著,從未敢行逾越。”
聽到石亨的迴答,朱祁鈺點了點頭。
兩人寒暄幾句,石亨幾度挽留,想要設宴,卻被朱祁鈺拒絕。
“卿意朕心領了,用膳就不必了,宮中還有許多事務,朕就不多留了。”
目送朱祁鈺慢悠悠的騎上馬遠離,石亨這才迴到府上。
養心殿中,四個女人圍著桌子坐在一起,其中還有兩個孩子。
正是太子朱見深和他的獨子朱見濟。
(曆史上麵朱見深好像是後麵改的名字,但是為了讀者閱讀體驗,以後就一並叫朱見深了)
朱見深沒有和曆史上一般不受待見,朱祁鈺確確實實將他當做太子一樣培養。
這也令孫若微對朱祁鈺稍有改觀。
當然,也隻是稍有改觀,畢竟前陣子炮轟瓦剌,等於炮轟他兒子的事情小本本上還記著呢。
兩個孩子在相互打鬧著,令幾女恍然,尤其是吳太後和孫若微兩個女人,一度感覺自己迴到了當初。
朱祁鎮和朱祁鈺兩個人在相互打鬧一般,隻是物是人非。
孩子們依舊打鬧,那曾經她們的枕邊人朱瞻基卻已經走了許久。
而昔日的孩子,一個成了階下囚,一個卻搖身一變扶搖直上成為了皇帝。
“萬歲爺駕到!”
(這個萬歲查過了資料,是朱元璋時期啟用的,一直沿用到清末)
隨著成敬一嗓子的呐喊,兩個孩子停止了打鬧,幾個女人也連忙站了起來,哪怕孫若微也是一樣,恭恭敬敬。
朱祁鈺才進養心殿,幾個女人就朝著他行禮道:
“妾(吾、我)見過陛下。”
朱祁鈺也沒有怠慢,這些禮儀都是老朱定下的,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作為一個皇帝也不例外。
“朕見過兩位母後,見過懿貞皇後。”
最後才對自己的皇後道:
“念慈久等了。”
朱祁鈺很早就改變了曆史,朱見濟曆史上是他的旁氏所生,可穿越而來的朱祁鈺,隻有汪念慈這一個王妃。
但在他日日耕耘下,也是概率的打破了汪念慈膝下無兒的情況。
並且第一個就生下了朱見濟。
他也羨慕著皇帝能夠三妻四妾,尤其是在自己成為皇帝後,但是一想起自己日後的計劃。
一直沒有計劃,雖然在當王爺的時候,每日無事勾欄聽曲,但汪念慈在成為朱祁鈺的形狀之後,兩人徹底敞開了心扉。
隻有汪念慈知道自己的夫君究竟是在幹什麽,也沒有過問。
在古人的觀念中,尤其是女子,自己夫君隻有自己這麽一個妻子,就是最大的疼愛,哪怕在外麵沾花惹草,隻要不帶到家中,那麽便是真愛。
何況汪念慈知道,朱祁鈺在外麵不過是為了迷惑當初的孫若微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