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東方氏
統一天下,從召喚奸臣開始! 作者:吳圍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軒語氣裏滿是笑意,卻沒注意到,自己嘴裏說出的,是如此誅心之言。
這話讓黃離惶恐不已。
他對大梁忠心日月可鑒!又豈敢提出此等形同賣國的建議?!
他嚇得直接跪趴在地上,求饒道:
“陛下恕罪!”
“老奴並非如此想的,隻是…隻是…”
“我懂,”李軒仍是笑眯眯的,“為國著想,一時忍讓嘛…”
他手指敲著“嗒嗒嗒”地敲著桌案:
“但老黃你可想過,這種退讓,要持續到什麽時候是個頭?”
“表麵臣服,暗中積蓄國力,直至能與北魏兵鋒較量?”
“這要等到什麽時候?”
“十年?二十年?”
“到了那時,一心臣服的大梁百姓們,還有與北魏一戰的意誌嗎?”
黃離被李軒這番話駁得無言以對。
隻能顫巍巍地趴在地上,反省自己的過錯。
見此情形,李軒滿意笑道:“如此,老黃可還想著與那北魏退讓?”
“奴婢不敢!”黃離定聲答道。
“陛下既心意已定,奴婢又豈敢懷有二心!”
“老奴定效死力,為陛下分憂!”
“嗯嗯,”李軒不斷點頭,“這才對嘛。”
“記得啊!一定要強硬!”
“一定不能讓那使團好過!”
“必要的時候,還可以殺殺人立威!懂了嗎?!”
既然殺一個皇子,還不夠你劉治揮師南下。
那再殺一個使團呢?!
這要是還無動於衷,你皇帝的麵子怎麽過得去?
我就不信你忍得住!
這樣想著,李軒愈發喜悅,情不自禁地笑出聲來。
他轉頭對仍舊趴在地上的黃離道:
“行了!起來吧老黃!”
“一些小問題,知錯能改就好,不必這般膽戰心驚。”
“你方才不是說北魏的使團就快到了嗎?”
“還不快去準備,給那群家夥來個大大的驚喜?!”
黃離清楚地從這番話裏感受到了陛下與北魏作戰的決心。
忙他不迭地從地上爬起身來。
也顧不得身上的灰塵,彎腰拱手道:
“奴婢遵旨!”
……
又是幾天後,北魏的問罪使團終於快要抵達梁都。
看著遠處輪廓逐漸顯現的梁都城牆,東方望一時有些感歎。
終於到了。
一路車馬不停,夜以繼日,他終於抵達了這個即將改變家族命運的地方。
他想起了臨行前丞相曹行的囑托:
“隻要此行不負陛下之命,你東方氏就有了東山再起的機會。”
這簡單一句話,對東方望卻是個巨大的誘惑。
他東方氏以前也曾闊過。
祖上最高爬上過北魏的丞相之位。
一時炙手可熱,唿風喚雨。
那時的東方氏很是瀟灑了一陣子。
但美好的日子沒有持續多久。
那位丞相先祖,似乎把整個東方氏的氣運都耗盡了。
自那之後,東方氏就開始慢慢衰落下來。
子孫不成才,官位不上進,逐漸在洛京被邊緣化,徹底淡出朝臣視野。
一直到東方望這一代,家裏已經窮得連教書的先生都請不起。
他所有的學識,都是自己在家閉門造車獨自看書學來的。
不過…這些以後都將是往事了。
他東方望去職後沉寂許久,終於再次得到了陛下的看重,肩負起如此巨大的職責來!
隻要圓滿完成此次出使,再迴洛京。
東方氏的名號,就將重新響徹於整個大魏!
想到這兒,東方望臉上露出了沉醉的笑容。
好似已沉浸在那聲名鵲起的幻想中。
但突地,身後有個聲音打斷了他美好的想象:
“東方侍郎,多日舟車勞頓,可有疲憊?”
東方望轉頭看去,發現是隨使團同行的卷簾人指揮使張堂策馬靠近前來。
他哈哈笑著迴應道:“為陛下分憂,豈會疲憊?”
“本使已迫不及待地想要見見南梁那小賊了!”
“哈哈,”張堂同樣笑了起來,“侍郎大人有這個覺悟便好。”
他轉頭看了眼梁都城的方向,問道:
“如今梁都城已近,侍郎大人可有具體應對南梁朝臣的策略了?”
此次出使,皇帝陛下給出的命令很明確。
使團在明,卷簾人在暗。
兩者相輔相成,共同探查南梁的具體情況。
但…他們畢竟是一同執行任務,總該有個主官。
在丞相曹行的建議下,皇帝陛下大膽地將主官責任交給了東方望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家夥。
以至於,張堂雖然有自己的想法,行事之前也不得不問問東方望的意見。
“陛下既將大人交托於本使,本使又豈會怠慢?”
麵對張堂的問題,東方望十分自信:
“一路舟車輾轉,本使每時每刻都在思考究竟該從何處入手。”
“如今終於抵達梁都城,本使已是胸有成竹了。”
“既如此,”張堂追問,“我等進城之後,該如何行事?”
“簡單!”
東方望豪邁道:“要查探南梁的虛實,當然要直接找正主!”
“那小皇帝既然敢下旨處死四殿下,我等就先會會他,看看他的反應!”
這是個很實用的辦法。
張堂也沒什麽意見,便點頭道:“也好。”
說話間,一行車馬已臨近梁都城牆之下。
此時日上中天,城門之前人頭攢動。
一些人排著隊等候著衛兵的檢查,準備入門。
另一些人,則是擺著攤位,向路過的行人叫賣著自己的貨物。
唿喝聲、談笑聲,嘈雜鼎沸,好不熱鬧。
使團車馬巨眾,著實引人注目。
很快,就有閑人看到了他們舉起的魏字大旗。
驚唿道:“那是何人?!竟如此膽大包天?!”
“敢在我大梁都城之下掛這魏字旗?!”
有見多識廣的,認出了東方望穿的北魏官服。
解釋道:“看他們穿著,該是北魏偽朝的官員。”
“他們來我大梁作甚?”
他想起了先前那掛在城門上的頭顱,疑惑道:
“莫不是來下戰書的?!”
一時間,議論紛紛。
東方望很享受這種目光匯集,議論不斷的氛圍。
也沒有派人出去解釋。
保持著得意的笑容,騎著高頭大馬,大搖大擺地靠近梁都城門。
看他們沒有要排隊的意思。
城門衛兵快步趕上前來攔截,喝道:
“爾等何人?!竟敢強闖都城城門?!”
“還不快快下馬!等候發落?!”
這話讓黃離惶恐不已。
他對大梁忠心日月可鑒!又豈敢提出此等形同賣國的建議?!
他嚇得直接跪趴在地上,求饒道:
“陛下恕罪!”
“老奴並非如此想的,隻是…隻是…”
“我懂,”李軒仍是笑眯眯的,“為國著想,一時忍讓嘛…”
他手指敲著“嗒嗒嗒”地敲著桌案:
“但老黃你可想過,這種退讓,要持續到什麽時候是個頭?”
“表麵臣服,暗中積蓄國力,直至能與北魏兵鋒較量?”
“這要等到什麽時候?”
“十年?二十年?”
“到了那時,一心臣服的大梁百姓們,還有與北魏一戰的意誌嗎?”
黃離被李軒這番話駁得無言以對。
隻能顫巍巍地趴在地上,反省自己的過錯。
見此情形,李軒滿意笑道:“如此,老黃可還想著與那北魏退讓?”
“奴婢不敢!”黃離定聲答道。
“陛下既心意已定,奴婢又豈敢懷有二心!”
“老奴定效死力,為陛下分憂!”
“嗯嗯,”李軒不斷點頭,“這才對嘛。”
“記得啊!一定要強硬!”
“一定不能讓那使團好過!”
“必要的時候,還可以殺殺人立威!懂了嗎?!”
既然殺一個皇子,還不夠你劉治揮師南下。
那再殺一個使團呢?!
這要是還無動於衷,你皇帝的麵子怎麽過得去?
我就不信你忍得住!
這樣想著,李軒愈發喜悅,情不自禁地笑出聲來。
他轉頭對仍舊趴在地上的黃離道:
“行了!起來吧老黃!”
“一些小問題,知錯能改就好,不必這般膽戰心驚。”
“你方才不是說北魏的使團就快到了嗎?”
“還不快去準備,給那群家夥來個大大的驚喜?!”
黃離清楚地從這番話裏感受到了陛下與北魏作戰的決心。
忙他不迭地從地上爬起身來。
也顧不得身上的灰塵,彎腰拱手道:
“奴婢遵旨!”
……
又是幾天後,北魏的問罪使團終於快要抵達梁都。
看著遠處輪廓逐漸顯現的梁都城牆,東方望一時有些感歎。
終於到了。
一路車馬不停,夜以繼日,他終於抵達了這個即將改變家族命運的地方。
他想起了臨行前丞相曹行的囑托:
“隻要此行不負陛下之命,你東方氏就有了東山再起的機會。”
這簡單一句話,對東方望卻是個巨大的誘惑。
他東方氏以前也曾闊過。
祖上最高爬上過北魏的丞相之位。
一時炙手可熱,唿風喚雨。
那時的東方氏很是瀟灑了一陣子。
但美好的日子沒有持續多久。
那位丞相先祖,似乎把整個東方氏的氣運都耗盡了。
自那之後,東方氏就開始慢慢衰落下來。
子孫不成才,官位不上進,逐漸在洛京被邊緣化,徹底淡出朝臣視野。
一直到東方望這一代,家裏已經窮得連教書的先生都請不起。
他所有的學識,都是自己在家閉門造車獨自看書學來的。
不過…這些以後都將是往事了。
他東方望去職後沉寂許久,終於再次得到了陛下的看重,肩負起如此巨大的職責來!
隻要圓滿完成此次出使,再迴洛京。
東方氏的名號,就將重新響徹於整個大魏!
想到這兒,東方望臉上露出了沉醉的笑容。
好似已沉浸在那聲名鵲起的幻想中。
但突地,身後有個聲音打斷了他美好的想象:
“東方侍郎,多日舟車勞頓,可有疲憊?”
東方望轉頭看去,發現是隨使團同行的卷簾人指揮使張堂策馬靠近前來。
他哈哈笑著迴應道:“為陛下分憂,豈會疲憊?”
“本使已迫不及待地想要見見南梁那小賊了!”
“哈哈,”張堂同樣笑了起來,“侍郎大人有這個覺悟便好。”
他轉頭看了眼梁都城的方向,問道:
“如今梁都城已近,侍郎大人可有具體應對南梁朝臣的策略了?”
此次出使,皇帝陛下給出的命令很明確。
使團在明,卷簾人在暗。
兩者相輔相成,共同探查南梁的具體情況。
但…他們畢竟是一同執行任務,總該有個主官。
在丞相曹行的建議下,皇帝陛下大膽地將主官責任交給了東方望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家夥。
以至於,張堂雖然有自己的想法,行事之前也不得不問問東方望的意見。
“陛下既將大人交托於本使,本使又豈會怠慢?”
麵對張堂的問題,東方望十分自信:
“一路舟車輾轉,本使每時每刻都在思考究竟該從何處入手。”
“如今終於抵達梁都城,本使已是胸有成竹了。”
“既如此,”張堂追問,“我等進城之後,該如何行事?”
“簡單!”
東方望豪邁道:“要查探南梁的虛實,當然要直接找正主!”
“那小皇帝既然敢下旨處死四殿下,我等就先會會他,看看他的反應!”
這是個很實用的辦法。
張堂也沒什麽意見,便點頭道:“也好。”
說話間,一行車馬已臨近梁都城牆之下。
此時日上中天,城門之前人頭攢動。
一些人排著隊等候著衛兵的檢查,準備入門。
另一些人,則是擺著攤位,向路過的行人叫賣著自己的貨物。
唿喝聲、談笑聲,嘈雜鼎沸,好不熱鬧。
使團車馬巨眾,著實引人注目。
很快,就有閑人看到了他們舉起的魏字大旗。
驚唿道:“那是何人?!竟如此膽大包天?!”
“敢在我大梁都城之下掛這魏字旗?!”
有見多識廣的,認出了東方望穿的北魏官服。
解釋道:“看他們穿著,該是北魏偽朝的官員。”
“他們來我大梁作甚?”
他想起了先前那掛在城門上的頭顱,疑惑道:
“莫不是來下戰書的?!”
一時間,議論紛紛。
東方望很享受這種目光匯集,議論不斷的氛圍。
也沒有派人出去解釋。
保持著得意的笑容,騎著高頭大馬,大搖大擺地靠近梁都城門。
看他們沒有要排隊的意思。
城門衛兵快步趕上前來攔截,喝道:
“爾等何人?!竟敢強闖都城城門?!”
“還不快快下馬!等候發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