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叔父這麽細心,連這些都考慮周詳了。”馬孟起下定了決心:“從現在起,我必定全力以赴,以報叔父的深恩。”


    次日清晨,張明造訪馬騰的營地,隨同攜帶的是先前宴席上的十壇三才酒。”哈哈,賢侄,這樣的厚禮,我實是慚愧收下了!”麵對滿屋美酒,馬騰喜形於色。”無須多言,壽成兄弟借你令明相助時日,便是對主公的大援,迴荊州後我自然告知主公,還有三才美酒迴報他們!”


    這一番交談使馬騰的笑容越發燦爛。


    在馬騰興高采烈之時,張明提出了自己計劃前往霸陵抵禦鮮卑的行動,隨後補充說如果他能夠戰勝鮮卑騎兵,但他自己身邊沒有配備足夠的騎兵,恐怕難以全殲鮮卑的騎兵。


    馬騰聞言,慷慨迴應:“賢弟勿慮,吾雖不甚富饒,然麾下馬隊繁多。”


    “隻要有充足的糧草供給,消滅萬騎兵不在話下!” 張明急忙搖頭推辭:“老哥太過厚道了,孟起率領五千騎兵足矣,待我們徹底蕩平鮮卑再召迴孟起如何?”


    然而,馬騰完全沒有察覺到其中隱含的機鋒,隨意地提議道:“才五千嗎?賢弟真以為夠用嗎?” ”倘若不夠,讓休兒領兵五千與超兒一同支援也行啊!” 張明暗暗叫苦,但決定不動用馬休的提議。”不必那麽多,有孟起五千鐵騎就足以應對。


    消滅敵虜後讓孟起來報到即可。”他又補上了幾句。


    聽了這個解釋,馬騰不再堅持,馬上召來馬超,除了撥出他原有兩千騎兵外,還額外增援三千名精銳。


    同時,他不忘提醒馬超務必服從張明的指揮。


    龐德剛好巡檢歸隊,馬騰便即時委任龐德為副將軍,一並向張明推薦。


    迴到營地後,張明整備兵馬,朝著霸陵進發。


    短短半天時間,大軍便成功抵達霸陵。


    “伯父,為什麽我們偏偏選擇在這裏設防?萬一鮮卑不從這條路撤退呢?” 馬超不解地詢問,身旁的龐德也有同感。


    張明卻沒有立即答複,而是望著微揚唇角的裴元紹微笑道:“元紹啊,你就講說看。”


    受到突如其來的提問,裴元紹一時有些驚訝。


    然而此時他充滿自信地解釋說:“公子在霸陵布設伏兵,可能是考慮到這裏的地理優勢。” ”由鄭縣過臨潼,南麵山林密布,北麵又有渭河水係,麵臨追兵的情況,鮮卑人的首選必然是沿河流撤退。


    霸陵位於這條退路線上,通往長安的關鍵路徑。”


    “我認為,公子選擇霸陵設伏,定能大獲全勝!”聽完裴元紹的分析,馬超讚歎不已:“沒想到將軍竟然有如此深遠的見地。”


    “不知您高姓大名?” 裴元紹羞赧地撓了撓頭,連忙擺手推脫。”不敢當不敢當,非也,我不過是公子身旁的一介護衛,喚作老裴就好。” ”這番見解皆源於公子平日悉心教導,我才略顯識文斷字,在旁聽學之下略有長進而已。”


    馬超愣了一下,對對方曾是一位一字不識的理解感到吃驚。


    但他們兩個卻更加尊敬地看向張明,對他充滿了敬畏。


    對於張明的話,他也給予了認可:“老裴分析得好,你近期的努力可見一斑。”


    聽到讚譽的裴元紹驚喜交加,憨笑道聲”受寵若驚”。


    張明輕輕一笑:“然而還有遺漏,別急,稍後再詳細告訴你。”接著,他唿出一口氣,令裴元紹嚇了一跳,但他卻沒動手懲罰,隻是笑笑暫不追究。


    然後張明又向馬超和龐德揭示道:“選擇霸陵作為目的地,其實還有關鍵因素,請牢牢記住這一點。”他們的神情瞬間緊繃,身體前傾傾聽。


    張明解釋道:“選擇霸陵並不僅僅因為其地理位置便利,更重要的是,我希望鮮卑軍隊能在這裏現身!”他說這話時,就像施展兵法般從容不迫:“軍事戰略上,指揮敵人行動,而不是成為敵人攻勢下的被動者,這一點極為重要。”


    聽到這裏,三人深表讚同,不住地點點頭。


    馬超急於想知道答案,急切問道:“不知祖父如何實現這一點?能否為我們指點迷津?”張明笑眯眯地迴答:“方法很簡單,問你自己,鮮卑為什麽南下入侵呢?”馬超答道:“無非是搶奪錢財糧草。”


    張明讚許地點點頭繼續說道:“對!所以我采取了這樣的策略——讓鮮卑人知道我們的軍隊已在霸陵囤積了大量的物資。


    他們必定會來爭奪。”


    三人恍然大悟他的用意。


    此刻探子前來稟報:“報上將軍,步度根的軍隊離霸陵僅有百裏,人數眾多,多至一人駕馭兩匹、甚至是三匹馬,估計一個時辰內便會抵達!”


    聞言,張明明白劉老和他的隊伍一直追趕不到的原因。”這樣他們所奪之財貨必然未能帶上,可能藏在某些地方,想待攻破後再帶迴來。”但問題是,他們真的能安然退迴嗎?


    馬超緊接著詢問:“霸陵平地廣闊,而將軍麾下多是步兵,即使加上我和龐令明的五千鐵騎,恐怕難以抵攔鮮卑人的衝擊吧?”張明羽扇微晃,神色卻毫不慌亂。


    “孟起,不必憂慮,我已經考慮周全。”他迴憶起了往事,仿佛在對他們述說著過去的勝利:“昔日在界橋之戰,盡管袁紹帳下的鞠義隻有八百士兵,卻仍擋住了公孫瓚三萬鐵騎的進攻。


    今日我的鷹揚軍已擴充至兩萬人,阻擋鮮卑三萬騎兵簡直是小菜一碟。”


    “以步對騎兵,勇猛與無畏是關鍵。


    你,孟起,龐令明,親眼看看黃漢升的鷹揚軍,將如何挫敗步度根三萬鐵甲騎兵吧!”


    聽完張明的話,馬超和龐德唿吸加深,臉上滿是驚愕,他們理解張明是在向他們傳達,黃忠的兩萬鷹揚軍實力不亞於當年鞠義八百鐵騎。


    而麵對這些,張明露出冷靜而堅定的表情,簡短地下達了指令:“漢升已整頓兵馬,準備迎戰。”鷹揚軍的特色是弓箭和強勁的弩箭,在關鍵時刻發揮作用,隻要守住騎兵衝鋒的一刻,便是它們大展神威之時。


    轉身麵對馬超和龐德,他嚴肅地說:“孟起,令明。


    你們率所部退至霸陵南方的山坡等候命令。


    一旦鮮卑騎兵遇阻,就趁機從敵方陣 ,從內部破壞他們的軍陣。”


    馬超、龐德雙肩微聳,雙眼迸發出了令人心寒的鬥誌,他們大聲迴應:“能!”


    望著馬超和龐德領軍離開的身影,張明顯現一抹笑意,仿佛這場戰爭的結局已在他的算計之中。


    當一個小時後,步度根親率三萬鮮卑騎兵衝殺而來,他麵對的是無法逃遁的對手,一場勝負在此刻已經注定。


    麵對列陣整齊、等待他們的鮮卑騎兵,步度根那個麵目粗獷、眼神幽暗的領主豪放地大笑著:“哈哈哈,漢人還是如此愚蠢自傲!跟我一起, 所有的漢人,一個不留!等到霸陵的收獲,我們就迴家了!”


    話音剛落,鮮卑的三萬騎兵瞬間發力疾馳,猶如雷霆之勢直衝漢軍防線。


    兩軍之間,迅速隻剩兩百步的距離。”瞄準!”隨著步度根的命令落下,滿目都是馬背上挺身彎弓,箭簇如林的鮮卑騎士。


    緊接著,在雙方僅相隔百步時,步度根直接下令道:


    “投擲箭矢!!”


    瞬間,箭雨如狂,看著近在咫尺的漢軍,步度根臉露得誌笑容。


    ---


    麵對密集的箭雨,黃忠毫無懼意。


    “舉起盾牌!!”


    命令一聲落,前列兩個陣營的士卒迅速行動,首排兵士把大盾舉至身前,將其盾緣嵌入土地,隨後所有士卒以斜置方式穩住盾牌,肩膀托持並向一側微傾。


    後排部隊在第一排的盾牌上疊加大盾,用肩膀共同扛起。


    而在每一名射手或弩手周圍,都有一個士卒守護並舉盾護住他們。


    叮叮當當……


    這些遠從一百步投擲而出的箭支,看上去聲勢驚人,實際造成的傷害極為有限。


    事實證明:


    對於射箭,馬隊的射擊範圍僅僅限於二十幾步,相較於步兵弓箭手的五十步,甚至不如三十步距離的弩兵射程。


    但是步度根並不在意實際傷害,隻是借此展示騎兵衝鋒的威懾力量,並結合馬隊極遠的投擲範圍,營造出浩瀚如潮的攻擊局麵。


    在這樣的攻勢麵前,敵人必將惶恐崩潰!這路向南進發以來,他們已非首次與漢軍交戰,他早已信心滿滿。


    眼前的漢軍盡管人數較多且將領稍顯年長,本質上並無差異。


    當箭矢一輪齊射後,兩邊相隔拉至五十步之時,步度根的笑容瞬間停滯。


    眼前緊密排列的盾牆令他內心湧現不安。


    而更為驚奇的是,在這麽近的距離,對方弓箭手竟尚未出擊,這讓他頗感意外。


    “收迴盾牌!” 黃忠再度指令下達,很快,他注意到前方變化:第二排的盾牆開始收起,第一排繼續斜倚,而後跟進的射手站在原地準備,弩手半蹲盾牌之後。


    步度根心中猛然一驚,他立刻理解了敵帥的戰術策略——要近身肉搏!


    “該死!無知的狂妄!” 眼看著雙方距離縮至三十步,步度根臉上猙獰的笑容浮現。


    “發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智誘劉皇叔,軍師乃神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偉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偉棟並收藏三國:智誘劉皇叔,軍師乃神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