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大喜日子
三國:智誘劉皇叔,軍師乃神人 作者:偉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幾天後,建安五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正是張家迎娶曹家大公主——曹婉的大喜日子。
迎親的隊伍一到達襄陽,曹操嫡長女就帶著得意的笑容攔在門外道:
“慢些,慢些入內!軍師欲入門可並非易事呀。”
她接著提議:“不妨,讓我也不難為你。
我姐最喜詩詞,若是軍師能吟出三篇情深之作,即可入內,怎麽樣?”
這話讓大家驚訝,別說現場作三首,即使是當場構思一首,亦非易事,尤其是還要是感情豐富的言情詩歌。
而此刻曹丕開口便是三篇,明顯就是要考驗張明亮。
在場許多人清楚三天前街頭之事,這更像是一種針對,大家雖不滿但也隻能默然。
眼看曹丕占了優勢,他又不想真的阻撓婚禮,故開口補充:“若果軍事未能完成,那也不怕,一首十兩金,你給三十金我也開門放行,如何?”
四周立刻議論紛紛。
這明明白白是試探,然而在這大喜日子上,人們不便表露不滿,更別提還有眾多圍觀的平民大眾。
正當眾人焦急萬分之際,卻聽到張明亮從容的聲音:“隻有三篇嗎?”隨後要求紙筆。
眾人的表情愕然,張明顯然是不滿這小小刁難的數量嗎?
其實他們沒發現的是,張明麵上並沒有顯露出絲毫焦慮,神色平靜如常,甚至還不忘對著周圍送祝福的民眾一一迴禮。
不久,紙筆備妥,張明確立於台階之上,提筆揮毫。
隻見”無題?”的落款讓曹丕緊張地注視。
他的心思剛剛萌動準備諷刺一番,然而就見到張明亮已揮下第二行: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隨著每一句詩詞,曹丕唿吸加重。
這首名為”無題”的詩竟無比切合當下情境,不禁令他暗叫一聲好!
接著張明亮又毫無停止之意,寫下另一闋:“眼兒媚。”
曹丕急匆匆看向詩稿,字裏行間透露出濃濃的樂府風格。
“楊柳輕揉曼舞,煙草織成一縷愁緒。”
“海棠未淋雨水、梨花開如冬雪紛飛,在此春風裏減半。”
如今往事如雲煙難再追憶,思念之情縈繞青樓夢中。”相思深意藏在:丁香枝頭、豆蔻梢尖。”
吟罷此詞,四下賓客驚歎不已,這些出身名門之人,立刻沉浸在詩中那纏綿悱惻的癡心眷戀之中。
尚未讓他們細嚼詩詞餘韻,曹丕的聲音微微顫動,再次低吟:
“鵲橋仙曲!
巧製輕雲舞翩躚,星際悲憤穿銀河,
邂逅金風與玉露,勝似人世間萬般情緣。”
“水般溫軟的柔情啊,如同夢裏的良辰,如何忍心舍棄歸途往鵲橋而去。”
“若情愛永世常駐,哪在乎分秒聚首,日夜相守呢。”
曹丕方朗誦完畢,讚譽聲如潮起,連尋常不懂文墨的老百姓,亦能感受詩中的精妙。
一句”若情愛永世常駐,何須朝朝暮暮”道盡了紅塵深處的情深意長!
說完三首詩歌,張明放下毛筆,從容站起,眼神深邃。
“子桓,可滿足於此?”
“若還需添增,大哥可另賜詩詞若幹。
待你大喜之時,也留有餘裕,從容應對。”
聞言,曹丕神色大駭,張明的話語字字誅心。
接下來,曹丕神情黯淡,他敗得徹底而痛徹。
他清楚,此乃潰不成軍的大敗。
這場敗局雖苦澀,他卻並無一絲忿忿。
反而搖首低語:
“不必如此,無需額外勞心。
大哥才情橫溢,子桓心生敬畏。”
“此前三詩詞便已堪稱世間瑰寶。”
“請容我奉上,大哥!”
在不知不覺中,他對張明的態度起了變化,主動尊稱其為兄。
此刻,他徹底折服,張明亮朗自若的氣質,深深地刻在他心中,猶如無法跨越的豐碑。
自此時起,張明不僅在兵略與策略上名噪一時,他的文學才華同樣熠熠生輝!
前有製定《 製約》的智慧,後又因迎娶而展露三首情深之詩詞。
往後提及張明的評價,世人除了軍事家與政治家身份,還會添上文學大家的名字!
婚禮順利進行,直至夜晚方告賓客散去。
張明端著菜肴與肉食緩步向新屋行去。
門吱呀開啟,張明見到床沿上輕輕抖動的曹婉。
明顯察覺到她的拘謹,紅色蓋頭依舊嚴整不動。
將菜肴放置桌麵,倒好一杯熱茶,對曹婉笑道:“是否口渴?”
曹婉輕輕點頭,隨即反應過來,搖頭表示並非如此。
張明輕笑道,幫她取下麵紗。”來,嚐一口這清茶吧。”
“在此家中,不必過多受限,自由便是最妙的狀態。”
這話使得曹婉一陣慌亂,羞紅雙頰不再如方才街頭維護兄長時那麽堅毅決絕。
遲疑後,她低垂秀眸,接過茶杯,背對張明一飲而盡,輕聲道謝:“謝謝...夫君...”
她細聲碎語的言語讓張明暗中苦笑,讓曹婉不那麽拘泥於禮法,怕是要一段時日的努力了。
但他深明彼此立場迥異,即使目前有所共識合作,將來矛盾總將難以迴避。
對於曹婉的聰明,他知道無法忽視這一點。
為此,他思考良久後對她說:“婉兒,可知道司空為何選你成為我的妻?”
曹婉聽見後眸光一閃,轉頭望向張明,準備迴答。
“我曾從父親那裏聽過,夫君乃當世才俊,深謀遠慮之人,他常言是你我良配的絕佳人選。”
張明亮然對此有些意外,卻沒料到曹東主對自己的看法頗為高看,於是接口說道:
“也許不止如此,我略懂司空的戰略布局。
他或許認為在必要的時刻,可以借此機會,利用你來作為平衡,確保你在危急時保全性命,甚至可能收納你成為他的力量。”
“同樣,我未曾忽視這種可能性,對司空來說也是如此,你的身份可以為他帶來微妙的掌控感。”
“不過,有一件事我誠摯地希望你能夠理解,我們的關係為我們的未來留下了許多可操作空間,無論結局如何,都會為我們提供調解的機會。”
“但在此家庭中,我希望婉兒你能以我為主,過去與故人的交情,那些不適合現在的生活的部分,最好暫時斷開。”
這就是張明以委婉的方式來告誡曹婉,不要卷入不必要的旋渦。
他預計曹婉會有反應,誰知曹婉並未反駁,反而認真地點了頭:“夫君不必憂慮,這些我都清楚。”
“就連家父大人也告訴我,自嫁為你的夫人之後,我的優先考慮唯有夫君一人!”
曹婉固然擔憂張明會與曹操交惡,但是張明的話語讓她稍稍鬆了一口氣。
事實上,她本來就有此打算,對張明的警告並不覺得困擾。
說到底,曹婉真是一明理的聰慧女性。
輕擁著曹婉細膩的手掌,兩人一同坐在桌邊,看著她慢慢地進食。
他們的對話隨意閑適,其中交織著幼年的趣事與遠方的奇聞異事,使彼此的情感日益升溫。
用完晚餐後,兩人的默契和情感進一步拉近。
深夜,燈火稍息之後,二人真情流露。
曹婉心弦緊繃,但她輕聲開口:“夫君,今晚的詩篇,婉兒深深喜歡,多謝夫君贈予。”
語氣中飽含懇求:“同時,也希望夫君能多給我幾分疼惜。”
在那軟聲央求之下,張明心中的憐惜益發深沉。
他低頭輕輕印上朱唇,起初溫柔漸行熾烈。
詩句如是說:
月照桃花洞,幽香灑莓苔間。
一夜之後,曹婉從閨中少女轉為家中婦人,曹丕則是在兵馬於襄陽順利交接之後,才與張遼一道返程歸家。
不久春節的到來為張府帶來了更為熱鬧的氛圍,因為他不僅有了新嫁的妻子黃月英,還添置了諸葛玥和孫尚香兩位賢惠女子,加上曹婉的新加入,生活豐富多彩。
這個新的一年裏,張明的生活充滿了安寧與舒適。
正月初三,月光如華灑向大地。
這個夜晚,張明留在孫尚香的閨閣之中, 過後,她依靠在他的胸口低語道:
“夫君,我希望能迴去一次江東。”
張明輕柔地撫著孫尚香的秀發,體貼地迴應:“是鄉愁作祟嗎?忍耐一些,假使順利,最早明年,最遲後年,就能常歸探望家人。”
他對孫尚香的理解頗深,因為她生於江東,在這裏有著深厚的情感羈絆以及作為庶出的地位考量,所以他特別注意孫尚香的心情。
然而,出乎他的意料,孫尚香搖了搖頭,露出微笑:“我並非懷念家鄉,實際上家中並無太多牽掛,對我來說,現在這個家與你在,與二位姐姐及婉妹妹,更甚故鄉。”
“我能親眼見證兩位姐姐藏在我內心,期待著輔佐夫君取得江東,看見婉妹妹操持家政的樣子,這讓我更加向往現在的家。”孫尚香續言。
“我更願意返迴江東,協助夫君說動周公瑾降敵,盡微薄之力,而不是徒增江東將士與百姓的犧牲,你說如何?”
孫尚香的話語出自心底。
即便是張明也沒想到,這位孫夫人居然想要幫助自己說服周瑜歸順,他也明白,若是真能招降周瑜,占領江東將不再困難重重。
迎親的隊伍一到達襄陽,曹操嫡長女就帶著得意的笑容攔在門外道:
“慢些,慢些入內!軍師欲入門可並非易事呀。”
她接著提議:“不妨,讓我也不難為你。
我姐最喜詩詞,若是軍師能吟出三篇情深之作,即可入內,怎麽樣?”
這話讓大家驚訝,別說現場作三首,即使是當場構思一首,亦非易事,尤其是還要是感情豐富的言情詩歌。
而此刻曹丕開口便是三篇,明顯就是要考驗張明亮。
在場許多人清楚三天前街頭之事,這更像是一種針對,大家雖不滿但也隻能默然。
眼看曹丕占了優勢,他又不想真的阻撓婚禮,故開口補充:“若果軍事未能完成,那也不怕,一首十兩金,你給三十金我也開門放行,如何?”
四周立刻議論紛紛。
這明明白白是試探,然而在這大喜日子上,人們不便表露不滿,更別提還有眾多圍觀的平民大眾。
正當眾人焦急萬分之際,卻聽到張明亮從容的聲音:“隻有三篇嗎?”隨後要求紙筆。
眾人的表情愕然,張明顯然是不滿這小小刁難的數量嗎?
其實他們沒發現的是,張明麵上並沒有顯露出絲毫焦慮,神色平靜如常,甚至還不忘對著周圍送祝福的民眾一一迴禮。
不久,紙筆備妥,張明確立於台階之上,提筆揮毫。
隻見”無題?”的落款讓曹丕緊張地注視。
他的心思剛剛萌動準備諷刺一番,然而就見到張明亮已揮下第二行: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隨著每一句詩詞,曹丕唿吸加重。
這首名為”無題”的詩竟無比切合當下情境,不禁令他暗叫一聲好!
接著張明亮又毫無停止之意,寫下另一闋:“眼兒媚。”
曹丕急匆匆看向詩稿,字裏行間透露出濃濃的樂府風格。
“楊柳輕揉曼舞,煙草織成一縷愁緒。”
“海棠未淋雨水、梨花開如冬雪紛飛,在此春風裏減半。”
如今往事如雲煙難再追憶,思念之情縈繞青樓夢中。”相思深意藏在:丁香枝頭、豆蔻梢尖。”
吟罷此詞,四下賓客驚歎不已,這些出身名門之人,立刻沉浸在詩中那纏綿悱惻的癡心眷戀之中。
尚未讓他們細嚼詩詞餘韻,曹丕的聲音微微顫動,再次低吟:
“鵲橋仙曲!
巧製輕雲舞翩躚,星際悲憤穿銀河,
邂逅金風與玉露,勝似人世間萬般情緣。”
“水般溫軟的柔情啊,如同夢裏的良辰,如何忍心舍棄歸途往鵲橋而去。”
“若情愛永世常駐,哪在乎分秒聚首,日夜相守呢。”
曹丕方朗誦完畢,讚譽聲如潮起,連尋常不懂文墨的老百姓,亦能感受詩中的精妙。
一句”若情愛永世常駐,何須朝朝暮暮”道盡了紅塵深處的情深意長!
說完三首詩歌,張明放下毛筆,從容站起,眼神深邃。
“子桓,可滿足於此?”
“若還需添增,大哥可另賜詩詞若幹。
待你大喜之時,也留有餘裕,從容應對。”
聞言,曹丕神色大駭,張明的話語字字誅心。
接下來,曹丕神情黯淡,他敗得徹底而痛徹。
他清楚,此乃潰不成軍的大敗。
這場敗局雖苦澀,他卻並無一絲忿忿。
反而搖首低語:
“不必如此,無需額外勞心。
大哥才情橫溢,子桓心生敬畏。”
“此前三詩詞便已堪稱世間瑰寶。”
“請容我奉上,大哥!”
在不知不覺中,他對張明的態度起了變化,主動尊稱其為兄。
此刻,他徹底折服,張明亮朗自若的氣質,深深地刻在他心中,猶如無法跨越的豐碑。
自此時起,張明不僅在兵略與策略上名噪一時,他的文學才華同樣熠熠生輝!
前有製定《 製約》的智慧,後又因迎娶而展露三首情深之詩詞。
往後提及張明的評價,世人除了軍事家與政治家身份,還會添上文學大家的名字!
婚禮順利進行,直至夜晚方告賓客散去。
張明端著菜肴與肉食緩步向新屋行去。
門吱呀開啟,張明見到床沿上輕輕抖動的曹婉。
明顯察覺到她的拘謹,紅色蓋頭依舊嚴整不動。
將菜肴放置桌麵,倒好一杯熱茶,對曹婉笑道:“是否口渴?”
曹婉輕輕點頭,隨即反應過來,搖頭表示並非如此。
張明輕笑道,幫她取下麵紗。”來,嚐一口這清茶吧。”
“在此家中,不必過多受限,自由便是最妙的狀態。”
這話使得曹婉一陣慌亂,羞紅雙頰不再如方才街頭維護兄長時那麽堅毅決絕。
遲疑後,她低垂秀眸,接過茶杯,背對張明一飲而盡,輕聲道謝:“謝謝...夫君...”
她細聲碎語的言語讓張明暗中苦笑,讓曹婉不那麽拘泥於禮法,怕是要一段時日的努力了。
但他深明彼此立場迥異,即使目前有所共識合作,將來矛盾總將難以迴避。
對於曹婉的聰明,他知道無法忽視這一點。
為此,他思考良久後對她說:“婉兒,可知道司空為何選你成為我的妻?”
曹婉聽見後眸光一閃,轉頭望向張明,準備迴答。
“我曾從父親那裏聽過,夫君乃當世才俊,深謀遠慮之人,他常言是你我良配的絕佳人選。”
張明亮然對此有些意外,卻沒料到曹東主對自己的看法頗為高看,於是接口說道:
“也許不止如此,我略懂司空的戰略布局。
他或許認為在必要的時刻,可以借此機會,利用你來作為平衡,確保你在危急時保全性命,甚至可能收納你成為他的力量。”
“同樣,我未曾忽視這種可能性,對司空來說也是如此,你的身份可以為他帶來微妙的掌控感。”
“不過,有一件事我誠摯地希望你能夠理解,我們的關係為我們的未來留下了許多可操作空間,無論結局如何,都會為我們提供調解的機會。”
“但在此家庭中,我希望婉兒你能以我為主,過去與故人的交情,那些不適合現在的生活的部分,最好暫時斷開。”
這就是張明以委婉的方式來告誡曹婉,不要卷入不必要的旋渦。
他預計曹婉會有反應,誰知曹婉並未反駁,反而認真地點了頭:“夫君不必憂慮,這些我都清楚。”
“就連家父大人也告訴我,自嫁為你的夫人之後,我的優先考慮唯有夫君一人!”
曹婉固然擔憂張明會與曹操交惡,但是張明的話語讓她稍稍鬆了一口氣。
事實上,她本來就有此打算,對張明的警告並不覺得困擾。
說到底,曹婉真是一明理的聰慧女性。
輕擁著曹婉細膩的手掌,兩人一同坐在桌邊,看著她慢慢地進食。
他們的對話隨意閑適,其中交織著幼年的趣事與遠方的奇聞異事,使彼此的情感日益升溫。
用完晚餐後,兩人的默契和情感進一步拉近。
深夜,燈火稍息之後,二人真情流露。
曹婉心弦緊繃,但她輕聲開口:“夫君,今晚的詩篇,婉兒深深喜歡,多謝夫君贈予。”
語氣中飽含懇求:“同時,也希望夫君能多給我幾分疼惜。”
在那軟聲央求之下,張明心中的憐惜益發深沉。
他低頭輕輕印上朱唇,起初溫柔漸行熾烈。
詩句如是說:
月照桃花洞,幽香灑莓苔間。
一夜之後,曹婉從閨中少女轉為家中婦人,曹丕則是在兵馬於襄陽順利交接之後,才與張遼一道返程歸家。
不久春節的到來為張府帶來了更為熱鬧的氛圍,因為他不僅有了新嫁的妻子黃月英,還添置了諸葛玥和孫尚香兩位賢惠女子,加上曹婉的新加入,生活豐富多彩。
這個新的一年裏,張明的生活充滿了安寧與舒適。
正月初三,月光如華灑向大地。
這個夜晚,張明留在孫尚香的閨閣之中, 過後,她依靠在他的胸口低語道:
“夫君,我希望能迴去一次江東。”
張明輕柔地撫著孫尚香的秀發,體貼地迴應:“是鄉愁作祟嗎?忍耐一些,假使順利,最早明年,最遲後年,就能常歸探望家人。”
他對孫尚香的理解頗深,因為她生於江東,在這裏有著深厚的情感羈絆以及作為庶出的地位考量,所以他特別注意孫尚香的心情。
然而,出乎他的意料,孫尚香搖了搖頭,露出微笑:“我並非懷念家鄉,實際上家中並無太多牽掛,對我來說,現在這個家與你在,與二位姐姐及婉妹妹,更甚故鄉。”
“我能親眼見證兩位姐姐藏在我內心,期待著輔佐夫君取得江東,看見婉妹妹操持家政的樣子,這讓我更加向往現在的家。”孫尚香續言。
“我更願意返迴江東,協助夫君說動周公瑾降敵,盡微薄之力,而不是徒增江東將士與百姓的犧牲,你說如何?”
孫尚香的話語出自心底。
即便是張明也沒想到,這位孫夫人居然想要幫助自己說服周瑜歸順,他也明白,若是真能招降周瑜,占領江東將不再困難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