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此非民之罪
穿成紈絝皇子的正確打開方式 作者:令知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幾人看向兩位花匠手中的牡丹的根係,果然和三皇子所說一樣,確實如同五株根係結在一起。
四皇子秦慕遠和五皇子秦朝輝年紀小,不如秦良哲和秦承鈞個子高視線範圍大看的明白,而且每一年皇帝都會帶著他們春耕,因此也沒有產生這是不潔之物不要隨意靠近的念頭。
至於幾位年長的皇子就更不會阻攔了,畢竟太子一貫奉行的是朝廷官員需要親曆民生這樣才能做出更好的決策,連官員都是如此就別提皇子了,更應該通曉農事,畢竟這些都是未來太子的輔佐之臣啊。
秦慕遠和秦朝輝兩個小皇子手拉著手走上前觀察,肯定的點著小腦袋:“我看到了,這是五株牡丹,不是一株呢。”
秦懷景笑著問:“從哪裏看出來是五株呢,分明隻是一株啊,你們剛才沒看到是從一個花盆裏挖出來的?”
秦慕遠和秦朝輝紛紛點頭,七嘴八舌的議論開了:“看到了,是在一個花盆裏麵挖出來的,真奇怪為什麽會把五株花放到一個花盆裏去呢?”
秦慕遠想了想:“許是他們忘記了,所以錯把這些牡丹放在一處了。”
秦朝輝聽了趕緊搖頭煞有介事的說:“你說的不對,母妃說若是五株花可以賣給五個人,若是放在一處隻能賣一次,豈不是虧了,怎麽會有這麽笨的商人呢?”
這話通俗易懂,四皇子也覺得十分有道理,但是他也不明白怎麽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秦懷景笑著說:“說不定本來是一株,後來是牡丹自己長的呢!”
這話超出了秦慕遠和秦懷景的認知,他們想不明白明明隻有一株怎麽能生長出這麽多來。
“三哥說的不對,這種下的是一株花,怎麽會長成五株呢?”
秦懷景一本正經的解釋:“這怎麽不可能?你們看著宮裏生長的土裏的花木不也是一年比一年長大了嗎?”
秦慕遠年紀大些,不如秦朝輝年紀小,說什麽就是什麽,冷靜的反駁:“三哥說的不對,若是宮裏的花木也是一年大似一年,沒見過一棵變成兩棵的情況。”
秦懷景心裏暗歎,這是孩子大了不好騙了啊。
秦懷景想了想:“這隻是他們表麵上的狀態,你們沒見過他們內裏的狀態啊,你們有沒有見過枯木,有的枯木已經死了但是第二年也能在枯木中長出新的枝葉來,若是按照一個樹有一個根的原理,那枯木死了根是不是也死了?怎麽能從枯木中再抽出枝條?”
枯木逢春算是耳熟能詳的故事,在周圍中也時常能見到,因此四皇子和五皇子都知道植物是生長力很頑強的生命,秦懷景這樣一說,兩個小的終於似懂非懂了起來。
秦慕遠懵懵懂懂地說:“所以牡丹要自己分株,這樣哪怕一株根係死亡,其他根係上的牡丹也能生長。”
秦朝輝眼睛一亮,這個故事他怎麽聽著有點熟悉,秦朝輝奶聲奶氣地說:“我知道,母妃告訴過我,這叫狡兔三窟。”
秦懷景深深地沉默了,他覺得這個總結不太對,但是好像也沒什麽毛病的樣子。
太子秦承鈞忍不住笑了他伸手挨個摸了摸四皇子秦慕遠和五皇子秦朝輝的頭肯定道:“不錯,都學會舉一反三了。”
秦懷景欲言又止,怎麽都說他不靠譜,大哥你不覺得這似乎有哪裏不對的情況嗎?
苗如意花自芳幾人都會寫字,秦懷景幹脆讓幾人管理皇莊裏麵的花木,最好研究研究他們都各有什麽習性。
不管花匠們如何領命如何小心翼翼地栽種,秦懷景幾人一邊走一邊賞景,秦懷景有些後知後覺,之前他跟朝中的大臣交流,還以為這裏並不會研究植物的習性,但他跟花匠交談的時候發覺這也不是不會研究植物的習性,比如像牡丹這樣的花,花匠也能說出一點喜好來。
究其根源,不過是糧食這種東西是貴族理智上在意而感情上不在意的,而像奇花異草們才是貴族感情在意的。
貴族們喜歡,自然有人想著研究他們的喜好,想著好好養出來來討貴族的歡心。
太子在秦懷景之後察覺到這一點,他自然還對當時秦懷景在遊春宴上的表現記憶猶新,太子是真實關切國內糧食產量的,自然記得當日滿朝文武沒有一人能夠說出秦武承擔主糧任務的各種作物喜好如何,隻是有些籠統的差不多,大概的說法。
太子秦承鈞意識到,在這一方麵,如果隻靠招攬而來的農家做研究,隻怕要摸清各種作物的喜好就要二十年。
書到用時方恨少,人才也是如此,歸根結底就是缺人啊。
太子秦承鈞無不感歎地道:“不識五穀生長,此非民之罪,官之罪也。”
太子秦承鈞在這時就下了決定,反正各縣裏麵都有官田,就是劃出兩三畝官田出來讓勸導農桑的官員用做實驗之田,這樣想來能大幅的減少農部研究的時間。
二十年,真的是太漫長了。
秦懷景和大皇子秦良哲聽懂了太子的感歎,自然的,大皇子秦良哲也想起那日的情形來。
畢竟,這麽尷尬的場麵,年輕如大皇子秦良哲也是第一次見到。
四皇子秦慕遠和五皇子秦朝輝自然聽不懂三個哥哥在打什麽啞謎,懵懵懂懂地問道:“大哥二哥三哥,你們在說什麽,什麽罪?”
秦懷景覺得這倒是很好的一個從實際中教導皇子的時機,於是秦懷景對兩個小皇子溫聲道:“我們上個月一起去東瑤池參加遊春宴的事情,你們可還記得?”
秦慕遠和秦朝輝一起點頭:“記得,那時候人好多,晚上的時候大哥二哥和三哥都不跟我們一起赴宴。”
秦懷景一手拉著一個小皇子:“我和大哥二哥一起跟父皇赴宴了,你們年紀還小,等你們年紀大了,也會跟著父皇一起參加宴會的。”
“三哥也是這樣嗎?”這是秦朝輝在問秦懷景是不是也是這樣要長大才能和父皇一起吃飯。
“當然了,我可是今年才跟著父皇一起赴宴的,你們忘了?”
四皇子秦慕遠和五皇子秦朝輝年紀小,不如秦良哲和秦承鈞個子高視線範圍大看的明白,而且每一年皇帝都會帶著他們春耕,因此也沒有產生這是不潔之物不要隨意靠近的念頭。
至於幾位年長的皇子就更不會阻攔了,畢竟太子一貫奉行的是朝廷官員需要親曆民生這樣才能做出更好的決策,連官員都是如此就別提皇子了,更應該通曉農事,畢竟這些都是未來太子的輔佐之臣啊。
秦慕遠和秦朝輝兩個小皇子手拉著手走上前觀察,肯定的點著小腦袋:“我看到了,這是五株牡丹,不是一株呢。”
秦懷景笑著問:“從哪裏看出來是五株呢,分明隻是一株啊,你們剛才沒看到是從一個花盆裏挖出來的?”
秦慕遠和秦朝輝紛紛點頭,七嘴八舌的議論開了:“看到了,是在一個花盆裏麵挖出來的,真奇怪為什麽會把五株花放到一個花盆裏去呢?”
秦慕遠想了想:“許是他們忘記了,所以錯把這些牡丹放在一處了。”
秦朝輝聽了趕緊搖頭煞有介事的說:“你說的不對,母妃說若是五株花可以賣給五個人,若是放在一處隻能賣一次,豈不是虧了,怎麽會有這麽笨的商人呢?”
這話通俗易懂,四皇子也覺得十分有道理,但是他也不明白怎麽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秦懷景笑著說:“說不定本來是一株,後來是牡丹自己長的呢!”
這話超出了秦慕遠和秦懷景的認知,他們想不明白明明隻有一株怎麽能生長出這麽多來。
“三哥說的不對,這種下的是一株花,怎麽會長成五株呢?”
秦懷景一本正經的解釋:“這怎麽不可能?你們看著宮裏生長的土裏的花木不也是一年比一年長大了嗎?”
秦慕遠年紀大些,不如秦朝輝年紀小,說什麽就是什麽,冷靜的反駁:“三哥說的不對,若是宮裏的花木也是一年大似一年,沒見過一棵變成兩棵的情況。”
秦懷景心裏暗歎,這是孩子大了不好騙了啊。
秦懷景想了想:“這隻是他們表麵上的狀態,你們沒見過他們內裏的狀態啊,你們有沒有見過枯木,有的枯木已經死了但是第二年也能在枯木中長出新的枝葉來,若是按照一個樹有一個根的原理,那枯木死了根是不是也死了?怎麽能從枯木中再抽出枝條?”
枯木逢春算是耳熟能詳的故事,在周圍中也時常能見到,因此四皇子和五皇子都知道植物是生長力很頑強的生命,秦懷景這樣一說,兩個小的終於似懂非懂了起來。
秦慕遠懵懵懂懂地說:“所以牡丹要自己分株,這樣哪怕一株根係死亡,其他根係上的牡丹也能生長。”
秦朝輝眼睛一亮,這個故事他怎麽聽著有點熟悉,秦朝輝奶聲奶氣地說:“我知道,母妃告訴過我,這叫狡兔三窟。”
秦懷景深深地沉默了,他覺得這個總結不太對,但是好像也沒什麽毛病的樣子。
太子秦承鈞忍不住笑了他伸手挨個摸了摸四皇子秦慕遠和五皇子秦朝輝的頭肯定道:“不錯,都學會舉一反三了。”
秦懷景欲言又止,怎麽都說他不靠譜,大哥你不覺得這似乎有哪裏不對的情況嗎?
苗如意花自芳幾人都會寫字,秦懷景幹脆讓幾人管理皇莊裏麵的花木,最好研究研究他們都各有什麽習性。
不管花匠們如何領命如何小心翼翼地栽種,秦懷景幾人一邊走一邊賞景,秦懷景有些後知後覺,之前他跟朝中的大臣交流,還以為這裏並不會研究植物的習性,但他跟花匠交談的時候發覺這也不是不會研究植物的習性,比如像牡丹這樣的花,花匠也能說出一點喜好來。
究其根源,不過是糧食這種東西是貴族理智上在意而感情上不在意的,而像奇花異草們才是貴族感情在意的。
貴族們喜歡,自然有人想著研究他們的喜好,想著好好養出來來討貴族的歡心。
太子在秦懷景之後察覺到這一點,他自然還對當時秦懷景在遊春宴上的表現記憶猶新,太子是真實關切國內糧食產量的,自然記得當日滿朝文武沒有一人能夠說出秦武承擔主糧任務的各種作物喜好如何,隻是有些籠統的差不多,大概的說法。
太子秦承鈞意識到,在這一方麵,如果隻靠招攬而來的農家做研究,隻怕要摸清各種作物的喜好就要二十年。
書到用時方恨少,人才也是如此,歸根結底就是缺人啊。
太子秦承鈞無不感歎地道:“不識五穀生長,此非民之罪,官之罪也。”
太子秦承鈞在這時就下了決定,反正各縣裏麵都有官田,就是劃出兩三畝官田出來讓勸導農桑的官員用做實驗之田,這樣想來能大幅的減少農部研究的時間。
二十年,真的是太漫長了。
秦懷景和大皇子秦良哲聽懂了太子的感歎,自然的,大皇子秦良哲也想起那日的情形來。
畢竟,這麽尷尬的場麵,年輕如大皇子秦良哲也是第一次見到。
四皇子秦慕遠和五皇子秦朝輝自然聽不懂三個哥哥在打什麽啞謎,懵懵懂懂地問道:“大哥二哥三哥,你們在說什麽,什麽罪?”
秦懷景覺得這倒是很好的一個從實際中教導皇子的時機,於是秦懷景對兩個小皇子溫聲道:“我們上個月一起去東瑤池參加遊春宴的事情,你們可還記得?”
秦慕遠和秦朝輝一起點頭:“記得,那時候人好多,晚上的時候大哥二哥和三哥都不跟我們一起赴宴。”
秦懷景一手拉著一個小皇子:“我和大哥二哥一起跟父皇赴宴了,你們年紀還小,等你們年紀大了,也會跟著父皇一起參加宴會的。”
“三哥也是這樣嗎?”這是秦朝輝在問秦懷景是不是也是這樣要長大才能和父皇一起吃飯。
“當然了,我可是今年才跟著父皇一起赴宴的,你們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