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你說改一下形狀,能不能飛的更遠
穿成紈絝皇子的正確打開方式 作者:令知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因為人類對於具有強大威懾力的武器總是滿懷喜愛的,因此他之前曾經聽過工部中管軍火的官員奉旨跟他講解這大炮的原理,雖然他聽得是一知半解,但是隱約覺得,或許這個真的可以搞到大炮上麵。
因此他吩咐身邊的太子舍人:“你把剛剛三皇子說的方法記到紙上,迴來送到少府,讓他們派人研究研究。”
太子舍人是毛添壽,依話恭恭敬敬的在紙上記了下來,問道:“這軍火不是工部雷器司的活,太子怎麽讓少府去做?”
古代避諱火字,且這炮彈打出去之後勢若雷崩,因此起了個雷器司的名字。
秦承鈞道:“這是三弟一時的突發奇想,送到雷器司,他們又說沒有錢來做,不若送到少府,讓他們辦去吧。”
還有一點秦承鈞沒說,這雷器司屬於工部,研發出來自然沒有他們什麽好處,而少府是皇室的屬官,專為皇室服務的,少府研發出來才能更好的幫秦懷景揚名。
不得不說秦承鈞作為太子作為哥哥都是很成樣子的,事情還沒做,就想著萬一做好該怎麽替他弟弟揚名。
隻聽秦懷景問:“最遠能打十裏,不知道可能更遠。”
秦承鈞笑道:“這十裏已經是極限了,你還想要多遠,實際聽他們說,若這炮彈能打十裏遠,落地之後的威力就不如打一裏的威力大了。”
秦懷景道:“我不是想著小時候玩那些投擲的遊戲,那圓球狀的飛的就近些,那做成箭頭形狀的飛的就遠些,我剛剛看那士卒填炮彈時炮彈是圓球狀的,就想著是不是改個形狀能飛的更遠。”
大皇子秦良哲聽了拍手叫妙,他對這大炮的了解其實還不如太子秦承鈞,連一知半解都欠缺,但是他有弓箭使用的經驗,因此他覺得這個想法很好:“三弟說的說不準真的有用,那一杆箭,箭杆的長度,箭鏃的形狀大小,尾羽的形狀位置都能影響箭飛的遠近,這都是影響這箭矢飛的遠近的原因,如今這炮彈改了樣式,說不準就能研製出能打的更遠的火雷來。”
秦承鈞道:“這個想法好是好,隻不過你若拿這箭矢和大炮來比,那箭杆的長度你要類比大炮上麵的什麽,尾羽你又要類比什麽?”
秦良哲笑道:“我又不是做這個的工匠我哪裏知道去,迴來讓他們研究去。”
秦承鈞想了想道:“這聽著是有道理了,隻是這火雷製作不易,不知道能不能做出來。”
秦良哲道:“我說你素來是個爽利的脾氣,怎麽今天到猶豫起來,這火雷危險製作不易誰不知道呢?你就幹脆的把這件事交給他們研發的工匠手裏,讓他們自己琢磨去,他們還不比咱們對這個事情明白嗎?”
秦承鈞猶豫是因為聽說這火雷的製作的初期炸死過許多人,因此運輸保存都十分謹慎,這造了幾十年才有這穩定性比較好的一代,隻是不知道貿然改變形狀會不會又變得危險起來,勞民傷財。
不過轉念一想知道這火雷危險朝廷也沒有放棄使用這火雷的武器,邊塞要地亦裝備了一些,若是能研發更好的自然是大功一件,因此笑道:“是我想左了,交給他們匠人讓他們慢慢琢磨去。”
一行人迴了京城,太子剛進東宮就有小太監上來迴稟道:“殿下,少府的章思源大人和李昱升大人在西花廳裏麵等候殿下多時了。”
太子聽了奇怪道:“我雖然今日迴京,但是迴到東宮的時間並不固定,他怎麽今日來等我。”
往外走了三步之後站定,問一旁的小太監道:“可是關於光祿司的事情?”
小太監沒有跟去不知道東瑤池的事情,但是章思源確實提起來光祿司的事情,笑道:“咱們殿下難道還能預知未來不成,確實是關於光祿司的事情,那章大人說有事情要同殿下商量呢。”
太子心裏思量,此時前來想必是三弟減撤光祿司膳夫一事被駁迴了,但是章思源又知道這事是三皇子秦懷景向皇帝提議的,怕因此得罪了三皇子,因此才來找他,想讓太子從中幫忙說和一二,想明白此事,便略微調整一下衣裳去見章思源了。
“微臣見過太子殿下。”
“章司丞,李少丞免禮,我今日迴宮匆忙,沒有定期,司丞為何今日來見,有什麽事明日也是一樣的。”
這沒有定期並不是托詞,畢竟是皇子們迴宮,早一時晚一時,哪怕臨時變卦說明日再迴,誰也不能挑他們的過錯。
雖然太子、大皇子如今還跟著上朝聽政,但是皇帝親自批的假,誰還能去爭到底幾天不成?
因此太子說章思源今日前來也不怕白跑一趟。
章思源忙道:“殿下的宮人很是客氣,略等一等也無妨,隻是是急事,若明日再來,倒不好辦了。”
秦承鈞心裏斷定必是秦懷景的事情,表麵略作訝異:“章大人和李大人的能力是父皇親口誇讚過的,何事如此為難?”
章思源道:“此事太子也知,就是那日晚宴上東瑤池的光祿司準備不得力的事情,那日皇帝陛下大怒,要求發落,三皇子說其中說不定還有許多牽扯,於是陛下讓三皇子經手此事,後來三皇子將裁減人數報於我等,要我等審議,殿下也是知道的,這雖然是光祿司準備不力,但是光祿司的人數是循著舊例的,若要發落幾個辦不成事的主事容易,但是裁減掉兩千人這就不是我們能決定的,況且當日陛下已經流放了三千人,再要減去兩千,殿下說,我等哪有這般的能力?這可萬萬使不得呀。”
秦承鈞聽了點頭道:“依大人的意思,此事是做不得了?”
章思源聽出秦承鈞話語裏麵的意思似是讚同秦懷景的作為,他心裏一驚,若是太子讚同此事,那此事就有些迴轉了,他看了一眼跟著來的李昱升,有些為難地道:“此事定然是難辦的。”
因此他吩咐身邊的太子舍人:“你把剛剛三皇子說的方法記到紙上,迴來送到少府,讓他們派人研究研究。”
太子舍人是毛添壽,依話恭恭敬敬的在紙上記了下來,問道:“這軍火不是工部雷器司的活,太子怎麽讓少府去做?”
古代避諱火字,且這炮彈打出去之後勢若雷崩,因此起了個雷器司的名字。
秦承鈞道:“這是三弟一時的突發奇想,送到雷器司,他們又說沒有錢來做,不若送到少府,讓他們辦去吧。”
還有一點秦承鈞沒說,這雷器司屬於工部,研發出來自然沒有他們什麽好處,而少府是皇室的屬官,專為皇室服務的,少府研發出來才能更好的幫秦懷景揚名。
不得不說秦承鈞作為太子作為哥哥都是很成樣子的,事情還沒做,就想著萬一做好該怎麽替他弟弟揚名。
隻聽秦懷景問:“最遠能打十裏,不知道可能更遠。”
秦承鈞笑道:“這十裏已經是極限了,你還想要多遠,實際聽他們說,若這炮彈能打十裏遠,落地之後的威力就不如打一裏的威力大了。”
秦懷景道:“我不是想著小時候玩那些投擲的遊戲,那圓球狀的飛的就近些,那做成箭頭形狀的飛的就遠些,我剛剛看那士卒填炮彈時炮彈是圓球狀的,就想著是不是改個形狀能飛的更遠。”
大皇子秦良哲聽了拍手叫妙,他對這大炮的了解其實還不如太子秦承鈞,連一知半解都欠缺,但是他有弓箭使用的經驗,因此他覺得這個想法很好:“三弟說的說不準真的有用,那一杆箭,箭杆的長度,箭鏃的形狀大小,尾羽的形狀位置都能影響箭飛的遠近,這都是影響這箭矢飛的遠近的原因,如今這炮彈改了樣式,說不準就能研製出能打的更遠的火雷來。”
秦承鈞道:“這個想法好是好,隻不過你若拿這箭矢和大炮來比,那箭杆的長度你要類比大炮上麵的什麽,尾羽你又要類比什麽?”
秦良哲笑道:“我又不是做這個的工匠我哪裏知道去,迴來讓他們研究去。”
秦承鈞想了想道:“這聽著是有道理了,隻是這火雷製作不易,不知道能不能做出來。”
秦良哲道:“我說你素來是個爽利的脾氣,怎麽今天到猶豫起來,這火雷危險製作不易誰不知道呢?你就幹脆的把這件事交給他們研發的工匠手裏,讓他們自己琢磨去,他們還不比咱們對這個事情明白嗎?”
秦承鈞猶豫是因為聽說這火雷的製作的初期炸死過許多人,因此運輸保存都十分謹慎,這造了幾十年才有這穩定性比較好的一代,隻是不知道貿然改變形狀會不會又變得危險起來,勞民傷財。
不過轉念一想知道這火雷危險朝廷也沒有放棄使用這火雷的武器,邊塞要地亦裝備了一些,若是能研發更好的自然是大功一件,因此笑道:“是我想左了,交給他們匠人讓他們慢慢琢磨去。”
一行人迴了京城,太子剛進東宮就有小太監上來迴稟道:“殿下,少府的章思源大人和李昱升大人在西花廳裏麵等候殿下多時了。”
太子聽了奇怪道:“我雖然今日迴京,但是迴到東宮的時間並不固定,他怎麽今日來等我。”
往外走了三步之後站定,問一旁的小太監道:“可是關於光祿司的事情?”
小太監沒有跟去不知道東瑤池的事情,但是章思源確實提起來光祿司的事情,笑道:“咱們殿下難道還能預知未來不成,確實是關於光祿司的事情,那章大人說有事情要同殿下商量呢。”
太子心裏思量,此時前來想必是三弟減撤光祿司膳夫一事被駁迴了,但是章思源又知道這事是三皇子秦懷景向皇帝提議的,怕因此得罪了三皇子,因此才來找他,想讓太子從中幫忙說和一二,想明白此事,便略微調整一下衣裳去見章思源了。
“微臣見過太子殿下。”
“章司丞,李少丞免禮,我今日迴宮匆忙,沒有定期,司丞為何今日來見,有什麽事明日也是一樣的。”
這沒有定期並不是托詞,畢竟是皇子們迴宮,早一時晚一時,哪怕臨時變卦說明日再迴,誰也不能挑他們的過錯。
雖然太子、大皇子如今還跟著上朝聽政,但是皇帝親自批的假,誰還能去爭到底幾天不成?
因此太子說章思源今日前來也不怕白跑一趟。
章思源忙道:“殿下的宮人很是客氣,略等一等也無妨,隻是是急事,若明日再來,倒不好辦了。”
秦承鈞心裏斷定必是秦懷景的事情,表麵略作訝異:“章大人和李大人的能力是父皇親口誇讚過的,何事如此為難?”
章思源道:“此事太子也知,就是那日晚宴上東瑤池的光祿司準備不得力的事情,那日皇帝陛下大怒,要求發落,三皇子說其中說不定還有許多牽扯,於是陛下讓三皇子經手此事,後來三皇子將裁減人數報於我等,要我等審議,殿下也是知道的,這雖然是光祿司準備不力,但是光祿司的人數是循著舊例的,若要發落幾個辦不成事的主事容易,但是裁減掉兩千人這就不是我們能決定的,況且當日陛下已經流放了三千人,再要減去兩千,殿下說,我等哪有這般的能力?這可萬萬使不得呀。”
秦承鈞聽了點頭道:“依大人的意思,此事是做不得了?”
章思源聽出秦承鈞話語裏麵的意思似是讚同秦懷景的作為,他心裏一驚,若是太子讚同此事,那此事就有些迴轉了,他看了一眼跟著來的李昱升,有些為難地道:“此事定然是難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