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白望舒的反應
穿成紈絝皇子的正確打開方式 作者:令知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白望舒見是明牌說出了她,不好再讓方姑娘給自己打掩護,站出來大大方方的道:“多謝三殿下美意,我確實實愛這牡丹,隻是這牡丹珍奇,價格高昂,實在不敢接受。”
來福聽了這話頭知道這事情已然成了一半,把誠意用了十成十道:“白姑娘此言差矣,這牡丹需要懂它的人欣賞才能顯其珍貴,這是三殿下的一片心意,姑娘切莫推辭。”
白望舒見來福說了這番話,不好推辭隻得接受。
旁邊有一個姑娘本是抱著高高在上憐憫白望舒才來與她相交的,享受的主打就是一個施舍感,畢竟三皇子荒唐是人盡皆知的,可是誰知道三皇子荒唐是荒唐,但是卻願意千金買一笑!
要身份有身份,要長相有長相,還對自己的妻子如此尊重,對比之下她自以為是的可憐白望舒簡直像個小醜一樣,直接破了大防,完全沒顧及還在白望舒的麵前還當著來福的麵低聲說了一句:“不知廉恥。”
這是暗地裏嘲諷三皇子闖進白望舒房間和今日白望舒大庭廣眾之間收了牡丹的事情,這姑娘自以為說話聲音很小,但是周圍安靜,在場的眾人都聽了,站在她身邊的兩人,一人趕緊遠離她一步,生怕被惹火上身,另一個人則暗中扯了扯她的衣袖。
來福以為白望舒會下不來台,畢竟從旁人的口中得知此事時,白望舒一直都以柔柔弱弱的受害者的身份出現的,正想站出來大聲斥責這竟敢背後滿嘴胡說的姑娘替白望舒出氣。
誰知道白望舒大大方方不慌不忙的輕聲迴道:“朱姑娘慎言,我與三皇子的婚事是皇上諭旨親賜的,三殿下同我說話也是這般光明正大,不敢有私相授受之舉,實在和不知廉恥扯不上關係。今日得罪了我倒是小事,日後在皇後娘娘麵前也如此失儀,皇後娘娘豈不怪罪,就是別人背後議論起來,倒要說是三皇子不能容人,三皇子一事未做倒無端背了黑鍋。”
這話就是跟她說你在我麵前說說,我脾氣好忍了,要是在三皇子麵前敢說這種話,他們可沒有這樣好的脾氣,勸你掂量掂量自己的份量,看看夠不夠資格說出這些話來。
直說的那個出言不遜的姑娘心中一凜,羞臊的低下了頭不語。
來福不由對白望舒刮目相看起來,倒是一位提得起,放得下的女郎,這白老將軍教的好呀。
來福雖然不知道這裏麵究竟是什麽底細,畢竟秦懷景也不會到處亂說,但是一手的信息他是知道的,就是白姑娘換衣三皇子闖了進去這件事,這件事要是在他看來保不齊三皇子是不是被人算計了,畢竟三皇子身份何等貴重,豈是白家能比,這白家雖然在京城的家世也算拿的出手,到底比起開國時的榮耀來說差遠了,換句話說就是敗落了。
幸好有白老將軍這位繼承人三十年苦耕又撐起來了白家的門楣,又聽說白老將軍的孫子端的又是一位年輕版的白老將軍,不然,白家勉強來算,都算不上是頭一檔的世家。
據他看來後繼有人有這年輕一代又怎樣,日子還遠得很呢,江山代有才人出啊,你看著這孩子不錯,誰知道是不是又能出一些驚才絕豔之輩呢?
就是祖輩有功績,後代平庸也是白瞎,就是有苗子看著好,等著長成還有一段時間呢,誰能保證這裏麵不會有意外?但是與皇家聯姻就不一樣了,起碼能再保二十年的富貴。
說一句大不敬的話,不說遠的就是當今皇後娘娘的母家張家,開國之時何等富貴,祖孫三人,四朝顯赫,後代不爭氣也不就漸漸敗落了。
道理不就是這個道理,你停下來了別人一直在進步,地位不就被別人取代了?
還是後麵又熬了兩代人才勉強維持了四品官員的體麵,到現在張家又出了皇後,張家才再起來。所以在來福眼中有這等好的前車之鑒,白家是什麽情況也很難說,但是皇上皇後都對白家這位姑娘很是滿意,之前就得了青眼被挑中了,後來節外生枝,皇帝與皇後隻不過是順水推舟而已。
但今日一見這白望舒的氣質談吐,以及對三殿下的維護,心裏暗暗稱讚,怪道被皇後選中,就衝這落落大方的樣子確實出挑,畢竟三殿下也是個不能以常理去衡量的主,這就需要有個明事理的人在他身邊相幫,若是碰到一個小家子氣的人,豈不大大的有害?
忽又想起聽手下議論,說因為兩位白夫人都跟著丈夫隨軍去北邊了,導致這位白姑娘已經兩年都未跟著母親入宮拜賀參加宴會。
觀其模樣白望舒仿佛十六七歲的,再算上兩年未入宮中,那這白姑娘豈不是十四五歲入宮時做了什麽很不得了的事情吸引了皇後娘娘的注意,可恨他一門心思都撲在了三皇子的身上,倒是忘記了宮裏發生了什麽大事,迴去讓他好好去打聽一番。
白望舒看了看這碧色牡丹對來福道:“三皇子情真意切,我不敢推辭,恐傷了三皇子之心,這牡丹我就收下了。”
來福笑眯眯的道:“白姑娘肯收,這就是這牡丹的福氣了。”
來福讓跟著前來的兩個小太監在一邊候著,等白望舒走了之後搬著這牡丹送到白家,就去找秦懷景複命了。
秦懷景遠遠望著,見來福一臉喜意走來就知此事辦成了,心裏也挺高興的,來福一五一十講剛剛的事情說明,又把那朱姑娘的話和白望舒的迴應說明白了,問道:“這朱姑娘是工部尚書的女兒,殿下是否要去問罪?”
這不是來福不善,背後要給對方一個教訓,實在是剛剛人多,這朱姑娘又是不知天高地厚的在眾人麵前說出這番藐視皇家的話來,若他不說日後被別人捅了出來他也要吃瓜落,隻是來福到底擔心三皇子行事莽撞,便請示道:“三皇子,這事不如交給太子去處理?”
秦懷景對此事倒沒什麽太大反應,在現代思潮的影響下他堅信又不是錢怎麽能讓人人都喜歡,而且說白了,他也不知道怎麽處理才好,恰好來福提議讓太子處理,於是點頭道:“行,就要二哥處理此事吧。”
來福聽了這話頭知道這事情已然成了一半,把誠意用了十成十道:“白姑娘此言差矣,這牡丹需要懂它的人欣賞才能顯其珍貴,這是三殿下的一片心意,姑娘切莫推辭。”
白望舒見來福說了這番話,不好推辭隻得接受。
旁邊有一個姑娘本是抱著高高在上憐憫白望舒才來與她相交的,享受的主打就是一個施舍感,畢竟三皇子荒唐是人盡皆知的,可是誰知道三皇子荒唐是荒唐,但是卻願意千金買一笑!
要身份有身份,要長相有長相,還對自己的妻子如此尊重,對比之下她自以為是的可憐白望舒簡直像個小醜一樣,直接破了大防,完全沒顧及還在白望舒的麵前還當著來福的麵低聲說了一句:“不知廉恥。”
這是暗地裏嘲諷三皇子闖進白望舒房間和今日白望舒大庭廣眾之間收了牡丹的事情,這姑娘自以為說話聲音很小,但是周圍安靜,在場的眾人都聽了,站在她身邊的兩人,一人趕緊遠離她一步,生怕被惹火上身,另一個人則暗中扯了扯她的衣袖。
來福以為白望舒會下不來台,畢竟從旁人的口中得知此事時,白望舒一直都以柔柔弱弱的受害者的身份出現的,正想站出來大聲斥責這竟敢背後滿嘴胡說的姑娘替白望舒出氣。
誰知道白望舒大大方方不慌不忙的輕聲迴道:“朱姑娘慎言,我與三皇子的婚事是皇上諭旨親賜的,三殿下同我說話也是這般光明正大,不敢有私相授受之舉,實在和不知廉恥扯不上關係。今日得罪了我倒是小事,日後在皇後娘娘麵前也如此失儀,皇後娘娘豈不怪罪,就是別人背後議論起來,倒要說是三皇子不能容人,三皇子一事未做倒無端背了黑鍋。”
這話就是跟她說你在我麵前說說,我脾氣好忍了,要是在三皇子麵前敢說這種話,他們可沒有這樣好的脾氣,勸你掂量掂量自己的份量,看看夠不夠資格說出這些話來。
直說的那個出言不遜的姑娘心中一凜,羞臊的低下了頭不語。
來福不由對白望舒刮目相看起來,倒是一位提得起,放得下的女郎,這白老將軍教的好呀。
來福雖然不知道這裏麵究竟是什麽底細,畢竟秦懷景也不會到處亂說,但是一手的信息他是知道的,就是白姑娘換衣三皇子闖了進去這件事,這件事要是在他看來保不齊三皇子是不是被人算計了,畢竟三皇子身份何等貴重,豈是白家能比,這白家雖然在京城的家世也算拿的出手,到底比起開國時的榮耀來說差遠了,換句話說就是敗落了。
幸好有白老將軍這位繼承人三十年苦耕又撐起來了白家的門楣,又聽說白老將軍的孫子端的又是一位年輕版的白老將軍,不然,白家勉強來算,都算不上是頭一檔的世家。
據他看來後繼有人有這年輕一代又怎樣,日子還遠得很呢,江山代有才人出啊,你看著這孩子不錯,誰知道是不是又能出一些驚才絕豔之輩呢?
就是祖輩有功績,後代平庸也是白瞎,就是有苗子看著好,等著長成還有一段時間呢,誰能保證這裏麵不會有意外?但是與皇家聯姻就不一樣了,起碼能再保二十年的富貴。
說一句大不敬的話,不說遠的就是當今皇後娘娘的母家張家,開國之時何等富貴,祖孫三人,四朝顯赫,後代不爭氣也不就漸漸敗落了。
道理不就是這個道理,你停下來了別人一直在進步,地位不就被別人取代了?
還是後麵又熬了兩代人才勉強維持了四品官員的體麵,到現在張家又出了皇後,張家才再起來。所以在來福眼中有這等好的前車之鑒,白家是什麽情況也很難說,但是皇上皇後都對白家這位姑娘很是滿意,之前就得了青眼被挑中了,後來節外生枝,皇帝與皇後隻不過是順水推舟而已。
但今日一見這白望舒的氣質談吐,以及對三殿下的維護,心裏暗暗稱讚,怪道被皇後選中,就衝這落落大方的樣子確實出挑,畢竟三殿下也是個不能以常理去衡量的主,這就需要有個明事理的人在他身邊相幫,若是碰到一個小家子氣的人,豈不大大的有害?
忽又想起聽手下議論,說因為兩位白夫人都跟著丈夫隨軍去北邊了,導致這位白姑娘已經兩年都未跟著母親入宮拜賀參加宴會。
觀其模樣白望舒仿佛十六七歲的,再算上兩年未入宮中,那這白姑娘豈不是十四五歲入宮時做了什麽很不得了的事情吸引了皇後娘娘的注意,可恨他一門心思都撲在了三皇子的身上,倒是忘記了宮裏發生了什麽大事,迴去讓他好好去打聽一番。
白望舒看了看這碧色牡丹對來福道:“三皇子情真意切,我不敢推辭,恐傷了三皇子之心,這牡丹我就收下了。”
來福笑眯眯的道:“白姑娘肯收,這就是這牡丹的福氣了。”
來福讓跟著前來的兩個小太監在一邊候著,等白望舒走了之後搬著這牡丹送到白家,就去找秦懷景複命了。
秦懷景遠遠望著,見來福一臉喜意走來就知此事辦成了,心裏也挺高興的,來福一五一十講剛剛的事情說明,又把那朱姑娘的話和白望舒的迴應說明白了,問道:“這朱姑娘是工部尚書的女兒,殿下是否要去問罪?”
這不是來福不善,背後要給對方一個教訓,實在是剛剛人多,這朱姑娘又是不知天高地厚的在眾人麵前說出這番藐視皇家的話來,若他不說日後被別人捅了出來他也要吃瓜落,隻是來福到底擔心三皇子行事莽撞,便請示道:“三皇子,這事不如交給太子去處理?”
秦懷景對此事倒沒什麽太大反應,在現代思潮的影響下他堅信又不是錢怎麽能讓人人都喜歡,而且說白了,他也不知道怎麽處理才好,恰好來福提議讓太子處理,於是點頭道:“行,就要二哥處理此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