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下南境巴蜀
太子我啊,最喜歡做好事了 作者:婉似朝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隨著太子的剖析,衍帝和許太師俱是眼前一亮!
雖然就算要和懷王打,衍帝也怡然不懼,可如果能夠不費一兵一卒就降服南境軍,那豈不是更加妙哉?
“不過,父王啊,懷王也不是吃素的,不可能任由我們施展,所以為了保險起見,還是讓兒臣親自去南境跑一趟吧!”
“嗯……嗯???”
衍帝本來覺得有理,但是後半句怎麽聽著怪怪的?
他又瞪著眼看太子:“你這是為了不上太師的課絞盡腦汁要跑?”
許太師也是抹了一把辛酸淚:“唉,都是老臣不中用,不入太子殿下的眼,殿下兜來兜去,最終還是要離京……”
宋翊滿頭黑線:“你們想哪兒去了,我這也是咱們大慶朝的未來著想。”
現在他是太子,開口閉口就拿國家未來當擋箭牌,那感覺何止一個爽?
不過這次也並不是宋翊想偷懶而編造的借口。
他隻好將自己這段時日收集到的消息說了出來。
“父皇有所不知,懷王戰敗而逃,留下一個忠心耿耿的部下蔡黎將軍斷後,兒臣將此人生擒後,從他口中拷問到了一則很關鍵的消息。”
蔡黎是真的對懷王很忠心,任憑軍營的人用盡手段,也沒能從他嘴裏撬出什麽來。
但宋翊是誰啊?
金手指大大的好吧!
在醫藥一欄裏找到自己需要的迷藥,對蔡黎用上之後,蔡黎的意誌力就薄弱了許多,沒扛多久就把自己知道的事情都吐露了。
宋翊這才知道,原來南境確實已經相當於懷王的“封地”了,畢竟一個王爺早就該接受封地搬離京城,當初衍帝將懷王弄到南境,本也是打著從中挑選一塊區域,作為懷王的封地。
奈何懷王堅持不肯要封地,他似乎是認為,隻要自己沒有接受封地,就早晚有一天能夠光明正大地迴京,坐上皇位。
但南境的那些百姓和官員不那麽想啊!
尤其懷王此人也很有手段!
五年的時間,足以讓懷王掌控南境了。
唯獨有一個府城,是懷王無論如何也奈何不了的。
“西南地區有個府城叫做巴蜀,此地地勢險要,府城被重重高山包圍,導致懷王幾次派人過去見巴蜀府尹,都沒能成功。
“如今南境的那些府城裏,也就一個巴蜀還沒被懷王收服,懷王對此也耿耿於懷,巴蜀易守難攻,懷王不到萬不得已,肯定也不想和巴蜀府尹對上,他此次迴去南境,第一要務或許就是試圖拉攏巴蜀府尹。”
宋翊說完,就見皇帝老爹和許太師對視一眼。
“巴蜀府尹,可是鄒兆安?”
許太師忙迴:“正是。”
衍帝眉頭擰緊:“鄒兆安此人性情魯莽,原本以他的能力,早就可以到京都任職二品大官,卻屢次頂撞於朕,致使如今還是一個區區府尹,若此人真和懷王為伍,對朝廷的確是一個不小的打擊。”
宋翊鬆了一口氣,原來皇帝老爹也知道他得罪過這位鄒兆安啊……
不對,衍帝是皇帝,就算他和臣子有矛盾,那也隻有臣子得罪他的份兒,怎麽能倒反天罡?
不過鄒兆安對衍帝有意見是肯定的了。
“鄒兆安很聰明,他知道大慶隻要穀老將軍一日不倒,懷王就不可能成事,因此之前一直在拒絕懷王的拉攏。但這不代表一旦有機會,他不會接受懷王遞出的橄欖枝。”
說到這裏,宋翊拱手,
“是以兒臣鬥膽請旨,讓兒臣微服前往巴蜀。兒臣有信心,隻要兒臣親自出馬,那鄒兆安必定不會受懷王所蠱惑,興許接下來收迴南境的重任,這鄒兆安還能成為兒臣的一大助力。”
聞言,衍帝和許太師根本不用想,就知道太子說的沒錯。
理由很簡單,鄒兆安即便想反,也是覺得自己被衍帝針對,跟著衍帝沒有出頭之日,反而還可能哪天一不小心就被看他不順眼的衍帝給除了。
如果這種時候,擺在鄒兆安麵前的隻有懷王的橄欖枝,那他當然沒得選,要麽衍帝要麽懷王。
但是宋翊這個太子加入,那就不同了。
對鄒兆安而言,效忠太子就意味著在新帝繼位後,自己必然能擺脫之前不受寵信的狀態。
而且太子才是正統,這樣自己也不必背負謀逆的風險。
所以,不選太子選誰?
衍帝十分無奈,“如今你走一步看十步,朕倒是不如你了。也罷,既然你手裏有底牌,沒什麽安全隱患,那便由你去吧。”
許太師一聽,趕緊出聲:“殿下,帶上老臣吧!你這課業真不能再落下了!”
宋翊:“……”
你個老頭兒是不是魔障了!
小爺這是去辦正事,又不是去遊山玩水(其實就是),幹嘛老盯著我不放!
“太師,巴蜀氣候濕冷,對你一個老人家不方便,當心你的風濕病犯了!”
宋翊板著臉提醒。
許太師搖搖頭,“無妨,偌大一個巴蜀,莫非還沒一個老人?那裏的老人家能受得,老臣自然也受得。”
宋翊簡直無語了,人家是土生土長的巴蜀人,跟你一個外地人能一樣嗎?
如果這巴蜀和他藍星的川渝是一家的話,那就代表那裏的人都嗜辣!
老頭兒就你那樣你吃得了辣嗎?
別到時候一把年紀了還局部有雪!
宋翊心中吐槽著,麵上卻是善意地勸解:“太師實在不必讓自己如此辛苦,此去巴蜀路途顛簸,你這身子骨哪裏受得了?何況,我將以商戶的身份混進巴蜀府城,你跟著我也不可能給我講學啊!誰家商人出門行商還帶著老先生!?”
此話一出,衍帝點了點頭。
“太子言之有理,太師,那便罷了。”
許太師隻好惋惜地歎了一口氣。
看來自己的如意算盤落空了,太子不在宮裏,他想蹭飯都沒了地方。
本以為能跟著太子殿下一塊兒出行——他相信隻要在太子的身邊,自己就能喝到美味的胡辣湯——結果殿下不肯帶他!
唉,老了老了!
果然是被嫌棄的命啊……
正這麽想著,就聽太子殿下又對聖上道:“其實兒臣還有一事未說,此行兒臣去巴蜀是秘密出行,太師最好是留在東宮,偽裝成兒臣還在宮中的假象。”
雖然就算要和懷王打,衍帝也怡然不懼,可如果能夠不費一兵一卒就降服南境軍,那豈不是更加妙哉?
“不過,父王啊,懷王也不是吃素的,不可能任由我們施展,所以為了保險起見,還是讓兒臣親自去南境跑一趟吧!”
“嗯……嗯???”
衍帝本來覺得有理,但是後半句怎麽聽著怪怪的?
他又瞪著眼看太子:“你這是為了不上太師的課絞盡腦汁要跑?”
許太師也是抹了一把辛酸淚:“唉,都是老臣不中用,不入太子殿下的眼,殿下兜來兜去,最終還是要離京……”
宋翊滿頭黑線:“你們想哪兒去了,我這也是咱們大慶朝的未來著想。”
現在他是太子,開口閉口就拿國家未來當擋箭牌,那感覺何止一個爽?
不過這次也並不是宋翊想偷懶而編造的借口。
他隻好將自己這段時日收集到的消息說了出來。
“父皇有所不知,懷王戰敗而逃,留下一個忠心耿耿的部下蔡黎將軍斷後,兒臣將此人生擒後,從他口中拷問到了一則很關鍵的消息。”
蔡黎是真的對懷王很忠心,任憑軍營的人用盡手段,也沒能從他嘴裏撬出什麽來。
但宋翊是誰啊?
金手指大大的好吧!
在醫藥一欄裏找到自己需要的迷藥,對蔡黎用上之後,蔡黎的意誌力就薄弱了許多,沒扛多久就把自己知道的事情都吐露了。
宋翊這才知道,原來南境確實已經相當於懷王的“封地”了,畢竟一個王爺早就該接受封地搬離京城,當初衍帝將懷王弄到南境,本也是打著從中挑選一塊區域,作為懷王的封地。
奈何懷王堅持不肯要封地,他似乎是認為,隻要自己沒有接受封地,就早晚有一天能夠光明正大地迴京,坐上皇位。
但南境的那些百姓和官員不那麽想啊!
尤其懷王此人也很有手段!
五年的時間,足以讓懷王掌控南境了。
唯獨有一個府城,是懷王無論如何也奈何不了的。
“西南地區有個府城叫做巴蜀,此地地勢險要,府城被重重高山包圍,導致懷王幾次派人過去見巴蜀府尹,都沒能成功。
“如今南境的那些府城裏,也就一個巴蜀還沒被懷王收服,懷王對此也耿耿於懷,巴蜀易守難攻,懷王不到萬不得已,肯定也不想和巴蜀府尹對上,他此次迴去南境,第一要務或許就是試圖拉攏巴蜀府尹。”
宋翊說完,就見皇帝老爹和許太師對視一眼。
“巴蜀府尹,可是鄒兆安?”
許太師忙迴:“正是。”
衍帝眉頭擰緊:“鄒兆安此人性情魯莽,原本以他的能力,早就可以到京都任職二品大官,卻屢次頂撞於朕,致使如今還是一個區區府尹,若此人真和懷王為伍,對朝廷的確是一個不小的打擊。”
宋翊鬆了一口氣,原來皇帝老爹也知道他得罪過這位鄒兆安啊……
不對,衍帝是皇帝,就算他和臣子有矛盾,那也隻有臣子得罪他的份兒,怎麽能倒反天罡?
不過鄒兆安對衍帝有意見是肯定的了。
“鄒兆安很聰明,他知道大慶隻要穀老將軍一日不倒,懷王就不可能成事,因此之前一直在拒絕懷王的拉攏。但這不代表一旦有機會,他不會接受懷王遞出的橄欖枝。”
說到這裏,宋翊拱手,
“是以兒臣鬥膽請旨,讓兒臣微服前往巴蜀。兒臣有信心,隻要兒臣親自出馬,那鄒兆安必定不會受懷王所蠱惑,興許接下來收迴南境的重任,這鄒兆安還能成為兒臣的一大助力。”
聞言,衍帝和許太師根本不用想,就知道太子說的沒錯。
理由很簡單,鄒兆安即便想反,也是覺得自己被衍帝針對,跟著衍帝沒有出頭之日,反而還可能哪天一不小心就被看他不順眼的衍帝給除了。
如果這種時候,擺在鄒兆安麵前的隻有懷王的橄欖枝,那他當然沒得選,要麽衍帝要麽懷王。
但是宋翊這個太子加入,那就不同了。
對鄒兆安而言,效忠太子就意味著在新帝繼位後,自己必然能擺脫之前不受寵信的狀態。
而且太子才是正統,這樣自己也不必背負謀逆的風險。
所以,不選太子選誰?
衍帝十分無奈,“如今你走一步看十步,朕倒是不如你了。也罷,既然你手裏有底牌,沒什麽安全隱患,那便由你去吧。”
許太師一聽,趕緊出聲:“殿下,帶上老臣吧!你這課業真不能再落下了!”
宋翊:“……”
你個老頭兒是不是魔障了!
小爺這是去辦正事,又不是去遊山玩水(其實就是),幹嘛老盯著我不放!
“太師,巴蜀氣候濕冷,對你一個老人家不方便,當心你的風濕病犯了!”
宋翊板著臉提醒。
許太師搖搖頭,“無妨,偌大一個巴蜀,莫非還沒一個老人?那裏的老人家能受得,老臣自然也受得。”
宋翊簡直無語了,人家是土生土長的巴蜀人,跟你一個外地人能一樣嗎?
如果這巴蜀和他藍星的川渝是一家的話,那就代表那裏的人都嗜辣!
老頭兒就你那樣你吃得了辣嗎?
別到時候一把年紀了還局部有雪!
宋翊心中吐槽著,麵上卻是善意地勸解:“太師實在不必讓自己如此辛苦,此去巴蜀路途顛簸,你這身子骨哪裏受得了?何況,我將以商戶的身份混進巴蜀府城,你跟著我也不可能給我講學啊!誰家商人出門行商還帶著老先生!?”
此話一出,衍帝點了點頭。
“太子言之有理,太師,那便罷了。”
許太師隻好惋惜地歎了一口氣。
看來自己的如意算盤落空了,太子不在宮裏,他想蹭飯都沒了地方。
本以為能跟著太子殿下一塊兒出行——他相信隻要在太子的身邊,自己就能喝到美味的胡辣湯——結果殿下不肯帶他!
唉,老了老了!
果然是被嫌棄的命啊……
正這麽想著,就聽太子殿下又對聖上道:“其實兒臣還有一事未說,此行兒臣去巴蜀是秘密出行,太師最好是留在東宮,偽裝成兒臣還在宮中的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