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太子殿下敬意十足
太子我啊,最喜歡做好事了 作者:婉似朝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們明白了!
太子殿下為何遲遲不出城,而是等到懷王的隊伍靠近城牆三裏才出來。
那是因為,此次迴來的不僅僅是懷王和一眾南境將士!
隊伍之中還有綏國的公主與使臣!
太子殿下是大慶的儲君,代表的就是大慶的顏麵!
而綏國公主和使臣代表的則是綏國!
此次綏國時辰和公主到來,是因為綏國屢犯邊境卻被懷王率領南境將士反擊,這才來求和,說白了是綏國偷雞不成蝕把米!
這種情況下,大慶一方麵隻需要派出大臣接待就行,如果太子殿下親自出麵了,那就顯得大慶比綏國低了一等,這是不對的!
所以,太子殿下寧願在城牆坐等許久,也不願意出城站等!
這樣一來不就好像綏國公主和使臣多高貴,竟然還值得大慶的太子親自在城外站著等上半天?
消息傳到綏國、遼薑和北昭,隻怕大慶的地位都一落千丈了!
但是,當懷王和一眾南境將士露麵,那一切就不一樣了。
太子殿下迅速整理衣冠,肅容相迎。
這就代表了大慶對將士們的重視和關懷!
刹那間,想通其中關係的大臣們心中都升起了濃濃的敬佩!
太子殿下……
果真是思慮周全,不同凡響!
嚴大人和田大人則是忍不住倒吸一口冷氣。
幸好他們方才沒有腦子犯迷糊!
若是這種時候還要跳出來指摘太子殿下的不是,如今太子殿下這番話一出,他們不但會成為笑柄,事後肯定還要被衍帝治罪的。
而且罪名,很有可能就是通敵……
沒錯,想要讓一個人背上通敵的罪名,隻需要這麽簡單!
因為這種場合算得上是兩國交鋒,隻不過進行的是暗鬥、文鬥。
而他們這些人身為大慶的朝廷要臣,竟在如此場合上麵拖大慶後腿,攻訐代表大慶顏麵的太子殿下,不是通敵是什麽?
眾人眼看著太子殿下話音落下後,全場寂靜無聲,一時間內心都有些震撼。
就連宋禹都被徹底驚住了。
他方才還在沾沾自喜,認為太子殿下雖然有一點小聰明,但是今日行事終究是落了把柄。
卻沒想到,原來太子殿下是在這裏等著呢……
可怕!
宋翊這家夥何時變得如此可怕了!
這樣的心思簡直是深沉得令人恐懼。
這讓宋禹忍不住用擔憂的眼神望向自己的父親。
懷王麵色雖然依然是平靜的,但若是熟悉懷王的人,一定能看出懷王眼中的驚詫,以及陰鷙。
——宋翊,竟然如此的鋒芒畢露?
不,應該說,以前的宋翊太會隱藏了!
竟然連他也沒有發覺一絲異樣!
思索間,隊伍就已經在太子殿下前方停下。
身為隊伍的領隊,懷王隻好收斂思緒下馬。
他麵上帶著長輩應有的肅穆,走到太子跟前。
“侄兒參見皇叔。”
宋翊立即抱拳恭敬地行了一禮。
即便身為太子,但眼前的懷王一來是他的皇叔,二來也是邊境的有功之臣。
於公於私,自己都該主動給懷王見禮。
懷王立刻伸手扶住下彎的太子殿下,“三年不見,太子殿下已經成長得令臣刮目相看了。”
懷王的聲音低沉有力,人也孔武,自然是很輕易就讓宋翊彎不下腰。
同時那聲音也直接鑽入宋翊的耳中,讓他有些難受。
不過宋翊麵色不改,依然是笑著的。
他抬起頭來,“皇叔在邊境飽經風霜,卻也絲毫沒有變老,還是一如以前年輕。”
懷王扯了扯嘴角,似乎是想要給太子一個笑臉,可惜的是他麵部肌肉太僵硬了,最後也沒能笑出來。
而是用一個別扭的表情對太子道:“為國效力,不敢言老。”
“兒子參見父王!”
就在這個時候,懷王府的人上前來了。
宋禹身為長子,自是由他代表王府的眾人出聲問候。
懷王這才看向自己的幾個兒子。
他一共三個兒子,嫡長子宋禹,如今已經被封為王府世子。
庶次子宋麟,遊手好閑沒什麽誌向,他也從未對宋麟寄予厚望。
最後一個庶子宋晗,今年剛滿五歲。
他出生的那日,正是先太子宋晟放火自焚的時候。
先太子一死,他的希望便來了。
他熬了這麽多年,終於要撥開雲霧見太陽了……
於是,他給最小的幼子取名為宋晗,寓意為天將亮,自己即將心願得償……
隻是,那年不知是不是他的野心太過暴露,引起了皇兄的忌憚,於是又將他打發迴南境。
他一拖再拖,用盡了所有的借口,終於在三年前實在拖不下去,皇兄也眼看就要耐心告罄的時候,不得不率兵返迴南境鎮守。
這一守,就是三年。
三年裏,他每天夜裏都在夢想著迴京,而那個時候,皇兄已經後繼無人,不得不從他和永安王這兩位兄弟之中挑選一人接任皇位……
奈何,夢終究是夢。
終有清醒的一日。
三個月前,宮中的棋子死了,讓他恍然驚覺,自己似乎是小瞧了皇兄,也小瞧了當今太子。
於是他又苦心孤詣地布局,耗時三月,終於成了如今的局麵,迎來了歸京的這一刻……
但是,當他看到現任太子宋翊時,他的內心又一次升起了那股不舒服感。
就恍如當年見到先太子的時候,他就有一種直覺,這個孩子將會成為自己登基路上最大的那塊絆腳石……
隻不過,那塊絆腳石已經被他搬開了。
再等些時日吧……
他遲早也會把麵前的絆腳石碾碎!
“嗯,你母親身子可還好?”
懷王心中巨浪翻湧,麵上卻是不動聲色,沉穩地詢問著嫡長子。
宋禹眼裏滿是恭敬之色:“迴父王,母親身子尚可,自從得知父王要迴京,便日日夜夜都在盼著,隻是母親近來著了風寒,兒子怕她出來吹了風病症加重,便讓母親在府中等候。”
“好。”
懷王目光從二兒子身上掃過,沒有看到小兒子,他倒也不意外。
宋晗是妾室所生,年紀又小,這種場合不帶他也是情理之中。
在懷王與世子父子相敘時,太子殿下站在旁邊含笑等著,絲毫沒有不耐煩。
就這態度,誰還能說太子殿下對懷王不敬呢?
太子殿下為何遲遲不出城,而是等到懷王的隊伍靠近城牆三裏才出來。
那是因為,此次迴來的不僅僅是懷王和一眾南境將士!
隊伍之中還有綏國的公主與使臣!
太子殿下是大慶的儲君,代表的就是大慶的顏麵!
而綏國公主和使臣代表的則是綏國!
此次綏國時辰和公主到來,是因為綏國屢犯邊境卻被懷王率領南境將士反擊,這才來求和,說白了是綏國偷雞不成蝕把米!
這種情況下,大慶一方麵隻需要派出大臣接待就行,如果太子殿下親自出麵了,那就顯得大慶比綏國低了一等,這是不對的!
所以,太子殿下寧願在城牆坐等許久,也不願意出城站等!
這樣一來不就好像綏國公主和使臣多高貴,竟然還值得大慶的太子親自在城外站著等上半天?
消息傳到綏國、遼薑和北昭,隻怕大慶的地位都一落千丈了!
但是,當懷王和一眾南境將士露麵,那一切就不一樣了。
太子殿下迅速整理衣冠,肅容相迎。
這就代表了大慶對將士們的重視和關懷!
刹那間,想通其中關係的大臣們心中都升起了濃濃的敬佩!
太子殿下……
果真是思慮周全,不同凡響!
嚴大人和田大人則是忍不住倒吸一口冷氣。
幸好他們方才沒有腦子犯迷糊!
若是這種時候還要跳出來指摘太子殿下的不是,如今太子殿下這番話一出,他們不但會成為笑柄,事後肯定還要被衍帝治罪的。
而且罪名,很有可能就是通敵……
沒錯,想要讓一個人背上通敵的罪名,隻需要這麽簡單!
因為這種場合算得上是兩國交鋒,隻不過進行的是暗鬥、文鬥。
而他們這些人身為大慶的朝廷要臣,竟在如此場合上麵拖大慶後腿,攻訐代表大慶顏麵的太子殿下,不是通敵是什麽?
眾人眼看著太子殿下話音落下後,全場寂靜無聲,一時間內心都有些震撼。
就連宋禹都被徹底驚住了。
他方才還在沾沾自喜,認為太子殿下雖然有一點小聰明,但是今日行事終究是落了把柄。
卻沒想到,原來太子殿下是在這裏等著呢……
可怕!
宋翊這家夥何時變得如此可怕了!
這樣的心思簡直是深沉得令人恐懼。
這讓宋禹忍不住用擔憂的眼神望向自己的父親。
懷王麵色雖然依然是平靜的,但若是熟悉懷王的人,一定能看出懷王眼中的驚詫,以及陰鷙。
——宋翊,竟然如此的鋒芒畢露?
不,應該說,以前的宋翊太會隱藏了!
竟然連他也沒有發覺一絲異樣!
思索間,隊伍就已經在太子殿下前方停下。
身為隊伍的領隊,懷王隻好收斂思緒下馬。
他麵上帶著長輩應有的肅穆,走到太子跟前。
“侄兒參見皇叔。”
宋翊立即抱拳恭敬地行了一禮。
即便身為太子,但眼前的懷王一來是他的皇叔,二來也是邊境的有功之臣。
於公於私,自己都該主動給懷王見禮。
懷王立刻伸手扶住下彎的太子殿下,“三年不見,太子殿下已經成長得令臣刮目相看了。”
懷王的聲音低沉有力,人也孔武,自然是很輕易就讓宋翊彎不下腰。
同時那聲音也直接鑽入宋翊的耳中,讓他有些難受。
不過宋翊麵色不改,依然是笑著的。
他抬起頭來,“皇叔在邊境飽經風霜,卻也絲毫沒有變老,還是一如以前年輕。”
懷王扯了扯嘴角,似乎是想要給太子一個笑臉,可惜的是他麵部肌肉太僵硬了,最後也沒能笑出來。
而是用一個別扭的表情對太子道:“為國效力,不敢言老。”
“兒子參見父王!”
就在這個時候,懷王府的人上前來了。
宋禹身為長子,自是由他代表王府的眾人出聲問候。
懷王這才看向自己的幾個兒子。
他一共三個兒子,嫡長子宋禹,如今已經被封為王府世子。
庶次子宋麟,遊手好閑沒什麽誌向,他也從未對宋麟寄予厚望。
最後一個庶子宋晗,今年剛滿五歲。
他出生的那日,正是先太子宋晟放火自焚的時候。
先太子一死,他的希望便來了。
他熬了這麽多年,終於要撥開雲霧見太陽了……
於是,他給最小的幼子取名為宋晗,寓意為天將亮,自己即將心願得償……
隻是,那年不知是不是他的野心太過暴露,引起了皇兄的忌憚,於是又將他打發迴南境。
他一拖再拖,用盡了所有的借口,終於在三年前實在拖不下去,皇兄也眼看就要耐心告罄的時候,不得不率兵返迴南境鎮守。
這一守,就是三年。
三年裏,他每天夜裏都在夢想著迴京,而那個時候,皇兄已經後繼無人,不得不從他和永安王這兩位兄弟之中挑選一人接任皇位……
奈何,夢終究是夢。
終有清醒的一日。
三個月前,宮中的棋子死了,讓他恍然驚覺,自己似乎是小瞧了皇兄,也小瞧了當今太子。
於是他又苦心孤詣地布局,耗時三月,終於成了如今的局麵,迎來了歸京的這一刻……
但是,當他看到現任太子宋翊時,他的內心又一次升起了那股不舒服感。
就恍如當年見到先太子的時候,他就有一種直覺,這個孩子將會成為自己登基路上最大的那塊絆腳石……
隻不過,那塊絆腳石已經被他搬開了。
再等些時日吧……
他遲早也會把麵前的絆腳石碾碎!
“嗯,你母親身子可還好?”
懷王心中巨浪翻湧,麵上卻是不動聲色,沉穩地詢問著嫡長子。
宋禹眼裏滿是恭敬之色:“迴父王,母親身子尚可,自從得知父王要迴京,便日日夜夜都在盼著,隻是母親近來著了風寒,兒子怕她出來吹了風病症加重,便讓母親在府中等候。”
“好。”
懷王目光從二兒子身上掃過,沒有看到小兒子,他倒也不意外。
宋晗是妾室所生,年紀又小,這種場合不帶他也是情理之中。
在懷王與世子父子相敘時,太子殿下站在旁邊含笑等著,絲毫沒有不耐煩。
就這態度,誰還能說太子殿下對懷王不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