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懷王世子,宋禹!
太子我啊,最喜歡做好事了 作者:婉似朝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快,快去傳太子!”
一瞬間激動到了極致的衍帝,此刻隻想快點見到太子,讓太子給他好好講講這一箱的種子!
——不錯,宋翊給衍帝帶的“禮物”,一箱是北昭特產,一箱是藍星的農作物種子。
不過裝種子的這個箱子,寫著“西域行商”。
——宋翊這是打算一招鮮吃遍天了。
先是在北昭用西域行商的身份騙了北昭公主,又迴大慶繼續坑蒙拐騙衍帝。
不過,衍帝可不是那麽好騙的。
想到太子路途勞累,衍帝又叫住了劉喜:“迴來。”
已經匆匆出門,準備親自去東宮一趟的劉總管又折返了。
“聖上還有何事吩咐?”
“罷了,太子這一個多月也辛苦了,就讓他好好睡一覺。”
衍帝也曾經出征過邊塞,知道邊境軍營的日子苦,太子能夠不懼辛苦主動請纓去北境,本就讓衍帝刮目相看。
如今在這麽短的時間內,太子弄了這麽多東西迴來,可想而知他一定花費了許多心思!
這個太子,從前倒是朕忽略他了……
衍帝心中驚喜又欣慰。
“吩咐下去,別讓任何人去東宮打擾太子休息。”
劉喜一聽,頓時對太子殿下更加欽佩。
他恭敬地垂首:“奴才遵旨。”
有了衍帝的縱容,誰也沒能破壞宋翊的午睡。
這一覺直接睡到了下午三四點。
除夕夜宴已經籌備好了,現場許多皇室宗親和大臣都就座。
東宮在宮裏也不是一座世外桃源,那裏的動向稍微一打聽就能問出來。
因此夜宴現場,由於聖上和高位嬪妃還沒到場,夜宴也沒正式開始,便有許多大臣交頭接耳,他們討論的話題全都與宋翊這個太子有關。
“聽聞太子一迴來就直接迴東宮,一直睡到了現在!”
“那太子豈不是迴宮至今,還未去向聖上請安?”
“不錯,聖上對太子實在是太縱容了!一國儲君怎可如此荒廢禮節,貪圖享樂?”
“如此大為不妥!晚些夜宴之上,哪位大人隨本官一起參太子一本?”
“……”
此話一出,現場的大人都沉默了。
還參太子?
之前幾次吃的虧還不夠嗎?
聖上擺明是要無原則無底線地縱容太子,畢竟那是人家的親兒子,他們這些臣子說什麽有用嗎?
“今晚除夕夜宴,恐怕不是談論國事的時機,趙大人不如後日早朝再參奏?”
聽到這位大人的提議,趙大人點點頭,“言之有理。也罷,就再等一日。”
每年的春節當日,朝廷都會休沐不必上朝。
從大年初二開始上朝,一直到元宵佳節當日會再休沐一日。
這邊大人們商議好了要在新年第一日上朝時,就狠狠地參太子一本,另一邊皇室宗親那邊,卻是截然不同的反應。
“禹世子,聽聞懷王年前在南境再次打退綏國入侵的大軍,保住了南境百姓的安寧?”
即使是皇室宗親,也有一些人暗中站隊,畢竟他們隻是旁支,想要榮華富貴還是得攀上皇室中的直係血脈。
懷王驍勇善戰,也有不少擁護者,隻不過誰也不敢擺到明麵上。
但平時宗親之間正常往來是被允許的。
因而,當懷王世子和永安王世子出現時,便會有不少人來與他們攀談。
這些人沒膽子搞什麽篡位,他們隻是懂得雞蛋不能隻放一個籃子的道理。
隻要和所有人都交好,就算是衍帝,也無法判定他們“結黨營私”。
“小勝一場罷了。”懷王世子宋禹一派謙謙公子的模樣,臉上總是掛著令人如沐春風的和煦笑容,說話也溫文爾雅。
懷王是一個武將,他的世子卻是一個文人雅士,父子倆氣質截然不同。
“這就是禹世子謙虛了,聽說這場仗打得綏國一退再退,如今不得已隻能派人來我們大慶求和!”
宋禹微微一笑,“不錯,父王已經將綏國和談的請求上奏聖上了。”
“這次綏國不但願意割地賠款,而且還要獻上自己國家的公主,來我大慶和親!”
“哈哈!這是被咱們懷王打怕了啊!”
“能不怕嗎?懷王勇猛,綏國這些年每次和王爺交戰都是一敗塗地,若不是那老綏王野心勃勃且有一定手段,王爺早就帶兵將綏國破了!”
“此言差矣,王爺不破綏國是不想白白折損我大慶兒郎,老綏王一把年紀,任誰都知道他沒幾年好活了,王爺是想等到老綏王死的那日,再趁綏國動蕩殺他個措手不及,
“誰知這綏國竟然如此慫包,連國君歿了也不敢舉辦國喪,反倒是一些邊境的綏軍知道王族動蕩,打算搶奪我南境百姓的物資再占山為王,結果反而暴露了老綏王已死的消息……”
被眾星捧月的懷王世子,聽著周圍人對父王的稱讚,看似溫和的神色中透出一絲自傲。
他低下頭淺酌杯中酒,腦中思考的卻是,那個宋翊如今竟然變得如此難纏了……
自從得知太子要迴京,他就暗中派出幾波人馬行刺。
誰知,竟還是讓宋翊平安迴宮。
父王知道後,一定會對他感到失望。
好在,這一次老綏王之死,讓父王大計得以提前了……
“既然綏國已經派人來和談,那麽,一旦和談成功,王爺是不是就不必在南境鎮守了?”
有人諂媚地看著懷王世子問道。
宋禹搖頭,“一切還看聖上定奪。不過按理說,應當如此,我大慶並未與遼薑和談,可西北守軍的主帥穀老將軍,不也是迴京了。父王如今年紀也大了,若兩國和談,做兒子的自然也希望父皇得以迴京。”
他這話完美體現了一個兒子的孝心,卻也是在變相暗示大家,如果衍帝不讓懷王迴京,那就代表衍帝厚此薄彼,苛待懷王。
至於衍帝為何要這麽做……
隻要是有腦子的人都能想得出來。
無非是怕懷王迴京後,會動搖他的地位!
可一個正統皇帝,又為何要懼怕這些?
這,也要從先帝遺詔曾經鬧過誤會說起。
當年衍帝早早就被立為了太子,但懷王自幼也十分聰慧,頗受先帝喜愛,於是先帝親自教導衍帝,然後特意挑選了人培養懷王。
有傳聞說,先帝雖然已經立下太子,但他其實一直在衍帝和懷王之中猶豫。
他們兩個誰更優秀,最後就會讓誰繼位。
結果先帝死的時候,衍帝還是太子,卻有一封遺詔寫著,要讓懷王繼位!
盡管事後查明那是別人仿照先帝字跡所寫,並且也將罪魁禍首查處,但終究是讓衍帝繼位有了汙點。
一瞬間激動到了極致的衍帝,此刻隻想快點見到太子,讓太子給他好好講講這一箱的種子!
——不錯,宋翊給衍帝帶的“禮物”,一箱是北昭特產,一箱是藍星的農作物種子。
不過裝種子的這個箱子,寫著“西域行商”。
——宋翊這是打算一招鮮吃遍天了。
先是在北昭用西域行商的身份騙了北昭公主,又迴大慶繼續坑蒙拐騙衍帝。
不過,衍帝可不是那麽好騙的。
想到太子路途勞累,衍帝又叫住了劉喜:“迴來。”
已經匆匆出門,準備親自去東宮一趟的劉總管又折返了。
“聖上還有何事吩咐?”
“罷了,太子這一個多月也辛苦了,就讓他好好睡一覺。”
衍帝也曾經出征過邊塞,知道邊境軍營的日子苦,太子能夠不懼辛苦主動請纓去北境,本就讓衍帝刮目相看。
如今在這麽短的時間內,太子弄了這麽多東西迴來,可想而知他一定花費了許多心思!
這個太子,從前倒是朕忽略他了……
衍帝心中驚喜又欣慰。
“吩咐下去,別讓任何人去東宮打擾太子休息。”
劉喜一聽,頓時對太子殿下更加欽佩。
他恭敬地垂首:“奴才遵旨。”
有了衍帝的縱容,誰也沒能破壞宋翊的午睡。
這一覺直接睡到了下午三四點。
除夕夜宴已經籌備好了,現場許多皇室宗親和大臣都就座。
東宮在宮裏也不是一座世外桃源,那裏的動向稍微一打聽就能問出來。
因此夜宴現場,由於聖上和高位嬪妃還沒到場,夜宴也沒正式開始,便有許多大臣交頭接耳,他們討論的話題全都與宋翊這個太子有關。
“聽聞太子一迴來就直接迴東宮,一直睡到了現在!”
“那太子豈不是迴宮至今,還未去向聖上請安?”
“不錯,聖上對太子實在是太縱容了!一國儲君怎可如此荒廢禮節,貪圖享樂?”
“如此大為不妥!晚些夜宴之上,哪位大人隨本官一起參太子一本?”
“……”
此話一出,現場的大人都沉默了。
還參太子?
之前幾次吃的虧還不夠嗎?
聖上擺明是要無原則無底線地縱容太子,畢竟那是人家的親兒子,他們這些臣子說什麽有用嗎?
“今晚除夕夜宴,恐怕不是談論國事的時機,趙大人不如後日早朝再參奏?”
聽到這位大人的提議,趙大人點點頭,“言之有理。也罷,就再等一日。”
每年的春節當日,朝廷都會休沐不必上朝。
從大年初二開始上朝,一直到元宵佳節當日會再休沐一日。
這邊大人們商議好了要在新年第一日上朝時,就狠狠地參太子一本,另一邊皇室宗親那邊,卻是截然不同的反應。
“禹世子,聽聞懷王年前在南境再次打退綏國入侵的大軍,保住了南境百姓的安寧?”
即使是皇室宗親,也有一些人暗中站隊,畢竟他們隻是旁支,想要榮華富貴還是得攀上皇室中的直係血脈。
懷王驍勇善戰,也有不少擁護者,隻不過誰也不敢擺到明麵上。
但平時宗親之間正常往來是被允許的。
因而,當懷王世子和永安王世子出現時,便會有不少人來與他們攀談。
這些人沒膽子搞什麽篡位,他們隻是懂得雞蛋不能隻放一個籃子的道理。
隻要和所有人都交好,就算是衍帝,也無法判定他們“結黨營私”。
“小勝一場罷了。”懷王世子宋禹一派謙謙公子的模樣,臉上總是掛著令人如沐春風的和煦笑容,說話也溫文爾雅。
懷王是一個武將,他的世子卻是一個文人雅士,父子倆氣質截然不同。
“這就是禹世子謙虛了,聽說這場仗打得綏國一退再退,如今不得已隻能派人來我們大慶求和!”
宋禹微微一笑,“不錯,父王已經將綏國和談的請求上奏聖上了。”
“這次綏國不但願意割地賠款,而且還要獻上自己國家的公主,來我大慶和親!”
“哈哈!這是被咱們懷王打怕了啊!”
“能不怕嗎?懷王勇猛,綏國這些年每次和王爺交戰都是一敗塗地,若不是那老綏王野心勃勃且有一定手段,王爺早就帶兵將綏國破了!”
“此言差矣,王爺不破綏國是不想白白折損我大慶兒郎,老綏王一把年紀,任誰都知道他沒幾年好活了,王爺是想等到老綏王死的那日,再趁綏國動蕩殺他個措手不及,
“誰知這綏國竟然如此慫包,連國君歿了也不敢舉辦國喪,反倒是一些邊境的綏軍知道王族動蕩,打算搶奪我南境百姓的物資再占山為王,結果反而暴露了老綏王已死的消息……”
被眾星捧月的懷王世子,聽著周圍人對父王的稱讚,看似溫和的神色中透出一絲自傲。
他低下頭淺酌杯中酒,腦中思考的卻是,那個宋翊如今竟然變得如此難纏了……
自從得知太子要迴京,他就暗中派出幾波人馬行刺。
誰知,竟還是讓宋翊平安迴宮。
父王知道後,一定會對他感到失望。
好在,這一次老綏王之死,讓父王大計得以提前了……
“既然綏國已經派人來和談,那麽,一旦和談成功,王爺是不是就不必在南境鎮守了?”
有人諂媚地看著懷王世子問道。
宋禹搖頭,“一切還看聖上定奪。不過按理說,應當如此,我大慶並未與遼薑和談,可西北守軍的主帥穀老將軍,不也是迴京了。父王如今年紀也大了,若兩國和談,做兒子的自然也希望父皇得以迴京。”
他這話完美體現了一個兒子的孝心,卻也是在變相暗示大家,如果衍帝不讓懷王迴京,那就代表衍帝厚此薄彼,苛待懷王。
至於衍帝為何要這麽做……
隻要是有腦子的人都能想得出來。
無非是怕懷王迴京後,會動搖他的地位!
可一個正統皇帝,又為何要懼怕這些?
這,也要從先帝遺詔曾經鬧過誤會說起。
當年衍帝早早就被立為了太子,但懷王自幼也十分聰慧,頗受先帝喜愛,於是先帝親自教導衍帝,然後特意挑選了人培養懷王。
有傳聞說,先帝雖然已經立下太子,但他其實一直在衍帝和懷王之中猶豫。
他們兩個誰更優秀,最後就會讓誰繼位。
結果先帝死的時候,衍帝還是太子,卻有一封遺詔寫著,要讓懷王繼位!
盡管事後查明那是別人仿照先帝字跡所寫,並且也將罪魁禍首查處,但終究是讓衍帝繼位有了汙點。